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中秋景描写的艺术探析

来源 :科教新报·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古典诗词中对秋景的描写都是在反映作者的内心感受的,从内容上,无论是“颂秋”,还是“悲秋”;从风格上,无论是淡雅恬静,还是激情飞扬,皆出自于作者创作时的心态。因此,探析文学作品中的秋景描写,就要从作者内心的真实情感入手,进而把握秋景描写艺术方法,感受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 古典诗词 秋景描写 艺术探析
  
  秋天是一个多彩收获、悠闲恬静的季节,也是一个空旷寂寥、萧瑟凋敝的季节,这就决定了在这个季节里诗人的情怀是多样的。因此,我们也只有从诗人内心情怀入手,才可以真正感悟到古典诗词中秋景描写的艺术魅力。
  一、古典诗词中诗人的“悲秋”情怀
  “自古逢秋悲寂寥”,在古典诗词中,“悲秋”也就成了诗人内心情感的主线。秋月、秋风、秋雨、落叶无不成为了诗人抒写内心愁苦寄托景物,道不尽的离愁别绪,说不完的寂寞孤苦,秋日季节里的萧瑟肃杀、枫叶凋零正好衬托出了诗人内心的失落悲凉之感。总的来说,诗人“悲秋”情怀多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离愁别绪。
  离别是伤感的,在秋日里离别更增添了几许愁绪,这也就成了古典诗词中诗人咏叹一大主题。柳永的《雨霖铃》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更是写出了词人内心无限的离别愁绪,面对美景已无心欣赏,只有绵绵不断的愁苦之情。白居易《琵琶行》一开头“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句中萧瑟的秋景,也增添离别哀愁。《长亭送别》“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之句,更是勾起了人们无限的离愁别绪,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孟郊的“飒飒秋风生,愁人怨离别”,还有南唐后主李煜的《相见欢》中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都抒写了离人愁苦,感人至深!
  (二)羁旅思乡。
  诗人久居在外,漂泊天涯,往往在秋天更容易触景伤怀,在中秋、重阳佳节来临之际更是思乡情深。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写到“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通过满目凄凉的秋景图表现出了漂泊在外游子内心深切的羁旅之苦。杜甫的《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更是悲秋之绝唱,诗人由苍凉恢廓的秋景,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写出了作客他乡者的思乡怀亲之情。
  (三)闺妇伤秋。
  寒夜深秋,闺妇独守空房,心里既有对丈夫无限思念,也有内心孤寂无法派遣的怨恨愁苦。“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王维在《秋夜曲》中写出了秋夜微凉,闺妇寂寞难寝情景。张仲素也曾写过《秋夜曲》,“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诗中通过秋夜、秋月、秋虫形象地写出了闺妇凄清孤寂的感情。“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李白在《玉阶怨》中通过秋露、秋月呈现出一位深秋之夜盼望夫君归来而未果,内心突生悲凉寂寞的深闺怨妇。
  (四)征人愁思。
  这一类群体身份特殊,长年征战边疆,有着不同于一般人的生活坏境,因而悲秋情怀独特。其中既有痛苦、悲愤和无奈的情感,又不失作为军旅之人所特有的英雄豪迈。卢纶的“蓬鬓哀吟古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诉说的是征人生活的艰难困苦;王昌龄的“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表达的是征人怀乡的痛苦。塞下秋来风景异,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边塞风光何等开阔,然而范仲淹看到的却是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沙场秋点兵的场景何等壮观,辛弃疾空怀了却君王天下事的壮志,到头来却只能感叹可怜白发生。这些都是边塞征人所特有的一种悲秋情怀。
  二、古典诗词中诗人的“颂秋”情怀
  (一)激昂向上。
  诗人面对秋景有时候会看到秋天的另一面,用秋的色彩表现内心激昂向上情感。刘禹锡的《秋词》中“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似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一改传统秋词的凄凉情调,虽被贬朗州,却赞美了秋天的开阔明丽,表现出乐观情绪和不屈的斗志。杜牧的《山行》中“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也是一洗寂寥冷落的悲秋情调,用火红的秋色来表现诗人的高怀逸致、英气豪情。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中“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更是给我们展现了一副生机勃勃的秋景图,有力表现了诗人激昂的革命豪情。
  (二)欣喜万分。
  秋景同样是迷人的,诗人也会从秋天的景象中寻求它的动人之处,借以表达对秋的喜爱之情。王勃的《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中“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通过描写深秋江天图,表现出了诗人登高望远的畅快之情。宋之问的《始安秋日》中“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也是写出桂林的秋色迷人,就像洛阳春日一样缤纷多彩,表现了诗人初见景色时内心的喜悦。戎昱的《戏题秋月》中“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更是表达出诗人对秋宵月色的喜爱。杨万里的《秋凉晚步》中“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则是用新颖的手法把秋天描写景色宜人,令人倍增喜爱之情。
  (三)物我两忘。
  秋景是空旷安详的,面对难得的一份悠闲,诗人往往会产生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描写出一幅脱俗淡雅图景。王维的《山居秋暝》中“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写出了初秋傍晚,空气清新,景色美妙,顿时让人觉得进入了物我两忘的空灵境界。王绩的《野望》中“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写出了安详宁静的秋日晚景和山野放归的生动场景,使人很自然产生忘情在安逸闲适的田野之中情感。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教学中,我们要始终坚持挖掘教材,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习,不断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以产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提高教学效果,使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课堂教学 评价 自主空间    一、创设媒体情境,激发自主学习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我们要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因为,多媒体技术能把声音、文字、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进行有机整合,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甚至
期刊
摘 要在教学中,要注重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培养和激发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同学们学习积极性,这样,同学们才能带着浓厚的兴趣探索数学活动,才能有效的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并且结合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充分钻研教材,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乐中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课堂 兴趣 培养 学习    新课标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持续、和谐、
期刊
摘 要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巧用教学方法,创设有效问题情景,让同学们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同时,设计开放问题,让他们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另外教师要进行适当的指导、点拨,并逐步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这样便能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有效发挥同学们创新潜能。  关键词兴趣 思维 自主学习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创新思维  兴
期刊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已深入人心的今天,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肩负的责任尤为重大。我们的教学,不再是过去的单纯的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我们更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的培养,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关键词化学教学 培养学生 能力    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在实施化学教学时,应舍弃传统的化学教学片面强调知识和技能目标,必须把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科学素养放在首要的位置。因此,努力创设生动活
期刊
摘 要开展有特色的学科建设既是社会发展对学校的要求,也是艺体自身发展的需要。本文从各个方面的要求探讨了作为建设艺体特色学科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 艺术特色 学科建设 途径探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求,近年来通过调整和整合形成了一大批的艺体专业。由于历史和现实的一些原因,我们与基础较好、办本科历史较长的院校相比,
期刊
摘 要在新课程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按照学生的语言学习认知规律和词汇的组成要素,运用多元化的学习思维模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素材,还能够让学生在理解记忆的过程中更好地予以灵活运用,以提高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 英语 教学    英语词汇是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的基本素材,也是提高他们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正是基于以上的认识,笔者以为,在新课程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合理的
期刊
摘 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一要使学生明确诵读要求的重要性,二要引导学生有感情的诵读。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诵读 文学    阅读鉴赏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语文改革的关键,我国五六十年代的语文阅读教学由于受苏式教学方式影响形成了以教师为主的传统讲读教学,八十年代钱梦龙等改革语文教学,形成了自读,导读,讲读的教学模式。而九十年代的语文课堂教学曾一度陷入对学生条分缕析的知识传授的技术主义
期刊
摘 要在音乐教学中,孤独症儿童即兴表现的欲望是不容忽视的,他们由于疾病的原因,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只有对表现的内容产生浓厚兴趣时,才能诱发他们表现的欲望。在即兴互动中,他们随乐而动,随乐而奏,随乐而舞,激发了他们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唤醒了他们的音乐创造能力,在即兴活动中,得到音乐的快乐体验。  关键词孤独症 音乐体验 尝试    在特殊音乐教育中,有些国外的音乐教学法,值得我们借鉴,如德国音乐教
期刊
摘 要从体育舞蹈运动的特点出发,在阐述体育舞蹈提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的基础上,论述了体育舞蹈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为体育舞蹈运动更好地在高校校园广泛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体育舞蹈 高等院校 文化    一、舞蹈运动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一)学生的身体健康。  体育舞蹈是体育与艺术相结合的一种有氧代谢体育运动项目。优雅的姿态练习,可使大学生身体各个部位和肌肉得到协调,匀称
期刊
摘 要诗词教学中的意境再现能缩短读者与作者之间的时间、空间的距离,从而提高诗词鉴赏能力。诗词教学中意境再现要注重对意象的咀嚼和玩味、努力创设情景、重视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  关键词诗词教学 意境 意象 情景 联想    意境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独特范畴,意境一词最早由唐代诗人王昌龄提出;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将意境具体化,认为诗的极致在于“不着二字,尽得风流”,“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从此,意境成了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