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alldong2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信息技术就如一位魔术师,站在信息技术的肩膀上学数学,数学不再是枯燥的、无味的、深奥的,不再是难记的概念、冗长的公式、冰冷的符号和复杂图形的代名词,而是充满诗情画意、趣味横生,全方面发展的创意舞台。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数学课堂 趣味横生
  荀子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牛顿说:“我之所以比别人看得更远,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如果数学课堂站在“巨人”——信息技术的肩膀上,就会感到无限风光在课堂。数学源于生活,反映的是多姿多彩、妙趣横生的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信息技术是数学的“服务器”,信息技术下的数学课堂就是生活的“显示屏”,是生活景象的提升,是多种文化集会的“集成板”。有了信息技术学习数学不再是枯燥的、无味的和深奥的封闭的习题练习,不再是记难记的概念、冗长的公式、冰冷的符号和复杂的图形;而是在品味生活,学会生活,热爱生活,创造生活,是智慧学习的“数据线”。
  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来进行教学。”寓言故事、童话故事、卡通动画里的人物形象,都是学生熟悉、亲切、感到美而有趣的,因此利用信息技术将这些资源与数学知识整合,便会让数学知识成为一幅幅美而有趣的画卷。有了美和兴趣的刺激,便能激发出学生上进的求知欲望,释放出探究与思考的冲动。如:在讲授《圆的认识》时,多媒体出示:阳光下平静的水面,岸边的绿草茵茵,再加上背景音乐,画面如此美妙。学生置身其中,心一下子静了下来。可爱的小白兔,手提花篮唱着欢快的童谣来到岸边,弯腰拾起一块石子。“咚”一声,一块石子轻轻地投入湖中,学生双眼紧盯着水面。一石激起的不仅仅是一圈圈的涟漪,更重要的是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渐渐由休息状态进入学习状态,由下课状态进入上课状态。紧接着教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圆形)你还能举出更多的圆形的例子吗?”这里以儿童周围世界为源泉,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例可举。课一开头就如同磁铁一般,妙趣横生地将学生牢牢吸引住,使学生迅速进入“角色”。教育是艺术的事业,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曾有人说过:中国的学生认为,学数学就是做练习,做数学题,外国的学生认为,学数学是参与一项活动,经历一个过程,获得一种体验。练习是数学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如果教师只是机械的让学生做题目,会让学生厌倦,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如果配音配画将练习融于情景故事中,则不仅可以调动学生情绪,激发学生兴趣,而且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四则混合运算练习是最枯燥无味的,我们可以创设这样的故事情境:春天来了,学校的草坪上长出了嫩绿的小草和含苞欲放的小花,一片片醉人,无不透着春的气息,给学生带来了美好的心情。可是花还未开放,它们要开放,点缀美丽的春天,小朋友们,你们能利用自己的智慧帮助这些花吗?同学们听了,一个个情绪高涨,因为有助人为乐这样的体验,谁不愿意做呢?并且在草坪上都有通过自己的努力,绽放的花朵,心里充满自豪感。一节枯燥的习题课,变得妙趣横生,光彩熠熠。
  著名数学家、数学教育家弗兰登塔尔认为数学在本质上是一项人类活动,让学生重复人类数学发现的过程是可能的。他说:“数学学习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一节课最精彩的部分是重难点的解决,教学中呈现的数学素材,学生往往只能看到表面,犹如迷雾遮眼。这时信息技术就会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拨云见日,寻找到事物的本质。如:在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我让学生探究:用把圆16等份后的16个小扇形拼成一个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学生拼拼摆摆、说说议议,很快得出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结论。但这与书本上“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略有出入,我们便可以利用多媒体分别演示把圆等分成16份、32份、64份、128分对拼的过程,这样,学生便轻松地理解了“平均分的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于长方形”的道理,得出了圆面积的公式。受此启发,部分学生又探究出可以拼成一个近似三角形的结论。在让学生实物操作的基础上,我借助多媒体演示了拼成的近似三角形的过程,学生恍然大悟,细细分析,得出了结论。学生创新的灵感不断迸发,接着还得出了可拼成一个近似的梯形。这一互动环节的顺利展开,多媒体技术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一方面,它弥补了实物、书本等无法给予学生多样化感官的不足,帮助学生理解了公式,领会了“转化”的数学思想。另一方面,它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凸现了出来,有力促进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苏霍姆林斯基说:“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数学思维训练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原则是一条根本原则,它体现了数学教学中授予学生有价值的数学的特征和本质,而信息技术在这方面彰显着迷人的魅力。如:在教授《10的认识》时,有位教师是这样设计的:9个孩子喜欢的动画形象,身背1—9的数字牌,在欢快的乐曲中,各具特色的入场后,开始了一个谁最大的讨论,9趾高气扬地说:“我最大”,其他人在面面相觑之后,商量计策。突然0站在了1的左面对9说:“我们比你大。”9羞红了脸。这一设计不仅向学生传递着数学知识数学思维,而且向学生传递着做人不能骄傲自大,团结才是力量。信息技术让教师头疼的德育渗透,变得具体可抓。教育就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触碰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而我们所传达的就是这样一个遵循生命发展规律的教学理念,陪伴孩子一起长大。
  美国教育家哈曼说:“那些不设法勾起学生求知欲望的教学,如同锤打着一块冰冷的生铁。”课堂有多大?小到一桌一椅,大到广阔天下。经过实践探索,我们深深感受到:信息技术走进课堂,不仅仅给学生带来了无限的欢乐,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感到了学数学的价值,达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目的。有人说:“是什么决定我们的未来?我的答案是信息技术和教育。”信息技术如同一个巨人,用它妩媚的双肩,给孩子一个机会,最直接地接触美;给孩子一个环境,让其感受美;给一些材料,让孩子能无时无刻地创作美。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进行课堂设计,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非常重要。它是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掌握知识、培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教师输出信息并获得反馈信息的重要途径;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的主要渠道。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学生提问 质疑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即使教师能根据教学内容恰如其分地提问施教,学生也能较好地掌握
摘 要: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生活化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将现实生活与课程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为生活课堂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 高中生物教学 生活化教学 教学内容 生活实践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通过开展多种途径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对现实生活的体验,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体现
摘 要: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国教育事业在不断改革和发展中逐步壮大,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被提到一个重要位置。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抓好新生的入学教育,目的是加强新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增强新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以促进校风学风建设。因此,新生班主任首先要抓好新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其次要抓好常规考核教育,从礼仪、行为规范、法制安全教育等方面引导新生。能否有效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直接
摘 要: 作者结合多年课改教学经验,以亲身教学经历为论据对“如何以新课改为依托,真正把新课改落到实处,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从“树立新课程的理念是走进新课程的基础”、“开发多维的课程资源是实施新课程的重要途径”、“及时做好知识的反馈与检测是新课改成功的重要保障”三个方面作了论述。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 新课程理念 课程资源 教学质量  参加新课改教学十年之久,一路走来,我们不断成长着、进步着
摘 要: 在语文高考中,古代诗歌鉴赏是一道必做题,虽在出题的方式角度上各异,但无论是全国性的大纲卷、新课标卷还是地方性的各省市卷,这都是一道“必上菜”。  关键词: 诗歌鉴赏 读懂诗歌 诗歌主旨  从历年的得分情况来看,古代诗歌鉴赏题皆不容乐观,学生要么完全答错得不到分,要么答不全、答题混乱,得不到高分。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学生读不懂诗歌,读不通,自然就把握不了主旨。  二是学生对古
摘 要: 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中,无论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大都具有“清”的特质。他欣赏的是清景,抒发的是清兴,探求的是清净之理。然而,这“清景”、“清兴”、“清净之理”中都散发着淡淡的“清冷”。孟诗之“清”,即清冷、清晰、清新。清冷是其心境,清晰是其结构,清新是其用语造境。  关键词: 孟浩然 山水田园诗 清冷 清晰 清新  一、引言  孟浩然终身布衣,大多数时间都在田园山水中徜徉。孟浩然所隐之襄阳
摘 要: 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以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北方的民族汇聚》为例,作者进行了探索: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虚为实,化静为动,提高学生对教材的理解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 历史教学 民族融合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北方的民族汇聚》一课主要讲述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出现民族融合的趋势,北魏
摘 要: 现在时代是“阅读缺失的时代”,现在大学生是“阅读缺失的大学生”。“功利阅读”和“娱乐阅读”逐渐成为主流。在这些阅读危机下,高校教育工作者要警戒,尽己所能引导学生有合理的阅读生活,传扬阅读正能量,树立校园阅读之风气,进一步引导社会阅读之风。  关键词: 阅读缺失 读书观 读书之道  高校本应该是社会的一方净土,大学生本应该是“唯有读书高”的追随者,读书的目的本应该是“修身治国平天下”。但当
摘 要: 政治课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因此,要让政治课堂回归生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让生命的活力在课堂中得以焕发。  关键词: 初中思想 政治课教学 生活化 课堂设计 课堂实现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教育是生活的需要,其源于生活又以生活为归宿。教学生活化的理念日益凸显并渐成初中政治课堂整体设计的核心理念。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指教师在课
摘 要: 本文立意提倡人们用生活中的模型类比抽象的物理模型。作者用类比的方法解释了以光电效应,其中的小人好比发生光电效应的原子,面条比作经典电磁理论中的光的模型,馒头比作光的粒子性中光子的模型,铅球比作光电子。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中,与用苍蝇类比气体分子。诸如此类,试图达到使读者在头脑中通过生活模型建立物理模型的目的。  关键词: 物理模型 光 粒子模型  看了题目,相信所有读者都以为看错了,这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