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动小学生“高阶思维”的追问策略与形式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ovoy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追问是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形式。本文针对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学对话“问题化”倾向和“空泛化”现象十分严重,教学中的“对话”空洞、肤浅、无效的现状,从进行追问要注意的问题、掌握追问的基本形式两个块面来阐述如何让有效的追问把对话引向深入。
  【关键词】高阶思维;追问;对话
  自从《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这一全新的阅读教学理念以来,沉寂的课堂因为“对话”赋予学生更多“言说”的时间与空间从而使课堂显萌生勃勃生机。但在具体的阅读行为中,“问题化”倾向和“空泛化”现象十分严重,“对话”成了过去“师问生答”“串讲串问”的翻版,致使阅读教学中的“对话”空洞、肤浅、无效。如何把对话引深,已成为迫切叩待研究解决的问题。经过几年来的课堂观察与研究,我发现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追问是改变对话“空泛化”现象的有力手段。“追问”是课堂教学中对话策略的组成部分,追求的是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对培养学生深刻性、敏捷性、广泛性的高阶思维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下面对“如何追问”“追问需要注意什么”作粗浅的阐述。
  一、有效追问的策略
  第一,设计好追问的内容。教学实践证明,课堂教学中进行有层次、有深度、有广度的追问,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引发学生进行深入、系统的思考,锻炼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设计追问的内容,首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来确定,其次要考虑学生的年龄阶段的思维水平,追问内容要难度要适宜、要有理有趣。阅读教学中设计追问内容时要避免两种趋势:一种是问题过大、过深、过难,这样的追问让人无从下手,不但达不到教学目的,还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二种是问题过小、过浅、过易,这样的追问无助于学生的思维锻炼。总的来说要使问题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推进,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第二,追问要讲究质量,注重实效。很多老师对追问有着曲解,以为追问就是多提问题,却不管问题的质量如何,学生回答的质量如何以及问题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有何意义。这种做法与新课程所倡导对话理念大相径庭,甚至是背道而驰的。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的视角应由过去的关注学习结果转向關注其学习过程。因此,教师在追问的过程中要细心倾听学生的发言,根据学生的发言重整信息,抛出富有启发性的话题,设法激发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实际去积极思索,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
  第三,追问要准确地把握时机,找准切入点。追问显著的特点之一是它的随机性,因为随机自然附带着偶然性。教师如何把握好这两个特性,在实际操作中何时追问,何处追问,就成了需要周密考虑的问题。只有处理好这些问题,才能更好地实现追问的价值,实现教学的有效性。追问的时机一般有三个,一是在缺乏思考处追问。在课堂教学中,大多数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往往缺乏自己的思考,教师应该通过追问来鼓励学生启动思维进行创新性的回答。二是在欠缺深度处追问。在思考和讨论中,学生思维遇到障碍和矛盾时常常不能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这时教师要及时地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帮助学生开拓思路。三是在产生歧异处追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多发表自己独特的思考与见解,以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
  二、追问的基本形式
  目前关于追问的相关理论不多,我个人从思维的形态把追问的形式概括为以下五种。
  1.扩展式
  在对话教学中,当学生的回答比较简单笼统时,可以把学生的话语引向具体。常用语是“能把话说得具体些吗?”“能把……说进去就更好了”“你从这个词中读出了什么?”当学生回答的话语中含有很丰富的语言训练因素时,我们应当把握时机,进行扩展式追问。可以是解词,添词,换词,以词扩句等。如以下案例:
  师:同学们,你们读了这篇课文后有什么想说的?(师生的首次对话)生1:我觉得诸葛亮太了不起了,能够在三天之内借到十万支箭,真是神机妙算。师:能不能结合课文说得再具体些?生1:比如说,诸葛亮能在三天前就料到三天之后必有大雾,这点在气象预报十分先进的今天来看并不觉得十分奇怪,可在那时这太了不起了。从这点上看,诸葛亮十分懂天象。(经这个同学这么一说,其它同学便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在该案例中,教者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把话说具体、说丰满,在回答的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间已进入了文本,深化了文本,得到了训练。
  2.概括式
  当学生的回答很深刻、很丰富时,可作进一步的引导,让学生用一个句一个词一个字作概括。常用语是:“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你此刻的心情吗?”“你能把这种感觉换成一个字吗?”等。如《借生日》教学片段:
  师:妈妈感觉到了,这说明了什么呢?孩子喜欢我就去做,孩子爱吃生日蛋糕我就买,这都说明了什么?生:说明了妈妈很喜欢孩子。师:妈妈很喜欢自己的孩子,是呀,这种喜欢如果我们把它换成一个字的话,知道是什么?生:爱。
  概括式的追问对于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概括能力可起到很好的作用。教者训练意识强的话,对话中很多情景可用这种方式。
  3.溯源追因式
  当学生的回答中含有很丰富的可拓展因素时,我们可以溯源追因地作进一步的引导。惯用语是:“为什么?”“是谁导致这样的结果?”“你从哪里看出来?”等。如《珍珠鸟》的教学片段:
  师:“屋内玩耍”应板书在哪里?生:“书桌探险”的前面。师:为什么?生:“书桌探险”的前面位置空着。师:请从课文中找找依据。生:因为这是课文的第八节,在“书桌探险”的前面。师:哪个词从内容上也说明“屋内玩耍”应板书在“书桌探险”的前面?生:“起先”。
  以上案例片段包含了四次追问,这种追问方式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一定大有裨益。同时,这种形式的追问要求教者具备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4.想象式
  当学生说到激情处,或话语中含有可想像的空间时,可作想象性的引导,作假设性换位思考。常用语是:“假如你在现场,你会怎么想/说/做?”“假如你是他,你会怎么想/说/做?”“此时此刻,你脑中浮现什么画面?”如《普罗米修斯》的一个教学片段:
  师:这死死的一锁可是漫长的几年啊!当寒冷、炎热、饥渴折磨他的时候,他会承受怎样的痛苦呢?生:寒冷折磨着他,他冷得直打哆嗦。师:仅仅是这样吗?寒冷必然伴着什么?想象一下。生:当凛冽的寒风吹来,他冷得缩成一团。师:寒风像什么,把他的脸、他的手、他的全身刮得怎么样?生:寒风像利刀,把他的脸、他的手、他的全身刮得裂开了一道道口子。师:口子上……生:直流血。师……
  由此看出,只要我们强化了我们追问的意识,那么想象式的追问也可以有很多可展示的空间,很多的教学情景适用。
  5.层层递进式
  层层递进式追问就是根据学生的回答,层层深入、步步推进,让对话挖深、拓宽。这种追问方式要求教师要有很厚实文化底蕴,扎实的教学额功底,敏锐的教学机智。例如,重庆中渝中区第一实验小学的卢静老师在一次教学交流会上所上的一节低年级的阅读教学课,在这节课中,卢老师以扎实的教学功底,较好地诠释了新课改语文阅读教学“对话”的新理念。教师板书‘借’字,以“平时你向别人或者别人向你借过什么?”为话题谈话引入新课,在学习完生字、初读课文之后,首先以“孩子们,刚才你们读书都读得很认真,你们从课文中发现什么没有?”“你从哪里知道的?”让学生主动探索,知道了“今天是小云生日、小云要把生日借给妈妈”的主要内容。其中,教师分别根据学生的回答,以“奇怪了,小云为什么要把生日借给妈妈呢?”“妈妈感觉到了,这说明了什么呢?孩子喜欢我就去做,孩子爱吃生日蛋糕我就买,这都说明了什么?”……进行一次次的追问。在追问过程中,学生的理解已越来越丰富,走进了人物,走进了文本,领会了文本的主旨。
  以上形式五种形式的追问,在实际教学运用中往往是综合、交错地运用的。要使对话教学能深入下去,师生除了必须对文本内容有深入把握、独到的见解,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外,还必需学会恰如其分地进行追问,这样才能使课堂对话成为真正意义的、具有非凡的育人功能的对话。
其他文献
摘 要:介绍在VC 6.0开发平台上。运用MSComm控件实现串口通信.通过实例进行具体详细说明。  关键词:串口 通信 MSComm  中图分类号 TP368.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2-2422(2007)03-0046-02    1 建立应用工程    打开Visual C ,建立一个基于对话框的MFC应用程序,在对话框中添加控件,用ClassWizard为相应控件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能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直观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深度探究,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最大限度地优化课堂教学,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融合  《新课标》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要把现代化信息技
【摘要】学生接受教育是成长的标志,小学教育作为成长教育的初始阶段十分重要,在此阶段最核心的教育内容就是道德教育。这就要求在小学教学过程中,班主任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主要教学目标,并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从小抓起,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本文以小学为阶段分析班主任在日常教学中应如何开展德育工作。  【关键词】德育工作;小学教育;道德观念  在小学阶段,学生可塑性强,所以培养他们健康的心态,使他们拥有
广东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学前教育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和推进教育“争先进、当标兵、建高地”的关键环节,从规划用地、资金投入、学位建设、师资队伍、保教质量等方面统筹施策,积极构建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聚力资源破堵,保障建设用地和财政投入。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关于增加幼儿园中小学学位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的意见》
【摘要】儒家文化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沉淀,其中的思想内容博大精深。传承儒家文化,不仅是每一位中华儿女应承担的责任,也是当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在初中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儒家文化的渗透十分重要,本文从“严于律己,努力修身”“平等包容,公平公正”“以人为本,秉承教育初心”三个方面进行简要探究。  【关键词】儒家文化;初中;和谐班级  班级的建设对于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成长都十分重要,
【摘要】近几年来,关于学生的幸福感的研究与日俱增,尤其是对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中学生承担着家人的期望与社会的期待,在学习和生活中往往会面临很多困难。师生关系是中学生在校期间最基本的关系,让学生在其中获得幸福感能够让学生健康成长,实现个人的价值。本文通过研究并结合笔者个人工作经验,分析现阶段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探究新时期下如何让中学生在师生关系中获得幸福感,供同行们参考。  【关键词】新时期;中学生
【摘要】《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专门用来对初中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是对初中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它的优势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而爱国主义又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包括初中生在内的所有中国公民都必须具备的一种思想。所以,必须通过《道德与法治》课来培养初中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学生;道德与法治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是一个意义非凡、永恒的主题。同时,
摘 要:论述了如何利用计算机实现对EWSD交换机的控制。并在此基础之上。用VB开发一套可代替操作人员自动完成EWSD交换机数据备份的程序。  关键词:EWSD 数据备份 VB 串口通讯  中图分类号 TP311.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2-2422(2007)03-0008-02    编制了一套软件,通过EWSD与计算机的接口,使计算机可以代替操作人员每半个月自动进行数据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强调要代代相传红色基因,同时强调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小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担负着国家的期待和人民的重望。随着新时代的不断发展,小学生更容易受到外界复杂思想环境的影响。因此,浓缩历史精华,凝练中国精神的红色基因在当今时代小学德育中的传承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就红色基因传承的小学德育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关
【摘要】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保证学习质量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是学习教育的主要目标。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对于学生的一生都有很大的作用。儿童时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如何能够使儿童在成长的关键时期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教育工作者重要关注与思考的。本文通過对小学生英语学习习惯进行研究,发现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必须从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学校与教师对学生学习习惯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