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市场经济时代,竞争是时代发展的杠杆和动力,是一股巨大的、潜在的,其他任何外力都不可能达到或代替的动力。因此,处于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人们,必须具有较强烈的竞争意识。从教育角度看,一个人竞争意识的形成,必须从小学开始培养,班主任应有意识地运用竞争机制,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竞争。为此,小学班主任具体可怎样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呢?
  一、创设竞争情境
  竞争,需要一种环境,一种气氛,一种情境。处于这种情境和氛围中的人,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参与竞争。因此,培养学生竞争意识,老师一开始就要在班级构建竞争环境,营造竞争气氛。
  1.设定竞赛时间。儿童、少年,青年都有一种争强好胜的向上心理,这是一种心理优势,也正是教师可以利用的有利因素。老师可以设定竞赛时间,让学生明确将要在什么时间参与竞争,从而产生竞争想象,产生比赛欲望。例如我故意把我班每周的某一个下午设定为竞赛时间。
  2.鼓励竞争,共同进步。没有竞争机制,集体便没有活力,个人便没有危机感,就没有创造的火花闪耀。要打破这种相对平衡的状态,创造出一种充满活力的竞争局面,就必须鼓励竞争,用竞争激发学生高昂的斗志,发掘学生巨大的潜能。我故意给学生营造竞争气氛,让班里的学生结为竞争伙伴,这让他们不参与竞争都不行。
  二、建立竞争机制
  1.让人人都有一个竞争对手。比如每个学生都自找一名水平相当的对手,让每个学生在自己的铅笔盒上贴上竞争对手的名字,竞争对手比学习、比思想、比体育,每次考试、比赛之后,谁输了就把个人竞赛中的“红花”送给对方,以便时时激励双方。
  2.和外班学生竞争。除了在本半班竞争之外,还在外班实行竞争,让自己的班与同一年级的其他班竞争,如:通过比清洁、比纪律、比成绩、比文明礼貌,从而竞争流动红旗。
  3.组织都有追击目标。在班内可实行“一帮一”、“一盯一”、“最佳表现小组”、“富有挑战小组”、“最佳合作小组”等进行奖励,鼓励其他小组都朝这个方向发展。有了竞争机制作保障,学生就能长期处于竞争情境中,不断地参与竞争。
  三、创造竞争机遇
  要学会竞争,就要参与竞争,而参与竞争,首先得有竞争的机会或机遇。班主任应该在班内尽力帮助学生创造竞争的机遇。比如我刚接这个班时,开学的第一天,我把班干部的职务写在黑板上,并提出竞争上岗,要求自愿报名,每个同学都可以报名当班干部,同时也都有机会当选班干部。然后是由老师公布报名的情况,在给大家一段互相观察讨论的时间后,民主选举产生班干部,这样使很多同学不会因为当班干部闹情绪,同时符合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对于那些不能入选的同学也可以培养其抗挫折能力。小干部们选出来了。我告诉他们,这可不是戴个标志牌那么简单,凡是有为班集体抹黑的,都一票否决,无条件退出干部队伍。让小干部产生“忧患意识”,极大地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小干部的积极性感染着同学们,榜样的作用激励着同学们。
  为了让每个同学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育活动,培养竞争意识,增强竞争能力,我采取了中队活动方案“招标制”的方法,即让每个同学自己或与别人合作,设计出活动方案,经过评议筛选出最佳方案。那些“中标”的同学感受到只要善于捕捉机遇,并认真把握它,就会获得成功。由此可见,只要每一位教师都积极创造条件,就会使学生树立竞争意识、学会竞争。
  四、明确竞争对象
  竞争要有对象,不然就谈不上竞争。因此,老师要让学生个体、小组或班级都有一两个明确的竞争对象。如前文所述,帮助学生树立一个恰当的竞争对手。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比别人强。利用小学生这种心理,我在班级中开展了“我要比他强”的活动。选择竞争对手是最关键的。学生往往选择班级最优秀的同学作为竞争的对手。由于差距大,加之小学生自制力低,因此竞争往往是半途而废。针对这种情况,我给他们提出两条参考意见:竞争对手应某一方面比你强;竞争对手与你的差距不要过大。这样学生选择的竞争对手就比较实际了。如我班有一名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选择了一名比他成绩多5分左右的同学作为竞争对手,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首战告捷,因此增强了自信心。我及时鼓励了他,并启发他寻找新的竞争对手,进行新的一轮的竞争。由于同学们选择了恰当的对手,成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因此他们逐渐增强了自信心,树立了不断进取、积极竞争的意识。
  五、把握竞争原则
  竞争需要游戏规则,这个规则就是大的原则、正确的有利于和谐、进步的、具有公平正义的思想道德标准和竞争规则。班主任在班内掀起激烈的、持久的竞争活动,一是必须强调一个基本原则,即这是“互助”、“友好”的竞争,而不是“敌视”和“保守”的竞争,其目的是取得共同、更大的进步。二是干部竞选,评选优秀,要坚持人人平等、公平竞争,充分发扬民主的原则。三是搞竞争不能损害他人,也不能剥夺他人的竞争权利和竞争机会。
  六、搞好竞争评价
  有竞争就要有评价,以正确、公正的评价和奖励措施,规范竞争、推动竞争、把握竞争的原则和方向。
  1.设立定期评价制度。如我曾以“小红花”等相对固定的评价模式,对学生个人和小组的各种表现定期评价,使每个学生和小组都明确近期优缺点何在,在班上居何位置,从而增强警惕性和进取心,培养学生的自觉性。
  2.奖励和批评。奖励与批评的方式各种各样,目的都是鼓励先进、指出缺点、激励所有学生争取更大的成绩。奖励比批评的教育效果更明显。
  综上,让学生参与竞争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增长其才干的重要途径。班主任为学生未来的生存与发展着想,培养其竞争意识,培养其竞争的智商和情商,十分重要。
其他文献
摘 要: 学前教育美术教学是幼师整个教育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师应该树立全新育人观念,真正把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体现于美术教学中,通过美术教育教学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 学前教育 美术教学 教学方法  近年来国家把学前教育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办好学前教育,关系到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发展,对师资提出了新的、更
摘 要: 中国山水画是最能反映中国人心境与思绪的艺术,在源远流长的山水画传统中,伴随着人与自然“相望相化”这一永恒的主题,山水画的诗性精神是长期伴随着山水画发展的。当代高中生如何才能体会到这种源远流长的文化精神呢?现代学生似乎很难理解古人的心绪。现就中国山水画的诗性精神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谈谈看法。  关键词: 中国山水画 诗性精神 高中美术教学 运用方法  一、山水画起源  中国山水画的历史,
禽流感是危害家禽养殖业的主要传染病,按致病力可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和低致病性禽流感。低致病性禽流感主要感染鸭等水禽,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虽低,但可以在宿主体内长期复制并排毒
音乐教育是道德教育的有力手段。作为德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音乐教育,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对学生的知情意等诸方面产生重要影响。从德育方面来讲,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音乐教育能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情操是指高尚的情感体验。音乐以美的音色、节奏、和声、旋律构成美的形象,所以能振奋人的精神,提高人的审美情趣。它发之于心,因此也能动之于心。“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
美术作为基础理论类课程,旨在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美术教育对提高学生素质所具有的独到作用。在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学生只有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中专美术欣赏教学是美术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使学生接受系统的审美教育,形成较高的审美能力,我分析了中专美术欣赏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尝试用各种方法、途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