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低年级;班主任;工作
低年级学生中,由于身心发展的特点,对于新鲜事物往往会表现出好奇心理,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思维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对事物的认知还停留在表面,与高年级学生有着非常大的差别。另外,当前绝大部分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疼爱有加,男孩是“小皇帝”,女孩是“小公主”,导致学生养成一些不良习惯,给班主任的工作增加了一些难度,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1 低年级班主任工作现状分析
1.1 权威型教育,具有居高临下的特点
权威型教育不仅存在于低年级班级管理中,在中高年级的班级管理中都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很多班主任为了加强对班级的管理,强化自身在学生当中的形象,缺乏对学生心理的分析和理解,一心只是希望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要求来,这种情况的出现反而导致部分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学生逐渐失去对教师的认可。
1.2 体罚型教育,具有简单粗暴的特点
低年级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时候,因为低年级学生爱动、贪玩,往往会在不经意间闯下“大祸”,特别是那些学习成绩落后、纪律性不强、调皮捣蛋的学生,班主任在经过多次的耐心教导之下没有取得明显效果,小部分教师会通过不同程度的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形式来达到教育的目的,这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应明令禁止。
1.3 切菜式教育,具有千篇一律的特点
切菜式教育,也就是所谓的统一式教育,这种教育方式也是当前低年级班主任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众所周知,小学阶段是学生个性发展和人格培养的关键阶段,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认知水平和发展特点,班主任教师采取千篇一律的教育管理方式没有针对学生的差异性特点,缺乏对因材施教的考虑,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2 班主任如何做好低年级班级工作
2.1 用爱心去了解和管理学生
低年级学生想法很简单,不为过的说,谁爱他,他就爱谁。可见,班主任对学生的爱是何等重要。因此,低年级班主任在管理班级过程中在提升自身素质水平的基础上,要善于和学生接触,体贴和关心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为接下来的其他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在具体过程中,体现对学生的爱,需要班主任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研究,包括性格特点、爱好特点以及能力特点等,对待学生不能以出发点是好的为借口实行简单粗暴的管理,要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比如,雨水天气时,有些学生独自来到学校,衣服和鞋子都不同程度地被淋湿,学生表现得很难受。班主任教师看到这种情况之后,一定要积极主动地同学生进行交流,通知学生家长送换洗衣物过来,如果家长无法前来,则利用课间时间带该学生到办公室利用烘干机等工具烘干。这样下来,学生会对教师感到充足的信任,把教师当成自己的父母一样对待,班主任也树立起崇高的威望。
2.2 多一份鼓励,少一份责怪
在表扬和批评之间,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批评对他们而言是难以接受的,表扬才是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对于班主任而言,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面对表扬和批评时如何取舍非常重要。出于对学生成长特点的考虑,班主任应当更多地对学生进行鼓励式教育,少一些批评式教育,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在学生哪怕是取得一点点成绩的时候,班主任都应当大力表扬,鼓励学生更上一层楼。学生面对教师的鼓励,无论是何种方式的鼓励,身心都会受到鼓舞,有利于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小强家庭作业得了高分,由于班主任没有表扬他,表现得不开心。班主任看到后问小强原因,小强说上次小明家庭作业得了高分受到了表扬,而自己却没有,因此很不开心。鉴于这种情况,教师一定要合理地掌握表扬的场合和时机,对待全班学生要公平,让学生都有获得表扬的机会。
2.3 家校统一,齐心协力
低年级班主任要做好班级工作,不仅要发挥出自己的力量,还要借助家庭的力量,毕竟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班主任一定要积极和家长取得联系,充分发挥其积极的一面,力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一致。家校合作過程中,无论是家长还是班主任有学生的最新情况都要及时通知对方。尤其是班主任,一定要主动和家长进行沟通,如通过家访、信访、电话联系、家长会的形式,争取家庭教育的正面力量,共同教育好学生。
3 结语
总而言之,低年级学生具有低年级学生的特点,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时候一定要结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进行教育管理,做到因材施教,不能“一锅端”,忽视对学生的了解和掌握的班级管理常常是作用不明显的,甚至是无效的,今后低年级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应当不断改进和创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商旭东.怎样做好小学低年级班主任[J].中国校外教育,2014(17).
[2] 张习明.浅谈小学低年级班主任工作[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3(01).
[3] 徐伟.如何做好小学低年级班主任工作[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05).
(作者单位:贵州省安顺市第八小学)
低年级学生中,由于身心发展的特点,对于新鲜事物往往会表现出好奇心理,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思维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对事物的认知还停留在表面,与高年级学生有着非常大的差别。另外,当前绝大部分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疼爱有加,男孩是“小皇帝”,女孩是“小公主”,导致学生养成一些不良习惯,给班主任的工作增加了一些难度,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1 低年级班主任工作现状分析
1.1 权威型教育,具有居高临下的特点
权威型教育不仅存在于低年级班级管理中,在中高年级的班级管理中都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很多班主任为了加强对班级的管理,强化自身在学生当中的形象,缺乏对学生心理的分析和理解,一心只是希望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要求来,这种情况的出现反而导致部分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学生逐渐失去对教师的认可。
1.2 体罚型教育,具有简单粗暴的特点
低年级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时候,因为低年级学生爱动、贪玩,往往会在不经意间闯下“大祸”,特别是那些学习成绩落后、纪律性不强、调皮捣蛋的学生,班主任在经过多次的耐心教导之下没有取得明显效果,小部分教师会通过不同程度的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形式来达到教育的目的,这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应明令禁止。
1.3 切菜式教育,具有千篇一律的特点
切菜式教育,也就是所谓的统一式教育,这种教育方式也是当前低年级班主任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众所周知,小学阶段是学生个性发展和人格培养的关键阶段,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认知水平和发展特点,班主任教师采取千篇一律的教育管理方式没有针对学生的差异性特点,缺乏对因材施教的考虑,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2 班主任如何做好低年级班级工作
2.1 用爱心去了解和管理学生
低年级学生想法很简单,不为过的说,谁爱他,他就爱谁。可见,班主任对学生的爱是何等重要。因此,低年级班主任在管理班级过程中在提升自身素质水平的基础上,要善于和学生接触,体贴和关心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为接下来的其他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在具体过程中,体现对学生的爱,需要班主任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研究,包括性格特点、爱好特点以及能力特点等,对待学生不能以出发点是好的为借口实行简单粗暴的管理,要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比如,雨水天气时,有些学生独自来到学校,衣服和鞋子都不同程度地被淋湿,学生表现得很难受。班主任教师看到这种情况之后,一定要积极主动地同学生进行交流,通知学生家长送换洗衣物过来,如果家长无法前来,则利用课间时间带该学生到办公室利用烘干机等工具烘干。这样下来,学生会对教师感到充足的信任,把教师当成自己的父母一样对待,班主任也树立起崇高的威望。
2.2 多一份鼓励,少一份责怪
在表扬和批评之间,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批评对他们而言是难以接受的,表扬才是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对于班主任而言,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面对表扬和批评时如何取舍非常重要。出于对学生成长特点的考虑,班主任应当更多地对学生进行鼓励式教育,少一些批评式教育,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在学生哪怕是取得一点点成绩的时候,班主任都应当大力表扬,鼓励学生更上一层楼。学生面对教师的鼓励,无论是何种方式的鼓励,身心都会受到鼓舞,有利于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小强家庭作业得了高分,由于班主任没有表扬他,表现得不开心。班主任看到后问小强原因,小强说上次小明家庭作业得了高分受到了表扬,而自己却没有,因此很不开心。鉴于这种情况,教师一定要合理地掌握表扬的场合和时机,对待全班学生要公平,让学生都有获得表扬的机会。
2.3 家校统一,齐心协力
低年级班主任要做好班级工作,不仅要发挥出自己的力量,还要借助家庭的力量,毕竟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班主任一定要积极和家长取得联系,充分发挥其积极的一面,力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一致。家校合作過程中,无论是家长还是班主任有学生的最新情况都要及时通知对方。尤其是班主任,一定要主动和家长进行沟通,如通过家访、信访、电话联系、家长会的形式,争取家庭教育的正面力量,共同教育好学生。
3 结语
总而言之,低年级学生具有低年级学生的特点,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时候一定要结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进行教育管理,做到因材施教,不能“一锅端”,忽视对学生的了解和掌握的班级管理常常是作用不明显的,甚至是无效的,今后低年级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应当不断改进和创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商旭东.怎样做好小学低年级班主任[J].中国校外教育,2014(17).
[2] 张习明.浅谈小学低年级班主任工作[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3(01).
[3] 徐伟.如何做好小学低年级班主任工作[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05).
(作者单位:贵州省安顺市第八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