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上如何实现学生的主体性

来源 :中学生学习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skle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理念成为新课改和素质教育强调的核心部分。而在语文新课标中也明确指出,学生就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习主人。那么,作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就要不断采取切实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充分激发小学生的主体性,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能力,从而培养和提升语文素养。本文主要从培养学生主动质疑,自主合作,探究解疑三方面谈谈。
  关键词:培养;质疑;合作;探究
  课堂到底是谁的?这个问题从古至今一直是教育学和心理学讨论的焦点。古代的“师尊”观念——老师授课,学生听课好像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学生在老师的课堂上以听为主。现代教育理念提倡的却是“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臺”。我们教师只是这个舞台上的引导者,我们的出发点不仅是教会学生必须的知识,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造精神,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而要实现这样的课堂教学目标,必须做到让学生学会主动质疑,自主合作,探究解疑。
  一、培养学生主动质疑的习惯
  课堂上,要想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必须把他们从被动的接受者转为主动的思索者,促进他们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中来,激活他们思维及养成求知的兴趣。也就是说,语文课上,不要只顾教师讲,要教会孩子们问问题。不论是什么问题,只要是他们问的,我们就予以肯定,这些问题就是孩子们的闪关点。而主动质疑的习惯,我们从小学一年级就要开始培养,不要害怕他们问的太多或偏离主题。实践证明,孩子们问问题的能力越强,他们的思维就越活跃,而且,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越高。
  针对他们的问题,教师应起到“中介作用”:简单的问题,交给学生自己处理;重点的问题组织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难点的问题引导学生帮助解答;有争议的问题,引导学生读书讨论,最后教师讲解评价。有区别地对待问题,既能有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又能提高学生有针对性的质疑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课堂教学中,要实现学生的主体性,还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当今社会,“合作共赢”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的有效方式,而学生的学习,也要发挥群体的力量。同桌互助,小组合作,“一帮一”活动等,各种各样的合作形式都可以。课堂上,只要能合作就把问题交给孩子们,老师不要再啰嗦讲解,努力将教师的“一言堂”变为学生的“多言堂”,实现 “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优势学习氛围。比如:同桌可以检测课文的背诵;检测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小组可以商讨课文段落的分析等。尤其是“一帮一”课堂释疑活动中,孩子们用他们自己的语言讲解一些知识点,往往是老师都无法比及的。
  总之,合作性学习可以集中大家的智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更可以省时省力地解决问题。把教师“累得教”变为学生“乐得学”,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三、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有一句俗话说的好“你永远无法按住牛头喝水”,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如果学生不能主动学习,教师再多的讲解,学生也是置若罔闻。这就是很多老师常常苦恼的“教不会”的问题。其实,与其不停地讲,不如放手让学生去探究。给出他们一个问题作为主线,然后,最大限度地让他们去思考,去探究问题的答案。这样,挖出学生潜在的学习欲望和能力,让他们体会到探究的成就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自主。
  如何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具体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内容和形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让语文课堂充满情趣,充满乐趣、充满活力。比如,在教学一年级《江南》这一课时,我们可以让五个同学代表莲叶,其他的同学代表小鱼,让他们在莲叶间穿梭,从而在欢笑中体会江南鱼儿欢畅,莲叶茂盛的美景。在教学六年级《盼》这一课时,让他们探究“作者盼什么?”。因为课文较长,所以,小组合作探究,彼此互帮互助,学习任务很轻松就完成了。
  大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而我们每个教师应做的,就是组织好课堂,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让他们在这一堂课上,能笑着去探究问题,能快乐地解决问题。
  总之,主动质疑,自主合作,探究解疑,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理念站在现代教育的课堂上。它打破了那种传统的教育模式,越来越被更多的教育者们认可。
  参考文献:
  [1]谭海桃.《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提高课堂教学效果》.[J].资溪翠微名师工作室.
  [2]孙素梅.《新校园:理论版》.[J].2009年第7期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高中生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复习是至关重要的,如何提高在高三阶段英语复习的有效措施成为了一个深究的问题。基于此,下面将从高三阶段英语复习的重要性和提高高三阶段英语复习的有效措施两个方面来进行浅析。  关键词:高三阶段;英语复习;有效措施  引言  在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相较于初中,在难度上有了一定的提升。对于学生来说,如果想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对于英语的学习就要提高重视
期刊
摘要:作文训练不仅是运用语言文字的训练,还是一种严格的思维训练。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且,要结合教材,展开多样化的写作训练,才会让学生想象力得到进一步培养。同时,也会让其作文水平和质量得到明显提高。本文以初中语文作文训练为例,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训练;想象能力  前言:  作文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师重点教学的内容之一,对于学生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高中英语教学的侧重也发生了一定转变。当前时代,更加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高中阶段学习时间紧任务重,学生如具备一定自主学习能力,可自我调整学习节奏,有效提升学习效率。本文首先简单叙述了培养高中生英语自主会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其次列举了数项高中英语教学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从而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字:高中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引言:英
期刊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培养小学生作文能力是十分关键的,这是因为学生的作文能力会直接影响其的表达水平以及文学素养等,所以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务必要在详细的教学之中,重视培养小学生的语文作文能力,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进而为小学生今后的语文写作奠定牢固的基石。基于此,本文主要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方法實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作文能力  一
期刊
摘要: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是现阶段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际要求,同时也是必然的发展方向。在语文课堂上,可以从多个角度去激发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以让学生发现美,并且对美进行正确的欣赏。下文中,从实际生活出发,提出了现阶段语文课堂上审美教育的现状,并且依据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策略。  关键词:高中阶段;语文学科;审美能力;方法策略  引言:  语文学科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的功
期刊
摘要: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应关注学生心理品质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心理品质的发展需要,制订合适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思想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中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基于此,以下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心理健康教育;措施探究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
期刊
摘要:政治学科在高中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教师要以学生掌握基础的政治知识为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道德和法律意识为教学目标。在将法治教育融入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首先自身具备高尚的道德水准,以及强烈的法律意识,以便给学生提供正确的榜样作用。然后在实际政治课堂教学中,寻求多种教学形式,让法治教育可以通过更多的形式传递给学生。教师引领学生亲自参与法治实践教学活动,有效丰富法治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更
期刊
摘要: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现阶段的教学工作发展过程中需要引起教师的重视,通过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优化以及理论实践活动的合理组织,使学生在当前的作文教学工作中获得较好培养。针对教师写作教学和学生习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基于当前的教学现状展开理论探究,旨在通过相关研究成果促进当前指导工作的开展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一、引言  作文学习对于学生的
期刊
摘要:在所有的学困生转化工作中,最容易转化的则是语文学困生。从教学的内容以及学习活动的性质来看,很多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可能是因为学习习惯的缺乏以及学习方法不当,导致语文的学习水平低下,但是在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能够从学生的问题出发,从学情进行分析,就能够使得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不断地提高,实现学困生的转化。  关鍵词:初中语文;如何;学困生  一、引言  语文是以激发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写作能力为主
期刊
摘要:生本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融入可以更好的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本主义思想,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核心,创建自由、轻松和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向发展,从而有效的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出更多以生本教育为核心的发展机会,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产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时,可以更好的明确自己今后发展和成长的方向,从而全面的实现生本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