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
从大处来说,家庭和睦是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基础。从小处说,一个人的幸福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所在的家庭是否和美。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发现,从少年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到成年人闯荡四海、建功立业,家庭如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当高比例的问题少年是出自残缺畸形的家庭,而许多事业有成者的背后,往往都有一个有力的“贤内助”。

由此可见,家庭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程度,在家庭的诸多关系中,夫妻关系是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关系。我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这方面给了我们哪些启示呢?
笔者在这里谈一下自己的浅见——重视夫妻关系的核心作用
“五经”是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经典,几乎每一经中都有大量对家庭、夫妻关系建设的思想。
被称为五经之首的《周易》,该经的六十四卦中有一卦名叫《家人卦》,就是专门谈家庭夫妻之道的。
本卦的卦辞,也就是总纲,只有短短三个字:“利女贞”。意思是,有利于女人坚守正道。由此可见古代圣贤特别注重女性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主妇在家中的作用,认为如果她能够坚守正道,将会非常有利。
在后人(古代认为是孔子)为本卦卦辞所作的解释《彖》里面谈到:
把男女的位置摆好,是天地的大义所在。把家庭治理得走上正轨,天下就安定了。(“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正家,而天下定矣。”)
同样在《周易·序卦传》则说道:“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措。”
夫妇关系成了连接天地万物和父子君臣的重要枢纽。
另外,在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诗经》中,三百多篇诗歌一开头就是讲男女相恋相爱的《关雎》,当年的编辑者是不是有深意呢?

后世一般认为是有的,比如在《毛诗序》里面就说:国风部分的诗歌从《关雎》这篇开始,就是蕴含着教化天下,必须摆布好夫妇关系的深刻寓意。(“《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
由上面的论述可见,夫妻之道在古代圣贤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在中国古人眼中,社会治理的关键在于伦理建设,而夫妇是人伦之始。也就是《中庸》中的那句话——“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做君子,必须从处理好夫妇之间的关系开始。如果夫妻关系都处理不好,就是不能“齐家”,那么“治国”和“平天下”就失去了根基。
夫妻要各正其位
古往今来,许多学者对《周易》之《家人卦》进行了分析阐释,一般认为,在《家人卦》中,六二的阴爻(下卦,也就是离卦的中爻)居阴柔中正之位,九五阳爻(上卦,也就是巽卦的中爻)居阳刚中正之位,这体现了古人的家庭理念,男主外,女主内,也就是要各正其位,才能家业隆盛。《家人卦》《彖传》中说的:“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
《周易》的规矩是下卦為主,上卦为客,这样以来本卦就透露出这样一种信息,在家庭之中,女性的位置看似比男性卑下,但实际要占主导地位的寓意。《红楼梦》中的贾府,贾母、王熙凤才是这个庞大家庭日常运转的实际操控者。《红楼梦》虽是小说,但正如前贤所说“文学比历史更真实”,因此这种模式应当是古代大家庭治理模式的一个缩影,之所以形成这样的模式,一定有其深层的原因。
印光大师说:“现在大家提倡男女平权,谓为抬高女人的人格。殊不知男女之身体既不同,而责任亦各异。圣人所谓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正位乎内者,即实行烹饪纺织,相夫教子之事也。今令女人任男人之事,则女人正位之事荒废矣。名虽为抬高女人的人格,实则为推倒女人的人格。愿女界英贤,认清自己的人格所在,则家庭子女,皆成贤善,天下岂有不太平之理乎?以治国平天下之要道,在于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母任多半。以在胎禀其气,生后视其仪,受其教,故成贤善,此不现形迹而致太平之要务,惜各界伟人,多未见及。愿女界英贤,于此语各注意焉。”
大师要言不烦,他认为,因为男女身体天然差异,因此在社会家庭中担负的角色应该不同,如果一味认为,男女平等就是女人做男人的事,那么有一部分唯有女性才能更好承担的社会家庭职责就荒废了,特别是在子女的教育、对丈夫的匡扶方面,提倡男女平权近百年来,所导致的弊端有目共睹,所谓男女平等真的就是我们理解的这种模式吗?大师的话是否值得我们再度深思呢?
夫妻要养道德、修和气
教育是家庭众多职能中一个重要的职能。
我们对一个人印象好,常会说,这人真有教养。而如果对一个人观感不好,常会说,这人真没家教。
可见家教是人生的根基,一定意义上决定了一个人的未来。很多没有文化的父母一样教育出非常优秀的子女,但有些学历很高的父母也会教育出问题儿童,可以说,家教关键在于德教。
我们还是回到《家人卦》,古人在解释本卦的卦象时说,这卦是风自火出,也就是下离上巽,因此《家人卦》象征着外部风的大小来自于本身火的强弱,因此道德高尚的人在家庭中应该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说话要有根据、有内容,行动要有准则、有恒心,不能朝三暮四和半途而废。(《象》曰:风自火出,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父母长辈要给儿女晚辈做出好榜样,以德服人,以德感召人,这样才真正能有影响力,才能引导儿女晚辈向上向善,尽好家教的职责。
另外,古人在夫妻关系中特别强调和谐。
《国风·郑风·女曰鸡鸣》中有这样优美的诗句——
“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有人这样翻译这四句诗,就着美味来饮酒,恩爱生活百年长。你弹琴来我鼓瑟,夫妻安好心欢畅。
我们都熟悉的《关雎》中也说:“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琴瑟是古代的乐器,两者联合演奏,声音更加动听,可以顺畅阴阳之气和纯洁人心,因此古人以此比喻夫妻相处之道,两人互帮互助,一唱一和,才能走出最优美的人生乐章,达到“琴瑟和谐,鸾凤和鸣”的幸福人生境界。
从大处来说,家庭和睦是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基础。从小处说,一个人的幸福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所在的家庭是否和美。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发现,从少年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到成年人闯荡四海、建功立业,家庭如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当高比例的问题少年是出自残缺畸形的家庭,而许多事业有成者的背后,往往都有一个有力的“贤内助”。

由此可见,家庭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程度,在家庭的诸多关系中,夫妻关系是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关系。我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这方面给了我们哪些启示呢?
笔者在这里谈一下自己的浅见——重视夫妻关系的核心作用
“五经”是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经典,几乎每一经中都有大量对家庭、夫妻关系建设的思想。
被称为五经之首的《周易》,该经的六十四卦中有一卦名叫《家人卦》,就是专门谈家庭夫妻之道的。
本卦的卦辞,也就是总纲,只有短短三个字:“利女贞”。意思是,有利于女人坚守正道。由此可见古代圣贤特别注重女性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主妇在家中的作用,认为如果她能够坚守正道,将会非常有利。
在后人(古代认为是孔子)为本卦卦辞所作的解释《彖》里面谈到:
把男女的位置摆好,是天地的大义所在。把家庭治理得走上正轨,天下就安定了。(“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正家,而天下定矣。”)
同样在《周易·序卦传》则说道:“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措。”
夫妇关系成了连接天地万物和父子君臣的重要枢纽。
另外,在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诗经》中,三百多篇诗歌一开头就是讲男女相恋相爱的《关雎》,当年的编辑者是不是有深意呢?

后世一般认为是有的,比如在《毛诗序》里面就说:国风部分的诗歌从《关雎》这篇开始,就是蕴含着教化天下,必须摆布好夫妇关系的深刻寓意。(“《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
由上面的论述可见,夫妻之道在古代圣贤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在中国古人眼中,社会治理的关键在于伦理建设,而夫妇是人伦之始。也就是《中庸》中的那句话——“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做君子,必须从处理好夫妇之间的关系开始。如果夫妻关系都处理不好,就是不能“齐家”,那么“治国”和“平天下”就失去了根基。
夫妻要各正其位
古往今来,许多学者对《周易》之《家人卦》进行了分析阐释,一般认为,在《家人卦》中,六二的阴爻(下卦,也就是离卦的中爻)居阴柔中正之位,九五阳爻(上卦,也就是巽卦的中爻)居阳刚中正之位,这体现了古人的家庭理念,男主外,女主内,也就是要各正其位,才能家业隆盛。《家人卦》《彖传》中说的:“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
《周易》的规矩是下卦為主,上卦为客,这样以来本卦就透露出这样一种信息,在家庭之中,女性的位置看似比男性卑下,但实际要占主导地位的寓意。《红楼梦》中的贾府,贾母、王熙凤才是这个庞大家庭日常运转的实际操控者。《红楼梦》虽是小说,但正如前贤所说“文学比历史更真实”,因此这种模式应当是古代大家庭治理模式的一个缩影,之所以形成这样的模式,一定有其深层的原因。
印光大师说:“现在大家提倡男女平权,谓为抬高女人的人格。殊不知男女之身体既不同,而责任亦各异。圣人所谓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正位乎内者,即实行烹饪纺织,相夫教子之事也。今令女人任男人之事,则女人正位之事荒废矣。名虽为抬高女人的人格,实则为推倒女人的人格。愿女界英贤,认清自己的人格所在,则家庭子女,皆成贤善,天下岂有不太平之理乎?以治国平天下之要道,在于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母任多半。以在胎禀其气,生后视其仪,受其教,故成贤善,此不现形迹而致太平之要务,惜各界伟人,多未见及。愿女界英贤,于此语各注意焉。”
大师要言不烦,他认为,因为男女身体天然差异,因此在社会家庭中担负的角色应该不同,如果一味认为,男女平等就是女人做男人的事,那么有一部分唯有女性才能更好承担的社会家庭职责就荒废了,特别是在子女的教育、对丈夫的匡扶方面,提倡男女平权近百年来,所导致的弊端有目共睹,所谓男女平等真的就是我们理解的这种模式吗?大师的话是否值得我们再度深思呢?
夫妻要养道德、修和气
教育是家庭众多职能中一个重要的职能。
我们对一个人印象好,常会说,这人真有教养。而如果对一个人观感不好,常会说,这人真没家教。
可见家教是人生的根基,一定意义上决定了一个人的未来。很多没有文化的父母一样教育出非常优秀的子女,但有些学历很高的父母也会教育出问题儿童,可以说,家教关键在于德教。
我们还是回到《家人卦》,古人在解释本卦的卦象时说,这卦是风自火出,也就是下离上巽,因此《家人卦》象征着外部风的大小来自于本身火的强弱,因此道德高尚的人在家庭中应该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说话要有根据、有内容,行动要有准则、有恒心,不能朝三暮四和半途而废。(《象》曰:风自火出,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父母长辈要给儿女晚辈做出好榜样,以德服人,以德感召人,这样才真正能有影响力,才能引导儿女晚辈向上向善,尽好家教的职责。
另外,古人在夫妻关系中特别强调和谐。
《国风·郑风·女曰鸡鸣》中有这样优美的诗句——
“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有人这样翻译这四句诗,就着美味来饮酒,恩爱生活百年长。你弹琴来我鼓瑟,夫妻安好心欢畅。
我们都熟悉的《关雎》中也说:“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琴瑟是古代的乐器,两者联合演奏,声音更加动听,可以顺畅阴阳之气和纯洁人心,因此古人以此比喻夫妻相处之道,两人互帮互助,一唱一和,才能走出最优美的人生乐章,达到“琴瑟和谐,鸾凤和鸣”的幸福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