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晓:“一年一次”的“冯女郎”

来源 :淑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wc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初,冯小刚执导的贺岁电影《非诚勿扰》里的一句“一年一次”成了最新的流行语,同时也让人们好奇,那个如此眼熟的姑娘是谁?没错,她就是去年那部很火的电视剧《艰难爱情》里和邓超演对手戏的女主角车晓。今年,她与张涵予、段奕宏合作的两部新戏《身份的证明》,《最后的99天》也正在或即将播出。
  采访车晓是在华谊兄弟的会议室,空间不大,四面墙都是深灰色的壁纸,墙上悬挂着几张巨幅照片:周迅、张涵予……“星光”闪耀之下的气氛有些局促,而印象中的车晓又是那种发髻生得很高、脸形清瘦的精致女孩,这种女孩一般会给人一种清高的气场,但是当车晓一开口说话,紧张的气氛一下就被打开了。“我的朋友现在经常调侃我,‘怎么着,成大明星了?’我就最怕别人这么说了,饶了我吧。”“我平时就是一个宅女,特别懒,有时从上午饿到下午,也懒得出去吃顿饭。”
  这就是《非诚勿扰》里那个把“一年一次”说得扭捏中带有几分真诚,惊讶之余又带一点惋惜的新一代“冯女郎”车晓。
  
  “性冷淡”,该怎么演?
  
  “跟大腕演戏反倒不紧张,葛优老师是特别随和的人,他知道如何让你放松,而冯导也没有传说中那么严厉。”
  作为新人的车晓能被冯小刚导演挑中,其中还有一段故事。去年夏天,“公司(华谊兄弟)发了份通知说冯导要拍一部贺岁片,讲征婚的故事,主角是葛优老师,希望在公司内部找一些女演员跟他搭戏,谁愿意演都可以去演,但要经过考试,内容就是演一个征婚的小品。我当时报了名,然后就去试戏,没化妆,衣服也穿得很随意,结果到了现场就傻了眼,那是一个非常正式的试戏,有三台机器对着你拍,就跟真实场面一样。我特别紧张,还给我妈打了个电话,我妈跟我讲:‘你该怎么演还怎么演,就当自己肯定选不上。’不过我观察了一下,当时比我更紧张的‘腕儿’多的是,我就一个新人,我怕什么。”
  试戏时,车晓很本色地按照她自己的实际情况演了一段征婚的小品,后来就接到冯导的录取电话,在兴奋之余,她问导演自己演什么角色,却被告之还没有剧本。“我才明白,原来大制作都是没剧本的。”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导演通知她演一个“性冷淡”,车晓愣住了:“性冷淡,这怎么演?随后我做了很多功课,比如说设想一下这个人为什么性冷淡,她是受过什么刺激,有什么阴影,但也没有什么启发。后来跟冯导聊天,他说:‘你不用去想为什么,她就是特别正常的一个人出现在大家面前,大家都觉得这女人挺好的,挺不错的,结果最后她才说自己原来有这么严重问题,要是对方能接受的话再继续交往,那换作哪个男人都是不能接受的,这样喜剧效果就出来了。’”
  在《非诚勿扰》之前,车晓在电视剧里都是出演那种温柔,大方型的女青衣式的角色,所以电影上映之后有一些评论说车晓是“牺牲式”的表演,但车晓自己却不以为然:“演员嘛,演电影就是一件荣幸的事情,别说演‘性冷淡’,就算演一个茶碗,一个杯子,我也会去演的。”
  一贯以严厉著称的冯小刚对于车晓的那一场戏也给了出乎意料的评价:“她的表演风格接地气,能成为张曼玉那样的演员。”如今回忆起冯导的赞赏,车晓仍有点受宠若惊:“我那时就坐在他旁边,我心想,这导演太厉害了,完全不吝惜语言,这样的评价对新人是多大的帮助啊。”
  
  演艺世家,也有苦恼
  
  演艺这个行当,妈妈做了一辈子,爸爸做了一辈子,奶奶,爷爷做了一辈子,都太辛苦了,成功的概率很小。
  车晓出生在一个演艺世家,她的奶奶与冯小刚曾经是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的同事。父亲做过很多年的配音工作,妈妈王丽云也是知名的话剧演员,很巧的是,她的妈妈还与葛优在当年很火的贺岁电影《过年》中有过对手戏,饰演一对夫妻。因此,在拍《非诚勿扰》时,冯小刚还调侃她:“你看,男演员就是吃香,这么多年前他能跟你妈妈演一对儿,过了这么多年他又跟你演一对儿,你要是抓紧点,再生个女儿,过个几年,他又能跟你女儿演一对。”
  “从小我的生活环境就是这样,电视上天天出现的人都是你身边的叔叔阿姨,并不觉得陌生。以前过年回沈阳姥姥家,在火车上,那些叔叔阿姨让我唱歌我就唱,让跳舞就跳,一点不害羞。小的时候,也没说一定要走演艺道路,就是妈妈或者是爸爸的同事说我们这个组里缺一个小孩,让你家孩子来演吧!然后我就去演,还演得挺好,然后就在他们的圈子里传开了,哪儿需要演小孩的,我就去演。”
  即便如此,车晓的妈妈最初并不希望她成为职业的演员。“我妈妈是一个强势又很有想法的人。小时候我去演戏,她觉得算是一种经历。但是长大了之后,她就觉得,能不能去干点别的呢?演艺这个行当,妈妈做了一辈子,爸爸做了一辈子,奶奶、爷爷做了一辈子,都太辛苦了,成功的概率很小。”
  那时候,车晓的父母希望她出国学习法律,当律师,认为这是比较稳当的行业。为此,车晓还去歌德学院学了半年的德语,“我们家还有德语初级证书,可拿了初级证书之后,我觉得中文学法律还没有学明白呢,还要用德语学法律,我自己就把中级的班退掉了,然后把那些学费花掉了,我妈知道了这件事情之后大发雷霆。”
  到了考大学的时候,由于从小当惯了“小演员”,她顺理成章地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而从电影学院毕业的那段日子,是最艰辛的。“刚毕业的学生,也没有什么剧组找你演戏。”于是她开始广撒网,到处跑剧组,给自己寻找机会。当时如果通过家里的关系,车晓要得到一个小角色并不难,“我妈妈那时经常对她的朋友说,‘你们哪里缺个小角色,就找她吧。’我特别排斥她这样说!我不希望别人说这是王丽云的女儿。况且我也有自己的想法,家里人给我找的角色未必是我喜欢的,比如像那种某公主身边的宫女,如果要演这样的角色,我宁愿在家睡觉。我至今得到的所有不错的机会,其中99%都跟家里人没有关系。”
  
  “新一代女青衣”
  
  “我的运气很好,总是能遇见贵人。”
  2007年,车晓签约华谊以后参演了五部电视剧,每部电视剧都是以剧中女一号的身份出现,且搭档的男星几乎囊括了目前中国影视界各类人气男星。从《大院子女》中的印小天,到《艰难爱情》中的人气小生邓超,到《身份的证明》中的金马影帝张涵予,再到《最后的99天》中的段奕宏。其中,在2008年热播的《艰难爱情》算是车晓“里程碑”式的作品,还让车晓被赞誉为“新一代女青衣”。她还获得了第三届CCTV电视群英汇2008年“最受欢迎的荧屏黑马”以及“你最喜爱的电视剧女主角”的称号。
  对于这样的成绩,车晓归功于运气。“我的运气很好,总是能遇见贵人。比如华谊的制片人李波,他是我的演艺道路上的大贵人。他在茫茫人海中找到我,说这姑娘挺好的,然后安排我进了华谊。随后让我担当五部电视剧的女主角,都是大制作,我当时什么经验都没有,他就敢把赌注押在我身上,捧你,这就叫伯乐。”
  最近,车晓的两部新戏也正在或即将要播出,题材都是“谍战戏”。一部是和张涵予合作的《身份的证明》,已经在四川台播出。车晓饰演情报人员的家属“韩苓”,在戏中有横跨50年的表演,从十几岁一直演到60多岁。这部戏虽然讲述了50年的漫长故事,然而却只有“短短”32集,整部戏给人的感觉干净利落,不拖沓,节奏紧凑,也没有说教,播出以后备受好评,有电视剧版《集结号》之称。
  另外一部戏《最后的99天》元旦刚刚杀青,也是与张涵予合作,同时还会和段奕宏谈一场恋爱。谈起这部戏时,车晓说:“我和张涵予在这部剧里是上下级关系,都是共产党这边的情报人员,段奕宏是国民党的情报人员,我和他在剧中属于两个阵营,因此感情戏有点像罗密欧与茱丽叶式的。我们拍这部戏时,真的是火花四溅。”
  在2008年,车晓的名字每一次出现都被冠以“新人”的头衔,但到了2009年,车晓骷着一份不错的成绩单,一步一步向“新一代戈青衣”迈进。
其他文献
要温暖,还是要格调?鱼和熊掌怎能兼得?学着宠爱自己,谁说不可能?明星们也深谙此道,把温暖和格调通通穿上身。
期刊
必须承认25岁以后,习惯于城市生活但依旧单身的我们一直在为个人问题焦虑,因为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已经永远地错过了两小无猜的青梅竹马已经错过了一见钟情的怦然心动,已经错过了清澈如水的puppy love。不想和自己脸上的痘痘(老中医特意强调是“青春后期”痤疮)一样顽固地守在本不属于自己的阵地上、我们不想错过自己也许所剩无几的最好的时光、所以,我们努力,努力地相亲。    经常碰到的问号和感叹号是——“你
期刊
如果你是护理肌肤的有心人,你会发现,在经历了面霜、乳液、精华液等等护肤类产品之后,肌肤护理的领域里,悄然出现了一种叫做“美容油”的产品。    精油也是美容油的一种    其实美容油对我们来说也并不陌生,我们最初接触的“精油”就属于美容油的一种。精油大多数都是从天然植物中提炼,价格昂贵。对神经系统,心理和生理方面都有很好的疗效。    美容油的过人之处    如果有人问:植物成分的美容油究竟和普通
期刊
女人眼里,历史主旋律,从来都成不了生活的重心。大时代的悲惨遭遇下,生存下来的却往往是看似弱质的女人们,“蔫儿强”才是她们人性中最闪亮的标签。  当年芝加哥艺术学院给了奖学金,严歌苓歼始和美国本土的学生一起上课。“当时我们上拉丁文学课,老师是阿根延人,我们都要被他弄死了,每节课有75页的作业要完成,量非常大。”反正地从在部队文工团的时候就开始失眠,又精力旺盛,老师要求写3页,她会写到6页。军阀主义的
期刊
在Johan Lenaerts眼中,黑色似乎褪去冰冷神秘和难以企及的距离感,它藏匿在房间的每一个角落,而家的温馨感觉于目光所及之处,俯拾皆是。  显然Johan Lenaerts是位对黑色情有独钟的主人。走进他的家中,恍惚间让你以为误闯进一幅以夜色为背景的油画。或许你想象不出一块漆黑的画布上还能如何晕染出美丽的色彩,可Johan Lenaerts却做到了。几乎所有的房间墙壁都选取了稳重内敛的暗色调
期刊
温暖的春天,浪漫的情人节。数百位亭亭玉立的“淑媛”与风度翩翩的“名仕”共同经历了一场美丽的邂逅。  2月14日,华商传媒集团旗下知名杂志《名仕》与《淑媛》,携手搜狐男人频道、唐会迷城俱乐部以及海归俱乐部,共同举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单身派对。派对受到了500余位来自西门子、中国移动、联想等企业的时尚男女们热情追捧,现场座无虚席。  唐会迷城活力四射的激光舞表演,揭开了派对的帷幕;热闹欢快的“爱情风暴”
期刊
由露丝雷克尔编辑的《无尽的盛宴》 (《美食》杂志六十年精选作品)是一本非常好看,也很适合在闲暇时阅读的枕边读物。这本书的作者中有多位曾获过普利策奖,也有多位像露丝·哈克内斯(《淑女与熊猫》)这样的作者回忆他们在旅途中所尝到的特色食物的文章,引领读者进入关于美食的奇妙世界。  我曾经在去年的卷首语里推荐过露丝·雷克尔的两本书:《天生嫩骨》和《美食评论家的秘密生活》,非常喜欢她的文风,而这本由她编辑
期刊
“我们都愿意出席自己的葬礼,但却无法做到,那我们至少可以出席这些收藏品的葬礼。这就是最后的结局,一切都结束了。”即将在2月23日进行的伊夫·圣·洛朗(Yves Saint Lauret)的收藏品拍卖对这个世界来说是一件文化盛事,但陪伴了大师整整50年的朋友皮埃尔’贝格却说出了前面那个伤心的句子,对他来说,这更像是一场“葬礼”,是他对圣·洛朗的最后致意。    一场世纪拍卖    “圣·洛朗先生算得
期刊
世间的万物都是在发展中成长的。本着这一原则,我们也关注着我们所报道过的女性故事、全球热门事件、文化事件的最新进展情况,与时俱进。    卡洛琳·肯尼迪退出参议员角逐    最新进展:  1月22日,卡洛琳·肯尼迪在简短声明中宣布因个人原因退出纽约州参议员席位的角逐。  作为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女儿,卡洛琳自宣布竞选纽约州参议员以来。一直饱受争议。近来,在媒体普遍认为卡洛琳在距离参议员宝座只有一步之遥
期刊
1994年是不可复制的神奇一年,《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低俗小说》、《真实的谎言》、《狮子王》等影片使那一年的奥斯卡成为了有史以来争议最大的一届。人们对那一年的评价为:1994年,上帝想看电影了!之后再也没有哪一届奥斯卡能聚集如此多优异的作品。但是到了2009年,《返老还童》、《暗夜骑士》、《贫民富翁》、《生死朗读》,这些优秀的作品仿佛又把我们带回了那个黄金年代。谁能美梦成真,还得看2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