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恶小语种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shi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那是在1999年左右,我还在读大学,有一天我们正上着课,门外突然响起了一阵敲门声。只见一个外国老头坐在轮椅上,被人推进了我们的教室。
  在后来的那堂课里,这个老头跟我们讲起了诗歌创作的话题。彼时我的外语水平还很有限,没法很好地理解老人所讲的内容,所以那堂课差不多是在神游中度过的。
  直到十多年后的2011年,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我才恍然想起,当年来我们班上的正是这位大作家。赶紧从书架上找出他送我们的诗集,扉页上还赫然签着作家的名字。
  2005年,S国的公主(也是王储)来中国访问,其中有一站就是到我们班里来参观。那时我的学生刚上大一,见到外宾,还只能说出自己叫什么名字、从哪里来这样简单的句子。让我印象很深的一个场景是,大家在跟公主握手的时候,有个女生匆忙把一个相机塞到我手里,央我给她拍照。公主走后,学生们争相涌到相机前,回看刚才的照片。我记得那个女生兴奋无比地说:“如果我把这些照片发给我的中学同学看,他们一定会羡慕疯了的!”
  类似这样的“大经历”,在我十多年的学习、工作中还有很多。你也许会问:你学的到底是什么专业,怎么经常能接触到这样的文化名流和国际政要?每当我告诉别人,我学的是XX语时,对方都显得非常惊讶:“还有这样一门外语啊!一定很难学吧?能讲两句给听听吗?”当他们得知,目前在全国,懂这门外语的加在一起只有几十个,这种惊讶就会更升一级:“那你们可真是稀缺人才啊!”
  每当我跟外国人说起自己的专业,也会产生同样的效果,他们惊讶于在遥远的中国,居然还有人会说他们国家的语言——“而且是一门‘小’到几乎被人忽略的语言!”而当他们听说,眼下在我的班上,有二十多个来自全中国各地的年轻人正在学习这门语言,老外们就更惊讶了:“他们为什么会想到来学这门语言?还有你,你当初又为什么会选了这个专业?”
  是啊,假如我学的不是这样一个偏门的小语种,那么也许我就很难有机会见到一个国家的元首、政要、社会名流,也不可能获得那么多近水楼台的资源。这条小众的职业道路,也让我感受到了旁人的惊讶、好奇和羡慕——不得不承认,这些元素,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我的专业荣耀。
  然而有一天,我突然感觉到,我的这种专业荣耀,遇到了后劲不足、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那天在S国的大使馆里,来了一堆著名跨国公司的企业家,在跟学生进行了亲切交谈、对他们的语言水平大加赞赏之后,我们开始切入正题。这时企业家们纷纷表示,尽管学生们的外语说得很好,但语言终究只是一门工具,他们公司需要懂技术、会创新、具备其它专业能力的员工,所以对于学生们的就业前景,他们实在爱莫能助。
  还有一次,某国发生了一桩重大新闻,当天有很多媒体都做起了现场直播或者相关的访谈节目。看着电视里,我的同行侃侃而谈,梳理那个国家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脉络,我突然想到,如果换作我,可以有那么迅速的反应能力吗?如果电视台请我去谈谈S国的国情,我可以说些什么?
  直到这时我才意识到,自己知道的东西实在太少了。这么多年来,一直沉浸在别人“哇,你的专业好特别”的赞叹中,满足于制造最初的惊讶效果,却忘了这个专业所真正承载的意义,以及需要我去付出的努力和钻研。小众道路上新奇的风景让我沉迷,我却从没想过,在这条路上,其实可以走得更加踏实、更加深入一些。
  意识到这一点后,有一段时间,我开始厌恶提到“小语种”这三个字。我去掉了自己的微博认证,在很多场合的个人介绍中,刻意隐去了自己的专业背景。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我明白了无论小众还是大众,博眼球都只能带来一时的快感,只有抱以认真扎实的态度,才能把一条道路走顺走稳,看到更加美好的风景。
  当年请我拍照的那个女生,毕业后读了研究生,后来改行金融业,获得了很好的发展。多年后当她回想起2005年跟S国公主握手的情景,也许还会会心一笑,那个美好的回忆,终将成为她人生中一个很小的插曲。
  责任编辑:张蕾磊
其他文献
中国人友好吗?他们会不会盯着看我因为我的肤色跟他们不一样?……带着这些问题,2001年的秋天我第一次离开了我的家乡,到了上海。  我还记得飞机落地后, 我对上海的第一个印象:马路上的牛啊、猴子啊,都去哪儿了?印度马路又乱又脏,雪上加霜的是还有好多流浪动物在马路上安家。但是在上海,马路上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感觉非常舒服。不过也有一些方面让我不适应,比如,吃饭的时候为什么中国人喜欢吃没有味道的馒头?饭
我刚从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博士毕业。回忆自己近二十年的读书生涯,我自认为有一个爱好:听课。  一对一VIP服务 扎实,对我的科研也有很大的帮助。  除了精彩的研究生专业课,学院还开设了很多  上大学时,虽然课程安排的比较满,我还是会尽 非常经典的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比如顾祥林老师  量去旁听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公选课。2010年,我从合 的《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和朱慈勉老师的《结构力  肥工业大学本科
23岁,大学在校生、科技公司创始人,两种迥然不同的身份,叠加在留着飞机头、戴雷朋墨镜的藏族小伙子身上。他是珠扎,6月毕业于西南民族大学藏学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在藏语里,“珠扎”的意寓是“鸣声震四方”。康巴藏族以善于经商和盛产帅哥闻名,珠扎二者皆占。  “我是一个特别能搞的人,家里也比较支持。我觉得,创业最重要的是想到就去做。”珠扎说。这样的性格赋予了他成为创客的最需要的激情和行动力,他勇往直前。  
复活节假期结束后,我从英国度假回到荷兰海牙。这里终于结束了冬季的妖风暴雨,开始进入到春季无尽的阴雨绵绵中。到家收拾行李,突然发现暖气片下钻出两只kakkerlak(荷兰语的小强)。二虫悠闲地从我的眼皮子底下散步到房间角落的阴影中,逍遥自在,在我一声声惨绝人寰的尖叫中,拉开了我和荷兰政府与小强们的战斗!  我对家中的小强,不仅有厌恶,更多的是恐惧。邻居荷兰大哥闻声而来,告诉我,国民家里有小强,政府需
机甲设定的整体性和时间性  整体上来说,各个势力的机甲风格不同。钛克萨斯的偏向人型化、自动化,配色上不会有太跳跃的颜色组合,给人一种老谋深算的感觉。而金恩(目前暂时没有大规模登场)造型上会更加尖锐和方块化,机体比起钛克萨斯的造型更加夸张,给人一种硬派的感觉。共和国目前仅登场虎啸,方块化造型,结构造型看似比钛克萨斯金恩落后一点,是为了侧面衬托船团的科技力。幕后的面具人势力,造型则更加异形化,这点体现
项目成了 我可退了  杭州贝越贸易有限公司,这家专注于母婴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的大学生创业企业,是大一时仉元旭和两个大二学长的创业项目。仉元旭创业的初心是希望改观国人对母婴产品的信任度,但没多久就亏了三十万元。  那段时间他们一个会接着一个会地开,从早上开到晚上,经常踩着十一点的宿舍门禁时间往宿舍跑。“有时候门禁是万万赶不上了,我们就干脆开会到凌晨,然后三个人一起去看日出,吃早饭。我想让他们帮我和日出
开学第一条朋友圈,一些都是新的。  我从北京来,“喻”见华中大。  很多朋友问我,“为什么是喻见,不是遇见?”  我告诉他们,因为华中科技大学坐落在武汉喻家山,学校门前的路叫珞喻路。“喻”字还有读懂、知晓和明了的意思。读懂大学,看清自己,我觉得学校这张海报亮了。大家纷纷在海报上签名,我也在海报上签了名,觉得这也是大学的一种开启方式。正如海报上那句我喜欢的句子,“如果所有足迹连在一起,走上四年,只为
从建筑行业来讲,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是桥梁,连接从现场到工厂到管理的各个方面,推动建筑工业化的进程。  当下信息过剩,所有人都可以拿到海量信息,但是在整合时会耗费大量时间,而且没有思路。人工智能起到了桥梁作用,让最底层的知识库逻辑化,帮助人梳理。所谓“智能”体现在两端,首先是把散落的无序的原始及专利文献数据建立基础关联,提取出结构化的知识,建立知识库。其次在终端,建立类似于京东和淘宝人工问
北京宫廷当代造办处是何?  清宫造办处的阳光,从康熙年间缓缓流过,落到石景山区承恩寺“北京宫廷当代造办处”黑底白字的牌子上。这座唐代就有的庙基、明朝皇帝行宫的古刹,现在多了一溜儿亲民的新牌子——北京宫廷当代造办处、北京燕京八绝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北京燕京八绝传承保护基地、北京燕京八绝协会、北京燕京八绝艺术馆……  “敕赐承恩寺”一进山门,不知道长了几百年的银杏树陪着宫廷红,在北京的艳阳天儿里有一种明
宁宁今年大二,脾气急躁,尤其会因为一些小事情而发火,事后又很后悔,但当时却控制不住。用宁宁的话说,自己就像一座行走的活火山,随时可能喷发。宁宁很困惑,不知道为什么自控能力这么差。  宁宁愤怒的状态很可怕,周围一些无关的人和事都可能受到牵连。这也是他宿舍同学特别不能接受的。有一次宁宁和另外宿舍的同学发生了一点冲突,很生气。同宿舍的同学好心来劝说,却被宁宁口不择言的辱骂了一顿。从那之后,同宿舍同学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