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圈点中国经济大势

来源 :决策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fan1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在北京大学举行的“十六大与新世纪中国经济论坛”上,经济学界知名人士就“十六大”后中国经济的发展、全面小康等问题展开讨论,主要观点如下:
  王梦奎评说“三农”与“三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梦奎指出:我国的农村问题实际上是“三化”问题,即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以前农民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农业生产问题,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而现在这个时期已过。因为非农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大。手中有粮,未必不慌。因此解决三农问题需要国家做很多努力,其中最根本的问题是推动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加快城市化进程。这也是工业化最实质的内容。
  我国是在特殊的环境下推进工业化的,所以城市化的进程大大滞后于工业化。两年的城市化水平在大大加快,去年的城市化率已达38%,但即使是这样我们比世界平均水平仍低10个百分点。这也说明我们有潜力可挖。未来20年甚至更长时间,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是劳动力流动。世界银行和我国的专家曾做过统计:过去20年中国9%以上的经济增长率中有1.5个百分点是劳动力流动所贡献的。如果我们采取更为积极的政策促进劳动力的转移,那么在今后20年这个贡献率对经济的贡献将高于1.5个百分点。大量的农业人口向非农业转移是中国现代化进程最艰巨的历史任务。转移的进程应包括进入各类城市。不能只移向像北京这样的城市。应警惕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病。要重视小城镇的作用,要注意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要注重经济效益。城市化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土地问题仍然是一个关系农民生计、关系农村稳定的重大问题。因此对土地使用权流转应采取慎重的态度,应采取有偿的原则、自愿的原则和依法进行的原则。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起点在城市,但最终落脚点是在农村。我们用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是根据北京、上海、深圳的状况提出来的,而是根据广大农村的落后状况提出来的。因此地区协调问题、西部开发问题不是短期内的突击任务,而是长期的经济发展战略。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东部地区的劳动力进入无限制的供给,影响了西部劳动力向东部的转移,这为我国的产业转移造成困难。因此说没有广大西部地区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在实现这个战略任务过程中,将有很多理论问题和政策问题需要研究。
  吴敬琏谈“五龙治水”与“三级分管”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坦承,他最感兴趣的是“国有产权行使方式的改变”,即在坚持国家所有的墓础上,由原来的“五龙治水”格局,转向“分级行使产权,建立三级的综合性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行使出资人的各种权利,享有出资人的各种权益。”所谓“五龙治水”,具体是指投资权由计委系统行使,日常生产经营决策权由经贸委行使,高级经理人员任命权由党委、工委来行使,收益权和财产的登记由财产部门来行使,上市公司出资人权利由一个授权投资机构来行使。打破“五龙治水”·格局,建立一个全新的综合性行使产权机构,可以真正做到“产资分开”和“政企分开”。他预测,新的管理方式运行后,“国务院直管企业将在200个之内,将近18万个企业就会放权到省一级或者是地级市一级。”董辅扔认为:没有私有财产就没有私有经济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董辅扔认为,十六大提出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强调保护合法的私人财产,是十六大给非公经济企业主带来的“定心丸”,将会有效遏止“资本外逃”,“民间财富将普遍增加”。没有私有财产就没有私营经济,没有私营经济的发展,就没有市场经济的发展,只有公有制经济是不可能建立市场经济的。保护私有财产就要承认合法的劳动收入,同时对合法的非劳动收入也要保护,这次十六大文件强调保证劳动、资本、技术、管理各方按照其贡献参与分配,比起过去有很大突破,这对发展私营经济非常重要。十六大放宽了民间资本进入市场的领域。以前很多领域禁止民间资本进入,十六大提出除了一些有关国民经济命脉的产业都欢迎民间资本参与,而且在投融资、税收、土地和外贸等领域里,与国有企业一视同仁,实行平等待遇。这将极大地有利于民营企业大发展。
  林毅夫谈全面小康面临的三大挑战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教授认为,实现全面小康将面临着三方面挑战:改革挑战——四大国有银行呆、坏账比例达23%,国企改革仍是经济发展中的热点与难点;全球化挑战——加人世贸组织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最大战略调整,中国市场将全面向外国企业开放,国企整体竞争能力堪忧;发展的挑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味着占中国62.3%的农村人口也要实现小康,解决农村收人差距和农民负担的唯一办法是将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中,解决转入人口就业将成为关键。
  要真正全面、快速、平衡地实现小康,首先要解决国企问题,而剥离国企政策性负担是解决国企问题的根本办法。如何解决这些历史性问题?“可以采取以市场换资金的方式来解决”。比如海外上市,或者与国外企业合资,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国外的资本,解决了我们资金稀缺对其发展的限制。现在的汽车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如果企业产品没有很大的国内市场,不能用市场换资金,就要去转产,转产劳动密集型的产品。至于民营企业,加入WTO后它们将面临更加自由和灵活的态势。相比国有企业,我们的民营经济本来就很有竞争力,十六大后其市场准人的问题得以解决,其发展会出现一个更为喜人的新天地。相信在未来20年,我国还会继续发挥作为一个赶超型国家的技术潜力和后发优势,维持平均每年8%左右的经济增长,高水平地、全面地、平衡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邱晓华:2003年经济将一路走好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认为2003年中国经济总体上将继续保持一个良好的发展态势。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将为中国的稳定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力量;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积极效益将在2003年进一步释放,有助于中国经济获得新的成长空间。市场自主增长的力量将进一步增强;住、行、旅游、文化等方面新的消费热点将继续成为牵引中国经济成长的新的动力。
  从更长的时间来看,中国经济的国际化、城市化、民主化、民营化的趋势,以及工业化和信息化结合的趋势也将成为拖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良好,但经济稳定增长的过程中还存在着物价下降、股市低迷以及下岗和失业等不平衡现象,这是目前人们关注的三大问题。导致物价变化的因素之一是需求。目前,需求不足的问题还没有根本改变,这是物价继续下降的最重要因素。中国经济现实增长率8%,还低于它潜在的增长水平,而一个国家现实增长率低于它潜在的增长率,就意味着需求不足的存在,这必然会带来物价下降。另外,技术进步带来成本大幅度下降。另外,技术进步带来成本大幅度下降,使商品价格下降,而且这个问题越来越突出,尤其在通讯、家电、流通等领域表现明显。中国流通股票的市值不到中国经济总量的15%,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相对有限,但中国资本市场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尽快改变中国股市不尽理想的发展局面,也是继续保持中国宏观经济良好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其他文献
甜玉米是一种具有较大开发利用价值的特用型玉米,其技术含量和遗传附加值较高.介绍甜玉米的品性、育种、保鲜研究进展,旨在为甜玉米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采用C18色谱柱(4.6mm×200mm,5μm),甲醇——水(75:25)流动相,254nm测定波长,建立测定1-(4-氮苯基)-3-[2-(2,5-二甲基苯基)-乙烯基]-1H-环庚三烯并吡唑-8-酮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线性范
《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教学理念、教学形式、学习目标与传统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有很大差异,如何让未来的体育教师适应新课标的要求,从转变观念、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及素质教育
以集选电梯外呼信号停站控制中的控制梯形图的设计为例,介绍了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编程方法:首先应分析控制对象的工艺要求,对于复杂控制,则应画出控制对象的动作循环图;再对每一个动
据报道,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农民杨世和,2006年9月初到成都市房地产交易中心办理户口方面的相关证明时,意外得知自己早在7年前就被成都市律政公证处公证为“死亡”他在1999年
以埃洛石纳米管(HNT)掺杂的高效Mg Cl2/Ti Cl4催化剂催化丙烯聚合,制备了含极少量HNT((20-200)×10^-6(w))的聚丙烯树脂PP-HNT,对PP-HNT树脂熔体状态下的动态剪切流变行为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