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对脓毒症严重程度评估与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ICU收治患者200例,按感染程度分为SIRS组、Sepsis组、Srvere sepsis组及Septic shock组,分别为61例、40例、70例及20例,检测患者血中WBC、hs-CRP及PCT水平,PCT诊断脓毒症的各种指标。结果:SIRS组与其他三组相比,在PCT水平上,差异明显(P<0.05);四组的WBC、hs-CRP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PCT水平与脓毒症程度为明显正相关,对脓毒症的诊断符合率高达85%。结论:在脓毒症严重程度评估及预后判断上,血清降钙素原可作为重要指标,对于减少患者的死亡风险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脓毒症 血清降钙素原 病情程度
脓毒症为ICU病房患者常见病症,可造成组织损伤、细胞损伤,导致机体多器官功能衰竭,致死率较高,是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重大疾病。在临床治疗上,早期准确评价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给予及时有效干预,可降低病患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1]。本研究纳入我院收治的200例患者分为四组,比较探讨PCT在评估脓毒症严重程度与预后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到2014年12月期间我院ICU病患200例,男性112例,女性88例,年龄34~81岁,平均年龄(46.8±4.3)岁。
1.2 方法
1.2.1 仪器与试剂
本研究用LEPU免疫定量分析仪(北京乐普医公司生产)及Cobas6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德国罗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DL-96II全自动细菌检定仪(美国迪尔有限公司生产);试剂:hs-CRP试剂(浙江宁波睿博有限公司生产)、PCT试剂(北京乐普公司生产),细菌鉴定用配套板条、试剂与血琼脂平板[2]。
1.2.2 测定方法
1.2.2.1 血清降钙素原测定:用免疫荧光定量分析法采集静脉血3ml,行血清降钙素原、WBC及hs-CRP测定,测定1d、3d、7d、14d血清各指标水平,如患者持续高热或低温,则行血培养分析,比较抗感染治疗后PCT变化[3]。
1.2.2.2 药敏试验与细菌鉴定:即将标本置于血培养仪内,报警阳性者转种血琼脂平板;如果为厌氧瓶阳性,则接种厌氧血琼脂评判,并置于35℃环境中培养18~24h;如仪器显示阴性,转种合适琼脂平板,并置于35℃培养18~24h,无细菌生长则报道无菌[4]。
1.3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4.0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 )表示,组间比较用卡方检验,多因素分析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四组血清PCT水平比较
SIRS组血清PCT水平(1.78±0.21)ng/ml、Sepsis组为(9.44±1.56)ng/ml、Srvere sepsis组为(24.51±3.21)ng/ml及Septic shock组为(36.13±4.45)ng/ml,组间差异明显(P<0.05),SIRS组明显低于其他三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由此可知,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与脓毒症严重程度为正相关,其他项目,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2.2 PCT与血培养结果情况比较
经血培养与血清PCT测定,结果显示PCT>0.5ng/ml为78例(39%),明显高于血培养阳性者48例(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测定的敏感度、特异度与准确度分别为87.4%、85.6%与85.0%,诊断临床感染的价值高。
3 讨论
血清钙素原为血清降钙素(CT)的前钛,是一种由116个氨基酸组成的糖蛋白,在一般情况下,血清钙素原在人体甲状腺C细胞中生成,并裂解为血清降钙素(CT),如果人体血清PCT含量低于0.1ng/ml,则在脓毒症或细菌感染情况下,细菌脂多糖,各种炎性因子可诱导肝脏单核细胞与吞噬细胞,这时内分泌细胞与肥肠道组织淋巴细胞,均会分泌合成与释放大量血清降钙素原,通常感染后3~6h便可检测到PCT水平的提升。
正常人血清降钙素原浓度不超过0.05ng/ml,而严重脓毒症或浓度休克病人血清中的PCT水平却明显高于正常值。研究认为,随着病人感染病情程度的增加,患者血清PCT浓度水平也会随之上升,因此PCT成为重症感染监测的重要手段。本研究的结果显示,随着脓毒症严重程度的增加,患者血清PCT水平也上升,两者为明显的正相关(r=0.781),与其他三组相比,SIRS组患者血清PCT水平明显较低,差异明显(P<0.05),同时四组的WBC、hs-CRP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因此,在早期脓毒症检测中,可将PCT水平作为重要观察指标之一,来快速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对于脓毒症患者来说,早期感染控制是降低死亡率与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本研究认为,治疗前,患者PCT水平低于0.5ng/ml可不用抗生素,高于此值建议使用抗生素。
综上所述,在脓毒症的诊断上,测定PCT水平诊断的准确率高,可为早期临床诊断,指导抗生素合理使用提供有价值的依据,对于降低并发症、死亡率以及评估预后,均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谈昀,曾宪飞,白晓等.血清降钙素原对脓毒症严重程度评估及预后研究[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4,21(05):100-103.
[2]陈水洁,潘景业,周小洁等.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评分和降钙素原对脓毒症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4,9(10):923-925+929.
[3]王旭涛,陈燕启.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对严重脓毒症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的临床意义[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4,20(02):100-102.
作者简介:丁琼(1979年—), 女,汉族,湖南醴陵人,本科学历,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检验科主管检验师,主要从事临床免疫检验工作。
【关键词】 脓毒症 血清降钙素原 病情程度
脓毒症为ICU病房患者常见病症,可造成组织损伤、细胞损伤,导致机体多器官功能衰竭,致死率较高,是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重大疾病。在临床治疗上,早期准确评价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给予及时有效干预,可降低病患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1]。本研究纳入我院收治的200例患者分为四组,比较探讨PCT在评估脓毒症严重程度与预后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到2014年12月期间我院ICU病患200例,男性112例,女性88例,年龄34~81岁,平均年龄(46.8±4.3)岁。
1.2 方法
1.2.1 仪器与试剂
本研究用LEPU免疫定量分析仪(北京乐普医公司生产)及Cobas6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德国罗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DL-96II全自动细菌检定仪(美国迪尔有限公司生产);试剂:hs-CRP试剂(浙江宁波睿博有限公司生产)、PCT试剂(北京乐普公司生产),细菌鉴定用配套板条、试剂与血琼脂平板[2]。
1.2.2 测定方法
1.2.2.1 血清降钙素原测定:用免疫荧光定量分析法采集静脉血3ml,行血清降钙素原、WBC及hs-CRP测定,测定1d、3d、7d、14d血清各指标水平,如患者持续高热或低温,则行血培养分析,比较抗感染治疗后PCT变化[3]。
1.2.2.2 药敏试验与细菌鉴定:即将标本置于血培养仪内,报警阳性者转种血琼脂平板;如果为厌氧瓶阳性,则接种厌氧血琼脂评判,并置于35℃环境中培养18~24h;如仪器显示阴性,转种合适琼脂平板,并置于35℃培养18~24h,无细菌生长则报道无菌[4]。
1.3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4.0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 )表示,组间比较用卡方检验,多因素分析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四组血清PCT水平比较
SIRS组血清PCT水平(1.78±0.21)ng/ml、Sepsis组为(9.44±1.56)ng/ml、Srvere sepsis组为(24.51±3.21)ng/ml及Septic shock组为(36.13±4.45)ng/ml,组间差异明显(P<0.05),SIRS组明显低于其他三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由此可知,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与脓毒症严重程度为正相关,其他项目,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2.2 PCT与血培养结果情况比较
经血培养与血清PCT测定,结果显示PCT>0.5ng/ml为78例(39%),明显高于血培养阳性者48例(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测定的敏感度、特异度与准确度分别为87.4%、85.6%与85.0%,诊断临床感染的价值高。
3 讨论
血清钙素原为血清降钙素(CT)的前钛,是一种由116个氨基酸组成的糖蛋白,在一般情况下,血清钙素原在人体甲状腺C细胞中生成,并裂解为血清降钙素(CT),如果人体血清PCT含量低于0.1ng/ml,则在脓毒症或细菌感染情况下,细菌脂多糖,各种炎性因子可诱导肝脏单核细胞与吞噬细胞,这时内分泌细胞与肥肠道组织淋巴细胞,均会分泌合成与释放大量血清降钙素原,通常感染后3~6h便可检测到PCT水平的提升。
正常人血清降钙素原浓度不超过0.05ng/ml,而严重脓毒症或浓度休克病人血清中的PCT水平却明显高于正常值。研究认为,随着病人感染病情程度的增加,患者血清PCT浓度水平也会随之上升,因此PCT成为重症感染监测的重要手段。本研究的结果显示,随着脓毒症严重程度的增加,患者血清PCT水平也上升,两者为明显的正相关(r=0.781),与其他三组相比,SIRS组患者血清PCT水平明显较低,差异明显(P<0.05),同时四组的WBC、hs-CRP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因此,在早期脓毒症检测中,可将PCT水平作为重要观察指标之一,来快速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对于脓毒症患者来说,早期感染控制是降低死亡率与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本研究认为,治疗前,患者PCT水平低于0.5ng/ml可不用抗生素,高于此值建议使用抗生素。
综上所述,在脓毒症的诊断上,测定PCT水平诊断的准确率高,可为早期临床诊断,指导抗生素合理使用提供有价值的依据,对于降低并发症、死亡率以及评估预后,均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谈昀,曾宪飞,白晓等.血清降钙素原对脓毒症严重程度评估及预后研究[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4,21(05):100-103.
[2]陈水洁,潘景业,周小洁等.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评分和降钙素原对脓毒症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4,9(10):923-925+929.
[3]王旭涛,陈燕启.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对严重脓毒症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的临床意义[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4,20(02):100-102.
作者简介:丁琼(1979年—), 女,汉族,湖南醴陵人,本科学历,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检验科主管检验师,主要从事临床免疫检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