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企业满意的职业教育

来源 :河南教育·职成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rui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推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作中,办好企业满意的职业教育,应该是我们工作的目标。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对于校企合作工作,我们提出办好企业满意的职业教育,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提升职业教育质量,以培养高质量技术技能型人才为重点,全面服务企业。河南省人民政府颁布的《河南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界定的校企合作,是指职业院校与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在人才培养与职工培训、科技创新与技术服务、资源共享与共同发展等方面开展的合作。那么,广义上的“企业”,就是狭义上的企业加上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亦指社会。
  为什么要办好企业满意的职业教育?
  首先,职业教育在本质上与企业密切相关。职业教育具有社会性、职业性和实践性的基本属性。职业教育与整个社会的联系紧密而具体,对社会环境具有高度依存性,与民生就业直接联系,而就业又是高度综合性的社会工程,涉及政治、经济、人口、资源、文化、习俗等各方面。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只有吸纳全社会的力量才能办好。职业教育也只有与生产实践、工作过程相结合,学生才能学到未来职业中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其次,职业教育的基本人才培养模式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材编写、教学实践等教学全过程,都是在企业的参与和支持下完成的,这个教育教学过程是一个校企合作的过程。再次,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技术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2009年,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提出,中等职业学校应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这样一大批技术技能型人才,是为企业生产服务的,他们就业的目标岗位是企业。因而,职业教育自始至终都离不开企业的参与和支持,办好企业满意的职业教育,实为应然之举。
  怎样办好企业满意的职业教育?
  第一,政府推动。政府应统筹协调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规划、资源配置、经费保障、督导评估等,推动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省政府2012年成立了河南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委员会,制定了相关政策,搭建了实质性合作框架,以推动深层次、多模式的校企合作。第二,行业指导协调。行业应发挥其在信息、人才和技术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发布和预测本行业用人信息;发挥行业密切联系企业的优势,促进教师到企业实践和学生顶岗实习;组织行业内员工培训,鼓励企业中的能工巧匠、业务骨干到职业院校兼职。我省先后成立了3批共25个行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即“行指委”,已真正架起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的桥梁,发挥纽带作用,深入推进校企协同育人,实现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同发展。第三,院校要积极主动。职业教育正在走向质量提升、内涵发展的新阶段,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应积极主动与企业联系,参照企业需求开设专业,安排企业需要的课程,与企业联合编写教材,与企业共同开展课堂教学,在企业的参与和支持下完成教学、课程设置、评价和管理、学生实习等工作。第四,企业要发挥重要主体作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规模以上企业要有机构或人员组织实施职工教育培训,对接职业院校,设立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岗位。在社会角色中,企业是主角,教育是配角,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为企业发展服务的,为企业发展的奠定了基础。企业是校企合作的受益者,可以说,企业的发展是建立在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因此,企业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办学主体,应有参与职业教育的自觉性,积极与职业院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积极参与职业学校教学的全过程,实现校企共同发展,共同助推“中国制造2025”目标的实现,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作者系河南省教育厅职成教处副处长)(责编 张红延)
其他文献
自1993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首次提出“终身教育”的概念以来,发展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已成为我国的一项教育政策开始实行,并不断深化、细化。1999 年,国务院批转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建立“终身学习体系的目标”, 指出“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工作, 逐步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努力提高全民素质”。而后,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都明确提出,要“构建终身教育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职业教育先后三次被提及,“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覆盖范围包括所有农村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及“加快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和特殊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回顾2004年迄今的10次政府工作报告,“职业教育”作为关键词一共出现了28次。这足可见,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其具体包括加大投入、纳入地方教育发展的目标考核等。而要让职业教育进一步健康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现代职业教育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服务一线,培养高索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促进全体劳动者
当今世界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中国要想在世界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依赖于产业的转型升级,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取决于技术
为更好地推动我省职业教育攻坚工作的深入发展,积极搭建校企合作的平台,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1】14号)精神,我省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实施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项目(以下简称“项目”)。自上半年项目启动以来,省教育厅、省财政厅首批确认22家企业实践基地,开设21个专业,安排370名青年教师参加企业实
习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提出和论述,进一步指明了我国发展前进的目标和方向,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也必将激发起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巨大力量。河南教育战线特别是职教战线的广大教职工生认真学习之后,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师生们一致认为,梦想是一种境界,一种理想,更是一种追求。追梦、筑梦,是每个个体和群体的美好愿望和期待。习总书记的“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人民梦。对职教人这个
2010年6月,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0〕9号),其总体目标是从2010年到2013年,在全国近1.5万所各类中职学校中由中央财政重点支持1000所中等职业学校改革创新,形成一批代表国家职业教育办学水平的中等职业学校,大幅度提高这些学校办学的规范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使其成为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其重要前提是在正确理解“现代职业教育”内涵的基础上积极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与此同时,“知识+技能”考试制度改革的要求日渐迫切,“职业教育高考”的呼声渐高。有的学者提出,应当把高等职业教育列入高考;有的专家认为,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即是职业教育的“高考”;有的同志呼吁,职业教育高考应与普通高考分离,等等。笔者认为,“职业教育高考”是指合格的中等职业学校、高职高专毕业生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实行“知识+技能”考试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