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治疗方式对外科高危老年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预后的影响

来源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wx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SAVR)及药物治疗对外科高危老年重度主动脉瓣狭窄(SAS)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

入选2012年9月至2015年6月在阜外医院住院治疗的≥65岁外科手术高危SAS患者24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TAVI组(81例)、SAVR组(59例)和药物治疗组(102例)。治疗后对患者进行随访,主要终点为1年内的全因死亡;次要终点包括心功能(NYHA分级)、血管并发症、瓣膜功能、非致命性心肌梗死、新发心房颤动、卒中、出血、起搏器植入、急性肾功能衰竭和再住院。使用Kaplan-Meier法估计和绘制生存曲线,使用log-rank检验进行病死率的组间比较。

结果

(1)在基线资料中,3组患者的年龄、左心室射血分数、心功能Ⅲ和Ⅳ级、合并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轻和中度二尖瓣反流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TAVI组的STS评分高于SAVR组[(7.28±4.98)分比(5.67±3.49)分,P=0.036]。(2)在围手术期并发症中,TAVI组植入起搏器[11.3%(9/81)比0, P=0.025]和轻度瓣周漏的比例均高于SAVR组[29.6%(24/81)比1.7%(1/59),P<0.001]。(3)治疗后1年,TAVI组再住院的比例低于SAVR组[3.0%(2/67)比22.7%(10/44) P=0.005],起搏器植入的比例高于SAVR组[17.5 (12/67)比0,P=0.008];TAVI组和SAVR组治疗后1年的全因死亡比例均低于药物治疗组[5.8%(4/67)和11.4%(5/44)比54.9%(50/91),P均<0.05],而TAVI组与SAVR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2)。(4)与基线比较,TAVI组和SAVR组术后1年心功能Ⅰ和Ⅱ级的比例增高,而Ⅲ和Ⅳ级的比例减少(P<0.001);药物治疗组治疗后1年心功能Ⅰ和Ⅳ级的比例减少,而Ⅱ和Ⅲ级的比例增高(P=0.020)。(5)生存曲线显示,TAVR组和SAVR组的生存率均高于药物治疗组(log-rank检验,P均<0.001),而TAVR组和SAVR组之间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检验,P=0.062)。

结论

对于外科手术高危的老年SAS患者,单纯药物治疗预后较差。TAVI及SAVR改善1年生存率的作用相似,但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有所差异。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总结解剖性孤立肾肾部分切除术对肿瘤控制及肾功能保留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至2016年5月我科10例解剖性孤立肾肾部分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6例,女4例。年龄38~71岁,平均57岁。肿瘤PADUA评分6~10分,平均7.6分;肿瘤直径1.0~7.4 cm,平均3.2 cm。结果腹腔镜手术7例,开放手术3例,手术时间103~217 min,平均168 min;失血量20~400
期刊
目的评价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膀胱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12年9月至2015年5月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a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治疗且术后经病理检查确定为非肌层浸润膀胱尿路上皮癌的患者137例,随机分组至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膀胱灌注组(治疗组)和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组(对照组),其中治疗组68例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鞘直视置入法钬激光碎石术一期治疗肾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7月我院68例采用输尿管软镜鞘直视置入法钬激光碎石术一期治疗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男46例,女22例。年龄22~76岁,平均43.9岁。68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腰痛或血尿。单发结石48例,多发结石20例,双侧结石5例,结石最大直径1.2~2.5 cm,平均(1.83±0.16)cm。无肾积
期刊
目的总结膀胱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5月我院12例膀胱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0例,女2例。发病年龄25~74岁,平均(61.2±12.6)岁。对其进行随访及资料总结。结果本组12例,6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其中2例复发后行介入栓塞及化疗,1例复发后行膀胱根治性切除术,1例复发后反复电切最终全身转移;3例行根治性
目的总结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在复杂尿路重建中治疗尿失禁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自2002年4月至2016年4月30例行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9例,女1例。年龄20~70岁,平均40.2岁。对围手术期的相关处理及患者尿失禁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观察评价。结果术后随访25个月~13年,平均52.8个月。截至最近一次随访,23例患者仍使用初次安装的括约肌装置,4例行一次修复手术,3
目的研究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在膀胱出口梗阻诱导逼尿肌过度活动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2014年6—12月,将雌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n=40)和对照组(n=20),实验组采用部分结扎近端尿道的方式构建逼尿肌过度活动(detrusor overactivivity,DO)大鼠模型,术后6周行膀胱尿动力学检测成模DO大鼠情况。取两组大鼠膀胱和脊髓背根神经节组织通
目的评价电子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在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肾结石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47例HIV感染肾结石患者使用电子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的临床资料。男29例,女18例。年龄22~56岁,平均39岁。47例中9例为双侧肾结石。单发肾盂结石26例,肾下盏结石12例,多发、铸型、鹿角状等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