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降钙素原对脓毒症严重程度评估及预后研究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yy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对脓毒症严重程度评估与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ICU收治患者200例,按感染程度分为SIRS组、Sepsis组、Srvere sepsis组及Septic shock组,分别为61例、40例、70例及20例,检测患者血中WBC、hs-CRP及PCT水平,PCT诊断脓毒症的各种指标。结果:SIRS组与其他三组相比,在PCT水平上,差异明显(P<0.05);四组的WBC、hs-CRP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PCT水平与脓毒症程度为明显正相关,对脓毒症的诊断符合率高达85%。结论:在脓毒症严重程度评估及预后判断上,血清降钙素原可作为重要指标,对于减少患者的死亡风险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脓毒症 血清降钙素原 病情程度
  脓毒症为ICU病房患者常见病症,可造成组织损伤、细胞损伤,导致机体多器官功能衰竭,致死率较高,是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重大疾病。在临床治疗上,早期准确评价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给予及时有效干预,可降低病患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1]。本研究纳入我院收治的200例患者分为四组,比较探讨PCT在评估脓毒症严重程度与预后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到2014年12月期间我院ICU病患200例,男性112例,女性88例,年龄34~81岁,平均年龄(46.8±4.3)岁。
  1.2 方法
  1.2.1 仪器与试剂
  本研究用LEPU免疫定量分析仪(北京乐普医公司生产)及Cobas6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德国罗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DL-96II全自动细菌检定仪(美国迪尔有限公司生产);试剂:hs-CRP试剂(浙江宁波睿博有限公司生产)、PCT试剂(北京乐普公司生产),细菌鉴定用配套板条、试剂与血琼脂平板[2]。
  1.2.2 测定方法
  1.2.2.1 血清降钙素原测定:用免疫荧光定量分析法采集静脉血3ml,行血清降钙素原、WBC及hs-CRP测定,测定1d、3d、7d、14d血清各指标水平,如患者持续高热或低温,则行血培养分析,比较抗感染治疗后PCT变化[3]。
  1.2.2.2 药敏试验与细菌鉴定:即将标本置于血培养仪内,报警阳性者转种血琼脂平板;如果为厌氧瓶阳性,则接种厌氧血琼脂评判,并置于35℃环境中培养18~24h;如仪器显示阴性,转种合适琼脂平板,并置于35℃培养18~24h,无细菌生长则报道无菌[4]。
  1.3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4.0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 )表示,组间比较用卡方检验,多因素分析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四组血清PCT水平比较
  SIRS组血清PCT水平(1.78±0.21)ng/ml、Sepsis组为(9.44±1.56)ng/ml、Srvere sepsis组为(24.51±3.21)ng/ml及Septic shock组为(36.13±4.45)ng/ml,组间差异明显(P<0.05),SIRS组明显低于其他三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由此可知,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与脓毒症严重程度为正相关,其他项目,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2.2 PCT与血培养结果情况比较
  经血培养与血清PCT测定,结果显示PCT>0.5ng/ml为78例(39%),明显高于血培养阳性者48例(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测定的敏感度、特异度与准确度分别为87.4%、85.6%与85.0%,诊断临床感染的价值高。
  3 讨论
  血清钙素原为血清降钙素(CT)的前钛,是一种由116个氨基酸组成的糖蛋白,在一般情况下,血清钙素原在人体甲状腺C细胞中生成,并裂解为血清降钙素(CT),如果人体血清PCT含量低于0.1ng/ml,则在脓毒症或细菌感染情况下,细菌脂多糖,各种炎性因子可诱导肝脏单核细胞与吞噬细胞,这时内分泌细胞与肥肠道组织淋巴细胞,均会分泌合成与释放大量血清降钙素原,通常感染后3~6h便可检测到PCT水平的提升。
  正常人血清降钙素原浓度不超过0.05ng/ml,而严重脓毒症或浓度休克病人血清中的PCT水平却明显高于正常值。研究认为,随着病人感染病情程度的增加,患者血清PCT浓度水平也会随之上升,因此PCT成为重症感染监测的重要手段。本研究的结果显示,随着脓毒症严重程度的增加,患者血清PCT水平也上升,两者为明显的正相关(r=0.781),与其他三组相比,SIRS组患者血清PCT水平明显较低,差异明显(P<0.05),同时四组的WBC、hs-CRP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因此,在早期脓毒症检测中,可将PCT水平作为重要观察指标之一,来快速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对于脓毒症患者来说,早期感染控制是降低死亡率与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本研究认为,治疗前,患者PCT水平低于0.5ng/ml可不用抗生素,高于此值建议使用抗生素。
  综上所述,在脓毒症的诊断上,测定PCT水平诊断的准确率高,可为早期临床诊断,指导抗生素合理使用提供有价值的依据,对于降低并发症、死亡率以及评估预后,均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谈昀,曾宪飞,白晓等.血清降钙素原对脓毒症严重程度评估及预后研究[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4,21(05):100-103.
  [2]陈水洁,潘景业,周小洁等.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评分和降钙素原对脓毒症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4,9(10):923-925+929.
  [3]王旭涛,陈燕启.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对严重脓毒症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的临床意义[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4,20(02):100-102.
  作者简介:丁琼(1979年—), 女,汉族,湖南醴陵人,本科学历,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检验科主管检验师,主要从事临床免疫检验工作。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研究癌症疼痛患者止痛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我院选择2013年9月~2014年9月间诊治的196例癌症疼痛患者,对其实施疼痛管理,对符合止痛治疗的患者进行分析,研究止痛治疗依从性因素的调查。结果:通过对所选的196例患者进行分析,对止痛治疗依从性的影响主诉有:担心药物不良反应,担心药物成瘾,止痛药使用繁瑣,癌痛认知不足,药效不佳,医嘱不详,药价高昂。结论:癌症疼痛患者进行止痛
【摘 要】 近几年,在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得到提高,促使其生活方式的变化,且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高血压的发病率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疾病,不仅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一定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对其生命健康产生威胁,有效的生活方式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   【关键词】 中老年 不同类型 高血压 临床特征   【中图分类号】 R5
【摘 要】 RNA技术就是双链的RNA介导基因转录后的沉默过程,该项技术能够对靶序列介导基因沉默产生特异性作用,现阶段RNA技术在基因功能、疾病治疗、药物作用靶点筛选等研究中的应用广泛。本文出于对RNA技术在病原性真菌研究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解的目的,从RNA干扰作用机制、RNA技术在病原性真菌研究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RNA技术 病原性真菌 研究 应用 进展  所谓的RNA技术
【摘 要】 目的:针对在临床中对患有妊高症的产妇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展开讨论并探究。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7月到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患有妊高症的患者,从中随机抽取50例作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每组25例。对参照组行以常规化的护理模式,对实验组则行以优质的护理模式,之后对两组产妇在临床当中的表现以及护理效果进行探究和分析。结果:实验组的产妇在接受了系统化的优质护理模
【摘 要】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运用在人工流产患者中的心理状态影响。方法:研究我院在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80例人工流产妊娠终止女性,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舒适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在术后焦虑抑郁评分上,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人流综合征发生率上,观察组为5%,对照组为12.5%,p<0.05;在术后并发症上,观察组
【摘 要】 目的:对胎膜早破的患者进行严密的观察、及时有效的护理,降低围生儿的病死率,预防产妇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收治的240例胎膜早破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组,对其阴道流出液及胎儿情况进行密切监测,同时应用药物后做好基础护理及心理护理;同时选取2014年以前100例胎膜早破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围生儿病死率为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