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启迪·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xingyu04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全面普及素质教育的今天,因材施教是践行现代教育理论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先对因材施教的策略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应用的意义,之后根据学生的需求,对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划分了几个层次,以期待能为初中语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初中语文;因材施教;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家孔子所提出的,同时他与当代教学理论也是高度吻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探究其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运用是非常有必要的。
  1.认识因材施教原則,明确应用因材施教的意义
  因材施教在教育过程中强调教师和家长在进行知识与技能教学时,要尊重每个学生成长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差异。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教学的公正性、公平性,教师在对学生的初中语文进行教学时,要遵循以下几条原则:第一是要善于观察和分析,了解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学习状况,其中包括学习态度、智力水平、学习行为等,从而精准的根据每个同学的情况来进行因材施教;第二是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具体分析,教师要严格遵循教学公平性原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采取个性化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是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初中语文学习风格,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为之设计适宜的学习方案。
  2.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分层化初中语文教学
  根据每个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进行分层,是进行因材施教的基本环节,也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只有保证学生基本水平的分层准确性与科学性高,才能保证因材施教的可行性和教学方法应用的有效性,在对学生进行分层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心理、能力等各方面的差异,针对存在差异的学生有侧重的进行教学。初中语文老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例如在对《雷雨》一文进行教学时,先给每一个小组的学生布置一个任务:细读《雷雨》全文,然后选择课文中的一个场景进行十分钟的话剧表演。在学生准备一个星期后根据他们所选片段和表演的效果可以大致分出不同层次的学生,这时教师就可以紧接着布置下一个任务:以原小组为团体,在小组内部进行讨论,选取课文中大家比较感兴趣的片段,将其改写成剧本,其中可以添加自己的创新,小组成员中每人一份。这样自然而然就可以对每位同学的想象能力和写作水平进行划分,进而确定每个学生应该所处的层次。
  3.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内容,对教学目标进行科学分层
  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法时,可以以长期和短期两个教学目标为出发点,根据学生的分层结果,联系教材、教学内容和初中语文素质教育改革要求,进行个性化、多元化的教学目标设计。
  以对学生语文素质知识教学目标为例,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可设计如下所示的长期目标:兴趣高、基础好的学生在达到课程标准与度的基础上,可以适当的增加阅读量,并要求这个层次的学生能够熟练的运用所学习的表现手法于自己的文章中;学习兴趣和基础知识都一般的学生,达到课程标准的阅读水平,能基本运用所学的表现手法到自己的文章中;对于学习兴趣低下、语文基础不好的学生,要求他们对于初中语文课本中所学的文章中的表现手法能够基本了解,达到课程标准阅读、识字的基本要求。短期目标可以根据每天上课的内容来确定,更具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教学目标细化。
  4.个性化设计教学活动,实行差异化初中语文教学
  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开展,也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中的关键。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个性化教学方式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桃花源记》进行作业布置时,第一层是必做题,要求学生背诵全文,认证学习并记忆文章中的生僻字,同时摘抄自己最喜欢的五个词语和三句话,并写出喜欢的原因;第二层是选做题,让学生收集对桃花源里面的景象进行具体描写的句子;第三层是思考题,让学生以“假如我来到桃花源”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这样的作业布置法,由简单到复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来对老师的作业进行选做,给了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
  5.构建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实现评价分层
  教学评价是初中语文素质教学不可缺少的成分,在教学反馈、教学方式调整、学生不同层次的再划分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教师可以根据来自其他教师、不同层次的学生等多种途径的教学评价来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审判和作出适当调整。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地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结果、学习方法等进行了解,分析学生的优势和不足,有针对的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6.小结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需要教师有着严谨的工作态度,时刻关注着每个学生的变化,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素质培养,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货,不断提升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杨晶晶.插上审美的翅膀,创设美育氛围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美育的操作[J].新课程·中旬,2017,(6):219.
  [2]李化.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高效运用分层教学法的策略研究[J].文存阅刊,2019,(20):122.
其他文献
摘要:计算能力是数学最为基础,也最为重要的能力之一,小学是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本文简要论述了有效提高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有效措施,内容包括充分认识计算能力的重要性;理解算理,提倡算法多样化;合理的运算过程;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数学竞赛;先注重质量,再注重速度。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口算;  众所周知,数学计算在整个数学考试中占据非常大的分数。因此,许多小学数学教师在数学问题的教学中投入
期刊
摘 要:足球是一项非常受年轻人喜爱的运动,它在世界运动项目排名也十分靠前,但是国内对于足球这项运动的教学形势却不甚乐观。现在足球课大多设立在大学阶段,但许多一些高校对于足球的教学却存在很多的问题,其中关于足球的体能训练不够,技巧训练又不够严格要求,综合训练也是差强人意。综合起来就导致了如今高校足球教学的现状。  关键词:组合训练法;高校;足球教学  现如今,足球热潮已在世界掀起,中国也加深了对足球
期刊
摘要:随着幼儿极端教育事件的披露,人们对教育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如今,各个国家对基础教育都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尤其表现在幼儿园课程改革上。再加上现代课程观的不断深入,人们除了反思本国的教育弊端,还对教育提出了新的看法和要求。现代课程观对幼儿园课程改革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让幼儿园课程更能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状况。  关键词:现代课程观 幼儿园课程 教育 改革 影响  一、现代课程的发展   早于古希
期刊
摘要:在小学数学科目的学习中,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质量一直受到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关注。而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模式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应该如何进行小学数学的课堂有效教学,就值得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的深入思考和探究。下面,本人凭借多年的教学数学教学经验,从“注重知识深入指导”“注重类型解题指导”“注重生活联系指导”三个方面,对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指导教学进行综合的探究。 
期刊
摘要:教师要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就势必要注重其创造力的培养。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各初中数学教师也致力于探究基于创造力的高效课堂构建策略,且取得了不错的研究成果,本文基于这些研究成果,继续对此进行研究分析,希望能对初中数学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生创造力;教学策略  现阶段,我国农村初中生的创新创造水平有待提升,和城市初中生相比,他们的学习思维单一,学习思路匮乏,只知道“死读书,
期刊
摘要:笔者将从给自暴自弃型学生以关爱、给玩逆对抗型学生以理解、给贪玩好事型学生以尊重、给懒惰散漫型学生以信任等方面,浅谈如何用爱心浇灌迟开的花朵。  关键词:爱心;关爱;理解;尊重;信任  作为老师,不能仅仅去关注那些学习中的佼佼者——优等生,要用更多的时间去关爱、理解、尊重、信任那些学习和品行上暂时落后的群体——后进生。  一、给自暴自弃型学生以关爱  陶行知先生说:“爱是一切创造教育的源泉,没
期刊
【摘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业生产的科技水平提升,为机械模具制造带来了发展机遇,也带来了挑战。而作为集智能化、自动化、高科技含量于一身的数控加工技术,正在该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使其不因生产效率逐渐落后而被时代淘汰,反而散发出生机与活力。数控加工技术对于机械模具制造的精准化、高效化生产产生了本质的促进,可以帮助模具制造适应社会生产的要求。  【关键词】数控加工;机械制造;应用  1 数控加工技术
期刊
摘要:数学基础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贯穿于数学教学之中,是长期的数学发展所积累下的精髓。基于此,本文结合高中数学教学特征,对如何挖掘和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方法,以及指导学生理解和运用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形结合;数学思想方法;渗透  数形结合思想是高中阶段数学知识中最基本的思想方法之一,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特点,来选择恰当且有效的方法完成数学思想的渗透,长此以往,促进学生内在掌握知
期刊
【摘要】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词汇的掌握是英语学习的基础,所以进行高效的英语词汇教学就显得极为重要,这就需要教师在词汇教学方式上做出创新,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显著提高教学成果,下面将针对如何构建高效的英语词汇教学展开研究。  【关键词】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有效性;措施  由于相对于其他学习阶段小学生接受能力与记忆能力都不是很强,所以大量的英语词汇教学对于学生而言难以起到实质性的效果,同时过度的
期刊
【摘要】素质教育的浪潮经久不衰,教师对学生的培养模式也要及时转换方向,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小学数学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初期阶段对学生日后的数学发展意义重大。  【关键词】小学数学;发散性思维;培养策略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也逐渐成为学生全面发展要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发散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