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物理创新实验教学的研究

来源 :南北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v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物理注重知识的应用,因此在整个课程中实验教学至关重要。文章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就初中物理创新实验教学进行探究。
  【关键词】初中物理 创新实验教学 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9.168
  初中物理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对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以及知识的应用有着明确的要求。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引入实验课程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探索能力和应用能力,以期不断地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而现阶段,随着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以及素质教学要求的不断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也有待进一步完善。积极开展初中物理创新实验教学,不仅能够在现有的教学基础上完善教学工作,更能够为学生的课程学习带来新的视角,继而进一步推动学生在物理课程方面的探究,牢固初中物理基础知识的积累,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一、开展初中物理创新实验教学的切入点
  文章在本节首先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就开展初中物理创新实验教学的切入点进行梳理,以期从实际的角度来探究出优化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相关角度,为初中物理教学方法的整体探究提供直接的参考。
  (一)教学方法创新,提升实验教学氛围
  现阶段,由于应试的压力,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大多数教师仍然采用教师机械化演示,学生观察的方法进行教学。这种教学工作的开展虽然能够保障课堂教学工作的稳定完成,让学生在教师的安排下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帮助学生积累必要的应试知识。但是从长远来看,学生很难实现对物理知识的有效探究,学生课堂参与率也无法得到提升,最终仍然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让学生记牢整个实验的步骤,完成基本的答题要求。因此在开展初中物理创新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当从教学方法的创新开始,提升实验教学的氛围,以实验趣味教学来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继而提升实验教学的实际效率,强化课程教学的实际效果。
  以“光的折射”实验教学为例,由于光的折射实验所用到的器材相对简单,初中物理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小组任务教学推动教学方法的创新。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详细讲述“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光路的可逆性”等知识,并根据备课内容为学生设计好实验项目书或者实验报告。在开展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准备自己希望探究光折射路径(介质),并借助班级男生小手电、激光笔等玩具来完成实验内容。教师作为指导者,对各个小组的实验观察进行指导,并指导学生完成实验记录。通过这种教学方法的创新,学生不仅能够实际的参与到实验的过程中,更能够根据自己在学习中的疑惑有目的的开展实验,班级各个小组差异化的实验器材选择,使得实验结果更具有可比性,初中物理《关的折射》课程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
  (二)教学内容创新,强化实验教学效果
  在传统观念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就是按照书中实验指导目录来完成相关内容的探究,指导学生深入了解课程的基本知识。这种实验教学的优点的确非常的明显,但是随着课程知识的进一步丰富,传统实验教学内容也逐步的变得缺乏起来,实验课堂显得空洞,对知识的解释力度并不能达到标准。因此在开展创新实验教学的过程中,物理教师还应当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丰富实验教学课程的知识,提升实验教学的实际效果。
  “电路实验”课程的教学是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较为著名的一堂课,通过模拟电路的搭建,学生能够充分的了解电流的运行轨迹,电路的基本原理。教师借助电路模拟设备,对初中物理电流与电路知识进行了充分的讲解。但是实验课程却只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理解,无法强化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果还没有得到完全的体现。因此在现阶段创新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进一步丰富物理课程的内容,将物理实验课程与小制作课程相结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设想,借助物理设备制作如“迷你手电”、“小小汽车灯”、“小小奥迪车”等作品,让学生在理解电路知识的同时不断的深化对知识的应用,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创作之中。如此通过内容的创新来不断的丰富初中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工作,继而使得学生不仅能够深入理解知识,更能够应用知识,凸显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三)教学模式创新,推动实验教学效率
  教学模式的创新更多的在于实验课堂的互动性,传统观念认为,实验课堂应当更多的对学生引导,引导学生规范的开展实验,以期得到应有的结果。而创新实验则不同,教师应当积极的推动师生之间的互动,构建实验模块教学,一方面向学生引导实验的基本规范,同时鼓励学生多做自我探究。另一方面,以学生在实验中的问题为导向,积极开展主题教学课程,一旦出现典型问题,教师停止下一模块,开展主题问题解答。以课堂的机动性来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化需求,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在这种模式下,物理实验课堂更具有动态性,师生之间的互动性也更强,整个实验教学的效率效果都得到显著提升。
  二、推动初中物理创新实验教学的对策
  结合前期的探究来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模式来推动创新实验教学。文章在本节继续结合创新要求,对推动初中物理创新实验教学的对策进行探究。
  (一)加强对物理教学的支持,提升物理实验教学硬件
  物理实验教学的硬件是物理創新实验教学开展的基本保障,现阶段,随着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学校应当积极加大投入,保障物理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以此来推动初中物理实验创新教学工作的进一步深入。
  (二)强化教师再培训,提升教师教学创新能力
  教师是初中物理创新实验教学的引领者,学校应当积极推动教师再培训工作,提升教师创新教学的能力,以此来保障初中物理创新实验教学工作的各项基本内容都能得到落实,最终实现初中物理教学工作的优化。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模式来推动创新实验教学。学校一方面要加强对物理教学的支持,提升物理实验教学硬件;另一方面,应当强化教师再培训,提升教师教学创新能力。以此,通过教学条件的改善,教師水平的提升,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三个点切入,落实初中物理创新实验教学工作,保障初中物理教学工作的进一步优化,提升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建筑行业异军突起,然而,行业发展所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峻,其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背道而驰.为缓解城市环境污染现状,实现对资源的高效利用,
由于制造安装工艺和运行维护环境等原因,往往使SF_6气体绝缘电气设备内部存在绝缘缺陷乃至出现事故。SF_6气体绝缘电气设备故障可以分为电弧放电、火花放电、局部放电和过热
【摘 要】作为英语教师,只把教材讲得详细透彻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的形象是非常高大的,老师是无所不知的,所以,教师要在掌握本专业的基础上提高综合素质。在目前的环境下,课堂仍然是学生学习英语的最主要的方式和途径。为此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课堂上的环境,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英语的氛围。  【关键词】高中英语 课堂 词汇 学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
【摘 要】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如何加强传统文化教学?本文从加强传统文化的认识,拓展地域传统文化教学,积极开展传统文化活动等几个方面谈了一些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传统文化 文化认知 地域文化 文化活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2.159  在高二思想政治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教学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如何结合课本教学,
【摘 要】“学案”顾名思义就是“学习的方案”,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及需要达成的学习目标来进行编写的,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使用学案来对学生进行导学,可以让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得到增强,使学生的英语学习变得更为有效。  【关键词】高中英语 学案导学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2
运用BIM模型三维可视化的特点,在道桥专业的识图教学中,把BIM三维建模的原理、方法和技能融合、渗透到公路工程制图学习中,改变传统教学理念与模式,运用BIM模型直观展示教学
文章根据不同的桩的材料与成桩方法对桩基进行了分类,对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及施工工艺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结合具体的工程案例,分析其质量控制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希
由于建筑物通过外墙或者窗户、屋面等等地方散发的热量在建筑物能耗中占比很高,所以对于建筑的节能来说,围护结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建筑物能否拥有较好的围护结构设计
【摘 要】素质教育理念的推行,对高中数学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全方位的要求。目前不少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还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这便要求他们确定素质教育观念、培养学生兴趣和能动性、进行灵活的教学模式,重视与学生的情感链接,使学生的数学能力乃至整体素养得以全方位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数学 素质教育 理念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
【摘 要】在高中学习阶段,物理课程是其中一门极其困难且重要的学科,学生常常对此课程存在极大的困扰,如何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也成为教师首先应当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就此问题进行了相关的探讨。  【关键词】高中物理 学习兴趣 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5.176  在现阶段的高中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对物理课程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