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教学改革 加强能力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rizhaoyangdong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高职学院通信技术专业的《移动通信》课程教学实际出发,提出高职教学应把学生能力的培养作改革的方向。为了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本文从开发精品教材以适应通信行业的发展、提高授课教师素质以适应教学改革要求以及理论必须与实际紧密相结合三方面来阐述。深化教学改革,加强能力培养,是高职学院教学改革的重点、办学的宗旨。
  关键词:高职教育 移动通信 教学改革 能力培养
  
  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形式,尤其是高职教育,从上个世纪80年代兴起来,发展迅猛,成绩显著,其特点是以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高等教育。就目前而言,其主要是指以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专科教育,它与一般意义上的普通高校培养人才的标准和规格不同,高职教育要求学生既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更要有实际的工作能力。所以我们高职教育应把学生能力的培养作改革的方向。《移动通信》课教学应该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以通信岗位要求和分配就业为目标,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适应通信人才市场和综合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一、适应通信行业发展,开发《移动》精品教材
  
  1. 教材开发应跟上课程新思路
  据有关业内人士指出,通信技术专业的课程建设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课程设置要以“强化高职学生技能、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与此相应,教材开发也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教材内容要注重实践和技能知识点的比重。
  我院在充分研究国内外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根据专业结构的调整,重新修订了通信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同时确立了本专业的教学内容,并开发出相应内容的教材。其中,面向21世纪高级应用型人才,由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推荐的高职高专系列规划教材《数字移动通信技术》,已经完成了开发并正式出版。本教材以移动通信技术基础知识为铺垫,以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为主线,以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2G)为主体,延伸至第三代移动通信(3G)和第四代移动通信(4G),最后增添了移动通信实训内容,结构鲜明、脉络清晰、逻辑严谨、前后顺应、由浅入深、语言简练、通俗易懂,并已在高职院校通信技术专业学生中投入使用。通过教学,学生不仅能学习和了解已经成熟应用的移动通信技术,而且还始终与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保持同步,真可谓与时俱进。在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的改革过程中,我们充分强调了突出职业能力的要求,并合理分解,落实到各教学环节中。
  2. 让“精品教材”与“经典教学”互相促动
  “精品教材”是“精品课程”的核心体现。“精品教材”要突出基础理论与基本技术的融合;基础理论与计算机技术的融合;强化知识点和技术点的应用;加强创新意识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精品教材”使学生不仅掌握知识技能,同时能够体验高科技手段的魅力,从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
  同时,要充分利用“精品教材”的纽带作用,在教学方法上应实施多样化“经典教学”。与课程体系的改革及“精品教材”内容相配合,在教学方法上,要进行大胆尝试,将传统的课堂讲述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变为课堂讲授、实验室教学、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将灌输式为主的教学改变为“探索——思考——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一更加符合认识规律的教学方法。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反过来又能促进教材建设和更新,例如在实践教学时,教师强调实训的重要性,这就要求学生所用教材要相应增加应用性的实验和工程设计、设备管理实训等知识,从而更好地让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步进行。
  
  二、适应教学改革要求,提高授课教师素质
  
  《移动通信》课是通信技术专业的主干专业课之一。讲授内容包括基础和应用两大部分,它涉及电波与天线、高频电路、程控交换、光纤通信、数字通信及通信新技术等多门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涵盖知识面很广,综合性很强,通信新技术含量大,对授课教师有很高的要求。专业课教师的执教水平直接关系着以能力为目标的教改能否成功。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书育人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教书育人措施不仅只是写在教学计划中,更重要的是要真正付诸行动。所以授课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学为人师,做为人范,把教书育人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真正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其次,《移动通信》课教师要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以后,才能深刻领会教材,抓住重點,突破难点,更好地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信技术发展非常迅猛,通信设备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因此授课教师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大胆改革,勇于创新。最后,授课教师还要有丰富的现场实践经验和实际动手能力。这是加强学生能力培养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授课教师要利用一切机会深入现场,学习和掌握移动通信设备使用、维护等知识,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三、理论紧密结合实际,加强学生能力培养
  
  根据高职学院特点,培养合格的职业人才需要在传统中职培养人才模式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创新,努力使理论与实际更紧密结合,有意识地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包括学生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应用能力、创造能力、操作能力等。如《移动通信》课教材中主要讲了GSM系统、窄带CDMA系统与3G系统及其关键技术,对于课程中未能详细介绍的内容,应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图书馆或网上查询资料进行自学和研讨。
  在《移动通信》实训课中,根据实际情况,可让学生对通信行业人才需要情况及手机市场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在调研中学生不仅可以了解他们最关心的通信行业人才需求及手机市场的发展情况,更重要的是通过调研可以锻炼他们与人沟通的能力,并为他们即将走上社会的就业提供一次很好的机会。同时,还可以移动通信企业(如联通公司、移动公司等)为依托,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将企业作为我们学生参观与实习的基地。通过参观、实习等方式,使学生将所学的移动通信理论与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更能加强学生的细心观察能力。对《移动通信》课中的新知识、新技术,如3G、4G等,专门安排学生网上资料查询。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学到移动新技术,还能够加强他们对现代化网络资源的应用能力。
  为了加强学生实践动手的能力,我们可鼓励学生,尤其是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MATLAB仿真软件对移动通信系统(如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等)进行仿真建模与实现。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移动通信知识更加清晰,更重要能够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总之,我们要充分认识教学改革中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在通信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新技术、新标准的出现周期越来越短。这就使得《移动通信》课的教学改革显得更为重要。深化教学改革,加强能力培养,是高职学院教学改革的重点、办学的宗旨。
  
  参考文献:
  [1]高职教育教学特点比较研究论.
  [2]高职教学学生能力的培养.
  [3]探索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4]加强实践教学注重能力培养.
其他文献
摘 要:对艺术和历史的关系的阐述所凭借的尺度一般都是真实性。日常的看法一般认为历史比艺术真实,而亚里士多德却认为诗比历史更真实。亚里士多德虽然在艺术方面具有创造性的看法,但他对历史的看法却完全基于一种日常的观点。黑格尔认为世界历史是理性自身演绎的历史,具有必然性,所以历史跟艺术是同一的,但他终究还是认为艺术比历史真实。  关键词:艺术 历史 真实    当我们把艺术和历史用一个“和”字连接起来时,
[摘 要]理查德·C·博克斯的《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写到21世纪将是公民治理的时代,其中提到了积极公民资格这一概念,积极公民资格是公民有效参与的保障是实现公民治理的基础。本文旨在对积极公民资格进行了再思考,对积极公民资格关于实现公民治理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并结合我国社会现状,对我国的公民资格进行了剖析和再思考。  [关键词]公民治理;公民资格;积极公民资格  [中图分类号]C04 [
摘 要:小说《儿子与情人》是英国文学史上备受争议的天才作家D·H·劳伦斯(1885-1930)的自传体小说。这部小说为年仅28岁的劳伦斯带来了荣誉。他打破十九世纪前辈作家的传统创作方法,以其独特的风格,抒情的笔调,细腻的心理刻画,为我们创作出了一系列著名的女性形象。如在《儿子与情人》中出现的三位女性。可正因为他刻画女性形象的成功,使大部分学者将他们的精力放在了研究和分析那些女性人物身上。而作品中的
摘 要:日内瓦会议后,美国就远东政策出台了一系列NSC5429文件,其中NSC5429/5文件被确定为美国对远东政策的最终文件。这一系列文件的最大特点就是“遏制中国”成为美国远东政策的指导思想。本文以NSC5429系列文件为核心,论述艾森豪威尔政府东南亚政策的内容及特点。  关键词:艾森豪威尔政府 东南亚政策 NSC5429/5 遏制中国    冷战期间,东南亚是美国重要的遏制基地。美国对东南亚政
摘 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作文教学应结合学生的写作实际状况,从丰富他们的生活出发,重视学生对事物的观察、积累作文内容素材、对作品进行讲评,丰富学生的感受,不断写出内容丰富、寓意深刻、赏心悦目的佳作来。  关键词:作文教学 观察 积累 评改    作文是表情达意的交际工具,具有多种交际功能:概括事物意义,与人交流感情,影响教育他人,自我表现,自我教育,创造新经验等。具备较强的文字运用能力
新课程改革下教育的天空浪翻云卷,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人们又在反思是否走得太远已经忘了来时路,“回归”、“本色”、“简简单单”等关键词警醒了匆忙行进中的人们。回首数程课改路,飞扬的浮尘,光影流连的“泡沫”假象已遮蔽了我们的双眼,待风平浪尽、尘埃落定后,不禁汗颜无地,一直自居课改践行者的我们已模糊窄化了课改的理念,正拉着教育之车南辕北辙地风行着。  我们不禁重读课改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摘 要:本文通过剖析精品课程建设的内涵,阐述了精品课程建设应具备的内容,提出了推进大学英语精品课程建设的具体思路,同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大学英语 精品课程建设    一、精品课程建设的含义及内容    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精品课程建设要求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进行教学,体现了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以及知识经济成分的提高,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层次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对接受研究生教育的愿望也越来越高,报考研究生的比例逐年持续递增,其中在职人员报考研究生考试的人数也在不断地增多,然而对这一群体的研究却很少。本文从质的研究方面初步探讨在职人员考研的动机及原因。  关键词:在职人员 考研目的 实现自我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问题    
摘 要: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是美国著名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脍炙人口的佳作,至今仍广为传诵。该诗的中文译本不下二十个,本文从内容传达、韵律结构等方面对余光中、秦秀白、江枫的三篇译文进行评析,通过对比和比较探讨三者之间的异同。  关键词: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 翻译对比 评析    罗伯特·弗罗斯特(
摘 要:作文往往是学生生活感悟、情感体验、才智灵性的一种综合体现。应从学生年龄、经历、兴趣、爱好的特点出发,调动学生情感、思维等多方面的因素使之更加主动活泼地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会写、愿写,由被动变为主动。  关键词:作文 激发 激励 主体性    作文往往是学生生活感悟、情感体验、才智灵性的一种综合体现。作文教学不仅要有知识、方法、示例的分析指导,更应从学生年龄、经历、兴趣、爱好的特点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