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xuan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具体就是如何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等为特征的现代学习方式,如何实现这个要求,我认为首要问题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它也将成为综合国力的核心要素。作为一门基础学科的语文,不仅担负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任务,而且还要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因此,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方面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了如下探讨。
  一、创新的基础: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能让课堂教学更自由开放,更富有情趣性。学生就能主动参与,积极创新。师生的关系能直接影响着小学生的各个方面的发展。我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去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用自己的真情,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真正成为他们的朋友,来营造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第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是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的基础。由于受到旧的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的尊严往往是不可侵犯的,而学生的尊严却被大大的忽视,从而形成了“唯师独尊”的局面。面对正在成长,需要教育引导的学生,不应用不屑一顾的神情嘲笑他们,更不应体罚和变相体罚他们。他们在人格上需要关怀理解,更需要尊重。我们要以平等的心态去关爱所有的学生,去尊重他们的个性。第二、要真诚理解相信学生。在班里,无论是优秀生还是后进生,教师都真诚地去对待。从学生的立场和角度去理解他们的思想,去体验他们的感受,要坚信每为学生是有前途培养的。只要我们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理念,师生之间就能达到情感交融,思维和学习心理产生了“共振和共鸣”。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创新的起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推动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起点,也是学习成功的关键。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而且能使学生沉浸在活跃的氛围中。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创设学习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赤壁之战》一课,我以悬念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我提出:“曹操拥有八十万大军,而刘备和孙权才有三万人马,可是,曹操的军队为什么被打得一败涂地呢?”这样一问,学生大脑中产生了悬念。他们的学习热情高涨起来,兴趣就油然而生。
  19世纪德国著名教育家弗里德里克.福培尔曾说过:“小孩子的工作就是游戏。”寓教学于游戏之中,是符合儿童的身心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适当采用游戏的方式,学生十分感兴趣。如,我在教学《人有两件宝》一文时,先让学生猜一则关于双手的谜语:“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结果孩子们猜出来了,非常开心。而且也初步了解双手的作用。再学习这篇课文显得就轻松、愉快。孩子们也从中体会到学习兴趣之快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来灵活运用,诱导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创新的重要手段:引导学生大胆质疑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有疑问才能促进学生去探索,去创新。学生的疑问往往都是从好奇心开始的,他们活泼好动对什么都充满好奇心,遇到问题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顺其童心,投其所好。”积极鼓励学生敢想、敢疑、敢问,从而发现事物的奥妙。语文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热情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引导大胆提出疑问,是培养创新意识的一个重要手段。如,在教学《称象》一文时,有个学生提出:“曹冲虽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可是要搬运那么多的大石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又要把大石头的重量称出来,这样也不会太准确。因此,我觉得曹冲的方法并不是最好的办法。”这时,我拍手称赞这位同学敢于大胆质疑的同时,也因势利导学生还有比曹冲更好的称象办法。孩子们的情绪异常活跃,纷纷出言献策。有的说:“用两条大小一样的船在水中,一条船装象,一条船装人,两条船都沉到一样的位置。(说明象、人重量相等。)”但有的同学反驳说:“如果装满人的那条船,还没有和装象的船沉到一样的位置怎么办?”经过同学们的一番争论,就进一步了解在当时的情况下,曹冲能用船代替称,用大石头代替象,称出大象的重量,已经是很了不起了。从而让学生们更加体会了曹冲是个聪明、爱动脑筋的孩子。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多注意挖掘教学内容本身的乐趣,多去挖掘语文教材中能够质疑的因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善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创新的关键: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思维与创造力有直接关系,它可以使学生思维灵活。能让学生丰富想象,积极探索求异,坚持自己的独立见解。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教师创设情境,给予每位学生参与的机会,让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大胆进行发散创造。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文给我们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的好机会。在教学中,提出多种不带结论性的设想,鼓励学生在理解课文时,凭自己的感受去产生联想,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也可以用所教的知识,让学生产生想象,自由地去求异发散。如,教学《狼与小羊》一文,问:“最后狼扑向小羊,结果怎样?”这时,学生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有的说:“当狼扑向小羊时,羊一闪,狼扑了空,掉进了旁边的深沟里,再也爬不上来了。”有的说:“当狼扑向小羊时,这时狼却突然倒下了。原来是一位猎人向狼开了一枪。”还有的说:“當狼扑向小羊时,小羊一蹲,狼正好撞在一块大石头,爬不起来了,小羊跑走了。”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只要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深入研究教材,充分挖掘出创新的关节点,做到精心设计,重点突破,就能让学生的发散思维真正成为课堂教学中的创新能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也是素质教育赋于我们的重任。我们要大胆尝试,勇于探索,用自己的智慧,让小学语文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广阔天地。
其他文献
近年来,如何早期发现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的线索,以便及早采取应对措施是许多学者一直关注的问题.疫情监测作为控制传染病疫情的基础性工作,是早期发现患者,有效预警传染病的关
我外公在去世前的很长一段时间,生活得很简朴,牙口也不太好,他总是喜欢呆呆地坐在八仙椅上,一边嚼着馒头喝着稀饭,一边极慢地呷着从街上打来的山芋干酒,沉默不语,像一头缅怀
麻疹是继天花、脊髓灰质炎后要消除的第三种疾病.江苏省自2005年以来,采取了4项综合措施以控制麻疹疫情:①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② 通过强化免疫对15岁以下儿童进行麻苗(麻腮)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能源的需求也不断增加。石油能源作为如今主要的能源,而又是有限且不可再生的,这要求我们必须节省石油能源,并且增加油田的产量,提高油田的采油
加强企业税务风险与管理,有利于企业发展。对此,我们要提高对税务风险管理的认识,研究好宏观环境;建立基础信息系统,跟踪监控风险;采取积极有效的税务风险防范技巧;加强管理,
摘要:本文从两方面入手,就如何进行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及确保整个系统顺利运行进行分析与阐述。并论证了加强市政给排水工程管理及优化其施工质量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问题  引言:现如今,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在以一种我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发展变化着,归根结底,这些都是由于科学技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在不断进步带来的。城市规模日益
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税收管理领域的有效应用,把握税收发展趋势是摆在地税部门面前的课题。在加强信息化应用的同时,挖掘潜力,引领税收征管工作的变革,找出税收信息化与税收业
摘 要:小学教学工作是广泛的,教师将要面对繁重的教学任务,教师将要接触形形色色的学生,教师要考虑到教学效果,教师要关注到教学设备和环境。总之,小学教学工作饱含了教师的辛勤劳动和汗水。所以,每一名教师都希望自己的教学效率能得到有效提高。其实,这并非难事,只要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注重重点的抓取,尤其是在小学数学方面,更应当如此。下面笔者将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小学数学教学所应当抓住的重点。  关键词:小学数学
摘 要:随着社会的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当代的教育事业也在不断突破创新。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出现在高校的课堂,对高校的音乐教学提供了新的方式。然而,这种模式能否和怎样运用于高校的音乐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发展。以此为起点,基于我国当代高校音乐教学现状,将“翻转课堂”与“互联网+”相结合,以“翻转课堂”模式的创新之处为突破点,有效应用该模式因课制宜,使得高校的课堂教学活动进行,为高
摘要:色粉画又叫作粉画,是采用干的色彩粉在含有颗粒的画纸上绘画,采用不同色彩的颜料,展示画面不同的色彩。色粉笔具有透气性,画者采用灵动的笔触,可以展示色彩的变化,其在西方绘画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与油画和水彩画并重。  关键词:色粉画 装饰 构成  色粉画是一类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其艺术魅力是其他类型的画作不能代替的。色粉画自身的优势非常多,是经过艺术家不懈的努力所取得的成果,结合色粉画的装饰性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