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习烹饪专业的学生,以后大多会从事旅游餐饮服务行业、食品加工等行业,而这些都是我国长期以来培养烹饪师的主攻方向。通过开设烹饪专业课,让学生在校园内进行系统化的学习,让其具备相应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锻炼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讓其具备一个专业烹调师所应具备的职业道德,为学生日后从事饮食服务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烹饪教学的主要目标,以及教学现状和提出了几点教学建议,希望能对烹饪教学有所帮助,为社会的饮食服务行业培养更多的烹调人才。
关键词:烹饪教学;实训基地;改革教材
一、烹饪课程的教学目标
烹饪教学本就是以培养学生掌握餐饮知识、餐饮技能、餐饮礼仪等为主要教学目标,让同学们在校学习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去各大餐饮行业应聘,促进我国餐饮业的发展。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时代的不断更迭,社会急需大批高质量的人才来满足市场的需求,对各行各业都提高了要求,烹饪行业也不例外。要求学生在学习期间,除了能够掌握烹饪原料的相关知识、菜谱的编写、熟悉各种菜肴的制作以及熟练掌握刀工技法等,还要求他们具备独立承担设计宴会的能力,通过实践不断开发新菜品的能力和具备岗位管理的能力。虽然这些要求的提出,会让学生感到很大的学习压力,但转念一想,如果学生都具备了这些能力,那么他们在以后的就业形势中就能脱颖而出,更符合社会的新需求,就连独立创业也不在话下。而这些高就业率,相当于是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学校办学的生命力。除去教学的主要目标外,我国的烹饪教学还应完成以下细化的目标:教会学生如何制作中西正餐、中西式面点;教会他们掌握准确计算出食品制作原料成本以及毛利率的方法;通过学习我国的《食品卫生法》和食品卫生管理条例,熟悉炊具的使用和保养。不管是主要目标,还是细化的教学目标,都是为了实现教学的有效性,让我国的烹饪师们不只是具备相应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他们的职业道德、社交礼仪等综合素质都应该被社会所认可,为社会的发展提供高素质的烹饪人才。
二、我国烹饪教学的现状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各高校及各大培训基地的招生工作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尽管如此,他们的教学目标始终如一。为各大餐饮行业提供高素质的烹饪人才,提高他们在工作岗位上的竞争力。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烹饪课程的教师们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着,分析知识与技能二者之间有何关联性,在实践中不断积累高效实用的教学经验,只为如今的餐饮行业培养大批高素质,实用性人才。但是,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生产力,具有高素质的教师才具备高效率的教学。但就我国目前的高校烹饪教师任职的数据情况来看,他们大多是应届毕业生,或者是部分成绩优秀的留校毕业生,由于,缺乏实际的工作经验,这些教师的综合素质根本跟不上社会发展的实际水平,因此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实际效果。虽然教师的学历都很高,理论水平也很强,但是缺乏实践经验,这也是会对学生的烹饪实践操作带来一定的影响,会大大降低实践操作的教学效果。
三、优化旅游专业烹饪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建议
(一)加强建设实训基地,为新课程的开发奠定基础
在实际的烹饪课程教学中,应该注重突出学生的操作能力,这才是技能人才培养最显著的特征。各高校开展教学,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实训也更为重要。其中实训场地则是学生在校期间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质形成的重要场所,因此学校应该重视实训场地的建设,投入专项资金,配置一流设备,提升教学硬软件设施来满足学生专业技能实训的需要。除此之外,为了更好的与社会接轨,还应该拓展校外的实训基地,与本地比较有名的小吃店建立起校企合作模式,签订师徒培养协议,让学生学到企业社会中需要的真正本领,能够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促进学校的教学迈上新台阶,也为新课程的开发奠定基础。
(二)聘请在一线工作的技能型人才,为校本课程注入新鲜血液
高校在设置课程时,一定要立足于社会的就业市场,对原有的课程推陈出新,可根据本地烹饪课程的特点,聘请各高档酒店的烹饪大师参与本校烹饪教学考评、进行课程开发研究与评价,让学校的烹饪课程更贴近社会需求。并在期末考评时聘请烹饪协会的专家来校点评学生的菜肴作品,评定等级。通过考评,让学生知道自己还应该在哪些方而进行严格训练,提高技能以贴近以后岗位的需要。
(三)建立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
不管是各高校的烹饪课程,还是各种烹饪的培训机构,都应该抓住试点环节,突出多维建构。从全国旅游烹饪课程试点现代学徒制的成功范例来看,他们几乎都是以某一个或几个环节为抓手,设立多维建构。例如有些地区的烹饪教学就抓住了课堂教师课程的设置环节,让课堂成为学校课堂、企业课堂、民间课堂和云课堂集聚一起的四维课堂模式,让烹饪教学大放光彩。在我国其它地区也有类似案例,比如江苏省的无锡市就抓住了企业合作环节,创新多维建构,把合作环节逐步细化,让学校、学生、企业、学徒之间互相合作,利用学校教师、企业师傅、学校和企业的各种资源,高效率完成学业,获得毕业证书及职业资格证书。让学生毕业就可就业,学校招生也相当于是招工,促进我国烹饪教学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诗涵.试析当前形势下中职烹饪教学的新策略[J].考试周刊.2019(05)
[2]鞠美玲.烹饪专业人才培养课程调研报告一一以苏旅财校企合作单位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9(04)
关键词:烹饪教学;实训基地;改革教材
一、烹饪课程的教学目标
烹饪教学本就是以培养学生掌握餐饮知识、餐饮技能、餐饮礼仪等为主要教学目标,让同学们在校学习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去各大餐饮行业应聘,促进我国餐饮业的发展。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时代的不断更迭,社会急需大批高质量的人才来满足市场的需求,对各行各业都提高了要求,烹饪行业也不例外。要求学生在学习期间,除了能够掌握烹饪原料的相关知识、菜谱的编写、熟悉各种菜肴的制作以及熟练掌握刀工技法等,还要求他们具备独立承担设计宴会的能力,通过实践不断开发新菜品的能力和具备岗位管理的能力。虽然这些要求的提出,会让学生感到很大的学习压力,但转念一想,如果学生都具备了这些能力,那么他们在以后的就业形势中就能脱颖而出,更符合社会的新需求,就连独立创业也不在话下。而这些高就业率,相当于是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学校办学的生命力。除去教学的主要目标外,我国的烹饪教学还应完成以下细化的目标:教会学生如何制作中西正餐、中西式面点;教会他们掌握准确计算出食品制作原料成本以及毛利率的方法;通过学习我国的《食品卫生法》和食品卫生管理条例,熟悉炊具的使用和保养。不管是主要目标,还是细化的教学目标,都是为了实现教学的有效性,让我国的烹饪师们不只是具备相应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他们的职业道德、社交礼仪等综合素质都应该被社会所认可,为社会的发展提供高素质的烹饪人才。
二、我国烹饪教学的现状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各高校及各大培训基地的招生工作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尽管如此,他们的教学目标始终如一。为各大餐饮行业提供高素质的烹饪人才,提高他们在工作岗位上的竞争力。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烹饪课程的教师们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着,分析知识与技能二者之间有何关联性,在实践中不断积累高效实用的教学经验,只为如今的餐饮行业培养大批高素质,实用性人才。但是,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生产力,具有高素质的教师才具备高效率的教学。但就我国目前的高校烹饪教师任职的数据情况来看,他们大多是应届毕业生,或者是部分成绩优秀的留校毕业生,由于,缺乏实际的工作经验,这些教师的综合素质根本跟不上社会发展的实际水平,因此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实际效果。虽然教师的学历都很高,理论水平也很强,但是缺乏实践经验,这也是会对学生的烹饪实践操作带来一定的影响,会大大降低实践操作的教学效果。
三、优化旅游专业烹饪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建议
(一)加强建设实训基地,为新课程的开发奠定基础
在实际的烹饪课程教学中,应该注重突出学生的操作能力,这才是技能人才培养最显著的特征。各高校开展教学,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实训也更为重要。其中实训场地则是学生在校期间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质形成的重要场所,因此学校应该重视实训场地的建设,投入专项资金,配置一流设备,提升教学硬软件设施来满足学生专业技能实训的需要。除此之外,为了更好的与社会接轨,还应该拓展校外的实训基地,与本地比较有名的小吃店建立起校企合作模式,签订师徒培养协议,让学生学到企业社会中需要的真正本领,能够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促进学校的教学迈上新台阶,也为新课程的开发奠定基础。
(二)聘请在一线工作的技能型人才,为校本课程注入新鲜血液
高校在设置课程时,一定要立足于社会的就业市场,对原有的课程推陈出新,可根据本地烹饪课程的特点,聘请各高档酒店的烹饪大师参与本校烹饪教学考评、进行课程开发研究与评价,让学校的烹饪课程更贴近社会需求。并在期末考评时聘请烹饪协会的专家来校点评学生的菜肴作品,评定等级。通过考评,让学生知道自己还应该在哪些方而进行严格训练,提高技能以贴近以后岗位的需要。
(三)建立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
不管是各高校的烹饪课程,还是各种烹饪的培训机构,都应该抓住试点环节,突出多维建构。从全国旅游烹饪课程试点现代学徒制的成功范例来看,他们几乎都是以某一个或几个环节为抓手,设立多维建构。例如有些地区的烹饪教学就抓住了课堂教师课程的设置环节,让课堂成为学校课堂、企业课堂、民间课堂和云课堂集聚一起的四维课堂模式,让烹饪教学大放光彩。在我国其它地区也有类似案例,比如江苏省的无锡市就抓住了企业合作环节,创新多维建构,把合作环节逐步细化,让学校、学生、企业、学徒之间互相合作,利用学校教师、企业师傅、学校和企业的各种资源,高效率完成学业,获得毕业证书及职业资格证书。让学生毕业就可就业,学校招生也相当于是招工,促进我国烹饪教学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诗涵.试析当前形势下中职烹饪教学的新策略[J].考试周刊.2019(05)
[2]鞠美玲.烹饪专业人才培养课程调研报告一一以苏旅财校企合作单位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