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萍是我诊治过的一位患者,她所患的是“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早在六七年前就已进入失代偿期,她的家庭因病致贫,生活困难,因此我们通过运用“价廉”疗法,一次又一次地把她抢救过来,一次又一次看到她来复诊,我们心中总会涌起职业自豪感。
陈四清:江苏省中医院肝病科主任医师,全国首批百名中医药科普专家。现任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科普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王萍今年才50多岁,原来是一名会计,然而7年前的那一次体检改变了她的人生,她被确诊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从此走上了治病求医路。刚开始住院一年,但病情越来越重,精神越来越差,黄疸难以消退,还反复出现腹水。为了治疗腹水,不得不经常输注价格昂贵的人血白蛋白等制剂,单是每个月服用的熊去氧胆酸胶囊就要1000多元,家中有限的积蓄越来越少,但总胆红素却一直居高不下。看着自己逐渐病入膏肓,王萍甚至多次想到了“解脱”,但一看到白发苍苍的老母亲又于心不忍。
首次接诊王萍,我刚博士毕业,导师周仲瑛教授的教诲一直在我耳边:“中医药博大精深,只有治不好病的医生,没有医生治不好的病!”我从“肝脾肾功能失调,气滞血瘀水停”出发,精心为她治疗,一星期后她的症状有了明显改善,精神好转,大便成形,但黄疸还是降不下来,仍然要隔三差五地输白蛋白。看着那瓶仅50毫升的白色液体却要花费近400元钱时,我不断地思索:难道王萍这辈子就只能这样维持生命了吗?
直到有一天,我从医院针灸科经过,突然想到了“穴位注射”这一独特的疗法,大学的针灸学老师曾介绍:“肚腹三里留,针刺一次足三里,其补益作用就相当于给患者吃了一只老母鸡。”汉代“医圣”张仲景认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肝病的病位主要就在肝、脾(包括胆、胃)。如果我选择患者的足三里、阳陵泉2组穴位,或者背部的肝俞、胆俞、脾俞、胃俞4组穴位,每个穴位注入2毫升的黄芪注射液、当归注射液、肝炎灵注射液,既能保肝降酶、退黄疸,又能健脾和胃、益气利水,增强患者的消化吸收功能,这样不就可以提高患者自身的白蛋白水平了吗?而一次穴位注射的成本还不到10块钱呀!
说干就干,当天我就给王萍进行了穴位注射治疗,除了局部的“酸麻胀痛”感觉之外,没有任何不适症状,而且当天的大便形态转实。两个星期后检查结果比我们预想的还好,真是出了奇迹!此后王萍每周接受2次穴位注射治疗,黄疸指标显著下降,同时白蛋白水平显著提高,基本不需要输白蛋白了,熊去氧胆酸胶囊也从每天4粒降到了2粒。
中药结合穴位注射的疗法,让王萍过了6年“好日子”,但她的病情因为一年前的一次生硬饮食发生了改变,之后反复消化道出血,由于已是肝硬化晚期,手术风险太大,无法施行。她本人对我们充满绝对的信任,“死”也不肯去西医院。此时王萍的肝脏代谢功能已经很差,在进食肉、鱼等荤菜后时常发生肝性脑病,昏迷不醒。我们想到了一个最传统而又简便验廉的疗法——白醋灌肠法,用来代替门冬氨酸鸟氨酸输液 乳果糖(杜秘克)灌肠的常规方法。我们发现,白醋灌肠法居然效果更快、作用更持久,而费用不到常规方法的1/10。每次白醋灌肠后不到半小时,王萍就会从昏迷中苏醒过来,她看到我的第一句话总是:“您又救了我一命!”白醋灌肠法治疗肝昏迷的道理其实很简单,就是利用醋的弱酸性特点,改变肠道的碱性环境,减少了肠道对氨的吸收,也就将大脑从“氨中毒”中拯救出来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一个中医内科大夫而言,不能仅仅依靠中药汤剂一种手段,应该综合运用各种疗法,甚至是“土方法”,各取其长,才能取得理想的疗效,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改变“中医就是慢郎中”的误解。
陈四清:江苏省中医院肝病科主任医师,全国首批百名中医药科普专家。现任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科普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王萍今年才50多岁,原来是一名会计,然而7年前的那一次体检改变了她的人生,她被确诊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从此走上了治病求医路。刚开始住院一年,但病情越来越重,精神越来越差,黄疸难以消退,还反复出现腹水。为了治疗腹水,不得不经常输注价格昂贵的人血白蛋白等制剂,单是每个月服用的熊去氧胆酸胶囊就要1000多元,家中有限的积蓄越来越少,但总胆红素却一直居高不下。看着自己逐渐病入膏肓,王萍甚至多次想到了“解脱”,但一看到白发苍苍的老母亲又于心不忍。
首次接诊王萍,我刚博士毕业,导师周仲瑛教授的教诲一直在我耳边:“中医药博大精深,只有治不好病的医生,没有医生治不好的病!”我从“肝脾肾功能失调,气滞血瘀水停”出发,精心为她治疗,一星期后她的症状有了明显改善,精神好转,大便成形,但黄疸还是降不下来,仍然要隔三差五地输白蛋白。看着那瓶仅50毫升的白色液体却要花费近400元钱时,我不断地思索:难道王萍这辈子就只能这样维持生命了吗?
直到有一天,我从医院针灸科经过,突然想到了“穴位注射”这一独特的疗法,大学的针灸学老师曾介绍:“肚腹三里留,针刺一次足三里,其补益作用就相当于给患者吃了一只老母鸡。”汉代“医圣”张仲景认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肝病的病位主要就在肝、脾(包括胆、胃)。如果我选择患者的足三里、阳陵泉2组穴位,或者背部的肝俞、胆俞、脾俞、胃俞4组穴位,每个穴位注入2毫升的黄芪注射液、当归注射液、肝炎灵注射液,既能保肝降酶、退黄疸,又能健脾和胃、益气利水,增强患者的消化吸收功能,这样不就可以提高患者自身的白蛋白水平了吗?而一次穴位注射的成本还不到10块钱呀!
说干就干,当天我就给王萍进行了穴位注射治疗,除了局部的“酸麻胀痛”感觉之外,没有任何不适症状,而且当天的大便形态转实。两个星期后检查结果比我们预想的还好,真是出了奇迹!此后王萍每周接受2次穴位注射治疗,黄疸指标显著下降,同时白蛋白水平显著提高,基本不需要输白蛋白了,熊去氧胆酸胶囊也从每天4粒降到了2粒。
中药结合穴位注射的疗法,让王萍过了6年“好日子”,但她的病情因为一年前的一次生硬饮食发生了改变,之后反复消化道出血,由于已是肝硬化晚期,手术风险太大,无法施行。她本人对我们充满绝对的信任,“死”也不肯去西医院。此时王萍的肝脏代谢功能已经很差,在进食肉、鱼等荤菜后时常发生肝性脑病,昏迷不醒。我们想到了一个最传统而又简便验廉的疗法——白醋灌肠法,用来代替门冬氨酸鸟氨酸输液 乳果糖(杜秘克)灌肠的常规方法。我们发现,白醋灌肠法居然效果更快、作用更持久,而费用不到常规方法的1/10。每次白醋灌肠后不到半小时,王萍就会从昏迷中苏醒过来,她看到我的第一句话总是:“您又救了我一命!”白醋灌肠法治疗肝昏迷的道理其实很简单,就是利用醋的弱酸性特点,改变肠道的碱性环境,减少了肠道对氨的吸收,也就将大脑从“氨中毒”中拯救出来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一个中医内科大夫而言,不能仅仅依靠中药汤剂一种手段,应该综合运用各种疗法,甚至是“土方法”,各取其长,才能取得理想的疗效,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改变“中医就是慢郎中”的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