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春雨:科学是一件非常酷的事情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chile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所河北普通高校,一名普通副教授,一项科研成果,却在国际生物学界引起了巨大轰动。
  故事的主人公叫韩春雨,是河北科技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韩春雨的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成果。他的团队发明了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NgAgo-gDNA,向已有的最时兴技术CRISPR-Cas9发起了挑战。CRISPR-Cas9被认为是第三代基因编辑技术,近些年来一直是诺贝尔奖的热门。而韩春雨团队的发现,在很多业内人看来,堪称是“第四代”技术。
  自文章发表后,韩春雨一成不变的“泡在实验室里的安静生活”一下被打破了。从世界各地蜂拥而至的邮件,有谈学术的,也有谈合作的,不少人都是他仰视的行业前辈。多家媒体也在排着队等待采访这个新晋的“网红科学家”。
  比起走红后的光鲜,韩春雨团队的科研之路,并不是那么好走。
  在此之前,韩春雨曾有过两次失败的跟风。CRISPR-Cas9技术出现后,韩春雨的团队曾使用这一技术变异了一些植物,当他们准备把这一过程梳理成型时,学术杂志推出了同类文章;随后他们试图通过设计对该技术进行改进,然而又被别人抢先发表。
  韩春雨决定不再跟风,要做原创。他的团队只有5人,实验室像极了上世纪80年代的老式教室,实验所用的器皿,有些是喝完的饮料瓶。发起研究时,因为申请到的各类基金,韩春雨并不缺钱,但后来的预算超出他的预期,目前,他还欠下了30多万元。
  事实上,韩春雨也一直在自己选择和争取最佳的科研环境。2006年开始在河北科技大学任教,至今十年,期间他只作为通讯作者发表过两篇中文论文,学校几乎从未给过他诸如发表论文的压力,这才让他有条件泡在实验室专注实验本身。就像当初选择来这里一样,韩春雨说,未来他还会继续留在这里。“这里就是我的MIT(麻省理工学院)。”
  在韩春雨看来,科学家是理想派,任何研究都充满着未知和梦想,科学“是一件非常酷的事”。当年他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读博时就认定了一个道理:“一个不爱做实验的人,不可能是科学家。”博士毕业后,韩春雨选择留在实验室继续做研究。当时连个地铺都没有,哪个学弟不在他就借个地方睡觉。如果学弟都在,他便在协和医院的走廊里找个僻静的地方打开铺盖卷。两年后韩春雨将其研究成果发表在了《核酸研究》上,也正是凭借这篇文章,他被河北科技大学引进。
  家里人也从未干涉过他的任何一次选择,韩春雨至今还是一个无房户,一家三口住在学校提供的58平米的住宅里。学校原本给他提供了一套大的新楼房。但他看重了这套旧住宅离实验室只有5分钟的便利,“够用就好!”他说。
  “如果说梦想,就是了解更多未知的世界。真要去自然界探险的话,我有点怕,所以选择在科学上探险。”
  韩春雨实验室的另一位研究生姜峰,也参与了本次的新技术。大学期间,韩春雨来他所在学院开了一次讲座,他听了之后被韩春雨吸引了。“他的想法天马行空,看问题十分透彻。”学生们都挺喜欢这个幽默有才的老师。可报考他的研究生却也不是很多,因为大家都知道,做韩老师的学生,必须要发自内心热爱科学,这一点若不具备,肯定没戏。
  平日里,韩春雨常坐在实验室一个短了一条腿的小转椅上,通过互联网时刻关注着学术前沿的最新动态。有学生笑称,他的实验室就是少林寺的“藏经阁”,而他本人就是那个轻易不出手的武林高手——扫地僧。
  韩春雨还是周星驰的影迷,他从周星驰的电影中看到了不少人生智慧。“其实我是一个演员。”《喜剧之王》里的这句经典台词,韩春雨极有共鸣。“就是你的内心一定要是一个什么,比如我的内心,即使没有发这篇文章,即使大家不知道有韩春雨这个人,我的自我认同一直是科学家,而不是科学工作者。”
  热议锐评:你可以不知道基因编辑技术是什么,但不能不佩服韩春雨,这就是科学家的工匠精神。成功的基因,在于执着的兴趣。如果说,“咬定青山不放松”是一种定力,“板凳一坐十年冷”则是一种境界。从容、淡定、坚毅、自信,冷板凳也有坐热的一天,韩春雨的“中国故事”充满正能量。(关育兵)
  素材运用:工匠精神;执着;付出与收获;正能量;热爱……
  (资料来源:《中国新闻周刊》《都市快报》)
其他文献
人生没有坦途。倾听内心的呼唤,寻找自己的道路,敢于挑战自己,这是我们应有的人生态度。在这个过程中,难免遇到挫折和失败。勇敢的去面对人生的挫折和失败,锻炼出不屈的意志和信念,人生就会越来越精彩。就如海明威所说,“一个人可以被摧毁,但不能被打败。”失败后再爬起来,继续前进,这才是真正的英雄本色。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蔡洪滨把毕业生比作《老人与海》故事里那个追随老人的孩子马诺林,他是善良、忠诚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的文学创作现象。莫言在精神资源与文学意图方面展现了“守成”的一面,而在形式创新与风格提纯方面则有其大胆的“创变”。在精神资源的掘进及其拓展、艺术革新与冒进的把握,以及“遗世独立的世界观和艺术观”的坚守等方面,莫言近年文学创作呈现了诸多可供探讨的话题。莫言仍在文学创作的“壮年”,已经为世界贡献了个性化的创作和艺术产品,未来的期待也许会成為对他的一种持久的压力
木雕流金,岁月涟漪,立在矮土墙旁,隐约闻到醇浓的红薯香,这香气飘进心间,打开童年难忘的记忆。  小时候的我最爱吃红薯,每到寒风刺骨、银装素裹的冬季,便求着奶奶和我一起烤红薯。奶奶总是笑着答应。我便牵着她的手,乐颠颠地跑向炉灶,只听得她说:“看你疯的像猴儿似的,慢点儿。”我脸上绽开了笑,感到那声音饱含了亲切与关心,一股暖流直达心底,让这寒冷的冬天亦充满了温暖。  炉火旺,脸儿红,我蜷缩在奶奶怀里,双
6月29日上午10点半,44岁的张永辉脱下藏青色学位袍,离开礼堂,穿过校园,走进电子科技大学的门卫室。一个半小时前,作为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他参加了人生第一次毕业典礼。现在,他回到了自己的保安岗位。  作为曾经只有高中文凭的退伍军人,张永辉被问得最多的问题是:“你一个保安,需要读那么多书吗?”他总会微笑回答:“读书真的很重要,读研究生期间,我学到了很多解决问题的思路,这跟不
【2016年中考备考作文试题】  生活中有乌云、雾霾、雨雪、冰雹……但是它们都是遮不住太阳的。其实只要你转个角度你就会发现,阳光一直都在,它一直守候在我们的身边。只是有时我们会忽略它的存在。  请以“阳光一直都在”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  【名师题解】  理解文题。  理解文题关键词的意思,需抓住两个重点词:阳光、一直。“阳光”与阴暗相对,它的延伸意义非常广泛:爱是阳光,希望是阳光
家门旁的老泥墙,是我无法忘却的关于姥姥的记忆。姥姥和那堵老泥墙,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像她们从来就在一起,姥姥一生一世都在老泥墙里向外张望。  老泥墙的边上有一个砖块砌成的台阶,参差不齐的,小时候我经常爬到最上面,从上往下张望院里靠着泥墙坐着的姥姥,或者是和邻家的孩子一起从泥墙上蹦下来,再爬上去,就這样乐此不疲地玩着,直到长大。  在我四岁那一年的春天,院里的枣树摆动着缀满枝头的小花,还未从寒冬
【2018年中考作文备考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从中选择一个角度构思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叙述经历,可抒发情感,可发表议论。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童话大王郑渊洁每天收到大量小读者来信,最多的时候一天数以千计。家里放不下,家人提议将这些信处理掉,郑渊洁摇头:“一封信都不能扔,因为这是孩子们对我多大的信任啊,我得买房子给它们住。”为存信,郑渊洁一口气买了10套房子。  郑渊洁说:“这十套房
“雷猴”是“你好”的粤语发音,7月1日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的纪念日。鼹鼠老师想带着大家穿过庆祝的烟火,在一个个感动人心的细节里,体味东方明珠的风云变幻,并站在时光的长河里祝福香港:青春向上!踏浪高歌!在盛世中开拓更加美好的明天!  2秒的尊严之争  78岁的安文彬老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外交官,从事外交工作38年,先后在中国驻加拿大和美国使领馆工作达18年之久,曾担任中国驻加拿大温哥华总领事、中国驻美
2月22日,网友曝光一段萨顶顶在“2016星光璀璨元宵节晚会”上话筒拿反假唱的视频,整段画面看上去非常搞笑,遭到众网友的不满和调侃。对此,萨顶顶在自己的微博回应:“别骂了,下次演的更精细些,大家消消气!”萨顶顶的这个回应,显然没有把假唱当回事。  近年来,关于假唱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赞成者认为,假唱可以保证节目的质量。更有春晚导演为假唱辩护说:“只要是本人的声音就不算假唱。”反对者则认为,假唱公
我们步入内蒙古响沙湾沙漠景区,这里只有茫茫的黄沙,四处寸草不生,炎炎烈日把这儿晒得没有一滴水,真让人望而生畏。  我正面对着被太阳晒得闪闪发光的满目黄沙作无边的遐思,突然,眼前的黄沙一下子失去了光泽。我惊诧地抬起头,赫然发现头顶的太阳竟然被乌云遮住了,而远处的天边,一大块一大块的乌云,像千军万马,正源源不断地奔腾而来。  难道会在沙漠中遇见雨吗?我在平原处,在大海里,在高山巅,在草地上,曾经多次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