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加强技工院校思政教育建设

来源 :锦绣·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lu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纵观世界各国发展史,仅有我国具有五千年来不间断的历史进程,其中深刻蕴藏着各类复杂、波折过程。这也是我国千百年来不断积累、沉淀、筛选后的文化成果,更是我国在各国综合排名中长期占据重要地位的核心依仗。鉴于此,我国各级校园应积极将传统文化作为各学科、课程教育教学的关键辅助素材,将其延伸为各地技工院校针对思政教育领域健全建设的承载资源,注重引导学生塑造较为优质的品德品质。并借此将我国传统文化中精华部分的继承、发扬社会责任向学生自然渗透,促进技工院校思政教育系统完善建设的战略任务加快落实。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技工院校;思政教育建设
  最近几年,因我国各地技工院校积极顺应教育系统统一改革的领域发展浪潮,促使校内学生群体的整体综合素养对比以往已实现大幅提高。站在社会宏观视角,接受技工院校专业教育的人群规格正不断扩大。同时,因我国信息领域科研人员经多年创新研发、改良与深度探究、摸索,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我国社会完成了日趋成熟的发展目标。这一客观因素使得院校学生群体在接触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时较易受到内、外环境内潜在的西方文化体系的干扰影响,不利于学生全身心沉浸于传统文化主动接收的学习活动中。如欧美主流文化、西方思考思维形式、面对难题阻碍的解决措施等,皆会对院校思政教育学科教师执教成效产生负面冲击[2]。
  一、创造多元思政教学措施
  纵观我国各地技工院校思政教学课堂现况,不难发展其中部分思政教师并未将教材课本内容有机结合传统文化,造成授课内容单一、学生思政探索渠道闭塞等不良问题层出不穷,对其综合素养的高效加强形成间接消极影响。因此,思政教师应科学、迅速落实二者互相融合、交互的执教任务。在备课阶段,思政教师应挖掘、探究课本教材中所触及传统文化领域相关的知识要点,将其作为授课活动中拓展学生传统文化认知面、打造多元执教课堂的有力支撑点。并在实际课堂中,思政教师同样需对自身坚持的学科教育主张、教学措施实行转变、优化工作,将执教硬性条件高度匹配传统文化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有效灌输,有助于学生积累自身传统文化底蕴、增长思政内涵、提高个人素养。
  以思政基础知识的讲解课堂举例,思政教师可将我国“天人合一”这一传统哲学主张作为执教突破点,在潜移默化间向学生诠释“苟利国家生死以”的高尚爱国精神;还可搭载儒家主流观点“舍身取义”这类价值观念,为学生悉心传授“人不信不立”现代形式的诚信教育;在“概论”知识点解说中,思政教师可引导学生自行使用互联网、书籍、课本等多样渠道深层次探究“实事求是”最早起源于“修学好古,”增添学生思政课堂学习新体验,以及我国多年践行实施的“群众路线”理论建立在传统“民可近不可下”观点基础上。而我国社会极力推崇的“自主独立”精神是“天行健”、“独立不惧”等概念内涵的深度引申。思政教师可通过这类各领域传统文化实现强化学生的红色革命知识消化、掌握效率,向其弘扬革命传统;另外,在“形势政策”思政课堂中,思政教师可依托教材内容组织学生开展主题学习活动。以“文化自信”举例,教师应围绕传统知识向学生展示我国璀璨的各类分支文化,如优良美德、崇高理念、精巧技艺等。为教学活动注入新活力,筑牢学生践行文化自信的根本基础[2]。
  二、结合文化体系与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形式在如今技工院校被广大思政教师推广使用,除了因其具备高质的教学成效外,更在于该教学策略是思政教育深化改革的必然趋势。思政教师带领学生展开系列实践教学环节,可逐步树立其健康“三观,”增强其针对问题、现象的发现、思考、处理、总结的基础能力水平,保障实践教学质量。所以,思政教师应积极联络学生召开实践活动,将传统文化设定为活动重心,着重打造“润物无声”的活动效果。
  在思政课堂内,教师可与学生一同完成“拍卖你的生涯”这一寓教于乐形式的实践活动,提高其价值思想的深度、广度;承办“道德讲座,”向学生灌输我国历史多年沉积下的传统优良美德,鼓励学生广泛收集主题资料,大胆讲述自身深受感化的传统道德小故事。让学生在此间互相点拨、指引,多方面感知、领悟到道德楷模的“善行。”教导学生将该群体标榜为道德榜样,自主、积极向其学习;执行“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策略,在班级内部成立“知行社。”将社团作为活动载体媒介,组织学生前往当地革命基地,向学生解说老一代革命人为国家建设做出的丰功伟绩与巨大牺牲。促使学生可将爱国意识通过思想指导行为贯穿于日常生活、学习中,引导学生将学习传统文化的被动形式转变为主动自主,可真切感悟到我国传统文化彰显出的独特魅力、韵味。并在其中加强自身思政核心素养,成为当代高素质青年[3]。
  三、总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下,教育系统应与传统文化建立起密切互动关系。在技工院校思政教育领域中,思政教师应注重在正式授课中突出传统文化在课堂之上的核心地位,重视采取当代学生更乐于接受的思政教学形式。在思政教学活动中迎合时下学生兴趣点,实时向其渗透传统文化。这样一来,可针对性弥补院校思政教育事业中长期存在的不足、空白,还会在保证思政教师执教效果的同时,塑造学生对传统文化自主继承、积极弘扬的坚定社会使命感、责任心。对此,思政教师应真实强化传统文化植入思政教学内容的比重篇幅,与时俱进的革新、升级授课措施。强调院校思政教育核心主张,跨越提升思政学科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匡礼.课程思政背景下的中职思政一体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数控车削加工岗的5S管理教学设计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20(25):4-5.
  [2]王慶.课程思政视域下技工院校烹饪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育问题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41):81-82.
  [3]魏利.技工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分析及对策[J].职业,2020(11):81-82.
  作者简介:孟宪刚 1973年1月 男 汉 山东潍坊昌乐 261053 山东工业技师学院 本科 讲师 思政课理论教学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医学影像技术也由传统的X光发展出现代的CR、DR、CT、MRI等多种新兴技术,这也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的发展提出了与时俱进的要求。但是目前CT、MRI等技术所需设备动辄几百甚至上千万元,在开设该专业的职业院校没有医学附属医院支持的情况下,很难花费巨资去购买此类设备进行理论教学及实训教学。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利用目前微软的kinnect体感设备及其技术进行影像学教学的可行性,
期刊
摘要:“边缘性”话题作为当下国际社会最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吸引了许多艺术家、批评家和策展人的注意,并促使他们参与相关的活动和讨论中去。本文试图通过对关注“边缘性”问题的艺术的研究去探索当代艺术与当下社会变革的关系,从而探索当代艺术家们敏锐的视角和独创性的手法,并对其中的现象进行反思。  关键词:边缘性 艺术 介入 社会变革  “艺术是社会的镜子”,虽然这一取向曾遭到艺术本体论研究者的严厉批判,但它
期刊
摘要:莫言当代著名文学家,其所创作的小说主要是以家乡高密或民间生活作为创作背景。莫言所创作的《天下太平》,吸收借鉴了民间的文化资源,具有反讽性。文章先分析了《天下太平》中的反讽角度,随后介绍了《天下太平》反讽性文本表现,包括物质追求迷离和官僚主义作风,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莫言;天下太平;反讽性  引言:  反讽是小说作家经常应用的一种艺术手法,即通过小说文本形式以及小说内容的
期刊
摘要:亚历山大·彼德洛夫擅长用绘制油画的方法制作动画片,用手指粘上颜料在玻璃上作画,每一格画面都可以独立成为一幅美丽的油画, 具有十分浓重的表现力度。他创作的《老人与海》使他成为俄罗斯第一位获得奥斯卡奖的动画家。诺贝尔文学奖授奖委员的评价是:“充满暴力与死亡的现实世界中表现出来的勇气”。  关键词:《老人与海》;油画;动画;亚历山大·彼德洛夫  俄罗斯的动画大师亚历山大·彼德洛夫是全球唯一一位使用
期刊
摘要:红色文化传承是中国共产党的信念和精神追求,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班玛县是少数民族聚集地,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传承红色文化是学校的教育的重大使命和重要职责。为贯彻习总书记“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托起明天的太阳”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班玛县立足区域实际和特点,依托红色教育资源,积极探索建设以红色文化
期刊
摘要:近六年,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已成为高考必考考点,它影响着学生对文言文和古代诗歌的理解。但是,文化常识知识过于琐细繁杂,学生难以把握其重难点,基于此,笔者对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进行了专题整合的大胆尝试。本文详细记述了在专题整合过程中如何删繁就简,突出重点,以达到精准备考的目的。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专题 ;选官制度 ;居丧制度;称谓  自2015年古代文化常识题第一次出现在新课标卷起,它就成为
期刊
摘要:钢琴是“乐器之王,”本文旨在以钢琴发展史探究西方音乐发展的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及浪漫主义时期的西方音乐进行分析,并总结西方音乐发展的特点。  关键词:钢琴;巴洛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  据文献的记载,世界上最早的古钢琴叫做克拉维卡,其制作年代大体是在12世纪至14世纪之间,在欧洲广泛使用。其外形为长方形,于木箱之上添加一些琴键,有的在四条腿的内侧右部大约三分之一处安装了音板,其右端和厚板
期刊
摘要: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在历史长河中逐渐闪耀,成为中国文化中特别的闪光点。历经时代的转变,云南保持着特有的历史文化,将神林文化、神物文化、水土文化以及环保文化发挥得极具特色,成为云南生态文化的特有标签。不仅顺应时代生态文明价值观的建设,更加促进生态产业向着良好的方向转变,让云南获得更多的机遇,完美地展现着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制约因素;举措与建
期刊
摘要:本文基于对《论语》文论的了解,对其构建的重要基础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其中包括现实主义因素、注重后天人文培养、对未知事物的敬畏等内容,并进一步阐述了其与《诗经·小雅》之间的学说与思想关系,充分展现出孔子的思想理念,为孔子文化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论语》;《诗经·小雅》;孔子文论  引言: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春秋战国时期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要属孔子的儒家思想影响最为深远,对
期刊
摘要:美声唱法(bel canto)起源于欧洲的意大利,由于美声唱法盛行于欧洲,加上我国民族歌唱艺术的蓬勃发展,美声唱法在传入我国的道路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定的困难。美声唱法与中国音乐文化融合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论美声唱法与中国音乐文化的融合,从而促进形成中国声乐学派的发展。  关键词:美声唱法;中国音乐文化;必要性;  美声唱法(bel canto)起源于欧洲的意大利,在20世纪初期传入中国,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