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众所周知,现今社会随着农民工大批入城,留守儿童人群也越来越大,还有继续增大的趋势。而作为留守儿童,由于其年龄相对较小又处于教育时期,所以如何实现新生代农民工留守儿童的教育公平,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入手,分析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状况以及留守儿童存在的教育问题,并且提出几点帮助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留守儿童 教育问题 农民工
[中图分类号]G5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6-0220-01
一、新生代农民工留守儿童现状
(一)原因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但由于外出务工流动性强、城市户籍制度和城市消费高等原因,使大多数进城务工者不得不将子女留在户籍所在地的学校读书,而这些“被留下来的孩子”作为农民外出的副产品就形成了一个新的群体。[1]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使得留守儿童缺少了一些亲人的关怀,加之物质经济条件的差异,使其幼小的心灵所承载了一种与正常人不同的情感。而长时期处于这种精神情况下,与其他小伙伴的生活圈子逐渐分离,使得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更加严重,催生了教育问题的产生。
(二)留守儿童的教育特点
1.留守儿童受关爱程度弱。对于留守儿童这样一个特殊群体,在社会上是处于一个比较低的级层。由于在经济物质上的不充裕以及没有亲人的陪伴,使得留守儿童只能获得比较少的关怀。
2.留守儿童“早当家”。常言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确在这样一种氛围中,留守儿童相较之正常的孩子,更加的自立自强。这应该说是所有的留守儿童的一大优势。而在留守儿童的教育方面也是我们可以值得放大的一大亮点。
3.留守儿童的生活抚育问题。在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上,如何做到更好、更快地解决留守儿童的生活抚育问题,其实就是解决他们的物质经济问题,其中政府起着领导的作用,只有充分发挥其导向作用,建立系统安全的扶持体系,完善公平公正的教育体制,才能真正起到对留守儿童生活抚育问题的帮助。
二、面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采取的措施
留守儿童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关爱,缺乏正常的家庭教育,在面临复杂的社会环境时,只能用不成熟的心智去承担所有问题,很容易形成各种心理问题,也容易沾染不良习气而走犯罪道路。因此留守儿童的关怀和教育已迫在眉睫。
新生代农民工子女生活、教育问题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成要素之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因此,如何实现新生代农民工留守子女的教育公平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也将成为中国社会最重要的突出问题。以下是笔者认为针对教育问题,政府以及个人应该采取的措施:
(一)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政府应该采取的措施
1.加大政府教育方面的投入。减少或取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城市学校就学的额外费用,加大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激励机制,减少优秀教师的流失。赋予农民工子女同等教育机会,改善就学条件,使留守儿童能够生活在父母身边,与城市儿童共享教育资源。[3]
2.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形成以学校为主的教育管理机制。学校应在教学的同时,注重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转变学校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模式,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3.建立、完善教育体制,对弱势群体进行适当的补贴。现如今贫富差距可谓是越来越严重,只有尽量缩小贫富差距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在教育问题上,政府更应该付诸实际,完善教育体制,并且对收入较少的家庭进行补贴。
(二)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个人应该采取的措施
1.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力所能及地帮助留守儿童。在寒暑期积极地参加义务支教或社会实践等活动,把自己有限的时间用在做意义无限的事情上,这样不但帮助了留守儿童,也成为自己即将步入社会的一次体验。作为师范学校的学生,笔者认为支教的同时也是对自己教学水平的一种历练。
2.关怀留守儿童,传播传统美德。对于帮助留守儿童这样一个弱势群体,一个人两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更应该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同时,鼓舞更多的人一起来帮助这个弱势群体。
三、总结
总之,留守儿童所面临的教育问题是很复杂的社会问题,这就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和留守儿童自身共同面对,一起努力来解决。对于个人,我们不但要加强自身建设,更应该做好相应的宣传工作;对于学校,首先应该正视留守儿童的现状,除此之外还应该做到师生间的密切交流;对于家庭,应该处理好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使其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怀;对于政府,在完善相关制度体系之外,更应该理论联系实际,将措施落实到实处。
虽然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社会经济政治问题长期积累的后果,但是相信在我们的齐心努力下,贫富差距将会缩小,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将会被改善,孩子会朝着健康的方向成长。
【参考文献】
[1]姚远.关注新生代农民工前途[J].中国职工教育,2010
(4).
[关键词]留守儿童 教育问题 农民工
[中图分类号]G5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6-0220-01
一、新生代农民工留守儿童现状
(一)原因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但由于外出务工流动性强、城市户籍制度和城市消费高等原因,使大多数进城务工者不得不将子女留在户籍所在地的学校读书,而这些“被留下来的孩子”作为农民外出的副产品就形成了一个新的群体。[1]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使得留守儿童缺少了一些亲人的关怀,加之物质经济条件的差异,使其幼小的心灵所承载了一种与正常人不同的情感。而长时期处于这种精神情况下,与其他小伙伴的生活圈子逐渐分离,使得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更加严重,催生了教育问题的产生。
(二)留守儿童的教育特点
1.留守儿童受关爱程度弱。对于留守儿童这样一个特殊群体,在社会上是处于一个比较低的级层。由于在经济物质上的不充裕以及没有亲人的陪伴,使得留守儿童只能获得比较少的关怀。
2.留守儿童“早当家”。常言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确在这样一种氛围中,留守儿童相较之正常的孩子,更加的自立自强。这应该说是所有的留守儿童的一大优势。而在留守儿童的教育方面也是我们可以值得放大的一大亮点。
3.留守儿童的生活抚育问题。在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上,如何做到更好、更快地解决留守儿童的生活抚育问题,其实就是解决他们的物质经济问题,其中政府起着领导的作用,只有充分发挥其导向作用,建立系统安全的扶持体系,完善公平公正的教育体制,才能真正起到对留守儿童生活抚育问题的帮助。
二、面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采取的措施
留守儿童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关爱,缺乏正常的家庭教育,在面临复杂的社会环境时,只能用不成熟的心智去承担所有问题,很容易形成各种心理问题,也容易沾染不良习气而走犯罪道路。因此留守儿童的关怀和教育已迫在眉睫。
新生代农民工子女生活、教育问题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成要素之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因此,如何实现新生代农民工留守子女的教育公平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也将成为中国社会最重要的突出问题。以下是笔者认为针对教育问题,政府以及个人应该采取的措施:
(一)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政府应该采取的措施
1.加大政府教育方面的投入。减少或取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城市学校就学的额外费用,加大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激励机制,减少优秀教师的流失。赋予农民工子女同等教育机会,改善就学条件,使留守儿童能够生活在父母身边,与城市儿童共享教育资源。[3]
2.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形成以学校为主的教育管理机制。学校应在教学的同时,注重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转变学校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模式,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3.建立、完善教育体制,对弱势群体进行适当的补贴。现如今贫富差距可谓是越来越严重,只有尽量缩小贫富差距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在教育问题上,政府更应该付诸实际,完善教育体制,并且对收入较少的家庭进行补贴。
(二)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个人应该采取的措施
1.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力所能及地帮助留守儿童。在寒暑期积极地参加义务支教或社会实践等活动,把自己有限的时间用在做意义无限的事情上,这样不但帮助了留守儿童,也成为自己即将步入社会的一次体验。作为师范学校的学生,笔者认为支教的同时也是对自己教学水平的一种历练。
2.关怀留守儿童,传播传统美德。对于帮助留守儿童这样一个弱势群体,一个人两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更应该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同时,鼓舞更多的人一起来帮助这个弱势群体。
三、总结
总之,留守儿童所面临的教育问题是很复杂的社会问题,这就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和留守儿童自身共同面对,一起努力来解决。对于个人,我们不但要加强自身建设,更应该做好相应的宣传工作;对于学校,首先应该正视留守儿童的现状,除此之外还应该做到师生间的密切交流;对于家庭,应该处理好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使其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怀;对于政府,在完善相关制度体系之外,更应该理论联系实际,将措施落实到实处。
虽然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社会经济政治问题长期积累的后果,但是相信在我们的齐心努力下,贫富差距将会缩小,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将会被改善,孩子会朝着健康的方向成长。
【参考文献】
[1]姚远.关注新生代农民工前途[J].中国职工教育,201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