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晚会类“时装秀”的舞台美术设计

来源 :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ri10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进入21世纪服装表演在原先风貌下融入了新的艺术形态,多元化的视觉观念通过新的传达方式打破传统界限,赋予舞台视觉语言新的应用价值与审美观念。舞美设计已成为服装表演中重要的表现因素,本文主要从晚会类的“时装秀”都应该进行怎样的舞美设计来论述的。
  关键词 舞美设计;时装表演;舞台;背景;灯光
  
  如今大大小小的“时装秀”充斥着时尚的舞台,服装表演已经从最初的单一展示服装发展成为有良好的舞台美术设计的大型“展示秀”。时装秀的舞台美术设计主要是指:表演场地、舞台背景、灯光等设计。时装秀是一种艺术,这种艺术已被广大人们所接受,并且喜爱,这一表演形式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各级电视台经常播放时装表演的节目;一些企事业单位搞文艺活动时经常添加时装表演这一项节目;有的大型文艺晚会也安排了时装表演与其它节目穿插在一起表演;在大酒店、夜总会等高级娱乐场所也可经常见到时装表演。
  
  一、表演场地
  
  1、室内表演场地(舞台)
  场地是时装表演的基本空间条件,构成了模特与观众的距离和视觉传达效果的关系。时装表演的正式舞台常见的台型有T台、倒T台、十字台。方型台和圆型台、U型台等。而我们研究的是晚会类的时装表演,一般晚会会有不同类型的节目组成,所以要想用上述正式的时装表演舞台台型其他节目就可能不适合。所以在进行舞美设计时,场地尽量考虑常见的剧院、演播大厅等舞台。这样的舞台大多是圆形或方形的一个整体舞台,缺少模特经常走的伸展台那部分,让观众欣赏时视觉感不是很好。所以在进行晚会的时装秀舞美设计时,一是可以在基本的舞台上添加台阶,看上去舞台有了立体感,尤其在进行时装表演时模特可利用在台阶上做一些造型更好的展示服装,让观众有了更好的视觉享受;二是可以在基本舞台上添加升降或移动台,利用其帮助时装表演达到高潮,如:启用名模存升降或移动台上展示服装、挑选具有最具时尚的服装作为“主秀”在升降或移动台上展示。
  2、室外表演场地(舞台)
  晚会一般选择室外场地(舞台)时,大多选择在广场、公园、著名旅游景区等地。室外的晚会类表演活动,一般场地都比较大,给人感觉壮观。进行舞美设计时,我们可以延用室内舞台舞美设计的方法。由于是在室外表演,观看的观众较多,可以让模特们走下台阶,沿着舞台最前面的直路进行时装表演,这样一来就有了时装表演“隐形的T台”,更好地使服装、模特更加贴近观众进行彼此沟通。
  
  二、背景
  
  时装表演的背景是表演台构成的一部分,也可以说是表演台上不可缺少的一个道具。背景设计的主要原则是创造一种与时装秀的格调、目的相协调的舞台气氛。
  1、室内表演背景
  本着既要艺术性又要实用性还要符合晚会特点的原则,可以设计成以下几种:
  (1)固定式硬背景
  用硬质材料制作的背景,背景板位置确定后各部分都固定不动。可采用平板式,单一颜色或加图案表现晚会主题;立体式,建筑模型或建筑的抛面表现晚会主题。
  (2)可动式硬背景
  可动式是指背景板根据设计要求在表演过程中可以运动。形式又可分为翻转式、旋转式、对开式、往复式等形式。目前将LED大屏幕和高流量大投影用到背景上的较多,其视觉效果场面宏大壮观。
  (3)软背景
  软背景是指用软质材料制作的背景。一般是由天幕和背景幕构成。背景幕可根据需要设定层数,在表演中进行升降,无论何种形式的节目可以自由变换背景与其配合。软背景适合做投影幕,多数在大型综合晚会中常见使用。
  (4)综合式背景
  为增加演出的艺术气氛,如舞台空间允许的话可设置综合式背景。综合式背景是由硬背景和软背景综合而成。像中央电视台的1号演播大厅的舞台背景舞美设计就是这种综合式背景,每年“春晚”的视觉盛宴大家都有目共睹。
  2、室外表演背景
  如果是在室外进行晚会类的时装秀,背景可以设计成除室内的那几种形式外还可以借助富有动感的实景和自然景观做背景,如:灯火辉煌的高楼大厦、植物与喷泉、山丘树木、高山湖泊等。
  
  三、灯光
  
  灯光常被称作舞台美术的调色板。在时装表演中,舞台上的灯光具有描绘服装形象和控制观众情绪的潜在功能。时装表演的灯光布局,与一般的舞台灯光基本相同,可分为前后区演出光。前区光,主要有面光、侧面光、追光等;后眼区光,主要有天幕光、特殊光、逆光和顺逆光等。另外,还有特珠效果光,如激光、平闪光、紫外线光等。
  灯光是时装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好的灯光不仅是时装秀的基本条件,它还能给表演带来戏剧性效果。利用色彩的变幻、强弱的控制来改变普通光下时装秀的平淡和单调,拉长或缩短、突出或减弱时装秀在观众视觉中的距离和形象,可以用灯光划出层次、重点,在表现时装的特色与情感的同时也可以起到扬长避短的作用。
  另外,室外演出时最好把演出时间安排在晚上,这样有了灯光这一强而有利的效果,相信会对晚会中的各类节目都增色不少。在考虑灯光设计无误的前提下。我们还可适当增加——烟雾这一设计,根据不同需要产生不同的舞美效果:还可增加近几年舞美设计的时尚流行要素——焰火这一设计,借助焰火的喷射可以帮助演出达到鼎沸的高潮。
  优秀的舞美设计与演员的关系,是红花绿叶,烘云托月的关系。不同的演出类别可能会有不同的舞美设计,早期的“时装秀”在很单一的情况下走向人们,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各个类别的时装秀在表演时都要有适合自身表演需要的舞台美术设计。以上,浅谈了晚会类的“时装秀”的舞台美术设计。希望能让观众更好的在晚会中欣赏“时装秀”。
其他文献
摘 要项目教学法,就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在“项目”设计时要有针对性;“项目”的内容要吸引学生,能够激发他们的热情;“项目”的实施要在团结协作中完成;最后项目教学成果要展示。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加以引导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打破了传统教学方法纯灌输方式和套路,
期刊
摘 要体育院校专业外语现状表现为学生英语水平明显参差不齐,教师在教授专业英语方面专业化水平不高,学校对专业英语重视不够,管理不到位,针对上述现状提出有针对性改革策略,包括:全面贯彻《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提高师资队伍业务水平,区别对待、分类培养,革新教学手段,利用先进网络平台实施专业外语教学信息化改革等。  关键词体育院校;专业英语;改革    Abstract The current status
期刊
摘 要大学精神作用于校园文化建设研究,是大学精神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的价值所在。文章通过对大学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分析大学精神是挖掘校园文化深层结构的基本要素,用大学精神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发展,营造积极向上、健康高雅的精神文化,使校园处处闪现出和谐之美。  关键词大学精神;校园文化建设     一、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核心概念与界定    (一)大学精神  概念的界定及理解:大学精神是大学文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信息素质教育概念的介绍,提出军队院校图书馆在信息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探讨了军队图书馆在提高军校信息素质教育中的途径。  关键词军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地位;作用    AbstractBased on introduction of concept about information quality education , this article advanced pos
期刊
摘 要我国拥有丰富多样的精神文化遗产,民间美术就是华夏文化的代表之一,近年来有多项民间艺术已经申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美术教育教授濒临失传的民间传统艺术,不仅能提高学生艺术素养,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更能够增进学生民族自豪感;同时也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延续。在弘扬国学国艺的当下,在校园美育中开展学习民间美术的课程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民间美术;民俗;校园美育    一、民间美术的内涵    
期刊
摘 要家庭是人生中第一所学校,心理学的许多研究表明,儿童心理是否健康,与家庭心理环境关系密切,健康的家庭心理环境是指一个家庭中拥有和谐的亲子关系、良好的情绪氛围、科学的教养方式以及有效地沟通渠道等。儿童只有在这样的家庭心理环境中成长,才能成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  关键词家庭;心理环境;儿童心理健康    一、和谐的亲子关系是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关键    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相互关系。亲子关
期刊
摘 要我国的跳高发展呈现了三次发展高潮,但每次发展都是训练内容和方法是不同的,本文运用基于四环共振原理对我国跳高运动进行分析。  关键词基于四环共振原理;跳高运动;技术分析    一、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跳高发展史上三次高潮    (一)郑凤荣时期(以大运动量为主)  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跳高训练主要采用苏联的训练模式,但黄健教练则不同,他对郑凤荣进行了全面的身体素质训练,短跑、障碍跑、铅球、跳远、体
期刊
摘要 结合“质量工程”本科特色专业建设,提出了新形势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特色专业改革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创新,适应现代化大农业对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特色专业;建设    为了促进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十一五”期间,将遴选3000个左右本科专业点进行重点建
期刊
摘要 本文首先论述化学课程体系在科学素养诸要素中的地位与作用,然后论述大学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应该学习的化学核心知识与形成的化学学科意识。  关键词 化学课程;知识体系;核心知识单元;化学学科意识    中国传统的科学教育以掌握知识与技能为目标。理解原理、记住结论、熟练解题和掌握技能成了学生学习的全部内容。学生虽然学了不少科学知识,但是不能全面地理解科学的本质,有效地学习科学思想与方法,形成正确的价值
期刊
摘 要培养适应经济、社会、科技发展对合格人才培养的要求需要更新教育观念:加强德才的培养;注重“通”与“专”的结合;重视发展个性;树立终身学习观。  关键词教育;培养目标;德才兼备;通识教育;终身教育    2006年1月9日胡锦涛在全国科学技术会上讲“目前,我国科技和教育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我们要努力培养一批德才兼备、国际一流的科技尖子人才,同时要加大引进力度,吸引广大出国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