“变被动为主动”机械类工程图学课程作业评价模式改革与应用实践

来源 :大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021326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工程图学课程存在着批改作业量大、作业批改环节与课程教学环节的重视度失衡导致的传统作业批改模式效率低、知识反馈性差等问题。可以对传统作业批改模式进行调查,分析其优缺点。作业批改的新理念即角色转换,变被动为主动,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主动参与者,并通过建立多种形式进行跟踪反馈,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班级试点可知,作业批改模式整体效果良好,可操作性强,为专业课程改革提供了一条可鉴之路。
  [关键词]模式改革;工程图学;作业;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11-0092-03
  引言
  我国高等教育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呈现稳步发展的态势,普通高等院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的职能从面向“精英化”到面向“大众化”转变。[1] [2]在世界范围内,工程教育经历从“务实”阶段到“务虚”阶段的变化后,现在已经进入“求实学”、“重实际”、“干实事”的阶段,并不断推动工程教育的理念由“科学型”、“技术型”向“工程型”转变[3] [4] [5],要求工程技术人员具有宽广的专业知识、熟练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的工程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目前,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我国高等院校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面对不同层次的专业人才培养,其教学方法差异性区别不大,专业技能培养难以达到企业所要求的标准。对于以实践能力为主的工程类专业教学而言,教师在工程人才培养中仍居主导地位。[6] [7]
  工程图学课程是机械类、设计类各专业必修的量大面广的大类基础课程,课程既有系统的理论性,又有较强的实践性,是一门培养学生创新和设计表达能力的重要基础课程,其内容与工程标准、零部件的概念设计、功能设计、制造和生产实践密切相关。该课程的过程评价主要体现在作业的考核上,但作业批改方式落后、作业对知识点掌握的回馈性差这一问题,至今未有一个好的解决办法。
  工程图学的作业批改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继备课、上课之后的又一基础性教学环节,但是与课堂教学改革相比,作业批改环节的重视度遭遇漠视。目前大多数教师仍然沿用传统作业批改方式,由于现代教学氛围及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变化,使得作业批改成为教学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更为严重的是,个别青年教师根本没有认识到作业批改是教学的重要一环,从而放任作业批改质量,以至于学生无法从作业中获得正确的知识。作业批改环节作为课堂教学环节的后继,其改革必须与课堂教学改革同步,否则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的效果将会受到极大影响。[8]
  随着大学MOOC等网络教学模式的兴起,工程类专业基础课的授课方式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但“全批全改”和“精批细改”的传统作业批改方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教师标记作业的正确或错误是为“批”,教师将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内容改正即为“改”。“全批全改”是对学生提交的每一份作业,教师都要对其中的错误进行批改,而“精批细改”是对学生作业中的每一处错误教师都要仔细地加以批注并给出更正,这两种作业批改方式占用了教师极大的工作时间。以工程图学为例,该课程是工程类大学生必修课,同时,又是一门专业技能课,因此,无论教师上课多么精彩,PPT如何生动,如果学生不进行大量的作业训练,所谓的制图技能只能是空中楼阁。作者作为一名工程制图主讲教师,以2013-2014第一学年所授2013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工程图学课程为例进行说明,其作业批改所需的时间如下表所示:
  由表1可以,机制两个班一个学期共批改8928道题(两个班)。如果每道题都要仔细批改,并记录作业结果,仅作业批改一项,教师一个学期就要花去近288.5个小时的工作时间。作业批改所用时间是授课时间的3倍多。对于工程人才培养而言,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核心任务是知识的传授,精心备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之所在。因而教师的主要工作精力应当放在如何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如何设计及采用何种教学方法使专业性强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素质与能力上。然而,由于作业批改工作占去了教师相当多的时间,其精心备课的时间必受到压缩。同时,高等院校人事考核机制的实施,使教师又有科研任务的重压,分配到教学上的时间更加有限,这样势必会降低课堂教学质量。因此,探索作业批改模式的内在规律,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作业批改模式弊端分析及理念革新的必要性
  (一)传统作业批改方式之优缺点
  教师通过作业批改可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内容的程度,从而获得反馈信息,以利于教师在随后的课堂教学中进行反思调控;同时,学生通过作业批改也是对课堂知识的一个自我整理、自我反思过程,对于工程图学类课程,作业批改是学生制图技能提升的一个重要台阶。作业作为一个教学环节,也是学生进行过程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其结果是学生期末综合成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工程图的传统作业批改方式将学生完成作业与教师评价作业分割开来,形成了学生为了完成教师的布置任务做作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批作业,作业批改环节与学生无关。这一方面使学生失去了反思、整理、深化课堂知识,形成批判思维能力的机会;另一方面使学生只关注作业批改分数,而忽略了知识的掌握,作业批改的作用退缩为教师检查学生学习内容掌握程度的一把尺。[9]学生对“错在哪里”、“什么原因导致错误”、“如何进行修改”、“如何避免”的认识需要一个自我反思的过程,传统的作业批改使学生既缺乏对作业质量给予自我评价的责任心,也没有对自己作业做出评价的能力,压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通过对工程图学作业的全程跟踪调查,发现采用“全批全改”模式进行作业批改,教师花费精力很多,但学生对自己作业中的错误认识并不深。这导致在期末考试中,个别题型在作业中已经作过,并批改过,但期末考试还是做错,并且错误的知识点完全相同,这也说明,教师的作业批改环节完全失败。同时,由于作业“全批全改”及“精批精改”使教师负担过重,具体实施过程已出现很多异化现象,如部分年轻教师作业批改如“蜻蜓点水”,应付了事。据我们调查,30%的学生认为教师批改作业存在不认真现象,有的教师只给分数或只写“阅”字。10%的学生认为教师不能及时批改作业,从而导致学生不能及时反馈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作业批改的理念和方式革新
  (一)角色转换,变被动为主动
  作业批改环节是知识复习、巩固、消化的过程,因此,学生应该有批改作业的权利。[10] [11]本文尝试在作业批改环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使教师、学生角色发生互换,学生由被动参与变为主动参与,作业完成、作业批改均由学生来实行。教师的主要职责是知识点的精讲,及作业评分标准的制订,并以具体的范例来引导学生如何进行作业批改,如工程制图课程中,机件的表达方法、螺纹联接的画法、标准件的错误画法等需要教师从机械原理、机械功能及规定画法等多角度进行深入讲解,并指出易错点的具体改正方法,这样学生在评价作业的过程中即能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同时,学生的批判能力、反思能力、评价能力得到提高。
  (二)形式多样,跟踪反馈
  作业批改方式改革与课堂教学改革相辅相成,作业批改不能作为一个孤立的环节独立进行,而应该与课堂教学改革一起进行,形成一个有多种措施相互配合的系统。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安排固定时间段,让学生分组讨论,反思作业中特别容易困惑的问题,相互点拨,然后根据教师提供的作业答案及评分标准,互批作业,但只批不改[12],然后再由学生进行自我订正,最后再交由教师批阅。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已批改的作业情况随时跟踪部分学生的问题并对学生进行定期个别指导。此外,将跟踪问题制度化,在问题跟踪环节上实现作业批改的信息反馈功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三、工程图学课程作业改革模式内涵及实施
  (一)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定向批改
  工程图学教学内容中的组合体绘图及表达是学生建立由空间形体转化为二维图样的重要环节。这两部分的作业量大,累计有40道练习题,学生必须亲力亲为,认真完成。教师在布置作业后,不能全批全改,因为学生绘图过程中所犯错误必须自行修正,这样才能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技能。因此,可采用学生主动,定向批改的方法来实现作业批改模式上的转变。在课堂上设立固定环节,先由教师进行习题难点讲解,然后两个学生为一组,相互交换作业,作业只批不改,但需要标注出错误之处,打出成绩并签名,然后学生依据作业批改进行自我订正,最后,统一交由教师审阅。教师针对作业订正情况将作业中的共性问题进行具体讲解,从而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消化所学的知识,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严谨作风和负责精神,并使教师从大量作业批改中解脱出来,将精力投入到精心备好下一次课上。
  (二)面批适时,个性辅导
  对于零件图及装配图,由于信息量大,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学生作业中会出现不少错误,若简单地在错误处打上“×”号,一般会出现负反馈作用;而打上“?”号,则可使学生思考错的原因。但有些学生不以为然,对错处视而不见,作业矫正效果不理想。若采用精批精改,教师工作量很大,同时不易掌握学生的矫正信息。所以,最好的批改方式是当面批改,这样,可以当面指出错误所在,学生矫正也最及时,从而形成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化辅导模式。
  (三)以专业课程为抓手,探索项目式教学作业批改模式
  进入大三后,大量专业课程都是以工程图学为基础,因此,采用项目实例驱动,倡导学生团体性协作、分析并解决问题。学生通过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相互配合,完成一个产品从设计到建模到装配,整个设计流程,最终提交完整的工程图纸。
  (四)分类评定,探索作业批改跟踪机制
  为进一步激发学生作业批改的热情,教师要对作业进行分类评定,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建立跟踪机制,在分数上有所体现,让认真、负责的学生不仅掌握知识,而且能够拿到优秀的成绩。具体的实施方式是每道工程绘图作业的评价是由两部分组成,其中一部分是学生绘制工程图的总体评价;第二部分是学生互评,即以四个同学为一组,相互评阅,并独立给出评阅分数,如果与教师的评阅分数相近,则给予优秀及良好等级分,使学生的互评体现在学习的过程评价中。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互评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促使学生认真完成自己的作业。
  四、工程图学课程作业改革应用实践
  工程图学作业批改模式改革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014级一个班共39人进行试点,采用的形式与上述略有不同,即以宿舍为单位,学生4人一个宿舍,因此,4人一组进行学生互评,学生的平时作业分布见图1,不及格的学生占12.8%,及格的学生占28.2%,中的学生为17.9%,良好的学生占33.3%,优秀的学生为7.8%;说明学生学习工程图学课程具有一定的难度,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互评成绩分布见图2,及格的学生7.7%,中的学生为10.3%,良好的学生占48.7%,优秀的学生为33.3%;说明学生对于工程图学课程的学习态度是积极的,都能做到互评提高。学生的期末综合成绩由三部分构成,平时成绩占25%,作业互评成绩占25%,期末成绩占50%,其成绩分布见图3;及格的学生2.5%,中的学生为43.6%,良好的学生占51.3%,优秀的学生为2.6%;说明通过学生作业批改过程中的角色互换,学生对于课程的基本原理、规定画法等内容的掌握大大提高。学生的整体成绩与往届同类课程相比,提高了近18.9%,而教师的作业批改量大幅下降,教师所做的只是进一步的个性指导及成绩的统计工作。
  五、结论
  教学过程评价是一个综合系统,针对工程图学课程存在的批改作业效率低、知识反馈性差等问题,本文通过对传统作业批改模式进行调查,在分析了其优缺点之后,提出了作业批改的新理念,即角色转换,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主动参与者,并通过多种形式进行跟踪反馈,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2014级一个班级的试点,整体效果良好。
  [ 参 考 文 献 ]
  [1] 戴波,纪文刚,刘建东等.以工程能力培养为主线建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6):136-168.
  [2] 张学昌,张雷,吴红兵等.以“C4”为核心的独立院校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及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1):121-125.
  [3] 吴婧姗,邹晓东.回归工程实践:欧林工学院改革模式初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1):40-45.
  [4] 李瑾,陈敏.五元合一:美国工科本科生学习系统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6):84-91.
  [5] 郭秀云,李映霞,师涌江.工科院校专业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13(3):55-56.
  [6] 覃永晖,吴晓,彭蓬等.工程教育的“博弈”:提高地方高校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12(8):36-39.
  [7] 顾秉林.工程教育中亟待解决的三个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2(22):9-11.
  [8] 吕星宇,论传统作业批改方式的变革[J].当代教学科学,2007(18):40-42.
  [9] 张旭,张学昌,李建新.以创新设计为主导、以图学素养为本位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0(4):138-142.
  [10]  王台惠,邓春芳.在工程图学课程教学中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04(9):78-79.
  [11]  金炎丽.机械制图作业批改方式探讨[J].现代技能开发,2002(5):18-20.
  [12]  冯旭洋,论“教师零作业批改”凸显学生的主体性[J].大学教育科学,2011(1):39-30.
  [责任编辑:刘凤华]
其他文献
符拉基米尔佐夫是俄国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著名学者 ,是受到过国内外蒙古历史学家重视和推崇的一位杰出史家 ,他的著作在国际蒙古史学界至今产生着非常广泛、深远的影响。
我认为成功的教育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质量.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我深深体会到: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有意识地改变与孩子沟通的方式与方法,有利于建立良
期刊
摘 要 留守儿童问题一直是我政府和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我国政府要求农村教师要对留守儿童进行关怀教育,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问题,树立学习信心。笔者从事农村小学班主任一职多年,对农村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有着深入的了解。笔者认为对待留守儿童进行教育必须另辟蹊径,不仅要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还要发挥家庭和学校的作用,从资源上满足儿童学习需要、心理上解决儿童问题,用呵护和关怀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素描”概括来说就是单色描绘, 它主要借助于单色线条的组合来表现物象的造型、色调和明暗。素描一词来源于西方,它是由近代美术家根据sketch(草图、概略之意)一词意译而来
摘 要 当代农村初中困难生的出现了青春期心理危机、网络成瘾与家庭教育环境恶劣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转变家庭教育观念、改善家庭教育环境和加强家校联系这三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家庭教育;农村困难生;叛逆心理;网络成瘾  中图分类号:G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3-0121-01  一、学困生心理问题及农村家庭教育的三大难题  1.孩子的叛逆心理家长无
摘 要 在开展幼儿教育的过程中,要将家庭放在同幼儿园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实现幼儿园教育同家庭教育并重,让家长们广泛地参与进来。家长的共同参与和配合有利于提高幼儿园的保教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家园共育有助于发掘出更多、更好的教育资源。  关键词 利用;家庭教育资源;让生成课程  中图分类号:G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3-0122-02  “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
摘 要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活动中要以孩子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尊重孩子们的自主性。本文结合《指南》精神,对幼儿园小班户外自主活动的开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幼儿园;小班;户外自主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3-0123-01  幼儿的发展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指南》健康领域指出:发育良好的身体、
摘 要 幼师是一种专业化的职业,它是一种“要求幼师具备经过严格而持续不断地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公共业务”。在我国,这样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学习是通过学前教育专业进行幼师师资培养发挥着主体作用,尽管近年来一些院校增设了学前教育专业来培养幼师,但是这与私立、民营幼儿园数量急剧增长之间还是存在着供需上的矛盾,幼师仍然不能满足整个社会的需求。  关键词 学前教育;语言技能;构想  中图
文章基于履历背景的视角,以人口统计学特征、教育背景、学术背景、职业背景四个方面为主要指标,对我国新建本科院校校长的群体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我国新建本科院校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学难点总是客观存在的,是物理教学的“瓶颈”。某些知识是传统的教学难点,不论哪位教师来教,也不管是哪些学生去学,这些知识都被视为难点;而有些知识之所以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