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田径运动技术教学是体育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体育手势语作为田径教学和、训练和竞赛中师生之间的信息传递重要途径和手段。在田径技术教学过程中,学生在练习场中练习,老师随时随地站在场边观察指导,这为田径教学过程中运用手势语言进行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田径教学中的手势语手势是指利用手臂、手、手指动作来表达教师的意图和对田径运动各项目技术、战术姿势进行形象的模仿和演示,它有助于学生建立正确地动作表象,是态势语的一种细分手势运用得当,有助于老师组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对解决教学中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运动技术有着直面的分解和体现,对于竞赛训练中有着简单明了的信息指示,合理运用手势语是田径课堂教学直观法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训练和竞赛重要信息指导,利用手勢语来帮助提高教学效果是课堂教学重要的手段之一,本文通从介绍体育手势语的功能、体育手势语的表达形式和体育手势语的传递性能以及其他方面的功能方面加以研究,为田径教学手势语的运用和提高教学效果等方面提供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田径教学;体育手势语;教学功能
手势语是人类用来表达感情、交流思想的工具。在田径项目教学过程中,因受到课程特点、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课堂环境等诸多条件的制约,田径教师合理的手势语语言能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和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便于接受和掌握运动技术,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师生之间的信息传递效率。如果信息的传递,交往和沟通仅限于语言,那么,人们复杂的思想,丰富的感情就不可能得到充实的交流和理解,每一个科学合理的手势、动作、表情等都表达出了深刻的含义和丰富的内容,由此奠定了体育手势语在信息传递、人际交往和沟通之间的重要地位。体育老师的手势具在体育教学中有独特的功效,不仅有助于有声语言的陈述说明,强调动作技术的要点和难点,而且增强有声语言的感染力与说服力。牵制学生的注意。为了提高学生做动作的频率和活跃课堂气氛,以及制止不良行为的延续,教师可以采用击掌来代替哨音和口令。这样恰当地运用手势,可以消除手势是语言的一种重要补充。它可充分地体现教师统帅全军的风度和气派,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上体育课的兴趣,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运用手势还可消除因噪音影响语言效果的不良因素
1体育手势语语在田径教学中的功能
1.1有利于提高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加深学生对动作技术的感知理解。在教学中的某特定条件下,教师仅靠语言和示范等手段输出信息,而不借助一定的非语言行为,就可能表达不清动作技术的结构,不利于学生感知和理解。如教师为突出运动技术动作的专有特性时,可把重点环节的示范静止稍长一些时间,用恰当的手势加以指导,以利于学生建立一个清晰的动作表现。对难于做静止示范的技术难点,关键之处,教师可用手势来指点动作的用力方向,用手臂的摆动来代替动作幅度与速率,用手比划高、长度等,使学生对动作技术建立时间、空间的概念,加快对动作技术的领会,教师的讲解、示范联系神态、身姿等非语言行为,有助于学生正确感知并深刻领会其真实含义。
1.2有利于维持课堂纪律
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调节学生的学习生活。用非语言行为来维持课堂纪律,某些时候比语言行为效果好得多。非语言行为还能输出一种试探信息,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了解学生对体育知识,技术范围掌握的程度。体育教学中非语言行为的作用还远不止这些,可见教师的手势语言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是很大的。整洁,优雅的仪表仪容,和蔼可亲的态度,饱满的精神,健美的体魄和优美的姿态,对于体育课堂教学十分必要。因为这不仅是教师个人文明修养的外在表现,而且是吸引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一种无形的感召力,是课堂教学训练行动的指挥棒。
2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中其他的表达形式
2.1仪表姿态
体育教师的仪表、姿态是向学生表达有意义信号的符号系统,由于教师的仪表姿态是学生在课堂上最先得到的信息,产生先入为主的效应,往往影响学生对教师的心里基调,进而影响学生对待教师本人的态度及相关认知,甚至决定学生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心里状态。比如,教师的面孔形象可以表现严厉的,仁慈的;衣着可以是整洁的,随便的,举止可以是文雅的,粗野的等。这些外部形态不同,学生反响也不同。
2.2眼神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它不仅传递信息,增强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表达有赞美,反对,劝勉,制止,命令等意向。有经验的体育教师总使自己的眼神与学生的身体语言进行畅快的“对语”。例如:学生精力不集中,教师可通过一种暗示性的眼神提醒学生注意,学生做得对的方面,教师投以赞美的眼光,学生会感到高兴,自豪等。体育教学中,教师总使自己的眼光与每个学生的眼光交替“对流”,把握信息反馈,以控制学生始终处于最佳求知状态下去接受各种信息,达到体育的教学效果,完成教学任务。
2.3田径教学手势语要结合其他体态语言一起使用
田径教学手势语要结合其他体态语言一起使用效果会更佳,体育手势语是体育体态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配合其他体态语共同使用,使其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2.4作为战术信号
田径课堂手势语在竞赛训练和比赛中可以充当战术新号远程遥控运动员竞赛训练。
3体育手势语的传递性能
3.1作为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
手势语言的运用可以加强教学双方的信息传递与情感交流,充分保证教学过程的流畅。体育教师用身姿动作将教学信息传递给学生,学生接受教师的总体态势及个人的各种身体动作所表露的具体与象征意义,实现教学交流。教师将具有深意的表情、眼神等传递给学生,学生接受肯定或否定、表扬或批评的手势语言,立即作出反应。教师通过学生的表情、眼神、身体动作所表现的情绪色彩、思想等检查教学效果,调整教学进度和改进教学方法。教师与学生通过运用各种手势语言传递信息,相互感染和相互影响。 3.2特定指向性
体育教学通常是在比较空旷的地方进行,空间大,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大,学生容易分散注意力。有声语言是靠声音传播的,不容易进入学生的听觉器官,教师发出的信息很难被接受,而手势语言能指向特定的目标,所发出的信息必须用视觉才能接收到,视觉在接受信息时有一定的方向性。因此,手势语言比有声语言表现出更强的指向性,能够更集中地指向某一特定的人或部分人。
3.3传递性
手势语言作为无声语言的特殊形式,可以把教师对学生某种行为的评价态度用暗示的方式隐蔽地传达给学生,并且只有在特定的环境和情景下才能准确地理解其含义,达到双向传递与沟通的效果和层次。
3.4手势语言是教学的重要内容
体育手势语能够独立地传递信息,反映出手势语言表达思想的规定性与强制性。在教学中,手势语言是人的一定思想情感和精神境界的呈现,许多情况下它起到主要作用,有声语言降为次要作用。教师每一个动作的具体步骤、方式、细节具有严格的规定性,这种手势语言带有强迫的含义,即学生只能按照教师所传递的信息去观察、学习、体验及模仿,突出了手势语言客观独立的传播作用,这些手势语本身需要言传身教,需要学生认真学习,使之成为约定成俗的共同工具。
4结论
教师的各种肢体语言中,手势在教学、训练和竞赛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人的手势动作灵活,举放开合自如,是表达和传递情感的重要途径,体育教师通过优美的手势语言来感染学生的心灵、提高教学、训练和竞赛效果,是体育教育的特点。以身体的活动来“寓教于乐”,通过直接、生动、鲜明的手势语言美来激荡人的情感,产生感情共鸣。体育手势语与所有的体态语言一起表达了真与善,即反映正面精神品质的道德情操、文化品位、坚毅的性格、豁达的胸境和坚强的意志品质等。教师或者教练员庄重而稳健的举止、潇洒而有魅力的风度、健美的身体、亲善友好的表情、传情表意的眼神,特别是富有指挥性能的体育手势语等肢体语言都是体育美的具体表现形式。因此,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中体育教师或者教练员要善于利用这些肢体语言去感染学生,让良好的学习情绪贯穿于课堂教学和训练的始终,最终达到好的教学、训练和竞赛效果。
参考文献:
[1](美)朱丽叶斯·法斯特[著].体态语言——人体姿态的奥秘[J].云南人民出版杜,1988.
[2]金钦昌.学校体育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孔令明.《教师教学技巧》[J].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4]李振村,庄锦英.《教师体态语言艺术》[J].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
[5]牟先涛 .体育语言的艺术 [J].体育教学,2 0 0 5.1 .
[6]吴健,樊 江 波 . 激 励 性 评 价 在 体 育 教 学中 的 运 用 [J].体 育 教 学,2007.6.
[7]孙长缨.当代大学生就业研究[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8).157-58.
[8]趙永吉,田爱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4(12):44.
关键词:田径教学;体育手势语;教学功能
手势语是人类用来表达感情、交流思想的工具。在田径项目教学过程中,因受到课程特点、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课堂环境等诸多条件的制约,田径教师合理的手势语语言能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和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便于接受和掌握运动技术,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师生之间的信息传递效率。如果信息的传递,交往和沟通仅限于语言,那么,人们复杂的思想,丰富的感情就不可能得到充实的交流和理解,每一个科学合理的手势、动作、表情等都表达出了深刻的含义和丰富的内容,由此奠定了体育手势语在信息传递、人际交往和沟通之间的重要地位。体育老师的手势具在体育教学中有独特的功效,不仅有助于有声语言的陈述说明,强调动作技术的要点和难点,而且增强有声语言的感染力与说服力。牵制学生的注意。为了提高学生做动作的频率和活跃课堂气氛,以及制止不良行为的延续,教师可以采用击掌来代替哨音和口令。这样恰当地运用手势,可以消除手势是语言的一种重要补充。它可充分地体现教师统帅全军的风度和气派,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上体育课的兴趣,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运用手势还可消除因噪音影响语言效果的不良因素
1体育手势语语在田径教学中的功能
1.1有利于提高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加深学生对动作技术的感知理解。在教学中的某特定条件下,教师仅靠语言和示范等手段输出信息,而不借助一定的非语言行为,就可能表达不清动作技术的结构,不利于学生感知和理解。如教师为突出运动技术动作的专有特性时,可把重点环节的示范静止稍长一些时间,用恰当的手势加以指导,以利于学生建立一个清晰的动作表现。对难于做静止示范的技术难点,关键之处,教师可用手势来指点动作的用力方向,用手臂的摆动来代替动作幅度与速率,用手比划高、长度等,使学生对动作技术建立时间、空间的概念,加快对动作技术的领会,教师的讲解、示范联系神态、身姿等非语言行为,有助于学生正确感知并深刻领会其真实含义。
1.2有利于维持课堂纪律
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调节学生的学习生活。用非语言行为来维持课堂纪律,某些时候比语言行为效果好得多。非语言行为还能输出一种试探信息,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了解学生对体育知识,技术范围掌握的程度。体育教学中非语言行为的作用还远不止这些,可见教师的手势语言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是很大的。整洁,优雅的仪表仪容,和蔼可亲的态度,饱满的精神,健美的体魄和优美的姿态,对于体育课堂教学十分必要。因为这不仅是教师个人文明修养的外在表现,而且是吸引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一种无形的感召力,是课堂教学训练行动的指挥棒。
2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中其他的表达形式
2.1仪表姿态
体育教师的仪表、姿态是向学生表达有意义信号的符号系统,由于教师的仪表姿态是学生在课堂上最先得到的信息,产生先入为主的效应,往往影响学生对教师的心里基调,进而影响学生对待教师本人的态度及相关认知,甚至决定学生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心里状态。比如,教师的面孔形象可以表现严厉的,仁慈的;衣着可以是整洁的,随便的,举止可以是文雅的,粗野的等。这些外部形态不同,学生反响也不同。
2.2眼神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它不仅传递信息,增强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表达有赞美,反对,劝勉,制止,命令等意向。有经验的体育教师总使自己的眼神与学生的身体语言进行畅快的“对语”。例如:学生精力不集中,教师可通过一种暗示性的眼神提醒学生注意,学生做得对的方面,教师投以赞美的眼光,学生会感到高兴,自豪等。体育教学中,教师总使自己的眼光与每个学生的眼光交替“对流”,把握信息反馈,以控制学生始终处于最佳求知状态下去接受各种信息,达到体育的教学效果,完成教学任务。
2.3田径教学手势语要结合其他体态语言一起使用
田径教学手势语要结合其他体态语言一起使用效果会更佳,体育手势语是体育体态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配合其他体态语共同使用,使其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2.4作为战术信号
田径课堂手势语在竞赛训练和比赛中可以充当战术新号远程遥控运动员竞赛训练。
3体育手势语的传递性能
3.1作为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
手势语言的运用可以加强教学双方的信息传递与情感交流,充分保证教学过程的流畅。体育教师用身姿动作将教学信息传递给学生,学生接受教师的总体态势及个人的各种身体动作所表露的具体与象征意义,实现教学交流。教师将具有深意的表情、眼神等传递给学生,学生接受肯定或否定、表扬或批评的手势语言,立即作出反应。教师通过学生的表情、眼神、身体动作所表现的情绪色彩、思想等检查教学效果,调整教学进度和改进教学方法。教师与学生通过运用各种手势语言传递信息,相互感染和相互影响。 3.2特定指向性
体育教学通常是在比较空旷的地方进行,空间大,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大,学生容易分散注意力。有声语言是靠声音传播的,不容易进入学生的听觉器官,教师发出的信息很难被接受,而手势语言能指向特定的目标,所发出的信息必须用视觉才能接收到,视觉在接受信息时有一定的方向性。因此,手势语言比有声语言表现出更强的指向性,能够更集中地指向某一特定的人或部分人。
3.3传递性
手势语言作为无声语言的特殊形式,可以把教师对学生某种行为的评价态度用暗示的方式隐蔽地传达给学生,并且只有在特定的环境和情景下才能准确地理解其含义,达到双向传递与沟通的效果和层次。
3.4手势语言是教学的重要内容
体育手势语能够独立地传递信息,反映出手势语言表达思想的规定性与强制性。在教学中,手势语言是人的一定思想情感和精神境界的呈现,许多情况下它起到主要作用,有声语言降为次要作用。教师每一个动作的具体步骤、方式、细节具有严格的规定性,这种手势语言带有强迫的含义,即学生只能按照教师所传递的信息去观察、学习、体验及模仿,突出了手势语言客观独立的传播作用,这些手势语本身需要言传身教,需要学生认真学习,使之成为约定成俗的共同工具。
4结论
教师的各种肢体语言中,手势在教学、训练和竞赛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人的手势动作灵活,举放开合自如,是表达和传递情感的重要途径,体育教师通过优美的手势语言来感染学生的心灵、提高教学、训练和竞赛效果,是体育教育的特点。以身体的活动来“寓教于乐”,通过直接、生动、鲜明的手势语言美来激荡人的情感,产生感情共鸣。体育手势语与所有的体态语言一起表达了真与善,即反映正面精神品质的道德情操、文化品位、坚毅的性格、豁达的胸境和坚强的意志品质等。教师或者教练员庄重而稳健的举止、潇洒而有魅力的风度、健美的身体、亲善友好的表情、传情表意的眼神,特别是富有指挥性能的体育手势语等肢体语言都是体育美的具体表现形式。因此,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中体育教师或者教练员要善于利用这些肢体语言去感染学生,让良好的学习情绪贯穿于课堂教学和训练的始终,最终达到好的教学、训练和竞赛效果。
参考文献:
[1](美)朱丽叶斯·法斯特[著].体态语言——人体姿态的奥秘[J].云南人民出版杜,1988.
[2]金钦昌.学校体育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孔令明.《教师教学技巧》[J].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4]李振村,庄锦英.《教师体态语言艺术》[J].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
[5]牟先涛 .体育语言的艺术 [J].体育教学,2 0 0 5.1 .
[6]吴健,樊 江 波 . 激 励 性 评 价 在 体 育 教 学中 的 运 用 [J].体 育 教 学,2007.6.
[7]孙长缨.当代大学生就业研究[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8).157-58.
[8]趙永吉,田爱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4(1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