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数学学习方法的培养论述

来源 :教学考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441060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是是大多数学生学习的开始和起步阶段,任何人都不愿意输在起跑线上,对于数学也是一样,起步阶段很重要,首先一定要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任何学习的基础,如果没有兴趣,那么在数学学习这条路上不会走太远,然后要学会理解书本上的知识,学会课下及时练习,用练习帮助自己开拓思路,理解数学思维,循序渐进掌握学习规律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方法;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8-0134-01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生活中,重在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的培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在初中高中的学习生活中会相对轻松容易的很多,在大数学生家长中,没有意识或认识到这一点,导致孩子的学习成绩一直上不去,其实学习并不是难事,学习就像投资,在学生身上投入时间,经历,金钱为了学生能够出众,投资需要讲战略,学习数学也是一样,要将战略的投入,有战略的学习,在小学,学习压力不是很大的时候要把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培养起来,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为长远的学习打好保障。
  一、培养兴趣是养成数学学习方法的前题
  著名思想家歌德说过:“哪里有兴趣,哪里就有记忆”。我觉得这句话讲的非常有道理,如果对数学没兴趣,那么将再多的方法也是无稽之谈。那么如何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呢?首先一定不要给学生硬性的灌输数学,这会让学生认为枯燥乏味,无聊,其次也不要学生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形成思维定势是很可怕的事情。在班级设立奖惩措施,例如:作对的同学会得到小红花,做错的同学要留下来值日,奖惩措施促进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的提高。多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可以在平时没课的时候出几道解谜的,与逻辑有关的问题,不要阻止学生的创新思维,或者说是异想天开,要从小锻炼学生的举一反三的能力,和跳跃式思维,一开始上学,学生们都比较讨厌计算,不要刻意强迫学生用笔计算。也可以多讲写没有结尾的故事,让学生们联想,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这样会使学生的数学课堂变得活跃,也使学生爱上数学,喜欢上数学,为数学学习方法的培养打好基础。
  二、端正态度是养成数学学习方法的开端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钟是辛苦的,在繁琐的计算过程与学习过程中,能保持一个平常心是非常可贵的。学习就像栽树,而不是种菜。种树是长久基业,而种菜几个星期就能成。学习也是一样,是长久的事业,不能急功近利,糊弄了事。也不能爱慕虚荣弄虚作假,那样既欺骗了别人,也欺骗了自己。想要学习数学,先学习品德,这一点要从小养成。
  三、循序渐进学习养成数学学习方法的过程
  人们都说:“不能一口气吃掉一个胖子”。养成科学的数学方法也是如此,缤纷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从一开始就要做起,循序渐进随着年级的提高逐步增加要求。一年级要认清数学理解数学这门课程的意义,并锻炼读题细致,认真的能力。二年级要多多练习计算,计算可以说是数学的基本功,有时因为解答一道题花了很大的力气,因为计算错误而失分,是件得不偿失的事。因为计算每次考试丢失大量分数的同学不在少数。计算细致,认真要从小养成。三年级要形成独立解答问题的能力。四年级要形成要形成获取信息并加工的能力。五年级要学会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记忆。六年级要学会对信息进行反问,发现问题及时提问,要有不耻下问的精神。学习数学不是一朝一夕,要从一年级逐步养成。
  1.课前预习,自主学习
  在老师讲下一节课之前要自学即将要学习的课程,把有疑问的知识点进行标注,上课针对理解不理解的地方。课前预习的目的,不仅是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而且还要帮助学生学会思考的能力,学习数学思考最核心的能力,学会思考能够快速在解题时发现题眼,并形成解题思路快速作答。
  2.上課听讲,及时记笔记
  虽然做好了足够的预习,即使在上课之前将知识点全部看懂,也要认真听讲,因为在上课时老师会介绍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思想,做为学生要讲老师的思路和自己的思路进行对比,取长补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来提高自己。此外老师在课上讲解的知识一定比学生自己在课下预习对知识点理解的更清楚,更透彻所以上课一定要认真听讲。也不要自作聪明,在上课做其他事情,比如写作业,背单词。这样可能会错过自己不理解的知识点,得不偿失。课上记笔记也是很重要的。上课记笔记有助于形成第二次记忆,听老师讲一遍,自己记一遍相当于在头脑里思考了两遍,上课记笔记也有助于课后复习,考前复习,再临近考试时,有些知识点可能会淡忘这时翻看笔记有助于回忆遗忘的知识,在考试时能更好的发挥。
  3.课后及时复习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已”。也就是说,复习旧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东西。也要即使做课后练习,在练习中得到巩固,在练习中发现问题,举一反三,拓展做题思路于做题方法,得到提高。
  4.及时测验
  可以对遗漏不懂的地方进行查缺补漏,要认真对待检测中出现的问题,不要居高自傲。要将错误的问题整理到错题本上,避免再次犯类似的错误。
  作为小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模仿,所以作为老师要言传身教,以自身做则,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田志红《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术期刊(河北教育:教学版》2009年6期
  [2]李翠娟《培养数学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学术期刊《师道教研》2016年5期
  [3]申淑琴《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思考与实践》学术期刊《教育》2016年7期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关键时期,教师在教学中也应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对数学教学而言,要想达到这一目标就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此外,教师还应将学生放到教学的主体地位,经过循序渐进的引导,促使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本文重点探讨了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期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独立思
目的通过对Ⅰ、Ⅱ期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进行血氧水平依赖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ation-level dependent MRI,BOLD MRI)研究,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肾脏髓质R2*值与其HIF-1α mR
摘要:数学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表现在数学知识的丰富,而且源于它悠久的历史。教师要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数学文化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观,提高学生的数学审美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解决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数学实践能力。  关键词:数学文化;小学数学教学;价值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8-0
摘要:近几年,新课程教育体制改革以及素质教育内涵的提出为我国基础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思路,也成为了初中数学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指导原则。传统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将自我当成教学的主体,使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下接受数学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的程度上阻碍了初中数学教育的发展。强调学生在课堂中自主性已经成为了初中数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就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有效的开展自主学习展
摘要:户外环境不仅是一种客观存在,更是幼儿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心理、身体以及个性成长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学前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创设优质户外环境,充分发挥其在推动幼儿个性发展方面的优势作用,已经成为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与研究的课题。对此,本文中笔者将以“小班幼儿个性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优质户外环境的创设对其的影响与促进作用,望能为广大幼儿园老师提供
摘要:思维是一种能通过训练而形成的寻找解决问题途径的活动,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可以通过其思维活动能力的强弱来区分。在数学领域中,现代数学论把数学教学称为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思考与探讨问题、推理论证等教学活动的过程都是以逻辑思维为主。本文通过思维训练模式和执据思维训练来对数学思维训练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数学教学;训练模式;执据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要:在现在飞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中,作为祖国的花朵的儿童,是处于社会各个阶层的人都关注的一类人群,而不可能每个学生都是学习优秀的,本文将对小学班主任对“后进生”的转换工作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对“后进生”形成的原因、用爱来充满整个师生关系、因材施教----用规范的方式方法教育学生、进行家访,以此深入了解等几个方面。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后进生;转换工作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
摘要:区域活动就是让儿童通过操作活动从而发现、探索事物的一种开放式教育,在这种新型的教育活动中,儿童可以凭自己的兴趣自由操作,受到孩子们的广泛喜爱。讲评则是在活动前、后对活动过程、幼儿参与程度及幼儿活动状况而开展的一种有效的讲述,是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区域活动的讲评是一个重要环节,讲评应如何把握,该怎样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挖掘一些促进幼儿能力发展的讲评方法,使讲评起到更有效的作用,使我引发了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