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房注气术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后弹力层脱离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rfing2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究前房注气术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后弹力层脱离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以2019年1月-2019年12月50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后弹力层脱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均接受前房注气术治疗,对其治疗的结果分析。结果 5例轻度角膜后弹力层脱离患者实施1次前房注气术治疗成功;21例中度角膜后弹力层脱离患者经1次手术治疗成功,9例患者经2次手术治疗成功;4例重度角膜后弹力层脱离患者1次手术治疗成功,8例患者2次手术治疗成功,3例患者治疗3次成功;患者术前视力水平为(0.47±0.12),术后3个月视力水平为(0.63±0.11),术后3个月视力水平明显高于术前。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后弹力层脱离患者接受前房注气术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效果,且创伤小。
  【关键词】前房注气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弹力层脱离
  【中图分类号】R779.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0)03-067-01
  白内障是眼科常见疾病,可导致患者眼盲,临床主要是采用超声乳化术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效果,但是患者手术后,可能出现角膜后弹力层脱离并发症的情况[1-2]。本研究主要对前房注气术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后弹力层脱离临床应用价值作观察,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以2019年1月-2019年12月50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后弹力层脱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均接受前房注气术治疗,对其治疗的结果分析。50例患者中,年龄58岁-85岁,均值(68.79±7.51)岁,男25例(25眼),女25例(25眼),轻度角膜后弹力层脱离(角膜脱离面积25%以下,边缘型)患者5例,中度(角膜脱离面积25%-50%)患者30例,重度(角膜脱离面积50%以上,或角膜中心脱离)患者15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前房注气术治疗,空气消毒处理。于裂隙显微镜的引导下,在角膜后弹力层脱离最高区,作角膜切口,进入脱离区层间,之后在透明区(未脱离区),作角膜切口,进入前房内,以此切口,将消毒空气注入,保证注气充足,尽量将前房填满。角膜表面向角膜板层切口处,将层间积液擀压出来,重复数次,保证其脱离的相关角膜后弹力层,能够平整的复位。手术后,维持眼压为T+1,协助患者保持为半卧位或侧卧位,不可俯卧。手术次日,对弹力层复位不良患者、空气吸收未复位患者观察,并以相同的方法,再次进行注气处理。术后平卧12h,对患者的眼压监测,若其眼压水平在30mmHg以上,则给予患者醋甲唑胺口服、甘露醇静脉滴注干预,来降低眼压,防止高眼压对角膜内皮功能造成影响。术后1d,开放点眼,普拉洛芬滴眼液、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进行滴眼,每天4次。
  1.3 观察指标
  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后弹力层脱离患者治疗情况以及其术前、术后视力水平作观察分析。
  1.4 数据分析
  SPSS21.0软件,作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使用例数(%)表示,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P<0.05,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患者注气术后,前房内空气均在1d-3d吸收,在手术后1d,患者的前房内气泡体积,均低于1/2前房体积,患者均可将部分瞳孔露出。5例轻度角膜后弹力层脱离患者实施1次前房注气术治疗,即后弹力层得以完全恢复,其复位时间均小于3d,1周内患者的角膜均处于透明状态,术后3个月,其视力恢复。30例中度角膜后弹力层脱离患者中,21例经1次手术治疗后,其后弹力层在3d内恢复,实施连续3d的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显示其后弹力层未再次出现脱离的情况,术后1周角膜均处于透明的状态,9例患者经2次手术治疗7d后,其后弹力层得以复位。15例重度角膜后弹力层脱离患者,4例患者1次手术治疗成功,8例患者2次手术治疗成功,3例患者治疗3次成功,其后弹力层均在2周内复位,1个月内角膜透明度恢复。患者术前视力水平为(0.47±0.12),术后3个月视力水平为(0.63±0.11),术后3个月视力水平明显高于术前。
  3讨论
  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发生,主要与患者手术方式、切口位置、自身条件等有关[3],轻度角膜后弹力层脱离可自行愈合,但是中重度者,可出现出现角膜基质持续水肿的情况,若不能恰当的处理,则可引发大泡性角膜病变、角膜失代偿等的情况,甚至失明,因此,加强患者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有效治疗干预,十分必要。
  本研究中,100.00%的轻度角膜后弹力层脱离患者实施1次前房注气术治疗成功;70.00%的中度角膜后弹力层脱离患者经1次手术治疗成功,30.00%的患者经2次手术治疗成功;26.67%的重度角膜后弹力层脱离患者1次手术治疗成功,53.33%的患者2次手术治疗成功,20.00%的患者治疗3次成功;患者术后3个月视力水平明显高于术前。表明前房注气术在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后弹力层脱离患者治疗中应用,可获得较好的效果,且可改善患者的视力水平。前房注气术是治疗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主要方法之一,其常用的气体为消毒空气、惰性气体等[4],有研究显示,消毒空气在前房注气术中应用的安全性优于惰性气体,且吸收的速度更快,对患者角膜内皮造成的毒性小,可降低惰性气体所致眼压升高、瞳孔阻滞等并发症的情况[5]。
  综上所述,前房注气術应用于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后弹力层脱离患者的治疗中,效果好,可重复操作,提高患者的视力水平,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飞.白内障术中角膜后弹力层脱离前房注气术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8,36(4):294-296.
  [2]黄侠,袁军,赵志玲等.前房注气治疗白内障术后角膜后弹力层脱离[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9,41(11):822-825.
  [3]李海燕,马波,柴芳等.前房注气术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后弹力层脱离临床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9,48(9):1182-1185.
  [4]吴利安,王从毅,杨文等.手术后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原因分析和治疗[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5,37(6):419-423.
  [5]侯艳宏,李倩,崔红平等.闭角型青光眼晶状体超声乳化术后大范围角膜后弹力层脱离复位一例[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5,37(6):474-47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研究甲状腺细针活检联合甲状腺癌血清标志物对甲状腺结节肿瘤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内分泌科在2018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20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甲状腺细针活检的检测方法,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甲状腺癌血清标志物的检测方法,对比观察两种方法对甲状腺结节肿瘤的检出率。结果: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散学习法在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笔注射技术宣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19年9月于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共6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依据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成实验组和研究组,每组34人,两组均由护理人员对其进行有关胰岛素笔注射技术的宣教,实验组患者使用单次集中学习法进行胰岛素笔注射技术宣传教育的学习,研究组患者则实行分散学习法对其进行学习,通过观察实验组和研究组患
期刊
【摘要】 目的:探索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职高专中医专业学生的教学资源集成利用,进行新层次的教学构想。方法:我们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以“订单式”教学模式为切入点,整合集成人力、物力资源,对现有的培养方式进行有效的补充。结果: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职高专中医专业“资源集成化”教学取得很好的效果。结论:乡村振兴战略为培养中医学人才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配置,为实现中医药的”精准扶贫”保驾护航。  【关键词】
期刊
【摘要】 目的 了解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骨代谢情况,为早期预防骨质疏松(OP)[]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60岁以上老年T2DM患者106例健康老年人100例,收集所有受试者基本身体状况,测定骨代谢指标,并进行对比。 结果:1两组的年龄、BMI、血磷比较无差异(P>0.05),但两组的β-CTX、血钙、ALT、T-VitD、T-PINP、N-MID、T-score、BMD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癫痫患儿治疗中新老抗癫痫药的应用以及脑电图放电指数对其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抽选80例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癫痫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时以系统法为标准,40例使用丙戊酸钠治疗的患儿为对照组,40例使用托吡酯治疗的患儿为研究组,分组对比80例患儿治疗后认知功能水平以及脑电图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对照组患儿治疗前后认知功能评分中各项评分对比均无差异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经隧道腋中线引出腰池引流术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取神经外科及重症医学科2014年1月至2019年11月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按照随机化的原则分为两组:第一组(研究组)使用经隧道腋中线引出腰池引流术;第二组(对比组)使用传统的腰池持续引流术(即非经皮下隧道的持续腰池引流)。通过对比两组手术的留管时间、拔管后脑脊液漏、导管相关感染率、脱管率来分析研究组和对比组的优缺点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一起腹泻事件的调查处理和实验室检验,迅速,准确检出病原体,为疫情处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病人肛拭,剩余食品按照GB4789增菌,分离,通过形态,生化,血清学实验,噬菌体,PCR结合进行鉴定;药敏实验采用K一B法,生活饮用水采用GB/T5750.12-2006检验。结果病人肛拭23件,其中3,9,12,16号检出EIEC;生活饮用水6件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均>160
期刊
【摘要】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在全球范围内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及死亡率高,预后差,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影响预后最主要原因包括早期诊断困难以及术后的肝癌复发转移。因此,HCC 的早期诊断以及病程监测对改善肝细胞癌患者的总体预后非常重要。循环肿瘤细胞(CTC)是由实体肿瘤脱落至外周血液循环中,与正常血细胞相比较,其标志物以及形态存在着明显差异。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术式对胃肠癌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6例胃肠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康复情况、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65%,低于
期刊
【摘要】:目的:探索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青光眼的安全性及对患者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复合体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青光眼患者为试验对象,选择单双号随机化分组,各60例,分别选择超声乳化、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视力(0.78±0.32)cm、眼压(15.69±1.58)mmHg、mGCC厚度(94.68±1.35)mm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P0.0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