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足跟痛,可能是跖腱膜炎 跟痛症是足跟周围疼痛性疾病的总称。引起跟底痛的原因包括足跖腱膜炎、足跟脂肪垫萎缩、Baxter神经卡压、跟骨应力性骨折、足力线偏移、躁管综合征等。其中,足跖腱膜炎最常见,多见于40~60岁的人群、长时间站立工作者、BMI超过30千克/米2的肥胖者、跑步爱好者等。此外,穿不合适的鞋子、背屈受限等,也容易诱发跟痛症。 不少跟痛症患者去医院拍片发现足跟部有骨刺,便以为跟痛症是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足跟痛,可能是跖腱膜炎
跟痛症是足跟周围疼痛性疾病的总称。引起跟底痛的原因包括足跖腱膜炎、足跟脂肪垫萎缩、Baxter神经卡压、跟骨应力性骨折、足力线偏移、躁管综合征等。其中,足跖腱膜炎最常见,多见于40~60岁的人群、长时间站立工作者、BMI超过30千克/米
2的肥胖者、跑步爱好者等。此外,穿不合适的鞋子、背屈受限等,也容易诱发跟痛症。
不少跟痛症患者去医院拍片发现足跟部有骨刺,便以为跟痛症是骨刺引起的。近年来的一些研究发现,两者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即存在跟骨骨刺的患者不一定有足跟痛的症状,跟痛症患者也不一定有跟骨骨刺,跟骨骨刺并不是导致跟痛症的主要原因。
跟痛症的“自救”方法
对于不严重的跟痛症,患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缓解疼痛。
①休息:发生疼痛后即停止运动,避免足部负重。
②冰敷:适合剧烈运动后或运动损伤导致的足跟痛。将用布包好的冰袋放在患处15~20分钟(不要直接将冰袋放在皮肤上),1天3次,超过24小时后不宜再冰敷。
③非处方止痛药: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可以減轻炎症,缓解疼痛。
④减轻足跟部压力:这是预防或改善跟痛症的重点。不要赤脚在坚硬的地面上行走;保持健康的体重;确保鞋子合适并提供足够的支撑;选择鞋跟有一定厚度、可吸收部分压力的鞋,或使用楔形(前端低、后端高)足跟垫(可购买或自制);避免长时间跑步、走路或站立。
跖腱膜牵拉训练可改善足跟痛
方法:取坐位,将患侧腿搁在健侧腿上,用手将患侧脚趾向足背侧弯曲,直到足底有伸展的感觉,保持10秒钟,重复10次。每日完成3组训练。
在足部负重行走前进行这一训练,也有一定的预防和缓解疼痛的作用。
专家提醒
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时,需要立即就医:足跟处肿胀、疼痛剧烈;影响正常行走;足跟部疼痛伴局部发热、麻木或者持续的刺痛感;受伤后立即出现足跟部剧烈疼痛;不负重(即没有站立或行走)时出现足跟部疼痛;足跟痛持续数周,经休息、冰敷等处理无效。尽早就医有助于症状的缓解以及损伤的康复。
其他文献
误区1:此“中暑”非彼“中暑” 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说的“中暑”,实际上是热因素导致的一类疾病,从病情轻微到病情危重,都涵盖在内,即广义的“中暑”。而医学专业术语中的“中暑”往往是指其中的一种危重类型,称为“热射病”,具有相应的诊断标准,即狭义的“中暑”,为热疹、热水肿、热痉挛、热晕厥、热衰竭等。实际上,这几种类型相互交叉重叠,有时难以严格区分。按照病情发展,可将中暑划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
厨师说:“油多不坏菜。”营养师说:“油多会增加得慢性疾病的风险。”做菜离不开食用油,油不仅可以增加食物的风味,还是人体必需脂肪酸和维生素E的重要来源,同时有助于食物中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利用。然而,在充满美食诱惑的当下,我们摄入的脂肪已大大超量:胖子多了,血糖、血脂高了。如果不加以限制,后果可想而知。应该如何“减油”,是一门学问。 少用油 每人每天食用油的推荐量是25-30克(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
医生手记 雨后一个闷热的下午,我和几个老朋友相约喝茶聊天,其中一位朋友脸色阴沉,很少言语,大家好生奇怪:以前这位朋友可是很活跃的。出于职业引贯,我悄悄和她聊了几句。原来,近日她心情不好,不愿讲话,对什么事都没兴趣,经常唉声叹气,头痛,无食欲。 听了她的诉说后,我建议她尽快就诊。翌日,她便在丈夫陪伴下来到我的诊室。经过仔细交谈和有关抑郁、焦虑量表评估,结合她目前的抑郁症状及部分躯体症状,我诊断她
羞愧教育有积极的一面,可帮助家长约束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使其外在表现符合社会规则和道德要求。但是,如果家长不加限制地使用羞愧教育,反而可能对孩子造成伤害,阻碍其成长。比如,羞愧教育可能被较敏感的孩子解读为家长“厌恶自己”“想要抛弃自己”,使孩子产生自卑心理;过分在意别人评价的孩子为了避免羞愧的情感体验,会产生逃避、退缩心理,丧失追求进步的信心和动力。更严重的是,一些专制的家长一旦发现孩子行为不符合
发现身体变化,孩子可能不愿告诉父母 与女孩相比,大多数男孩发育得比较晚,很多父母无法注意到男孩身上发生的一些变化。如:睾丸长大,阴囊颜色变深,出现阴毛,还会在夜里发生遗精……这些变化可能会让孩子感觉不知所措或无比尴尬。许多孩子认为,把这些变化告诉父母是特别“丢脸”的事,所以选择只字不提。如果孩子从来不告诉父母他的身体发生了变化,不问父母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怎么办?答案是:父母要主动告诉他们。鼓
“大三阳”转“小三阳”表明病情好转吗 我患有慢性乙肝,以前是“大三阳”,经过一段时间的抗病毒治疗,现在变成“小三阳”了。这是否表明治疗有效、病情好转了? 江苏 刘先生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杨长青:所谓“小三阳”,是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或乙肝病毒携带者体内三项指标阳性: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e抗体(HBeAb)、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其与“大三阳”的区别
徐金富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常委会常委,上海市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副主委,上海市医学会慢病管理专科分会副主委,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青委副主委,擅长肺部感染、慢阻肺和哮喘等疾病的规范诊治。 关键句: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强调规范性。所谓规范性,首先患者要重视这个疾病,并及时到正规的医院就医,遵医嘱全程用药,以便达到哮喘良好控制的目
“最近一直加班,熬了几个通宵,我的智齿又开始痛了。” “智齿痛起来时,简直要人命,恨不得拿把刀把它撬下来。” …… “快吃点甲硝唑,上次我智齿发炎,吃了甲硝唑就好了,价廉物美。” 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小伙伴”抱怨“智齿”给他们带来的烦扰。一些人碰到智齿发炎,马上想到吃“甲硝唑”。智齿发炎,吃甲硝唑到底管不管用? 智齿“发炎”:大多在抵抗力下降时 “智齿”是人类口腔内的第三磨牙,一般在1
世界卫生组织:新型尼古丁和烟草制品是控烟新挑战 7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2021年世卫组织全球烟草流行报告》。报告指出,在大多数国家,吸烟人口比例已经下降,但目前全球仍有约10亿吸烟者。而电子烟和加热烟草等新型尼古丁和烟草制品,正成为控烟的新挑战。此类产品利用其诱人香味和各种具有误导性的宣传,吸引儿童青少年进行尝试。例如,一些产品标榜“不含尼古丁”,但测试表明,它们往往含有致瘾成分。目前,
压疮好发于这些部位 压疮常发生于骨隆突部位,如枕骨部位(后脑勺)、脊椎部位、肩胛骨部位、骶尾部、足跟部等。根据压疮的严重程度,可分为3期:初期表现为红斑及轻微疼痛,但皮肤完好;发展至中期,红斑颜色转深,皮肤出现红肿、麻木及触痛感,可有小范围破损和浅表性溃疡;后期,患者皮肤、肌肉深度溃烂,伴有脓液分泌,气味腥臭,严重者可溃烂,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甚至危及生命。出现压疮,可外用四种药 在压疮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