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有“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美誉的洛阳市在新世纪迎来了强势发展的良好机遇,洛阳市龙城双语小学与这一机遇相伴而生。
洛龙区教育局张欣局长亲自兼任该校校长,在其“有理念,须具体,可操作,要扎实”全课程教育理论指导下,学校秉承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全面发展的办学思想,奋力打拼,渐成特色,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规矩教育益终身
走进龙城小学,你会被一个又一个新发现叫好——
每个孩子值日后都会将拖把涮洗干净,挂在指定的位置;
他们的黑板沟槽左端时刻都有三支粉笔;
每一个凳子都放在桌子的右下侧……
你当然也会从与老师们的交谈中得到许多关于“定位”的信息——
劳动的抹布要定位;教室桌凳要定位;学习用品要定位;日用品要定位;教师办公室的衣架定位、毛巾定位……
定位后随之而来的是使用后的归位。
谁都知道的规则,谁都轻视的规则。怎样使学生内化在心中呢?他们定期开展演练。今天演练凳子归位,明天从抹布归位展开训练。这一习惯就沿着他律——自觉——自动的梯度形成。
定位归位的第一效果是美观,第二效果是为了提高效率,为了养成习惯。
好的习惯总是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学生在学校养成了物品定位的习惯,并且把定位的习惯向家庭迁移。走进学生的家里,你会发现学生房间的物品已经定位,孩子甚至开始要求爸爸妈妈也将日常用品定位。
在定位、归位的训练中,学生体验着好习惯带来的益处,也夯实了美好人生的根基。
在全课程教育理念引领下,每一天的放学路队,被挖掘出更加丰富的内涵——将学科课程和非学科课程融通为一体,让尽可能多的让孩子在有限的时间内收获更多更甜的教育果实。
他们的路队要求“有形、有气、有获”。
“有形”,要求学生横队纵队成线,学生动作规范统一,步调一致,先左后右,按路队音乐的节拍行进,步距一致。规则美、精神美、韵律美尽显其中。
“有气”,凸显班级的精神面貌。离校的班级呼号振奋的是精神,打造的更是集体的凝聚力。
“有获”,学生踏着音乐节拍,迈着优雅的步伐前行。在横穿街道时,谁也忘不了一停二看三通过。在安全通过街道后,谁也忘不了和老师挥手道别。就这样,在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小事中,音乐、运动的和谐之美熏陶感染着每一个如花少年;就是这样礼仪和交通安全的种子在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
知识、文明、礼仪和规则,每天一点,一点一点地送入孩子们的内心深处,也一点一点地拔高孩子们生命的质量。
让手指灵动飞舞
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
龙城小学在这两件宝贝之间搭建桥梁开发手指艺术特色教育,让孩子们、老师们、家长们的手指灵动飞舞,绽放出沁人心脾的智慧之花。
1.让手指在作业本上灵动飞舞
家长、老师是孩子腾飞的翅膀,缺少了任何一方,教育都会产生缺憾。在张欣局长的领导下,龙城小学在一二年级进行“2 4 2”家校互动写字实验。一二年级的学生和家长们有一份特殊的写字作业。写字作业本每行有8格,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写好2个字,回到家里孩子练习4个字,家长完成2个字,这样,家长和孩子互动写字,共同成长、互相激励、增进亲情。
这份特殊的作业上,有着这样的评语:“你的字太漂亮了,加油!”“继续努力,将来你一定会成为书法家。”“好孩子,老师看到了你的努力,相信自己,你一定会写得像老师一样好!”也有老师对家长的感谢和希望:“我的朋友:您好!给您一个建议,请注意字的每个笔划在通用格里的位置。”“请您在写字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指导孩子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
一行行充满爱意的评语,向学生传递着激励和自信,向家长传递着深深的谢意。一行行充满爱意的文字跳动在孩子的作业本上,也跳动在老师、学生和家长的心间。每个月实验班的语文老师还会给家长一封公开信。他们在信中敞开心扉向家长倾诉自己的感受,真挚的话语感动着每一位家长。
龙城小学的家长作业仿佛是一份特殊的礼物,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有的家长在给老师信中说:“这是一项有利于两代人共同提高的好事,希望能够坚持下去。”
2.让手指在键盘上灵动飞舞
电子琴被作为一门课程排入课表,这在洛阳市开辟了艺术教育的先河。一二年级学生全员参与、无偿学习。
作为龙城小学在手指艺术教育的一个分支,使每个孩子都能获得同等的训练十指、开发大脑的机会,使每个孩子掌握基本音乐语言,使每个孩子在学习训练的过程中磨练意志,增强自信,使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同步开发,使每个家庭健康和谐,充满欢歌笑语。这是龙城人的追求,也是每个家长的心愿。
龙城小学的音乐教师每天中午一点钟准时等候在电子琴教室,迎接着每位来送琴的家长。放学了,她们不厌其烦地叮嘱着每一位家长,如何指导孩子进行练习,如何保养电子琴……
电子琴教师张琳娜感慨地说:“今天的孩子是多么幸福呀!学校给每个孩子创造这么好的学习机会,真是令人羡慕。不像我小时候,学琴要跑很远的路,要专门请老师学习。看到家长背着沉甸甸的电子琴走进校门,我就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龙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家长如是说:
“以前孩子哭着不想上学,现在孩子再也不厌学了。”
“学校开设电子琴课,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受益。”
“我们的孩子是幸运的,我们的孩子是幸福的。”
孩子们和家长的手指在作业本上共同灵动飞舞,他们是和谐的;
当孩子们的手指在键盘上灵动飞舞,他们是快乐的;
相信,明天的龙城孩子还会让手指在鼓点上、在课本剧中灵动飞舞起来。那时的他们将会更加自信,更加阳光,同时也会更加幸福!
3.让手指操点燃学生智慧
“老大睡着了,老二睡着了,大个子睡着了……”童谣与手指操的完美融合展现在课间,演绎在课堂,延伸在家庭。在朗朗上口的童谣中孩子们的手指灵动飞舞,语言积累、思维能力、协调发展实现了完美的结合。
手指操的设计借鉴手语、传统皮影、舞蹈、和幼儿律动的基本手位,并且根据小学生童谣的特点发掘出更多的变势。比如:小兔子、花猫、苹果、太阳、哭泣等,都可以以一定的手位、手型来表示。基本手位和童谣中的情景具体结合,运用教师的智慧编制出了独具特色的手指操。每天早读、中午的课前预备、下午的活动课,学生和教师一起生动演绎着手指操。看到孩子们不停地变换手位、手型,老师和学生一起投入地、有滋有味地诵读童谣,听者无不发自内心地感慨。
王婷婷同学出生时缺氧,脑部受到损伤,口齿不清,行动不便。她是一个爱哭的女孩子。刚入学的一段时间里,下课了,作业没有写完,她急得哭起来;写不好字,就又哭起来;看到孩子们收拾好书包迅速冲出教室,她又会急得哭起来。身体的不便随时随地折磨着这颗向上的心灵。她的泪眼,总是撕扯着班主任李辉老师的心。
也就是这个女孩,在经历了电子琴、手指操的磨砺后,逐渐自信坚强起来。前几天,因为腿脚不方便,不小心摔了一跤。裤子都磨烂了,可见摔得不轻。孩子走到李老师跟前说:“老师,我裤子摔烂了都没有哭!”多可爱的孩子啊!
让书香弥漫校园
龙城小学一直致力于“书香校园工程”的建设工作,“以创建平台为抓手、以运作活动为载体、以促进发展为根本”成为促进学校书香工程的有效策略。
学期初,每个年级确定自己年级的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学生在阅读课上和业余时间开展阅读活动。不同的年级拥有不同阅读量的要求。达到标准的学生将授予配戴不同的级别标志。每个年级的阅读量有基本阅读量、发展阅读量和拓展阅读量三个档次。如果本年级段的级别考过了,就可以申请考高一年级的试题。
一年级标志为蓝色系列,二年级的标志为紫色系列,三年级为绿色系列,四年级为黄色系列,五年级为橙色系列,六年级为红色系列。每个系列中的标志牌为三个星号或者其他自主开发的创意饰物。学生将读书标志佩带在胸前,时时督促提醒。在比、赶、超的氛围中爱上阅读,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
如果说,阅读考级的举措是读书活动的常规化建设,那么在一定时间开展的系列读书活动便是高质化建设了。学校组织学生开展读后感交流会、召开以读书为主题的演讲会、设计读书格言、利用学校橱窗开展“好书大家评”“人物点击”,等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有效激发了学生的读书热情,推动了校园文化建设前进的步伐。
“书香工程”的落实不光在校园,而且延伸至书香家庭的创建。学校要求父母在业余时间和孩子一起开展亲子阅读,鼓励家庭建立“亲子小书房”,要求每个家庭为孩子的阅读提供的空间、书架、书桌和台灯。要求家庭藏书,凡是达到家庭藏书量的要求,并且建起了“小书房”,学校将为家庭举行“书香家庭”授牌仪式。到目前为止,学校已经有80个家庭获得了“书香家庭”的牌匾。
让每一个孩子在书的世界里自由呼吸,让每个家庭在书的滋润下拓宽生命的纬度,享受成长的愉悦和幸福。龙城小学在这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已经让越来越多的家庭受益匪浅。
洛龙区教育局张欣局长亲自兼任该校校长,在其“有理念,须具体,可操作,要扎实”全课程教育理论指导下,学校秉承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全面发展的办学思想,奋力打拼,渐成特色,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规矩教育益终身
走进龙城小学,你会被一个又一个新发现叫好——
每个孩子值日后都会将拖把涮洗干净,挂在指定的位置;
他们的黑板沟槽左端时刻都有三支粉笔;
每一个凳子都放在桌子的右下侧……
你当然也会从与老师们的交谈中得到许多关于“定位”的信息——
劳动的抹布要定位;教室桌凳要定位;学习用品要定位;日用品要定位;教师办公室的衣架定位、毛巾定位……
定位后随之而来的是使用后的归位。
谁都知道的规则,谁都轻视的规则。怎样使学生内化在心中呢?他们定期开展演练。今天演练凳子归位,明天从抹布归位展开训练。这一习惯就沿着他律——自觉——自动的梯度形成。
定位归位的第一效果是美观,第二效果是为了提高效率,为了养成习惯。
好的习惯总是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学生在学校养成了物品定位的习惯,并且把定位的习惯向家庭迁移。走进学生的家里,你会发现学生房间的物品已经定位,孩子甚至开始要求爸爸妈妈也将日常用品定位。
在定位、归位的训练中,学生体验着好习惯带来的益处,也夯实了美好人生的根基。
在全课程教育理念引领下,每一天的放学路队,被挖掘出更加丰富的内涵——将学科课程和非学科课程融通为一体,让尽可能多的让孩子在有限的时间内收获更多更甜的教育果实。
他们的路队要求“有形、有气、有获”。
“有形”,要求学生横队纵队成线,学生动作规范统一,步调一致,先左后右,按路队音乐的节拍行进,步距一致。规则美、精神美、韵律美尽显其中。
“有气”,凸显班级的精神面貌。离校的班级呼号振奋的是精神,打造的更是集体的凝聚力。
“有获”,学生踏着音乐节拍,迈着优雅的步伐前行。在横穿街道时,谁也忘不了一停二看三通过。在安全通过街道后,谁也忘不了和老师挥手道别。就这样,在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小事中,音乐、运动的和谐之美熏陶感染着每一个如花少年;就是这样礼仪和交通安全的种子在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
知识、文明、礼仪和规则,每天一点,一点一点地送入孩子们的内心深处,也一点一点地拔高孩子们生命的质量。
让手指灵动飞舞
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
龙城小学在这两件宝贝之间搭建桥梁开发手指艺术特色教育,让孩子们、老师们、家长们的手指灵动飞舞,绽放出沁人心脾的智慧之花。
1.让手指在作业本上灵动飞舞
家长、老师是孩子腾飞的翅膀,缺少了任何一方,教育都会产生缺憾。在张欣局长的领导下,龙城小学在一二年级进行“2 4 2”家校互动写字实验。一二年级的学生和家长们有一份特殊的写字作业。写字作业本每行有8格,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写好2个字,回到家里孩子练习4个字,家长完成2个字,这样,家长和孩子互动写字,共同成长、互相激励、增进亲情。
这份特殊的作业上,有着这样的评语:“你的字太漂亮了,加油!”“继续努力,将来你一定会成为书法家。”“好孩子,老师看到了你的努力,相信自己,你一定会写得像老师一样好!”也有老师对家长的感谢和希望:“我的朋友:您好!给您一个建议,请注意字的每个笔划在通用格里的位置。”“请您在写字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指导孩子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
一行行充满爱意的评语,向学生传递着激励和自信,向家长传递着深深的谢意。一行行充满爱意的文字跳动在孩子的作业本上,也跳动在老师、学生和家长的心间。每个月实验班的语文老师还会给家长一封公开信。他们在信中敞开心扉向家长倾诉自己的感受,真挚的话语感动着每一位家长。
龙城小学的家长作业仿佛是一份特殊的礼物,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有的家长在给老师信中说:“这是一项有利于两代人共同提高的好事,希望能够坚持下去。”
2.让手指在键盘上灵动飞舞
电子琴被作为一门课程排入课表,这在洛阳市开辟了艺术教育的先河。一二年级学生全员参与、无偿学习。
作为龙城小学在手指艺术教育的一个分支,使每个孩子都能获得同等的训练十指、开发大脑的机会,使每个孩子掌握基本音乐语言,使每个孩子在学习训练的过程中磨练意志,增强自信,使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同步开发,使每个家庭健康和谐,充满欢歌笑语。这是龙城人的追求,也是每个家长的心愿。
龙城小学的音乐教师每天中午一点钟准时等候在电子琴教室,迎接着每位来送琴的家长。放学了,她们不厌其烦地叮嘱着每一位家长,如何指导孩子进行练习,如何保养电子琴……
电子琴教师张琳娜感慨地说:“今天的孩子是多么幸福呀!学校给每个孩子创造这么好的学习机会,真是令人羡慕。不像我小时候,学琴要跑很远的路,要专门请老师学习。看到家长背着沉甸甸的电子琴走进校门,我就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龙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家长如是说:
“以前孩子哭着不想上学,现在孩子再也不厌学了。”
“学校开设电子琴课,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受益。”
“我们的孩子是幸运的,我们的孩子是幸福的。”
孩子们和家长的手指在作业本上共同灵动飞舞,他们是和谐的;
当孩子们的手指在键盘上灵动飞舞,他们是快乐的;
相信,明天的龙城孩子还会让手指在鼓点上、在课本剧中灵动飞舞起来。那时的他们将会更加自信,更加阳光,同时也会更加幸福!
3.让手指操点燃学生智慧
“老大睡着了,老二睡着了,大个子睡着了……”童谣与手指操的完美融合展现在课间,演绎在课堂,延伸在家庭。在朗朗上口的童谣中孩子们的手指灵动飞舞,语言积累、思维能力、协调发展实现了完美的结合。
手指操的设计借鉴手语、传统皮影、舞蹈、和幼儿律动的基本手位,并且根据小学生童谣的特点发掘出更多的变势。比如:小兔子、花猫、苹果、太阳、哭泣等,都可以以一定的手位、手型来表示。基本手位和童谣中的情景具体结合,运用教师的智慧编制出了独具特色的手指操。每天早读、中午的课前预备、下午的活动课,学生和教师一起生动演绎着手指操。看到孩子们不停地变换手位、手型,老师和学生一起投入地、有滋有味地诵读童谣,听者无不发自内心地感慨。
王婷婷同学出生时缺氧,脑部受到损伤,口齿不清,行动不便。她是一个爱哭的女孩子。刚入学的一段时间里,下课了,作业没有写完,她急得哭起来;写不好字,就又哭起来;看到孩子们收拾好书包迅速冲出教室,她又会急得哭起来。身体的不便随时随地折磨着这颗向上的心灵。她的泪眼,总是撕扯着班主任李辉老师的心。
也就是这个女孩,在经历了电子琴、手指操的磨砺后,逐渐自信坚强起来。前几天,因为腿脚不方便,不小心摔了一跤。裤子都磨烂了,可见摔得不轻。孩子走到李老师跟前说:“老师,我裤子摔烂了都没有哭!”多可爱的孩子啊!
让书香弥漫校园
龙城小学一直致力于“书香校园工程”的建设工作,“以创建平台为抓手、以运作活动为载体、以促进发展为根本”成为促进学校书香工程的有效策略。
学期初,每个年级确定自己年级的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学生在阅读课上和业余时间开展阅读活动。不同的年级拥有不同阅读量的要求。达到标准的学生将授予配戴不同的级别标志。每个年级的阅读量有基本阅读量、发展阅读量和拓展阅读量三个档次。如果本年级段的级别考过了,就可以申请考高一年级的试题。
一年级标志为蓝色系列,二年级的标志为紫色系列,三年级为绿色系列,四年级为黄色系列,五年级为橙色系列,六年级为红色系列。每个系列中的标志牌为三个星号或者其他自主开发的创意饰物。学生将读书标志佩带在胸前,时时督促提醒。在比、赶、超的氛围中爱上阅读,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
如果说,阅读考级的举措是读书活动的常规化建设,那么在一定时间开展的系列读书活动便是高质化建设了。学校组织学生开展读后感交流会、召开以读书为主题的演讲会、设计读书格言、利用学校橱窗开展“好书大家评”“人物点击”,等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有效激发了学生的读书热情,推动了校园文化建设前进的步伐。
“书香工程”的落实不光在校园,而且延伸至书香家庭的创建。学校要求父母在业余时间和孩子一起开展亲子阅读,鼓励家庭建立“亲子小书房”,要求每个家庭为孩子的阅读提供的空间、书架、书桌和台灯。要求家庭藏书,凡是达到家庭藏书量的要求,并且建起了“小书房”,学校将为家庭举行“书香家庭”授牌仪式。到目前为止,学校已经有80个家庭获得了“书香家庭”的牌匾。
让每一个孩子在书的世界里自由呼吸,让每个家庭在书的滋润下拓宽生命的纬度,享受成长的愉悦和幸福。龙城小学在这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已经让越来越多的家庭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