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红尘中的橄榄树

来源 :时代姐妹·情人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_w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再去读三毛的故事了。
  许多年前,与众不同的她,因一本地理杂志的吸引,独自走进了撒哈拉,引出了无数传,奇故事。这个风情万种的女人,以美丽而感性的文字,为我们构筑了一个有泪有笑的文字世界。
  如今,我仍能记起她书面上的笑容,带着一种淡淡的温暖,这是一个女人最美的状态、没有伤感,甜蜜不外露,不脆弱,也没有刚毅和坚强,但却有足够的智慧。当情感与理智纠结在一起的时候,她也做过败将,败得琐碎,败得平凡,却很美,因为败得理所当然。
  纵观她的一生,可以看出她是一个爱情的失败者,她渴望爱情,追求爱情,但却一直没有获得真正的爱情。
  在与荷西结婚前,32岁的她可以说对爱情已经是“曾经沧海难为水”。她一直说,“荷西苦恋她六年”,但从来没有说“她也恋了荷西六年”。在那六年里,她三年在国外,三年在台湾。在国外期间,最少有三位追求者都是在最后一刻才被她拒绝。这些人都比荷西更接近她的爱情标准,但是她拒绝了,因为她心目中的爱情标准比这三位所能达到的还要高。回到台湾的三年,当她终于选到了愿意结婚的人,而那人却在结婚前被死神夺走了,最终她与荷西仓促结婚,是因为爱情,还是因为对爱情的绝望?
  她曾说自己是个比较传统的人,主张嫁鸡随鸡。其实,这样的表白只不过是为了满足读者的需要。读她的《倾城》,可以感觉到她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强烈地爱上一个人。从她未婚夫去世后能在极短的时间内与荷西结婚,也可以看出她不是一个主张寡妇不改嫁的人。但是为了塑造的荷西与自己的完美形象,她不能再嫁。
  重温她的文字,有一种感觉:她注定是和悲剧连在一起的,没有办法逃脱,因为她改变不了本性,也改变不了世界,所以只有在想象中做自己的梦。
  虚构的美丽文字能影响许多人,却无法让她心灵深处的撒哈拉变成绿洲,所以,真实的长筒丝袜最终了断了她虚假的丝绸之路。虚假包括虚构,但大于虚构,虚假还包括谎言。我们通常都不喜欢说谎的人,但并不拒绝虚构的美丽。
  梦人人都会做,美丽的梦只要做得好就会有人羡慕和仿效。有的,梦醒一笑而过,有的,沉醉不愿醒来,有的,把梦当作了现实,有的,还企图让世人一起把梦当作现实。
  今天,还有她那样的梦吗?
  在我看来,现在的爱情故事太世俗、太速食,再也没有她那种纯纯的味道,能让人沉溺的美丽太少了,就算是梦,也算不上好梦。
  所以就觉得,没有她的青春期是很可惜的。
  如果有谁还有心想去读懂她,那么,除了看她的书,还可以去听听她的声音,她的歌。
  她有一盘磁带,话是她说的,歌是齐豫唱的。
  我曾想在某一天,再听一次她和齐豫,但又有些怕,怕新的感觉会破坏旧的感觉,也许把那些回忆与怀念留在应该在的地方更好,让她也可以安眠。
其他文献
我终于有时间用诗来记录我在韩国所看的和所感的,并能借助联想重拾我关于祖国的人、事、风物的记忆。在我位于韩国大田的寓所里,笔和纸成了我晚上入睡前精神的寄托和思绪驰骋的荒原。我在做我想做的,也是我应该去做的,我想。  2002年3月5日,我踏上韩国的土地,去又松大学执教。从仁川国际机场乘大巴去大田的3个小时的旅途中,我深为仁川机场的现代、气派和人性化设施,以及巴士的干净整洁、乘客的安静有序、沿途绿化的
期刊
我在黑夜里旋转 在混沌里漂浮着旋转  蜷缩的姿势 模仿一次在母亲子宫里的睡眠  陈旧的火焰 无法唤醒我被施以咒语的脸  我渴求一座大理石的墓碑  我在黑夜的洪流里  唯一可以停靠的 漂浮的岛屿    幻想 一条在沙砾中的石头船 青苔聚满了它额上的浮雕  我将扬起使爱葬身的黑帆  我的戴礼帽的船长  微微地向我颔首  我们穿过北冰洋河所有的支流  在永远不被记起的 爱斯基摩人的避风港  靠岸
期刊
摘要:《世界》是贾樟柯从拍摄“地下电影”向主流化发展的转型之作,但是并没有改变他关注底层人物生活状态的一贯主题。有一张《世界》的影片海报这样写道:“我们是飘一代,飘在这个世界。要关注飘一代,就要关注这个世界。”那么贾樟柯理解的世界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他的电影的叙事风格和影像文本都蕴含着导演想要表达的真正内涵。  关键词:《世界》;贾樟柯;底层边缘人;谎言    作为新生代导演的领军人物,贾樟柯导演一
期刊
暮色淡淡地散下来。出旅舍,天就轻轻地洒起了细雨,早春一般润而不湿,犹如清新的雾气弥漫在初秋的夜空。五彩石铺就的街面虽然粗糙凹凸,但不积尘洼,不生杂草,经雨水润泽后熠熠生辉,让人幻想踏着彩云,如行在天。此际,步态闲雅的人们不正如仙人一般,三三两两、说说笑笑地去游一个天上的街市么。  远远的街灯明了,朦胧而昏黄,仿佛转眼间回到了古旧的夜都市,让人感觉虚幻而缥缈。街市上陈列的物品,果然是世上少有的奇珍啊
期刊
红苕,在我的家乡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红苕不争名,只埋在贫瘠的土壤里。  红苕要在春雨里栽下去才好。每当这时候,母亲就披上蓑衣,戴上斗笠,赤着脚,背着苕藤走向斜风细雨里。苕藤也真是怪呢,用锄头插到地里就能发芽、开花、结果。红苕怕水,所以栽苕以前要在地里刨出一个一个的沟来,藏不住水的贫瘠的沙地最适合它的生长。  红苕藤下了地,就开始慢慢地向田间地角蔓延。不能让它们太肆意,只留下主藤就好,这样才利于红苕
期刊
站在急流的江边  流水带走了无数行船  带走了水鸟的身影  也带走了歲月消逝的时光  我多么想  用爱去留住它们  可黑发  却染上了无情的冰霜     枫 叶    火烧半边天  只见血红  不见烟  秋风挥动无情袖  吹来了赤色的繁星  飘洒在人间  落在水中  染成了胭脂的水  落在大地  铺成了红色的毯  落在人们的脚下  人人争着  拾起这落红片片     情 缘    情是债  债是缘
期刊
岳婧雅,1986年生,河南郑州人。东华大学(原中国纺织大学)设计艺术学数码艺术设计方向硕士。发表论文《论中国画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影响及审美意义》《水墨元素的审美特质及其在插画中的运用》等,参与东华大学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徐亚非教授《电脑美术设计基础》(第二版)的编写。    摘要:镜头是画面构成的基础,每一个画面都是镜头最终的外在体现。作为动画艺术,为了更好地体现其作为运动的艺术,动画作品在
期刊
片片柔软洁白的飞雪  缓缓飘自童年  与我近在咫尺  又遥不可及迷迷茫茫    一群白鸽掠过小城的檐角  让人忆起遥远的山居  忆起爱情忆起翅膀的纯洁  忆起雨天多么优雅地飞翔    泥泞与泥泞之间谁能分辨  一朵茉莉的力量能否  抵御寂寞芳草茵茵的原野  哪片鸟语来自春天的芬芳    牧童的短笛在远方隐隐吹响  望着雨季的云朵不知那抹  翩飞童年的红蜻蜓  是否还在南方?    夏日里的三角梅 
期刊
采访时间:2009年 3月27日  采访主题:散文诗领域的多面手  采 访 人:汪志鑫(中外散文诗学会会员,《散文诗天地》编委,新疆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硬笔书法协会常务理事,以下简称汪)  被采访人:蔡丽双(中国当代杰出女诗人,原籍福建石狮,定居香港,文学博士,客座教授,编审,《香港文学报》社长,香港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香港文艺报》总编,《世界诗人》总编。获得希腊国际文学艺术学院“2002年度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