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很特别”
“我们不是为了做产品而做产品,而是通过对于技术的研究带动产品创新,我们把力量放在对超塑技术以及材料的研究与创新方面,做好槽筒可以说是我们整个工作的一个成果,而非全部。”韩道顺的话很耐人寻味。

北京超塑总经理韩道顺说北京超塑跟其他企业是不同的。如他所说,这个企业也确实与众不同,不同之处在于他们肯用几十年去沉淀一种技术,并一直把技术作为企业的立命之本。
提及北京超塑为什么会走进槽筒制造业,韩道顺说起其中的原因时充满了自豪感。“早在上世纪80年代,全国甚至全球都在研究一种新的技术——超塑成型,当时北京超塑的前身也是其中的一份子,在掌握了这个技术之后,我们就在思考,如何把这个技术的高精度加工特点发挥出来?如何应用和推广?当时企业的员工也思维发散地想到很多产品,借助当时纺织工业部的帮助,我们第一次认识了槽筒产品,并在多年的持续研究中,让超塑成型技术在槽筒加工领域发挥出了较大的作用。”借助这一系列的技术推广应用,北京超塑成为超塑研究技术领域的一个榜样和标杆。提及北京超塑,大家都会高度赞誉,是这个企业将超塑成型技术推广到了民用领域,发挥出了这个技术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就这样,超塑成型技术走进了纺织领域,采用该技术加工的超塑合金槽筒,也成了槽筒产品中性价比最高的一类产品。据韩道顺介绍,超塑合金槽筒技术与传统的铸造加工技术相比,加工方式更为环保,能源消耗更小,废品率更低,且因产品材质及造型方面的特殊性,使得此类槽筒在纺织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耗电量更小,若横向比较多类槽筒产品性能及价格,超速合金产品的优势十分明显。
从北京超塑最初将超塑成型技术应用于纺织业,到现在已经历近30年的时间,且在产品研发初期,自动络筒机对于中国的纺织业而言,还是个稀罕的设备,且因为设备价格昂贵使用企业也非常少,可以想象,当年北京超塑决定做槽筒这个产品是出于怎样的勇气和决心。
“我们当年开始做槽筒,市场几乎为零。但是,北京超塑觉得,这个产品对于中国纺织业而言,迟早会成为必须品。”韩道顺很欣赏企业当年决策者的这个决定,站在今天回望过去,这样的决策也确实十分英明。凭借着超塑成型技术,北京超塑的槽筒产品已经占据了超塑合金槽筒市场较高份额,其“北超”品牌,也已经在行业里站稳了脚跟。
“我们不是为了做产品而做产品,而是通过对于技术的研究带动产品创新,我们把力量放在对于超塑技术本身以及材料的研究与创新方面,做好槽筒可以说是我们整个工作的一个成果,而非全部。”韩道顺的话很耐人寻味,所谓核心到底是什么?到底如何建立?北京超塑想的和做的都很明白。
寻路有根基
从北京超塑对自己产品的理解中,我们不难看出其选择产品经营的方向和基础是什么,一切都立足在企业的超塑成型技术层面上,且不断寻找新的方向让这个技术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北京超塑经营的业务涉及面广,包括槽筒、合金材料、礼品、灯饰以及电镀阳极材料等等,所属行业各不相同,若单看这些产品,似乎他们风马牛不相及。实则不然,用韩道顺的话来说,“这些产品都很符合北京超塑的‘口味’。”原因何在?
这些看起来彼此毫无关联的产品,其实都是超塑成型技术的应用领域。“超塑成型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制造精度高,且善于加工外形变化大、采用常规加工方法成型难度极大的产品。”韩道顺说,“比如卫星信号接收器,这个产品在弧度上的要求非常严格,否则根本无法准确接收信息。若采用冲压的工艺去做,加工过程中的变形回弹就会很大,接收器的最终质量根本无法保障。但超塑成型工艺可以轻松生产此类产品。槽筒产品也一样,它的沟槽设计,包括深浅、宽窄以及倒角大小,都决定着槽筒本身和自动络筒机能否发挥正常效用。超塑成型技术实现了槽筒加工的更高精度,且产品加工的标准化程度也大幅提高。这就意味着自动络筒机导出的纱筒一致性很强,纱线的质量差异很小。”此外,韩道顺还给记者展示了一系列需应用一次成型技术制造的很多产品,比如茶叶罐、奖牌、浮雕等等,这些产品表现出的特殊精细花纹,以及浮雕文字的笔锋等等,都充分展现出了超塑成型技术的优势。
从韩道顺的言语中我们看到了北京超塑选择产品经营的方向和基础,一切都立足在企业的超塑成型技术层面上,且不断寻找新的方向让这个技术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据了解,当下北京超塑正在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另一种产品的研究。“槽筒作为北京超塑的主力产品已经很多年了,虽然我们经营的产品种类很多,但是,在槽筒产品上产生的销售额所占比重从未低于过企业销售总额的50%,现在基本都在90%以上。不过,作为一个技术型企业,探究技术的更大效用是我们的目标和方向。所以,我们不断捕捉新的信息,寻找新的方向。电子产品外壳是我们现在正在努力攻关的方向,比如一些电脑外壳,个性化趋势越来越强,流线型、不规则形状很多,且在当前常规的加工手段下,其生产过程中的废品率还很高,我们这次攻关,将在这个领域中充分发挥出超塑成型技术的特点和优势。我们对这个产品的发展前景很有信心,这个产品很有可能在未来几年成为北京超塑新的拳头产品。”
北京超塑的目标很清晰,做法也很简单,寻找一切可以让“超塑成型”技术能够发挥作用的领域,通过不断地调整、创新,让技术成果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
海外拓市场
随着北京超塑对于国外市场的关注以及适时推广,有很多海外用户企业及代理机构对北京超塑的槽筒产品表现出了浓厚兴趣,这在很大程度上坚定了企业走出去的决心和信心。现在北京超塑已将拓展海外市场纳入企业发展战略之中。 北京超塑在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依托自己的核心技术,不断提升企业产品的行业口碑,且其槽筒产品的市场份额也不断提高。据韩道顺介绍,目前,北京超塑的“北超”牌超塑合金槽筒已经占据全国超塑合金槽筒市场份额的40%左右,很多行业里的重要企业都已经成为了北京超塑的合作伙伴。眼下,北京超塑正在着手处理新的当务之急——布局海外市场,拓展发展空间。
“目前的市场占有率在当下的市场条件下很难再有更大的突破,作为高端槽筒产品的市场主流,超塑合金产品需要另觅新的空间。”韩道顺说。
走出国门是北京超塑当前十分关注、并投以巨大热情在做的事情。“中国是纺机产品最大的生产市场,也是最大的消费市场,北京超塑已经在中国站稳了脚跟,对于印度、巴基斯坦、越南等新兴的纺织市场而言,我们在这些地方的产品市场还有待大力开发。以往,北京超塑的槽筒,大都跟随配套的主机厂销往全球各地,直接出口的产品很少。而且,在前几年,国内市场的需求量一直居高不下,企业常常满负荷运转来满足市场的需要,以至于企业根本很难抽出精力去考虑海外市场的规划。”韩道顺表示。的确,在中国纺织业快速发展的几年里,北京超塑的状态几乎可以说是中国很多纺织和机械企业的生存状态。“当然,我们之所以没有更早地规划海外市场,还考虑到这些新兴市场的产业配套尚不完善,系统化进入这些市场时机不够,且北京超塑自己也需有所规划地进入国际市场。”韩道顺补充道。
随着北京超塑对于国外市场的关注以及适时推广,已经有很多海外用户企业及代理机构对北京超塑的槽筒产品表现出了浓厚兴趣,这在很大程度上坚定了企业走出去的决心和信心。现在北京超塑已将拓展海外市场纳入企业发展战略之中,并在筹划进入这些新兴市场的方案和细则,而其中的重要一环则锁定在这些新兴市场所适用的槽筒品种研发上。
“比如印度市场,光槽筒产品就有80多种,若北京超塑寄希望于海外市场来寻求自己的发展,就必须加大槽筒品种的开发以满足海外市场的切实需求。”韩道顺作为企业的总经理,十分清楚产品品种问题对于北京超塑未来的发展意义。在他看来,海外市场就在那里,而依托企业特有技术实现的产品品种拓展,将有望让企业获得更大的海外发展优势。
北京超塑很年轻,见于它充满活力的管理团队,从70后的总经理,到80后的技术主管,再到他们活跃的思想,这些让企业充满朝气;北京超塑也很成熟,见于它在技术研究中表现出的沉稳,超塑成型技术创新也好,加工手段升级也罢,从未间断的技术创新,让北京超塑拥有了持续发展的动力。在这个企业身上,还拥有着深深的行业责任感,作为第一个将超塑成型技术引入纺织业的企业,它的目标是立足自己的核心技术,不断引领超塑成型槽筒产品的创新,为实现纺织强国梦尽一份力。
“我们不是为了做产品而做产品,而是通过对于技术的研究带动产品创新,我们把力量放在对超塑技术以及材料的研究与创新方面,做好槽筒可以说是我们整个工作的一个成果,而非全部。”韩道顺的话很耐人寻味。

北京超塑总经理韩道顺说北京超塑跟其他企业是不同的。如他所说,这个企业也确实与众不同,不同之处在于他们肯用几十年去沉淀一种技术,并一直把技术作为企业的立命之本。
提及北京超塑为什么会走进槽筒制造业,韩道顺说起其中的原因时充满了自豪感。“早在上世纪80年代,全国甚至全球都在研究一种新的技术——超塑成型,当时北京超塑的前身也是其中的一份子,在掌握了这个技术之后,我们就在思考,如何把这个技术的高精度加工特点发挥出来?如何应用和推广?当时企业的员工也思维发散地想到很多产品,借助当时纺织工业部的帮助,我们第一次认识了槽筒产品,并在多年的持续研究中,让超塑成型技术在槽筒加工领域发挥出了较大的作用。”借助这一系列的技术推广应用,北京超塑成为超塑研究技术领域的一个榜样和标杆。提及北京超塑,大家都会高度赞誉,是这个企业将超塑成型技术推广到了民用领域,发挥出了这个技术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就这样,超塑成型技术走进了纺织领域,采用该技术加工的超塑合金槽筒,也成了槽筒产品中性价比最高的一类产品。据韩道顺介绍,超塑合金槽筒技术与传统的铸造加工技术相比,加工方式更为环保,能源消耗更小,废品率更低,且因产品材质及造型方面的特殊性,使得此类槽筒在纺织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耗电量更小,若横向比较多类槽筒产品性能及价格,超速合金产品的优势十分明显。
从北京超塑最初将超塑成型技术应用于纺织业,到现在已经历近30年的时间,且在产品研发初期,自动络筒机对于中国的纺织业而言,还是个稀罕的设备,且因为设备价格昂贵使用企业也非常少,可以想象,当年北京超塑决定做槽筒这个产品是出于怎样的勇气和决心。
“我们当年开始做槽筒,市场几乎为零。但是,北京超塑觉得,这个产品对于中国纺织业而言,迟早会成为必须品。”韩道顺很欣赏企业当年决策者的这个决定,站在今天回望过去,这样的决策也确实十分英明。凭借着超塑成型技术,北京超塑的槽筒产品已经占据了超塑合金槽筒市场较高份额,其“北超”品牌,也已经在行业里站稳了脚跟。
“我们不是为了做产品而做产品,而是通过对于技术的研究带动产品创新,我们把力量放在对于超塑技术本身以及材料的研究与创新方面,做好槽筒可以说是我们整个工作的一个成果,而非全部。”韩道顺的话很耐人寻味,所谓核心到底是什么?到底如何建立?北京超塑想的和做的都很明白。
寻路有根基
从北京超塑对自己产品的理解中,我们不难看出其选择产品经营的方向和基础是什么,一切都立足在企业的超塑成型技术层面上,且不断寻找新的方向让这个技术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北京超塑经营的业务涉及面广,包括槽筒、合金材料、礼品、灯饰以及电镀阳极材料等等,所属行业各不相同,若单看这些产品,似乎他们风马牛不相及。实则不然,用韩道顺的话来说,“这些产品都很符合北京超塑的‘口味’。”原因何在?
这些看起来彼此毫无关联的产品,其实都是超塑成型技术的应用领域。“超塑成型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制造精度高,且善于加工外形变化大、采用常规加工方法成型难度极大的产品。”韩道顺说,“比如卫星信号接收器,这个产品在弧度上的要求非常严格,否则根本无法准确接收信息。若采用冲压的工艺去做,加工过程中的变形回弹就会很大,接收器的最终质量根本无法保障。但超塑成型工艺可以轻松生产此类产品。槽筒产品也一样,它的沟槽设计,包括深浅、宽窄以及倒角大小,都决定着槽筒本身和自动络筒机能否发挥正常效用。超塑成型技术实现了槽筒加工的更高精度,且产品加工的标准化程度也大幅提高。这就意味着自动络筒机导出的纱筒一致性很强,纱线的质量差异很小。”此外,韩道顺还给记者展示了一系列需应用一次成型技术制造的很多产品,比如茶叶罐、奖牌、浮雕等等,这些产品表现出的特殊精细花纹,以及浮雕文字的笔锋等等,都充分展现出了超塑成型技术的优势。
从韩道顺的言语中我们看到了北京超塑选择产品经营的方向和基础,一切都立足在企业的超塑成型技术层面上,且不断寻找新的方向让这个技术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据了解,当下北京超塑正在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另一种产品的研究。“槽筒作为北京超塑的主力产品已经很多年了,虽然我们经营的产品种类很多,但是,在槽筒产品上产生的销售额所占比重从未低于过企业销售总额的50%,现在基本都在90%以上。不过,作为一个技术型企业,探究技术的更大效用是我们的目标和方向。所以,我们不断捕捉新的信息,寻找新的方向。电子产品外壳是我们现在正在努力攻关的方向,比如一些电脑外壳,个性化趋势越来越强,流线型、不规则形状很多,且在当前常规的加工手段下,其生产过程中的废品率还很高,我们这次攻关,将在这个领域中充分发挥出超塑成型技术的特点和优势。我们对这个产品的发展前景很有信心,这个产品很有可能在未来几年成为北京超塑新的拳头产品。”
北京超塑的目标很清晰,做法也很简单,寻找一切可以让“超塑成型”技术能够发挥作用的领域,通过不断地调整、创新,让技术成果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
海外拓市场
随着北京超塑对于国外市场的关注以及适时推广,有很多海外用户企业及代理机构对北京超塑的槽筒产品表现出了浓厚兴趣,这在很大程度上坚定了企业走出去的决心和信心。现在北京超塑已将拓展海外市场纳入企业发展战略之中。 北京超塑在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依托自己的核心技术,不断提升企业产品的行业口碑,且其槽筒产品的市场份额也不断提高。据韩道顺介绍,目前,北京超塑的“北超”牌超塑合金槽筒已经占据全国超塑合金槽筒市场份额的40%左右,很多行业里的重要企业都已经成为了北京超塑的合作伙伴。眼下,北京超塑正在着手处理新的当务之急——布局海外市场,拓展发展空间。
“目前的市场占有率在当下的市场条件下很难再有更大的突破,作为高端槽筒产品的市场主流,超塑合金产品需要另觅新的空间。”韩道顺说。
走出国门是北京超塑当前十分关注、并投以巨大热情在做的事情。“中国是纺机产品最大的生产市场,也是最大的消费市场,北京超塑已经在中国站稳了脚跟,对于印度、巴基斯坦、越南等新兴的纺织市场而言,我们在这些地方的产品市场还有待大力开发。以往,北京超塑的槽筒,大都跟随配套的主机厂销往全球各地,直接出口的产品很少。而且,在前几年,国内市场的需求量一直居高不下,企业常常满负荷运转来满足市场的需要,以至于企业根本很难抽出精力去考虑海外市场的规划。”韩道顺表示。的确,在中国纺织业快速发展的几年里,北京超塑的状态几乎可以说是中国很多纺织和机械企业的生存状态。“当然,我们之所以没有更早地规划海外市场,还考虑到这些新兴市场的产业配套尚不完善,系统化进入这些市场时机不够,且北京超塑自己也需有所规划地进入国际市场。”韩道顺补充道。
随着北京超塑对于国外市场的关注以及适时推广,已经有很多海外用户企业及代理机构对北京超塑的槽筒产品表现出了浓厚兴趣,这在很大程度上坚定了企业走出去的决心和信心。现在北京超塑已将拓展海外市场纳入企业发展战略之中,并在筹划进入这些新兴市场的方案和细则,而其中的重要一环则锁定在这些新兴市场所适用的槽筒品种研发上。
“比如印度市场,光槽筒产品就有80多种,若北京超塑寄希望于海外市场来寻求自己的发展,就必须加大槽筒品种的开发以满足海外市场的切实需求。”韩道顺作为企业的总经理,十分清楚产品品种问题对于北京超塑未来的发展意义。在他看来,海外市场就在那里,而依托企业特有技术实现的产品品种拓展,将有望让企业获得更大的海外发展优势。
北京超塑很年轻,见于它充满活力的管理团队,从70后的总经理,到80后的技术主管,再到他们活跃的思想,这些让企业充满朝气;北京超塑也很成熟,见于它在技术研究中表现出的沉稳,超塑成型技术创新也好,加工手段升级也罢,从未间断的技术创新,让北京超塑拥有了持续发展的动力。在这个企业身上,还拥有着深深的行业责任感,作为第一个将超塑成型技术引入纺织业的企业,它的目标是立足自己的核心技术,不断引领超塑成型槽筒产品的创新,为实现纺织强国梦尽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