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县也办出“硬核”中职校

来源 :江西教育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j00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年春季,上饶弋阳中等专业学校(简称弋阳中专)第一届毕业生即将走上工作岗位。
  “本想趁着最后一个学期,让他们考个大专文凭,没想到用人单位不干了,都希望尽快到岗!美的厨卫的人说‘只要是你们学校的学生,我们就给大学生待遇’。九牧、海鸥卫浴等其他实习单位一听也急了,纷纷承诺‘弋阳中专的毕业生等同大学生待遇’,并出台‘单位出钱提升文凭’等政策。”可毕业生就那么多,该校校长唐予松一时又喜又忧。
  让唐予松左右为难的还有招生:春季便按床铺数最大限额地招满了学生,可还有学生不断想来校就读,但一个班只有50个座位。秋季开学,一名学生硬是自带板凳来旁听……
  而在2018年上半年,这还是一所濒临倒闭的县级职业学校,校园里杂草丛生,不通水电,全校35名学生,36名教师。
  短短的两年时间,为何有这样的改变?
   转机:校企联姻   注入新活力 
  山区、老区,赣东北小县弋阳,是革命烈士方志敏的家乡,也是个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不足的劳务输出县。县里不少没考上高中的孩子,情愿外出务工,也不愿在家门口上弋阳职高(2019年改为弋阳中专)。
  “我爱教育,也爱我的学生。可当校园里老师比学生还多时,也一度觉得当老师没意义。”从教30多年,徐桂玲经历了学校办学的低谷期。
  地处中部欠发达地区,经费、师资、实训场地及就业单位都不敌发达地区,长此以往,职业学校的办学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弋阳职高的办学困境在县级职业中学具有普遍性。
  一边是县办职业学校“招不到学生”“留不住老师”的窘境,另一边是当地企业“招不到工”的困难。
  2012年,由两家上市公司投资兴建的江西鸥迪铜业有限公司入驻老区。经过多年发展,产能与规模大增。格力、美的等新客户加入后,企业规模扩张,“对口技术人员缺乏”成了制约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一来便主动与当地教育局及中小学有过很多合作,还为该县教育事业无偿捐助了400多万元,鸥迪铜业公司董事兼总经理唐予松被当地誉为“一个对弋阳教育有着‘执念’的企业家”。
  但在2017年,办学陷入困境的学校找到唐予松,“寻求”帮助,唐予松却没找到好的契合点。
  “直到2018年2月,六部委联合印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赶上了政策东风。”唐予松随即向县委县政府提交报告,没想到书记、县长在24小时以内都答复“这是好事”。
  校企合作一拍即合!恰逢县里刚换了个教育局局长,新局长上任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做好弋阳职高与企业深度融合办学事宜”。2018年4月,鸥迪铜业正式与职业高中“联姻”。合作协议一签订,该公司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修缮校园、完善功能室、添置教育教学设施设备。
  成为学校校长的唐予松听闻先后担任过职高校长、县教育局局长的王长仁办了退休手续,便请这位颇有声望的老教育人担任执行校长,理由是“为了弋阳的职业教育”。随后又远赴西安,恳请西安交大陶文铨院士、何雅玲院士担任学校名誉校长;聘请各地的高校教授为客座教授,聘请企业客户、知名企业优秀企业家为导师。
  “书本费、学杂费、保险费等所有费用,全由企业承担,读书不花一分钱,学生一人配一台电脑上课。”“院士来上课,实训有场地,就业有保障。”
  第一次招生就有400多名學生报名!招生期结束后,还有不少人“走后门”“找领导”“托关系”想要来就读。
   转型:深度合作   优势互补 
  原来由于对口率低,职业学校容易办成普通高中,学生毕业后与普通打工仔没啥区别。
  校企合作之初的新生家长会上,看到家长们垂头丧气地出现在会场里,王长仁自信地对家长们说:“希望以后我们都能抬起头来,自信地说我们的孩子不比重点高中的差。”“各行各业都需要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也能让学生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校企深度合作”是他最大的底气。
  职业教育“费钱”,虽然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投入,但相对于办学的巨大支出依旧是杯水车薪。
  认识到人才是企业的核心,鸥迪铜业先后投入3600多万,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并每个月划拨60万,用于更新实训设备、培训教师……
  企业办学校,最大的优势还在于“最清楚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
  根据市场的用人需求和学校背靠鸥迪铜业及50多家子公司的集团公司,学校将机电专业设置为主打专业。新进了25台数控设备,公司的1100多台套先进设备更为学生提供了实训保障。
  将课堂搬到实训车间和生产一线,教学紧跟企业前沿需求,学校的学生也在企业实践中受益良多。
  “实打实地学到了技术。”姚乙顺是机电系中年龄比较大的学生,2016年初中毕业的他,到义乌打了几年工,一度觉得“没出头之日”。听贵溪市的伯父说隔壁县办了能学到技术的学校,就和表弟一起来到弋阳读书。
  “第一个学期就接触一线实操,并在省里的‘零部件测绘与CAD制图实训’比赛中拿到一等奖,并晋级国赛。”这让再度回到校园的姚乙顺更加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
  按原有办学模式,专业教师的匮乏一直制约着学校办学质量的提高。校企合作后,不仅师资水平提高了,学校还结合市场需求设置调整专业,师生与企业、市场的联系愈发紧密。
  先后在鸥迪铜业的车间、实验室和研发部门工作过的程健,是在校企合作后调到学校任教的,“既要了解最新的行业标准和技术,也要明白如何教学。”程健介绍每年暑假学生到企业实践时,自己也没闲下来,忙着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培训。
  “三年中专学习中有一年是在企业搞实训。针对不同专业,分阶段、分层次进行职业技能培训。”鸥迪铜业负责新产品开发和技术的副总陈振宾介绍,每次教官随行,都按照在校的纪律对学生进行管理,6点早起跑操,晚上10点按时睡觉。车间反馈说这些孩子不仅“专业性强,上手快”“执行率高,有纪律”,还给车间注入了不少生机。   原来由于中部欠发达地区,年轻人大多数外出打工,导致车间里“大叔大妈”多,工作效率低下。
  校企合作后,鸥迪铜业车间第一批招了65个定岗培训的学生,孩子们经过一周培训就能独立上岗,第一个月保底工资就能拿到4000元。
  “这些孩子很愿意学习,我们按照每个学生的意愿和能力,一对一设置培训计划。科级以上干部带着,用半年到一年时间,将这些孩子培养成具有专业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储备人才。”陈振宾明白这些由自己培养、“做得好”“留得住”的年轻面孔,是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资源。
  “去年一个学生实习结束后,都不愿走,到手工资能拿到8000元,在我们小县城还是很可观的。”陈振宾坦言,看到有发展空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到车间工作。
  美的、格力、九牧……学校副校长张陵波每年要送不少学生去这些龙头企业参与实习。
  “搁以前哪敢想。”更让张陵波没想到的是,不少用人单位已经给这些实习学生抛出了橄榄枝。
   飞跃:德技双修   爱的教育 
  弋阳中专的学生到底有多受欢迎?
  今年秋季校园招聘,包括美的、九牧在内的15个来校招聘的用人单位一致同意“弋阳中专的毕业生等同大学生待遇”。美的厨卫更是破天荒地自己掏钱,在校园内建立了一个企业展示间。
  “九牧听说后也争着要建,可我们宿舍和教室都不够用。”唐予松笑着说,“前两年都会送学生去九牧实习,今年由于疫情没送,他们人事部长就找了我两次,还提出实习生都能与他们的正式员工同工同酬。”
  机电系2019级学生黄磊,本可在今年7月结束在美的厨卫的实习,为了让下一批实习的学弟学妹们尽快熟悉环境,主动在芜湖多留了一个月,这让实习单位大为赞赏。
  而在初中阶段,黄磊还因为性格内向,见到亲戚来家里都不爱打招呼,被家人戏称“像个小姑娘”。
  “以前读书爱偷懒,来到这儿后,有班主任也有教官,一方面很关心我们生活,另一方面管理也严格,提升了自制力,闲下来反而不自在了。加上学校各类活动机会多,老师也很关心我们,人也开朗多了。”黄磊说起自己的变化。
  “动手能力强”“品行端正”“能吃苦”“精气神足”,用人单位总结出该校学生的不少优点。这一度让方志敏中学的校长黄星皓很吃惊,作为当地学生数最多的初级中学,每年该校有上百名毕业生选择到弋阳中专就读。
  “刚开始还怕我们的学生到中专会调皮捣蛋,后来发现很多在初中不起眼的学生,到中专去了反而变得很优秀。”黄星皓每年都会到弋阳中专看看原來的学生,第一年只是发现学生变得有礼貌、自信,后来好几个毕业生在全省乃至全国的职业竞赛中拿到大奖,这更让黄星皓反思自己要如何在中小学更好地践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同样的学生,为什么进了弋阳中专会发生如此大的改变?
  “学校正大门‘德技双修、强心健体’八个大字,是我校在办学上的坚持。”王长仁认为,这所学校在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的同时,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导向。
  入学初,不少学生行为习惯差,生活学习较为懒散。加上不少孩子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
  21天养成好习惯!每一届新生入学,都要接受一期封闭式军事化训练,校领导与师生同吃同住同训练,每天在微信群里和学生家长沟通互动。学校还定期从每个班选取两三名学生,进行野外拉练和打靶活动,接受预备役训练。
  “铁的纪律,爱的教育。每个班级我们都配备了一名教官和一位班主任,分别扮演父母亲的角色,在学习和生活中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关心。”唐予松介绍说,即使是学生外出实习,教官和班主任也是全程陪同。
  “平日我们家长来学校办个事,学生看到外人都会喊‘老师好’,很有礼貌。”丁志平是学校首届毕业生丁峰宇的爷爷,提起当时的选择,他连连说“选对了”!
  “不交学费,吃住还免费,去实习保底工资都有3800元。”“可以自愿调整专业,我家孩子对软件感兴趣,在校时就自主编了几个程序,去年11月还在全省软件比赛中拿了二等奖,学校直接将上万的奖学金打他卡上。”丁志平的孩子现在已经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平日在县里碰到唐校长,他总会不解地问:“学校办得那么好,怎么不多招些学生?”
  虽然弋阳中专办学时间不长,却收到不少正面反馈。秋季开学,一个中考全县排名110多名的孩子主动放弃重点高中就学机会,来弋阳中专学习,这让唐予松感到欣慰的同时,也感到压力大。
  “社会对我们的认可度高,我们必须更加努力办学,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学到真的技术。”唐予松补充说,“学好技术,职业学校的孩子未来发展,并不会比上普通大学的孩子差。”
其他文献
泰山学校地处安福境内的武功山下,距安福县城47公里,是一所典型的山区学校。学校背倚青山,山上翠竹凝碧,松杉滴翠,校园在青葱茂密的森林掩映下,显得生机盎然。清晨,站在依山而建的教学楼前,放眼望去,但见山间云雾缭绕,天山一色。忽而,太阳蹿出云层,洒下万道金光,那层叠舒卷的云雾霎时变得五彩缤纷,武功山下朝霞漫天飞舞!  2020年教师节前夕,安福县隆重召开优秀教师表彰大会,只有40多名老师的泰山学校4个
期刊
“一直苦恼不知道怎样去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参加市里组织的学科素养培训班后,专家们教了我们好多省时省力的小妙招:老师只需要适时给孩子们评价和一些小奖励……专家教给我们的方法真管用。”龙师附小教师刘美英参加了在自己学校举办的龙南市学科素养英语教师培训后,感觉收获满满。  像刘美英一样,龙南市的教师们越来越喜欢参加教师培训。2020年疫情过后,龙南市先后举办了4次教师学科素养培训,全市英语、数学两门
期刊
“轮椅少年”赖业全曾是“网红少年”,他原是赣县三中的学生。2016年,当他拿到江西财经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对前来祝贺的亲友、同学和老师们发出深情的感言:“我本一无所有,因为有了大家的帮助,我终于可以和同学们一起上大学了。”  作为一个残疾少年,在赣县三中师生三年如一日的呵护下,他克服种种困难,自强不息,圆了大学梦。他感恩于学校的培养和老师、同学给予特别的爱。  进入大学后,他仍然很优秀。他继续坚持
期刊
近年来,弋阳县大力实施学前三年行动计划,加大投入,秉承“建一所成一所”的理念,积极改善幼儿园办园条件,全县幼教师资建设得到加强,保教质量逐步提高,全县学前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形成了以省级和市级示范幼儿园为龙头、普惠性幼儿园为主体、公办民办共同发展的格局。弋阳县学前教育基本实现了城乡全覆盖,幼儿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攻难点,领导重视、高位推动  弋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学前教育,明确了
期刊
章贡区是赣州市的中心城区,是2014年江西省第一批通过“全国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国家认定的县级单位。  近年来,章贡区吹响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区的号角,在推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以专递课堂建设为抓手,以中心主城区学校为龙头,辐射全区4个乡镇的学校,专递课堂教学应用覆盖乡村学校,实现了教育专用资源向教育大资源转变、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向信息素养全面提升转变、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转
期刊
万安,自南唐保大元年(943年)设镇开始,宋熙宁四年(1071年)改镇设县,至今已逾千年。千年风雨滋养了这座赣南小城,这里山清水秀,层峦耸翠,吸引无数文人骚客留下千古绝唱;这里文风鼎盛,人才辈出,由宋至清,有进士132人、举人470余名;这里汲古之精华,展今之新彩,民间艺术在这片沃土上蓬勃生长,民俗文化在山水间绽放异彩。  万安,因水而生,因水而盛,母亲河赣江越过重山关锁通江达海。大山与激流哺育了
期刊
随着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基本实现,越来越多的家长热切希望孩子能接受更优质的教育。实现名校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是加快基础教育均衡化、优质化进程,实现优质教育平民化、普及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各级党政领导、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校长的责任。根据基础教育优质发展的需要,2016年4月,南昌市教育局在前期组建40个城区义务教育集团化联盟、名校大学区、协作学区的基础上,根据地理位置、历史沿革等,组建6个教育集团。这是
期刊
风来花自舞,督导又逢春。《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出台,在抚州市上下引起强烈反响和热议,抚州督导人秉承“勇于担当,敢为人先,坚韧执着,无私奉献,严谨笃行,追求卓越”的工作作风,积极谋划新时代教育督导工作。  一、认真深刻领会:找准合适“牙床”  《意见》提出,到2022年,基本建成全面覆盖、运转高效、结果权威、问责有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督导体制机制。“结
期刊
“小朋友,你们见过草地吗?草地上的景色是怎样的?”屏幕上又出现母鸭和小鸭,“鸭妈妈也带着它的孩子们来了。”  “大家在草地上玩得开心吗?”  “开心!”……  位于弋阳县最边远山区的中畈乡郑家教学点的课堂上充满欢笑声。这是汪老师通过城域网,利用专递课堂上课的情景。  弋阳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方志敏的家乡。近年来,弋阳县教育系统大力弘扬方志敏精神,以信息化为抓手,大力推进教育
期刊
近几年,吉安市委市政府领导外出招商引资,总爱带上吉安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吉安职院”)党委书记欧阳亮。  这源自一个小故事:深圳市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老总带队来吉安市考察投资建厂,在明确可以享受优惠政策后,依旧没下定决心。市主要领导随即带考察团一行到吉安职院走了一圈。  感受到学校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很好的人才支撑,合作就此促成。企业老总在离校时还不忘拜托欧阳亮说:“我们在这里办厂就靠你们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