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就在身边

来源 :学苑创造·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za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2月26日下午,新学期开学的第二天,随着一阵欢快的下课乐曲的响起,一位年轻的老师被一群学生簇拥着走出了教室。“老师,老师,我那个可升降椅老破裂的问题怎么解决啊?”“老师,熄灭的蜡烛的烟为什么能把火柴重新点燃啊?”“我要去哪里才能找到帮我打造铁皮箱的人啊?没它,我的环保垃圾箱做不出来。”——这是南宁市秀田小学科技活动小组开展活动的一个小插曲。我随着叽叽喳喳问个不停的小同学一起,也簇拥着他们的指导老师黄思宁一起走进会议室,开始了采访。
  冰心说过:“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而当初的芽,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撒满了牺牲的血雨。”是的,秀田小学科技活动所取得的成绩,也不例外。
  一天晚上,六(3)班的黄恩浩和妈妈一起“奔驰”在去超市的路上,忽然,妈妈一个急刹车,车身晃了晃。原来,开在他们前面的一辆摩托车忘记开夜行灯了,妈妈的车差点撞了上去。妈妈和黄恩浩都惊出一身冷汗,如果不是妈妈反应及时,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啊!回到家,黄思宁老师常常说的一句话强有力地跳进小恩浩的脑子里:“所有的发明创造几乎都是为了让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更加方便舒适。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进而发明创造,为完善我们的生活而努力。”“是啊,我能不能想一个法子,好让摩托车驾驶员在忘记开夜行灯的情况下,别的人也能知道他在驾驶着车呢?是改装摩托车吗,还是……”小恩浩陷入深深的沉思中。
  第二天一上学,小恩浩就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困惑告诉黄思宁老师,黄老师不禁为小恩浩的想法击节叫好,并提示他说:“要想改装车,是比较困难的,我们能不能想一种更切实可行的办法,比如,从驾驶员的衣着上动脑筋?”“对啊,但是,该怎么办呢?”周末的时候,小恩浩一家去北海游玩,回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高速公路护栏上的反光标志在车灯的照耀下越发夺目,那些明晃晃的黄色光芒,也照射进小恩浩的心海里。“有了,有了!”小恩浩立即兴奋地打电话给黄老师:“老师,我可以在摩托车的头盔上涂上一种能反射光线的荧光漆,这样,就算驾驶员忘记开夜行灯,他的会反光的摩托车头盔也可以提醒别人他的存在!”电话那头的黄老师也情不自禁地为小恩浩的好创意欢呼起来。回到家,小恩浩和爸爸买回摩托车帽及荧光漆,和黄老师一起忙碌起来。经过一翻努力,“夜光安全帽”诞生了,并一举夺得2007年西乡塘区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和南宁市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并被推荐参加200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创新大赛。
  六(1)班的谢添同学平日里也喜欢围着黄老师转,他特别爱听黄老师讲发明创造的小故事,幻想着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变成小发明家。有一天,小谢添无意中听到妈妈对爸爸说家里用水量比较多,水费每月都比其他人家的多。他耳畔响起了黄老师平时挂在嘴边的话:“现在世界能源紧张,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想出节能环保的金点子。提高节能环保的能力。”怎么做才能节约家庭用水呢?小谢添晃着小脑袋开始琢磨,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小谢添发现妈妈每次洗菜后,都要把满满一盆水排放掉,而她要洗好一次菜,起码得倒掉2、3盆水,这是多么大的浪费啊!“对了,我为什么不从洗菜盆上动脑筋呢?”小谢添搬了一张椅子,坐在洗菜盆对面研究起来。“洗菜盆只有一个进水口,一个排水口。洗完菜,堵在排水口的塞子一打开,水就哗啦啦地流到下水道去了,而这些洗过菜的水,还可以拿来浇花、拖地板、打扫卫生,怎么样才能把这些水留下来循环使用呢?”小谢添凑近洗菜盆,开始进一步深入研究。“这应该先解决排水问题,哦,我在水盆的底下多设一个排水口,另外接一条排水管到一个容器里,这样,还可以使用的水就先排到容器里继续等候使用,而不是白白浪费掉。继续使用的水使用完后,还可以倒到厕所去冲洗厕所,那么,这个问题不就解决了吗?”小谢添兴奋地把他的想法告诉爸爸妈妈,并得到了爸爸妈妈的大力支持。他们说干就干,花了半天功夫,便把节水洗菜盆做好了。这个小创造,同样也获得了2007年西乡塘区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和南宁市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在秀田小学科技活动小组成员们争先恐后的发言中,我还听到了许多许多他们自己创造发明的小故事,每一个故事的后面,都伴随着小成员的观察、思考、实践。黄思宁老师告诉我,一下科技课,这些小队员全变成他的小尾巴,他们总想把自己的思考和创意告诉他,也想在他哪里得到帮助。采访过程中,小队员对科技的热爱,对创新的执着明明白白地流露在脸上,他们浑身上下散发出的创造激情是让人无法抵挡的。
  
  链接:
  
  2007年对于秀田小学的科技活动小组而言,是硕果累累的一年。他们的小发明“水管微型发电机”、“节水洗菜盆”、“夜光安全帽”、“立体公交候车厅”,科幻画《多功能植树车》、《污水处理器》、《沙漠天然饮水机》、《稻草变乙醇》、《宇宙吸尘器》等作品充分体现了活动小组成员们的创新意识、节能意识。他们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创新精神、颇具创造发明意识的制作获得了一致好评。以上作品在西乡塘区和南宁市的比赛中均获一等奖。秀田小学也因此获得了南宁市西乡塘区科技创新大赛先进集体、南宁市科技创新大赛先进集体和广西壮族自治区2007年“爱科学月”活动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其他文献
案例中,教师一开始计划开展的班级微课程具有现实意义,但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就更偏向于课程的“计划性”,而忘记了课程内容产生的初心——追随幼儿的兴趣。当突发事件来临时,教师只要多一些问题意识,就不会为“课程无法继续”而惋惜,反而会生发出更有趣、更有深度的课程内容来。  问题 :真的有蛇吗?  一个孩子喊“这里有条蛇!”所有的孩子立刻“四散逃开”。这样的情景,在幼儿园并不少见:蚯蚓、蜘蛛、癞蛤蟆、毛毛虫
新冠疫情给幼儿园的日常工作带来了许多挑战,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新的学习和成长的契机。以前家长每月都要将幼儿的被褥拿回家清洗晾晒,月末时,爸爸妈妈可以到班里帮孩子打包、搬运棉被。但是由于疫情防控的要求,现在家长不能进入幼儿园。9月份时,孩子们的被褥是由老师们一个一个搬送到大门口的。这引起了孩子们的关注,他们纷纷说:“老师要拿那么多的被子,好辛苦,我們能做些什么呢?”“老师,我们都长大了,可有劲儿了!让
在阅读教学中,我常常感觉到学生很会揣摩老师的意图,想方设法地寻找老师所要的问题答案,一堂课看似很热闹很圆满,但总感觉课堂缺少活力。究其原因,就是学生不敢质疑,不会质疑。只有会质疑的学生才会学习,学生只有在与文本的直接对话中,把自己的感悟与在阅读中发现的疑问暴露出来,让他们的独立见解层出不穷,他们的语文素养才会不断提高。  一、创设平等、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质疑  课堂上,教师不是太阳,不
摘 要:由于有了学科工具,信息技术能深度改变知识的表征方式,使高深的教学题材能为各种层次的学习者所接受。学科工具推动了学科教育的发展。开发学科工具对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全方面融合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关键词:学科工具;教育信息化;深度融合;全面融合  中国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15-0011-03  一、引言  知识是人类对世界的一种认识结果,
我认为,探究还是要继续,但是不再回到原来的竹林探究,而是换个形式继续探究。  为什么不再回到原来的竹林探究?  1. 保障幼儿安全,防止意外发生。幼儿园内出现蛇,说明幼儿安全存在危险隐患。幼儿的生命是至关重要的。作为教师,首先应该将此事汇报给园长,由园长请专业人士排除幼儿园安全隐患。而在蛇未被抓走的情况下,教师应该停止带幼儿进入竹林里。  2. 缓解幼儿的恐惧心理,顾及幼儿的心理发展。幼儿已经出现
2004年首都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所所长丁兴富教授提出:“交互白板终将替代黑板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技术,成为中小学未来教室设计施工的标准常规,极大地推动学校教学信息化的进程。”交互式电子白板借助其技术优势,作为新型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走进课堂,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极大地改变了课堂中的学习气氛,得到越来越多中小学教师的青睐。2009年,我采用Smart Board交互式电子白板中的noteb
碑林区西铁第二幼儿园加入了“西部农村4~6岁留守学前儿童语言与社会能力提升”项目,与户县芝麻开门幼儿园结对子,让我们有机会深入了解和关爱留守幼儿。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有针对性地帮助留守幼儿,我们尝试建立了“农村留守儿童档案”,起到了比较好的作用。  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档案的作用  1.为幼儿园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农村幼儿园留守儿童是一个相当大的群体,而这部分幼儿因为缺少父母的关爱与呵护,社会性发展问题
自然角是让孩子们认识世界、亲近自然的有效途径之一。本学期,我们班的小小自然角也在静悄悄地发生着变化……比如,我们一改以往的单一种植品种,变为多样化養殖,将自然角分为植物区、动物区和采集区。植物区,除了土培区,新增水培区。这样孩子们对植物的根系能够一目了然,同时也了解到可以通过不同的栽培方法让植物长高、长大。动物区,我们养殖了孩子们喜欢的蚕、鱼、乌龟等。孩子们最喜欢看活动着的蚕宝宝。采集区,孩子们收
鸡、鸭都是全身长羽毛的家禽,可是毛的性质截然不同。如果一只鸡掉进水里,要不了多久就浑身湿透成了“落汤鸡”。鸭子则不同,能自如地浮在水面上,上岸后身上滴水不沾,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一、实验用品    普通棉花、脱脂(医用)棉花少许,玻璃杯一只,汽油半杯,鸭毛一根。    二、实验方法    1、将玻璃杯装满水,先将普通棉花放入玻璃杯,棉花浮在水面上;拿出普通棉花,再将脱脂棉花放入水中,一会儿
习主席提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生命力持有坚定的信心。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应以“文化自信”为切入点寻根问源,实现教育自信。  中国历来尊师重教,教育精神在今日依旧熠熠生辉。从“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方法策略,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