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职业学校《中医学基础》教学方法探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bne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医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凝结了我国古代先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与智慧。随着中医事业的发展,对职业学校的中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卫生职业学校《中医学基础》的教学方法使用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卫生职业学校《中医学基础》的教学方法,以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提高职业院校中医学基础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职业学校;《中医学基础》;教学方法
  【中国分类号】G718
  
  中医事业取得了不断的进步,社会对于职业学校的中医教学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诉求。革新卫生职业学校中的《中医学基础》的教育教学方法,对于《中医学基础》教学的质量和促进学生中医学知识与技能的提高意义重大。因此,在新的发展形势下,面对高素质人才要求标准的不断提高,如何优化卫生职业院校《中医学基础》的教学方法,促进中医教学课堂充满活力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一、卫生职业学校《中医学基础》教学方法的使用现状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很多职业学校在《中医学基础》课堂教学的开展并不理想。许多教师在《中医学基础》的课堂,习惯将自己当作课堂的主角,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满堂灌”的教学,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进行中医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职业学校《中医学基础》的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常年采用一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课堂失去了新鲜感,学习积极性不高。职业学校中《中医学基础》的课堂教学,表面上部分教师采用了丰富的教学方法,但是这些教学方法脱离了《中医学基础》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华而不实,不能真正实现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1]。
  上述情况的存在,不利于学生对《中医学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把握,阻碍了职业学校《中医学基础》教学质量的提高,进一步影响了中医临床各学科的学习和提高。因此,如何改善卫生职业学校《中医学基础》的教学方法,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已经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卫生职业学校《中医学基础》的教学方法
  1、中西医对比教学法
  现代年轻人对于中医的认识和接触都比较少,中医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粹,西医是西方从医者对治病的经验积累,但各有所长。而现代人思维方式都以西方思维方式为主,因此,在《中医学基础》教学中,我们采用中西医对比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全面地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医学,同时,吸取西医的长处,取长补短[2]。
  以“脏腑学说”为例,中医学中提到心主血脉,且与神志相关联。这样的内容偏于抽象,这时我们可以结合西方的解剖学对心脏的生理结构和功能进行补充,同时以换心手术后病人的性格变化来印证心主神志的功能,这样一来,可以开阔视野,促进学生对于脏腑知识的全面理解与把握。
  2、尊重学生主体性,开展合作教学与研究性学习
  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部分教师惯用“一言堂”的形式进行教学活动,使得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处于被动地位,没有学习兴趣,在中医学基础课堂上昏昏欲睡[3]。
  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必须在《中医学基础》的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遵循“教必须以学为立足点”的教育理念,开展合作教学与研究性学习,这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如“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的主要方法,医者通过收集病患资料,进而分析患者的病因病机。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某种“病情”,模拟诊病的情景,让学生通过模拟合作强化对中医医理、药理的理解,提高诊断、分析病情、开药方的技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通过设计研究性学习方案,让小组开展课题讨论与研究,更加深了同学们学习与探究中医的热情。
  3、提问式教学法,建立互动课堂
  在《中医学基础》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好提问式的教学方法,以此建立起《中医学基础》的互动课堂。一方面,可以老师提问、学生回答或者学生提问、老师回答的形式,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另一方面,可以采用学生提问学生的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4]。
  以“气”的学习为例,在学习正课之前,我先向学生提问:我们在看武侠小说或者武打影片时,经常会看到“元气大伤”的字眼,那么究竟气是指什么?元气又指什么?它们有什么区别,又有哪些功效?如此一来,学生在预习时就有了一定的目标,对于“气”这一部分的重点和难点有了一个初步的把握。
  4、利用多媒体等教具进行教学
  在中医学基础教学中,部分教师,尤其是一些老教师不习惯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中医中涉及许多抽象的知识点,还有人体中诸如穴位、静脉等的构造,仅仅凭教师的讲授、观看教材上的配图,难以充分地把握这些内容,阻碍了《中医学基础》教学效率的提高,也造成了教育技术资源的浪费[5]。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实施《中医学基础》的教学。比如利用人体经络模型进行讲解,直观的学习经络的分布。更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多种角度绘制的人体经脉和穴位图形图像甚至气血延着经络穴位的动态运行,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动态的观察经络分布情况和各自的功能。也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中医相关的记录片,让学生了解中医的前世今生,激发学生学习《中医学基础》的兴趣。
  5、以人为本,培养自我养生观念,增强学习兴趣
  医学以实用为上。鼓励学生以自己为实验品,通过《中医学基础》的学习,学会养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到天人合一。在此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束语:
  革新卫生职业学校《中医学基础》的教学方法对于中医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中医专业素养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医学快速发展的推动之下,对于卫生职业学校《中医学基础》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当不断丰富和完善教学方法,在《中医学基础》的课堂教学中采用中西医对比教学法,扎实中医知识,补充中医不足;采用合作教学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中医知识的兴趣;采用提问式教学法,建立互动课堂;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促进学生对中医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进而不断提高卫生职业院校《中医学基础》的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加优秀的中医人才。
  参考文献:
  [1]赵晓睿,徐鹏虎.《中医学基础》PBL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J].才智,2012,34(05):152-153.
  [2]李伟荣.中医学基础教学初探[J].职业,2013,14(09):159-160.
  [3]赵晓睿.《中医学基础》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知识经济,2013,23(14):166.
  
其他文献
摘要:电子技术是现代职业教育工科类专业的基础科目,本文结合技工学校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出现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象指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如何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三方面浅谈对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的一点体会。  关键词:改革;主观能动性;多媒体;兴趣  【中国分类法】G718    《电子技术基础》是技工职业类学校机电、电子等工科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在应用型
【摘要】教材建设是课程体系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实施教学计划,保证教学任务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之一。教材的合适与否,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和培养目标的实现。为了使我校目前使用的教材《饭店日语》能更好地满足中专学生对实习和就业的需求,成为真正的精选语言材料,同时具有更新教学内容、扩大知识含量。我校几位日语老师和酒店专业的老师对现用的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以就业、加强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目的,一起编写更为适合
  本论文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872029)的资助。   房地产业被誉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起重要作用,但同时也是高污染、高消耗、高投入的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词句积累丰富,但他们的习作为什么依然表达无序、空洞枯燥呢?调研发现,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习惯于采用朗读感悟、品词析句的方法进行教学,把理解课文的意思作为教学重点。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教学方法,使得阅读与习作教学呈现了“脱钩”现象。学生的习作要经历立意、构篇、表达等过程,习作应从模仿开始,教师应让学生在阅读中仿神、仿形和仿言,实现阅读与写作的联动。  一、阅读中“仿神”——学会立
期刊
【摘要】《基础护理学》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临床课程。近年来采用了多媒体授课形式,改变了传统教学形式单一的弊端,大大丰富了基础护理学教学内容的表现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在采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问题,如多媒体课件本身存在质量问题;过分夸大多媒体的作用等。分析其原因,将我们的解决方案与大家共享。  【关键词】基础护理学;多媒体教学;问题与对策  【中国分类号】G434  
摘要:从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与实际工作状况来看,很多中职学校养殖专业的毕业生都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尤其是实践能力。本文分析了中职养殖专业实践性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提高中职养殖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展开简要讨论与分析。  关键词:养殖专业;实践性教学;教学改革  【中国分类号】G420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我国养殖业也快速发展,出现了大批规模化、工厂化的养殖企业,这些企业需要大量既掌握专业
【中国分类号】G71    文化是一所学校区别另一所学校的鉴别码,优秀文化是学校发展的内驱力和软实力。可以说,谁把握了文化发展的方向,谁掌握了文化内涵的制高点,谁撬动了文化力量的杠杆,谁就获得了学校创新发展和优质发展的主动权和力量源。[4]  学校物质文化是由学校师生员工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各种物质设施,它们能够迅速为人们提供感觉刺激,给人一种有意义的感情熏陶和启迪,是一种以物质形态为主要研究对
如何提高早读的实效,是很多老师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很多时候,有些老师只是让学生们简单地读课文,所以学生们对于自己到底要读什么,为什么要读也搞不清楚。通常时候学生们只是机械地朗读,个别学生甚至在早读期间仅仅只是随意地翻阅课本或闲聊。  不少早读的朗读内容大多以課文为主,阅读内容比较单一,每天重复着同样的阅读内容,学生的阅读兴趣就会大大降低。长此以往早读会变得枯燥,缺乏新鲜感,最终导致学生厌恶早读,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