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初中数学复习阶段,由于复习面广,内容较多,时间紧迫,极易引起学生两极分化。如何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有效地增强初中数学的复习效果,需要广大初中数学教学进行深入研究,作者就这一问题谈谈看法和体会。
关键词: 新课程 初中数学 复习策略
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以来,新教学理念随着改革的春风吹遍了整个校园。新教学改革注重的是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中与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不相适应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方法,死气沉沉的课堂模式,以及学生的学习状态。经过这几年的探究,我们从过去的茫然无措到现在的坚定执著,在教学改革的道路上不断地摸索前行,逐渐形成了适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可以说,相比于传统的死板的教学模式和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现在的教学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可是,我们不能够自满,因为反观我们现在所取得的成果,距离新课程理念对教学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每一位一线初中数学教师都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对教育教学中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不断推进教学的开展,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工作才不会半途而废。另外,教学改革的实施离不开具体的学科特点,教学改革要与具体的学科相结合,所以只有加强初中数学学科中教学改革的研究才能对我们的教学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我们经历了由传统教学模式向新课程的教学模式的转变,也对数学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反思。我们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加强基础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良好的身心素质。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这对于教学和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初中数学复习阶段,由于复习面广,内容较多,时间紧迫,极易引起学生两极分化。如何在新课程改革增强下有效增强初中数学的复习效果,需要每一位初中数学教学进行深入研究,下面我就这一问题谈谈看法和体会。
一、尊重学生差异,夯实基础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尊严,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才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师在教学中不可以戴有色眼镜看人;相反,要把每个学生的发展作为我们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上要让每个学生多得到发展和进步,不能只是关注那几个学习成绩好的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同样也需要教师的关注和爱护。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们很容易做到,可是面对复习阶段的教学就走了样。这是因为复习阶段教学任务繁重,教学节奏加快,教师由于赶进度,就会使一些后进生掉队,导致学生的学习出现两极分化,甚至是复习越往后,掉队的学生越多。在临考之前回过头来看,老师们会发现,能够跟上教师节奏的学生寥寥无几,我们的教学又回到了精英教学的怪圈。有的老师为了不让学生掉队,故意放慢了复习进度,本着不落下一个学生的态度进行复习,把教学重点放在了后进生身上,这样导致的结果是优等生被忽视,复习任务不能完成或是完成的没有质量,拉低了优等生的成绩。可见以上这两种情况都是不可取的,那么在复习阶段如何处理好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复习效率的问题呢?我想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要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教学过程中所罗列的知识点要能够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基础性的问题要留给后进生回答,对于难一点的问题要留给优等生解决,同时也要促使中等生的进步。这样就能够达到抓两头促中间的效果。这样差异化的分层教学照顾了学生的差异性,既夯实了基础,又促进了学生的整体进步。
二、复习要贴近学生实际,注重实效
对于初中数学复习阶段的任务主要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知识梳理和典型例题的教学,使学生具备牢固的基础知识和解题能力,所以复习要贴近实际,注重实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对教学进行精简和优化,优化实际课堂教学效果。
1.在重视学生分层教学的基础上发展共性,培养个性。复习过程中,激励学生相互检查,相互出试卷检测,以共同提高。在分层教学中,帮助优等生发展审题和解题的能力,锻炼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对中等生多锻炼他们的耐心和细心,让他们多进行检查,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纠正;对学困生,重要是夯实他们的基础,确定知识底线。在操作过程中,要求把学生的各种反馈信息分层,并即时归纳整理,确立复习思路和复习重点,加强针对性。既重视学生的共同缺陷,又重视个体的差异特点。
2.开展专题复习训练,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开展复习必须向练习要质量,不仅要通过复习查漏补缺,更要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为此,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复习专题训练,在专题训练中可以有针对基础知识的,针对典型题型的,针对学生解题能力的,针对思维品质培养的,等等。从专题知识出发进行定向训练,精讲精练,加强普及提高,加强典型训练,及时反馈,正确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系统观念,按类型做题。教师必须将学生的复习定位在高角度上,精心选编针对性强的练习,让所有学生均有收益,不做无用功。
3.注重学生自我评价和反馈。学生的复习效果是否能够达到预想的效果,必须进行评价反馈。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复习策略,强化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开展学生的自我评价和测验评价,通过师生的交流和试卷的测验了解和掌握学生的真实情况。
三、复习时,做好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对不同的学生既要统一要求又要顾及差异,正确处理好“培优辅差促中间”的关系,同时进行健康心理素质培养,消除学生由于紧张造成的不良心理影响。让每个学生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考试,并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的复习阶段,教师要正确处理好学生的发展和知识考试技能之间的关系,尊重学生的差异性,采用分层教学,促进复习效率的最大化。
关键词: 新课程 初中数学 复习策略
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以来,新教学理念随着改革的春风吹遍了整个校园。新教学改革注重的是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中与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不相适应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方法,死气沉沉的课堂模式,以及学生的学习状态。经过这几年的探究,我们从过去的茫然无措到现在的坚定执著,在教学改革的道路上不断地摸索前行,逐渐形成了适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可以说,相比于传统的死板的教学模式和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现在的教学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可是,我们不能够自满,因为反观我们现在所取得的成果,距离新课程理念对教学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每一位一线初中数学教师都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对教育教学中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不断推进教学的开展,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工作才不会半途而废。另外,教学改革的实施离不开具体的学科特点,教学改革要与具体的学科相结合,所以只有加强初中数学学科中教学改革的研究才能对我们的教学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我们经历了由传统教学模式向新课程的教学模式的转变,也对数学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反思。我们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加强基础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良好的身心素质。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这对于教学和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初中数学复习阶段,由于复习面广,内容较多,时间紧迫,极易引起学生两极分化。如何在新课程改革增强下有效增强初中数学的复习效果,需要每一位初中数学教学进行深入研究,下面我就这一问题谈谈看法和体会。
一、尊重学生差异,夯实基础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尊严,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才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师在教学中不可以戴有色眼镜看人;相反,要把每个学生的发展作为我们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上要让每个学生多得到发展和进步,不能只是关注那几个学习成绩好的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同样也需要教师的关注和爱护。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们很容易做到,可是面对复习阶段的教学就走了样。这是因为复习阶段教学任务繁重,教学节奏加快,教师由于赶进度,就会使一些后进生掉队,导致学生的学习出现两极分化,甚至是复习越往后,掉队的学生越多。在临考之前回过头来看,老师们会发现,能够跟上教师节奏的学生寥寥无几,我们的教学又回到了精英教学的怪圈。有的老师为了不让学生掉队,故意放慢了复习进度,本着不落下一个学生的态度进行复习,把教学重点放在了后进生身上,这样导致的结果是优等生被忽视,复习任务不能完成或是完成的没有质量,拉低了优等生的成绩。可见以上这两种情况都是不可取的,那么在复习阶段如何处理好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复习效率的问题呢?我想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要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教学过程中所罗列的知识点要能够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基础性的问题要留给后进生回答,对于难一点的问题要留给优等生解决,同时也要促使中等生的进步。这样就能够达到抓两头促中间的效果。这样差异化的分层教学照顾了学生的差异性,既夯实了基础,又促进了学生的整体进步。
二、复习要贴近学生实际,注重实效
对于初中数学复习阶段的任务主要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知识梳理和典型例题的教学,使学生具备牢固的基础知识和解题能力,所以复习要贴近实际,注重实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对教学进行精简和优化,优化实际课堂教学效果。
1.在重视学生分层教学的基础上发展共性,培养个性。复习过程中,激励学生相互检查,相互出试卷检测,以共同提高。在分层教学中,帮助优等生发展审题和解题的能力,锻炼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对中等生多锻炼他们的耐心和细心,让他们多进行检查,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纠正;对学困生,重要是夯实他们的基础,确定知识底线。在操作过程中,要求把学生的各种反馈信息分层,并即时归纳整理,确立复习思路和复习重点,加强针对性。既重视学生的共同缺陷,又重视个体的差异特点。
2.开展专题复习训练,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开展复习必须向练习要质量,不仅要通过复习查漏补缺,更要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为此,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复习专题训练,在专题训练中可以有针对基础知识的,针对典型题型的,针对学生解题能力的,针对思维品质培养的,等等。从专题知识出发进行定向训练,精讲精练,加强普及提高,加强典型训练,及时反馈,正确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系统观念,按类型做题。教师必须将学生的复习定位在高角度上,精心选编针对性强的练习,让所有学生均有收益,不做无用功。
3.注重学生自我评价和反馈。学生的复习效果是否能够达到预想的效果,必须进行评价反馈。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复习策略,强化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开展学生的自我评价和测验评价,通过师生的交流和试卷的测验了解和掌握学生的真实情况。
三、复习时,做好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对不同的学生既要统一要求又要顾及差异,正确处理好“培优辅差促中间”的关系,同时进行健康心理素质培养,消除学生由于紧张造成的不良心理影响。让每个学生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考试,并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的复习阶段,教师要正确处理好学生的发展和知识考试技能之间的关系,尊重学生的差异性,采用分层教学,促进复习效率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