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药用植物提取液对大豆孢囊线虫的控制作用

来源 :植物保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liguo19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为寻找新型植物源杀线虫活性物质,研究了8种植物甲醇和无菌水提取液对大豆孢囊线虫2龄幼虫(J2)的室内杀虫活性和对孢囊的田间抑制效果。结果表明,薄荷、苦楝、臭椿、水蓼、商陆、青蒿等6种植物甲醇提取液处理48 h后大豆孢囊线虫J2的校正死亡率在75%以上,无菌水提取液处理48 h后J2的校正死亡率在55%以上,对大豆孢囊线虫具有较强的毒杀活性。温室盆栽试验表明,臭椿、水蓼的甲醇提取液处理后,大豆孢囊线虫的孢囊减退率分别为40.6%、52.0%,显著高于其他提取液的防治效果,表明臭椿、水蓼可用于大豆孢囊线虫的防治。研究结果将为大豆孢囊线虫生物防治提供新的途径。
  关键词
  植物提取液;大豆孢囊线虫;杀线虫活性
  中图分类号:
  S 482.5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05291542.2015.05.044
  Abstract
  In order to find new botanical pesticides,effects of eight plant extracts from methanol or water on Heterodera glycines were investigated by bioassay and pot tes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ortality of J2 by methanol extract from Mentha haplocalyx Briq., Melia azedarace L., Ailanthus altissima (Mill.) Swingle,Polygonum hydropiper L., Phytolacca acinosa Roxb., Artemisia annua L.was above 75%, and the mortality of J2 by water extract from these six plants was above 55% after 48 h,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se extracts were toxic to J2 of H.glycines. Pot test showed that the control efficacy of methanol extracts from A.altissima and P.hydropiper were 40.6%, 52.0%, respectively,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tested plant extracts. It is expected that A.altissima and P.hydropiper may be used to control H.glycines.
  Key words
  plant extracts;Heterodera glycines;nematicidal activity
  大豆孢囊线虫病是大豆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其病原为土传的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 Ichinohe)[13]。目前生产上主要是种植抗性品种、与非寄主作物轮作以及应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这些措施虽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因品种单一使大豆的抗性丧失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充分调查和挖掘出更多、更有效的新杀线虫植物将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4]。
  目前,国内外已报道的对植物寄生线虫有活性的植物有40多科近100种[5],但自然界植物资源极为丰富,许多具有杀线虫作用的植物还未被发现,本试验通过测定8种药用植物甲醇和无菌水提取液对大豆孢囊线虫抑杀效果,初步筛选出对大豆孢囊线虫抑杀具有生物活性的植物,旨在为寻找新型植物源杀线虫活性物质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供试植物及溶剂
  供试的8种药用植物经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朱校奇研究员鉴定(表1),所用提取溶剂分别为甲醇及无菌水。
  1.1.2供试线虫
  大豆孢囊线虫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河北廊坊基地大豆种植地的土壤中分离。用漂浮法分离后在解剖镜下挑取新鲜、饱满的孢囊,用0.5%的次氯酸钠处理3 min,再用无菌水冲洗3次,置于0.5 mmol/L ZnSO4溶液中,在25 ℃恒温条件下进行孵化,得到2龄幼虫(J2),收集并置于4 ℃冰箱中保存备用[67]。
  1.2方法
  1.2.1植物活性成分提取
  参照李大婧的超声波提取法[8]分别采用甲醇和无菌水从植物中提取活性成分。将采集的植物用纯净水洗净、晾干水分,放入105 ℃ 电热鼓风箱内杀青30 min, 然后在50 ℃下烘干,粉碎机粉碎并过40目筛网,得到植物干粉为待测样品。称取样品10.0 g于三角瓶中,分别以甲醇和无菌水为提取溶剂,加入100 mL提取溶剂,室温下超声波提取30 min,浸泡提取48 h后,用滤纸过滤提取液,吸取提取液5 mL并用无菌水定容至100 mL为室内待测液。
  1.2.2毒杀活性测定
  将收集到的2龄幼虫加入无菌水,配制成浓度约为500条/mL的线虫悬浮液,吸取1 mL线虫悬浮液注入24孔细胞培养板的1个样品孔内,再加入待测提取液1 mL,以相应的提取液为对照,重复4次。处理48 h,滴加1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检查各处理的线虫死亡情况,线虫死亡计数标准参考以下的方法,即线虫呈僵直不动为死虫,线虫呈弯曲蠕动状态为活虫[9]。杀线虫强弱分级按Chandravadana等的方法进行[1011]。具体分级标准为:“-”表示无活性,校正死亡率≤10.0%;“ ”表示弱活性, 校正死亡率为10.1%~30.0%,“ ”表示中等活性,校正死亡率为30.1%~50.0%;“ ”表示较强活性,校正死亡率为50.1%~80%;“ ”表示强活性,校正死亡率>80.0%。   1.2.3盆栽试验
  室内盆栽以每种药用植物的每种提取液为1个处理,每处理4次重复。试验土壤取自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廊坊基地大豆孢囊线虫发病严重的田块,装入盆口直径27 cm,高30 cm的塑料盆内,混匀后称取土样200 g,重复4次,采用漂浮法收集孢囊,在体视解剖镜下记录处理前孢囊的数量;5月10日,每盆播种10粒,大豆品种为市售‘中黄13’,出苗后定苗5株,在20~35 ℃条件下培养吸取20 mL各处理的提取液,稀释到400 mL,分别在播种前、苗期以灌根方式施药2次。分别以甲醇稀释液400 mL和纯净水400 mL为对照。
  1.2.4取样及调查方法
  大豆出苗60 d后,测定大豆植株的株高,调查各种提取液对大豆生长的影响。在大豆开花期,采集大豆植株全部根系及根系周围的土壤,混匀后称取土样200 g,采用漂浮法收集孢囊,在体视解剖镜下记录孢囊的数量,重复4次,统计分析各处理对大豆孢囊线虫病的防治效果[12]。
  1.3数据统计与分析
  所测数据用DPS软件和Excel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算公式如下[1214]:
  死亡率(%)=(死亡线虫数/供试线虫数)×100;
  校正死亡率(%)=[(处理组线虫死亡率-对照组线虫死亡率)/(1-对照组线虫死亡率)]×100;
  孢囊减退率(%)=(施药前孢囊数-施药后孢囊数)/施药前孢囊数×100;
  防治效果(%)=[(防治区孢囊减退率-对照区孢囊减退率)/(100-对照区孢囊减退率)]×100。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植物提取液对大豆孢囊线虫活性评价
  从表2可见,药用植物青蒿甲醇和无菌水提取液对大豆孢囊线虫毒杀能力最强,处理48 h线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4.23%和82.15%,薄荷、苦楝、臭椿、水蓼、商陆、小飞蓬等药用植物提取液的毒杀活性次之,其甲醇提取液处理48 h后,线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76.94%、76.80%、75.00%、76.69%、86.93%、46.15%;无菌水提取液处理48 h后,线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3.58%、69.05%、76.23%、63.62%、55.05%、21.16%;卷丹甲醇提取液表现中等的杀虫能力,处理48 h线虫的校正死亡率为47.89%,药用植物小飞蓬无菌水提取液表现出较弱的杀虫能力,处理48 h校正死亡率为21.16%,卷丹无菌水提取液对大豆孢囊线虫抑杀效果不理想,不表现活性或活性较弱,处理48 h的校正死亡率为2.51%;与卷丹和小飞蓬相比,青蒿、薄荷、苦楝、臭椿、水蓼、商陆等处理对大豆孢囊线虫抑杀效果均存在显著差异。
  2.2不同植物提取液对大豆孢囊线虫的盆栽防效
  通过盆栽试验发现,植物提取液各处理的土壤中孢囊数量比对照明显减少,植物提取液各处理对大豆孢囊线虫的防治效果,与对照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水蓼甲醇提取液与无菌水提取液处理对大豆孢囊线虫的防治效果均最好,分别为72.37%和57.10%(表3),与除臭椿外其他处理存在显著差异;另外,同一植物提取液处理中,甲醇提取液处理的防治效果比无菌水提取液的有增高的趋势,尤其是水蓼和臭椿甲醇提取液对线虫防治效果都达到65.79%以上,与其他处理存在显著差异,具有较好的生防潜力。从表3还可以看出,各处理株高比对照有增高的趋势但没有显著差异。
  3结论与讨论
  大豆孢囊线虫病是一种土传病害,减少孢囊在土壤中的积累,抑制孢囊线虫卵孵化,是防治大豆孢囊线虫病的有效途径。我国具有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从植物中分离、提纯杀线虫化合物,开发高效、环保型的植物源杀线虫剂防治大豆孢囊线虫,有很好的现实和生态意义。本试验测定了8种药用植物甲醇和无菌水提取液的杀线虫活性,结果表明薄荷、苦楝、臭椿、水蓼、商陆等药用植物甲醇和无菌水提取液对大豆孢囊线虫表现出较强的毒杀活性,尤其是药用植物青蒿的甲醇和无菌水提取液对大豆孢囊线虫均表现出极强的毒杀活性。前人测定了苦楝提取物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毒杀活性,结果表明,苦楝的乙醇提取物有较强的杀线活性[1516], Adegbite 等[17]的研究认为,楝树的提取物具有很好的杀线活性,是一种廉价和有效的杀线虫剂原料,但翁群芳等[18]的研究认为,苦楝、青蒿的提取液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毒杀活性较弱。本研究通过盆栽试验发现,水蓼、臭椿甲醇提取液对大豆孢囊线虫病防治效果好,具有较好的生防潜力,丰富了前人的研究结果。本试验还表明,各植物提取液处理株高比对照有增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说明植物提取液对大豆的生长发育没有不利影响,为水蓼、臭椿等植物源农药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本试验研究中,薄荷、苦楝、水蓼、商陆、小飞蓬、青蒿、卷丹等药用植物甲醇提取液对大豆孢囊线虫的毒杀活性均优于无菌水提取液,这可能是因为这些药用植物中的某种功能性成分易溶于有机溶剂[1921];本试验对部分药用植物提取物的杀线虫活性进行了研究,但起作用的杀线虫活性物质的成分及其作用机理以及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段玉玺, 吴刚. 植物线虫病害防治[M].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122130.
  [2]孔祥超,李红梅,耿甜,等.大豆种质资源对大豆孢囊线虫3号和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鉴定[J].植物保护,2012,38(1):146150.
  [3]Zheng J W, Li Y H, Chen S Y.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virulence phenotypes of Heterodera glycines in Minnesota[J].Journal of Nematology, 2006, 38(3): 383390.   [4]Wiratno, Taniwiryono D,van den Berg H, et al. Nematicidal activity of plant extracts against the rootknot nematode Meloidogyne incognita [J]. The Open Natural Products Journal, 2009,2: 7785.
  [5]翁群芳, 钟国华, 王文祥, 等. 植物提取物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控制作用[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6, 27(1): 5560.
  [6]陈井生,李肖白,李泽宇,等.不同抑制性土壤真菌菌株对大豆胞囊线虫的抑制作用[J].河南农业科学,2011,40(7):9092.
  [7]林茂松, 张治宇. 尖镰孢菌非致病菌株对南方根结线虫数量的控制[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1, 24(1): 4042.
  [8]李大婧, 刘春泉, 王振宇. 超声波法提取万寿菊花中叶黄素的工艺条件优化[J]. 江苏农业学报, 2005, 21(4): 374377.
  [9]高雯芳, 朱阁, 刘强. 沙冬青和骆驼蓬水煮提取物对松材线虫的毒杀作用[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29(3): 5557.
  [10]吴慧平,徐晓莉,王军.茶籽醇提物对松材线虫及根结线虫室内活性测定分析[J].植物检疫,2007,21(6):335337.
  [11]Chandravadana M V, Sebastian E, Nidiry J, et al. Nematicidal activity of some plant extracts [J]. Indian Journal of Nematology, 1996, 26(2): 148151.
  [12]郝瑞, 黄文坤, 刘崇俊, 等. 新型种衣剂防治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病研究[J]. 植物保护, 2014, 40(1): 182186.
  [13]李俊喜, 李辉, 王维华, 等. 丛枝菌根真菌丛枝发育对大豆胞囊线虫病的影响[J].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27(2): 9599.
  [14]裴世安, 王暄, 耿立新, 等. 不同杀线剂对小麦孢囊线虫病的防治效果[J]. 植物保护, 2012, 38(1): 166170.
  [15]孙世伟, 刘爱勤, 苟亚峰, 等. 20种植物提取物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毒杀活性[J]. 热带农业科学, 2009, 29(10): 3033.
  [16]柯云, 潘沧桑. 几种植物提取液对根结线虫的抑杀作用[J].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46(5): 711714.
  [17]Adegbite A A,Adesiyan S O. Root extracts of plants to control rootknot nematode on edible soybean [J].Journal of Vegetable Science,2006,12(2):512.
  [18]翁群芳, 钟国华, 王文祥, 等. 植物提取物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控制作用[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6, 27(1): 5560.
  [19]周银丽, 白建波, 尹体刘, 等. 一枝蒿等6种植物提取液对水稻潜根线虫的抑杀作用[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25): 1379513796.
  [20]苏秀荣, 谢宁, 张纪龙, 等. 银胶菊叶和花提取物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毒杀活性比较[J].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2, 21(1): 7782.
  [21]闫磊,肖婷,牛洪涛, 等.15种植物源化合物对马铃薯茎线虫的活性比较[J].植物保护,2008,34(1):8589.
  (责任编辑:王音)
其他文献
2019年2月16日,伊朗伊斯法罕,伊朗革命卫队的成员为被自杀式汽车炸弹炸死的同伴送殡  40年过去了,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在两伊战争、“绿色革命”和经济制裁等重重困苦下挺了过来。不过,除了军事能力,它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都距离“强国”甚远。走上革命之路  美国为什么会和伊朗结仇?伊朗为什么要闹革命?一切还要从40年前伊斯兰革命所推翻的巴列维王朝说起。  伊朗的末代国王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掌权后
想吃就吃,既是生理上的满足,也是一种心理上的满足。但放任自己夜间加餐的欲望,却不是好事情。学术期刊《细胞》杂志刊登的英国剑桥大学一项研究称,吃夜宵会扰乱人体生物钟,长期如此可导致肥胖、糖尿病、癌症的患病风险上升。打乱生物钟,招致多种病  科学家发现了影响生物钟变化的一种蛋白。导致夜宵对生物钟产生影响的关键,就体现在这种叫PER的蛋白上。  人在进食后,体内变化最大的是血糖和胰岛素。于是,剑桥大学研
王蒂徵(左)周培源(右)相遇,创造爱情奇迹  1930年,物理学家周培源留学归来,在清华大学任教,当时28岁的他是物理系最年轻有为的老师。周培源终日忙于物理研究,以致无暇顾及婚姻大事。  一日,好友刘孝锦说要给周培源介绍对象,几天后就送来一沓相片,照片上都是刘孝锦在北平女子师范大学的校友。周培源将照片一张张翻阅过去,指着其中一张说:“就是她了。”  照片上的女孩是学校里公认的校花,那天她和七位好友
摘要  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GCECD)建立了水稻中除草剂甲草胺的残留分析方法。样品经乙酸乙酯提取,乙二氨基N丙基硅烷(PSA)和石墨化炭黑(GCB)净化后采用GCECD检测。结果表明:在0.01~1 mg/L 范围内甲草胺浓度与响应值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8 8。当甲草胺在水稻植株、稻壳、糙米、田水和土壤中的添加水平为0.01~0.5 mg/kg时,平均回收率为79.5%~
继中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之后,日本、韩国、加拿大等国也纷纷跟进,相继公布了本国的碳中和目标实现时间表。  一场绿色低碳转型的大潮正席卷全球。全球提速碳中和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令世界更加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世界各国刻不容缓的任务。  “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上升幅度控制在2℃以内,并努力将温度上升幅
家庭出身靠不住  “我是贫苦家庭出身。”  “我是農民的儿子。”  “我的父母是老党员。”  很多落马干部的忏悔书,都是这样开头的。可惜,出身并没有赋予他们天生拒腐防变的基因。  “我出生在困难时期,吃过草根树皮,记得小时候,有一次还饿晕过。”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市总工会原主席苏利冕体会过贫穷的滋味,从工作第一天起,他就下定决心,要干好事业、创造财富,让子孙后代过上好日子。  40多年后,当
2020年6月30日,陕西省纪委监委通报,陕西省委统战部原副部长唐勇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而就在2018年,唐勇还曾以陕西省略阳县委副书记、县长的身份,出现在四川师范大学党委原书记周介铭的违纪违法案卷中。  一个是四川省属高校的“一把手”,一个是秦岭南麓的山城主官,相隔近千里的两个人,为何在一个案件中同时出现?这与陕西省商人邓伟朝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只见鱼饵不见钩,笑纳“忘年
在美国,有两个城市常常被人们拿来作比较:一个是“汽车之城”底特律,另一个是“钢铁之城”芝加哥。两者都位于资源丰富、交通发达的五大湖区,都曾经是赫赫有名的老牌工业城市。然而,随着五大湖区一点点“生锈”,两座城市的发展轨迹也渐行渐远——“汽车之城”衰落严重,一度沦为人烟稀少的“鬼城”;“钢铁之城”则延续了昔日的荣光,从一个繁荣的地区性城市进一步成长为国际化的大都市。  不断出现的新“锈带”让许多国家头
〔摘要〕以CSSCI数据库中(1998-2014年)收录的536篇政府信息公开研究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政府信息公开研究阶段的演变情况,及其高产的作者、期刊与研究机构分布。通过高频关键词的共现分析,把政府信息公开研究热点主题从主、次两方面分别进行深入阐述,其中主要研究热点主题是针对政府信息公开理论、绩效及其制度层面的研究,而次要研究热点主题是针对政府信息公开实践过程中的内容审查、信息服务与救济路
病人来源大多相同她判断“这肯定有问题”  2019年12月26日上午,医院附近小区的一对老两口因发烧、咳嗽来医院看病,拍出来的胸部CT片,却呈现出与其他病毒性肺炎完全不同的表现。张继先让老两口叫来他们的儿子做检查,儿子没有任何症状,但CT一照,肺上也有那种表现。  这一天,还来了一位华南海鲜市场的商户,一样的发烧、咳嗽,一样的肺部表现。“一般来说,一家人来看病,只会有一个病人,不会3人同时得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