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病:何时需治疗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心脏外科副主任、心脏医学部副主任、心力衰竭专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东方医学转化中心心力衰竭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上海市心力衰竭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擅长各种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病、冠心病、心肌病的外科治疗,尤其在心力衰竭的外科治疗方面(包括心肺移植、心室辅助装置应用、扩张型/肥厚型心肌病等)具有丰富经验。
  专家门诊:周一上午(南院)
  周一下午(总院)
  人的心脏内有四个瓣膜: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以及肺动脉瓣。瓣膜是心脏里很小但非常重要的部件,就像一个单向的阀门,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保证血流单向流动。正常情况下,瓣膜迅速启闭,发出“叭嗒、叭嗒”的声音,医生可以用听诊器听到瓣膜开闭的声音。
  认识心脏瓣膜病
  某些疾病,如风湿热、梅毒、黏液变性、退行性改变、类风湿、系统性红斑狼疮、马凡综合征、先天畸形、缺血性坏死、感染和创伤等,可以引起心脏单个瓣膜或多个瓣膜病变。瓣膜病变的类型通常是狭窄(“门开不大”)或关闭不全(“门关不住”)。一旦瓣膜出现狭窄或关闭不全,便会妨碍血液的正常流动,增加心脏负担,久而久之,就会引起心脏正常功能损害,导致心力衰竭和多脏器功能的改变。
  治疗原则与时机
  一旦被诊断为心脏瓣膜病,患者通常都会比较紧张,不知该如何治疗。一般地说,心脏瓣膜病的治疗方法包括内科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这主要依据患者的病情决定。
  1. 内科治疗
  症状较轻的瓣膜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休息,避免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积极治疗和控制高血压。一旦出现心慌、胸闷、气急等心功能不全的表现,应尽早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合并上呼吸道感染、风湿热或感染性心内膜炎者,应同时进行抗感染等治疗。由于心脏瓣膜病容易导致房颤、外周血管栓塞等并发症,故患者也应在医生指导下采取防治措施。
  没有症状的患者也不能放松警惕,应积极完善相关检查,明确导致瓣膜病变的病因及瓣膜病变情况,并接受必要的对症处理。即使目前暂时无须干预,患者应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如保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合理膳食、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绪过度波动等,同时还应定期去医院随访、复查,了解疾病进展情况。
  2. 外科治疗
  当瓣膜病变严重,经内科保守治疗效果欠佳时,应进一步通过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来解决瓣膜问题。
  通常,单纯瓣膜狭窄的患者可以进行介入治疗,如经皮球囊瓣膜成形术等。不过,许多瓣膜性心脏病必须进行手术,才能彻底治愈。外科手术是治疗心脏瓣膜病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包括瓣膜成形术和瓣膜置换术。术后,患者的心脏功能将得以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有的患者还能恢复正常工作。
  瓣膜成形术是指对病变瓣膜直接进行手术修复,恢复瓣膜功能,不用外来瓣膜(机械瓣或生物瓣)替换自身瓣膜。主要适用于瓣膜退行性变、单纯腱索或乳头肌功能障碍,以及一些先天性瓣膜功能障碍。由于瓣膜成形术对心脏功能保存较好,患者术后恢复快,术后无需长期抗凝,生活质量好,故只要能通过瓣膜成形术恢复功能的瓣膜,都尽可能保留。然而,瓣膜成形术比较复杂,个体化要求高,部分患者在术后(10~15年)可能再次出现症状,可能需要二次手术。
  瓣膜替换术是用生物瓣或人工机械瓣替换病变的瓣膜。机械瓣的优点是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可以终身使用,但需要终身抗凝,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不便,也可能导致出血或栓塞等并发症;生物瓣无须终身抗凝,但有使用寿命限制(一般为10~15年),部分患者可能需要二次换瓣。
  通常,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瓣膜病变情况及其他因素综合考虑,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法。
  术后康复不可少
  瓣膜手术以后,患者需要积极地参与心脏康复工作中来。出院之后,医生会给患者开几种药物,如抗凝药(华法林)、强心药(地高辛)、利尿药(速尿和安体舒通)等。有的药物需要终身服用,如机械瓣置换术后患者需要终身服用抗凝药;有的药等心脏功能恢复后,就可以停用,如地高辛、利尿药等。患者出院后需要定期去门诊随访。
  平时,患者坚持健康饮食,限制饱和脂肪的摄入,并逐渐增加体力活动,帮助心脏尽快康复。当力量和精力得到改善后,刻意尝试进行有氧运动,如步行、游泳、骑自行车、做操等。同时,还应仔细观察自己的病情变化,若出现突然体重增加、踝部肿胀、气短、出血等症状,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特别提醒
  由于人工机械瓣膜中所含的金属非常少,不会对日常生活造成影响。患者可以正常使用手机和微波炉,甚至不影响进行CT或磁共振检查。当然,在做任何检查前,患者最好先向医生告知病情。
  延伸阅读:瓣膜置换术后的抗凝问题
  由于人工瓣膜与血液接触容易引起血小板凝聚而形成血栓,严重者可能发生血栓脱落,导致脏器血管栓塞,如脑栓塞、下肢动脉栓塞等。发生在瓣环上的血栓还可能卡住人工瓣叶,导致瓣膜不能开启,诱发心衰或猝死。因此,不论置换的是机械瓣,还是生物瓣,术后都必须进行抗凝治疗。其中,机械瓣要终身接受抗凝治疗,生物瓣仅需抗凝治疗3~6月(伴房颤者应适当延长抗凝时间)。服药过程中,患者要定期去医院监测凝血功能,在医生指导下及时调整药物剂量,以免抗凝不足引起血栓栓塞,或抗凝过量导致出血。对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而言,抗凝是关系生命的大事,一定要与医护人员配合好。
  目前常用的抗凝药为华法林。在患者住院期间,医生会对用药剂量进行调整,出院时会提出用药建议,如用药剂量、检测时间等。由于不同患者对抗凝药的反应不一,故患者需要定期抽血化验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凝血酶原时间的正常值为12~14秒,活动度在80%以上。瓣膜置换术后,应维持凝血酶原时间为正常值的1.5~2.0倍(19~24秒)或活动度为35%~45%。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口服抗凝药患者定期检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以判断抗凝药疗效。通常,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应将INR控制在2~3。
  值得注意的是,食物、药物及其他疾病对华法林的抗凝效果也有一定影响。比如,一些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会降低抗凝药的效果,如菠菜、花菜、豌豆等。不过,患者只要平衡膳食,定期、有规律地复查,就能调整好抗凝药的剂量,不必刻意偏食或禁食某种食物。会增强华法林抗凝效果的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霉素、甲硝唑、水杨酸类、苯乙双胍等,而降低其抗凝作用的药物有消胆胺、利福平、雌激素等。
其他文献
卵巢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占全部卵巢肿瘤的2%~3%,发病率次于子宫颈癌及宫体癌,位于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第三位,其5年存活率约为30%~40%。  认识“不痛”的卵巢癌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朱晓娟 王文君(教授)  卵巢位于盆腔深部,不易扪及或查到,早期多无特异性症状,许多病人就诊时,已经属于晚期。卵巢癌的临床表现形式多样,早期可能没有任何不适。有不少女性认为无疼痛特异症状不
男人的睾丸十分脆弱敏感,对于来自环境及身体内的有毒有害物质,只能听任“主人”安排的生存环境,而没有任何办法加以“拒绝”。一些有毒有害的化学物品,如某些药品、毒品、保健品,很可能伤害男人的“命根子”,导致男性不孕、不育。  长期使用“伤精药”  许多药物都可以对男性生育能力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常见的包括环磷酰胺等抗癌药、利尿药等抗高血压药、睾酮等性激素类药、糖皮质激素类药、几乎所有的抗生素(抗生素对
说起激素,相信大多数家长都会对它抱有敌意和警惕心。由于各种负面信息,让家长们觉得自己的孩子绝对不能和激素打交道。然而,你可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激素,才能维持正常的代谢和生命,部分激素还是治疗某些疾病的“特效药”。就说糖皮质激素,它是人体自身就有的激素,由肾上腺皮质分泌,因其具有调节人体糖代谢的作用而得名。糖皮质激素作为药物,主要是其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能保护机体不受炎症反应的侵害,同时还能抑制
疑问:  我看到报纸上有家医院介绍能完全治愈丙肝,而且做出“先治疗、后付费”的承诺。会不会是骗人呢?  释疑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尹有宽:  如今不少非正规医院在网络、报纸、广播等媒体,宣传其所谓“先治疗、后付费”的模式。这种宣传口号吸引了很多病患。他们抱着试试看、治治看,治不好也不花钱的心态去尝试,结果最终掉入“陷阱”。我接诊过的一位患者小张的遭遇就是这样。他是位丙肝患者,听信宣
工作和生活中,经常会有家长问:“我的宝宝2岁了怎么还不能开口说话?”“我的宝宝都这么大了怎么还不会走路,是不是发育得有点晚?”“我平时跟宝宝交流,他都很少有反应,怎么回事?”……当家长发现宝宝发育行为有异常现象时要高度重视,应及时带宝宝就诊,看是否存在生长发育迟缓现象并及时进行干预。  早干预 提高高危儿发育商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 田园 陈津津(副主任医师)  临床上,经常会碰到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疾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会引起糖尿病眼病、肾病、周围神经病变、周围血管病变及糖尿病足等并发症。因此,部分患者希望将血糖控制得越低越好。事实上,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并非越低越好,低血糖的危害甚至大于高血糖,严重低血糖会对心、脑、肾等脏器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引起低血糖的原因通常有两种,一种是药物性低血糖,主要是由过量使用胰岛素、口服降糖药或其他某些药物引起,也可由服药后未按
一般情况下,80%的高血压患者在门诊开药、复查,就能良好控制血压,但仍有20%的高血压患者不能很好控制地控制血压。当血压控制不好时,患者不妨先“扪心自问”,以下10个问题是否都已经做到。  1. 血压测量是否正确  正确的测量血压的方法是,测量前休息10分钟,坐位,至少测2次,相隔1~2分钟。注意有无心律失常,若患有房颤,自动血压计无法准确测量血压,需要使用水银柱血压计。老人、糖尿病患者、曾有或疑
中医与现代医学,是不同学科的两个体系。中医药产生于经验医学的时代,更注重整体治疗,但是分析方法不足。现代医学产生于实验医学的时代,分析方法是它的优点,但在整体治疗方面存在不足。对一个病人而言,西医针对的是一种疾病,而中医的诊治,除了疾病之外,还要看他的症和状态,即辨证论治。中医药源于生活实践和临床实践,从神农尝百草开始,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并通过继承、发扬、发掘、提高和创新。在慢性病治疗,尤其是
康家林(北京)  在人生的经历中,总会遇到大小病痛。我已记不清往返医院多少次,可亲身经历的三次手术却难以忘怀。  第一次:颅脑手术  1987年9月18日,在前往单位的路上,我被一个骑摩托车的人撞倒在地,当时我脸色发白、呕吐,立即被送到宣武医院急诊室抢救。经CT等检查诊断为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脑挫伤,蛛网膜下腔出血,颅骨线状骨折。由于颅脑内积血逐渐增多,9月20日,我双手抽筋、瞳孔放大,不省人事。
自2011年起,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居民各项生活水平都有较大提高。然而,生活好了,我国国民体质在总体提升的趋势下,仍存在不少隐忧。《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国家体育总局网站刊登)显示,与前一次监测结果(2005年)对比,全国有13个省市的国民体质综合指数有所增长,18个省市的国民体质综合指数有所降低,其中,20~39岁成年人降低0.39个百分点,60~69岁老年人降低0.84个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