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1 2”:课程引领新导向?彩绘成长新起点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ma51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让每位师生都成为创造幸福和幸福生活的人。”在江苏省最早看见曙光的新兴热土之上,坐落着这样一所欣欣向荣的学校—江蘇省启东实验小学。学校创建于1927年,至今已有90多年的历史。90多年来,经过数代实小人的辛勤耕耘、薪火相传、开拓创新,渐渐形成了以幸福教育为核心理念的校园文化。学校以“彩绘孩子们的人生起点”为己任,建构独特的“幸福1 2”课程,创设丰富的德育平台,努力为每个孩子的发展提供一方属于自己的天地。
  一、建构“幸福1 2”,课程
  引领新导向
  早在2004年,袁炳飞老校长就在《人民教育》上以《让师生都成为幸福生活的人》为题,阐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做法,幸福教育的提出和实践走在了全国同类学校前列。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乘风破浪,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幸福教育的内涵,育德树人,优化课程,全方位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建构了“幸福1 2”课程,即建立在师生正确幸福观基础之上,能促进师生“教幸福、学幸福”和“幸福地教、幸福地学”,并能在当下幸福基础之上达成长远幸福而设置的幸福课程。其中的“1”是指向基本素养的,最本质、最重要、最基础的核心课程;“2”是指向多彩提升的,与“1”课程互补而成的课程总和的另两项重要课程,它们互为补充,立体建构,共同构成幸福课程的整体。具体说,这里的“1 2”具有丰富的含义:如“1”指学校教育,“2”即是指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1”指国家课程,“2”即是指地方、校本显性课程和地方、校本隐性课程;“1”指校内教育教学,“2”即是指“互联网 ”教育教学和社区教育教学;“1”指课表教学课程,“2”即是指社团自主课程和浸润闲暇课程。
  在核心概念明晰之后,学校经过反复探究,不断丰富,将“幸福1 2”课程建构确定为“一核、两翼、四性、八大课程”。
  “一核” 时代的进步与变化意味着教育要求的改变,核心素养的提出即是回应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教育的发展要基于当下的改变,回应时代、社会对于人才发展的要求。“幸福1 2”课程的核心就是要突出对学生核心素养、幸福能力的培养。
  “两翼” 指的是充分渗透“互联网 ”教育和社区教育。从学生一生幸福的初衷出发,借助社会、家长的优质资源、网络的可用资源,建立网上主题学习家园、网上专题活动乐园、网上交流成长平台等,利用现实生活实际建立社会活动联动基地,这些资源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助力。目前,我们已经拥有惠丰自然亲和园、革命传承活动基地、金海豚少儿艺术团、江苏舜天少儿足球俱乐部、乒乓球训练基地等社区资源,我们还将拓展市少年宫、市图书馆等对学生幸福成长有利的社区活动场所,全方位、立体式地对学生进行培养。
  “四性” 指的是“幸福1 2”课程的四种特性。丰富性指课程的设置是丰富多彩的,它是基础性与拓展性的结合,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适切性指课程应是能够尽可能满足学生幸福学习、幸福生活需要的课程,让“齐步走”基础课程与“因材施教、因需而学”的菜单式点与点的课程共存于课程体系之中。开放性从三个维度来理解:从地域上看,启东人的祖先都是从外地移民过来的,其开放性与包容性是融化在血脉里的;从技术上看,“互联网 ”无论是理念还是实际,都为师生的国际化提供了保证;从形态上看,学校、社区、家长立体资源,能为学生的幸福成长提供多方面、深入的、持续的保障。浸润性指课程是一种不加重学生负担的课程,是一种在全身心投入学习之余,能让学生无形之中获得素养的课程,这种隐性课程的影响具有浸润、融入的特点,在不知不觉中使学生的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
  “八大课程” 指的是承载“幸福1 2”课程的子课程,包括公民教育课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 健康生活、国家认同)、悦读文化课程(语文 阅读、说写)、智慧数学课程(数学 动手实践、思维体操)、英语文化课程(英语 英文美读、交流实践)、艺术审美课程(音乐/美术 感悟鉴赏、才艺展示)、快乐体育课程(体育 游戏、俱乐部)、综合实践课程(科学/信息 实践基地、趣味活动)和社团兴趣课程(校内社团 互联网 、社区)。“八大课程”囊括了各个维度、各个领域,为学生的幸福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践行“幸福1 2”,彩绘成长新起点
  在明确建构“幸福1 2”课程的基础上,学校坚持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致力夯实学校发展新动力,努力彩绘孩子成长新起点。
  1.践行“幸福1 2”,有效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幸福1 2”课程让学生从小感受幸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幸福1 2”课程,使学生既有广博见识,又有实践能力,实现知与行的统一,最终促进核心素养全面提升。一方面,核心素养指导、引领、辐射学校课程建设,彰显幸福课程的育人价值,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另一方面,核心素养的达成,也依赖幸福课程独特育人功能的发挥与发掘。学校着眼学生与自然、学生与他人和社会、学生与自我的关系,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德性,在生活中育养德行。学校开发了“启东实验小学学生一日常规”“礼仪素养48课”“安全教育读本”“廉洁教育读本”“十二生肖舞”“小古文经典诵读”等校本课程,为学生的一生发展确定德育基准方向。
  学校分阶段对学生进行品行培养,一至二年级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要求学生理解日常生活必须遵守的传统道德规范,并了解遵守的理由;三至四年级为第二阶段,此阶段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习道德规范,还要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实践来养成道德习惯;五至六年级为第三阶段,这一阶段要求学生辨析各种道德规范之间的关系,提高自身的道德判断以及解决道德冲突的能力。我们提倡:每天进步一点点,让学生的品性渐渐养成并固化。
  2.践行“幸福1 2”,持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的高度决定学生的高度,教师的厚度决定学校的厚度。学校将教师培养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优化教育生活,着力教师培养,培育德育名师。学校“幸福1 2”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实施,能让教师在增强课程理解力、提高课程开发力、获得科学执行力、提升教育教学实践水平的同时,有效增强教师对幸福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以及获得幸福的成就感。
  德育的核心指向是人生幸福,德育的根本趋向在于人的健康成长,教师的幸福理念可以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基。学校以特有的文化内涵奠定幸福教师的发展基调,提倡大家做自信的教师—懂得、行得、舍得,做阳光的教师—温暖、明朗、坦诚,做时代的教师—民主、合作、开放。
  3.践行“幸福1 2”,切实推进学校内涵发展
  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具有核心地位,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建设课程、实施课程开展的,而教学是实施课程的基本途径。学校间的差异说到底是课程建设的差异,是教学管理、教师管理的差异。学校旨在通过“幸福1 2”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实施,进一步提升办学特色,使教育教学思想更先进,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手段更民主,思路更开阔,成效更显著。学校持续建设绿色校园、书香校园、文化校园、智慧校园,开展体验类、探究类、实践类、服务类社团活动、社区服务,让学生从学习者向组织者、活动者、探究者、实践者转变,磨炼意志、陶冶情操,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人生幸福感,促进知识、能力转化为素养和品格,并促进素养、品格的进阶、提升。
  学校致力师生生命与生活品质的引领与提升,视发展为办学的灵魂,着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视和谐为学校生存的环境,积极建设学校教育信任体系;视教育为研究的过程,研究学生,研究自我,研究课程,让每一位师生都成为创造幸福和幸福生活的人。
  “幸福1 2”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实施,在区域内已形成较大影响,起到辐射影响、引领示范作用,具备可推广性。下阶段,学校将以坚持“办好每一所学校、成就每一名教师、教好每一位学生”为理念,进一步打造“幸福1 2”优质教育品牌,拓展优质教育品牌的影响力,促进全市基础教育高位优质均衡发展。
  【陈金飞,江苏省启东实验小学校长,正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李 敏
其他文献
流行性感冒是由于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力强,发病快。虽然容易治愈,但由于婴幼儿体质较弱,加之饮食不合理,所以极容易引起感冒的反复发作。所以,感冒除药物治疗外,饮食调理也不可缺少。  1.禁吃咸食食用咸食后易使致病部位黏膜收缩,加重鼻塞.咽喉不适等症状。而且过咸的食物容易生痰,刺激局部引起咳嗽加剧。  2.禁食甜、腻食物:甜味能助湿,而油腻食物不易消化,故感冒患者应忌食各类糖果、饮料、
北京海淀妇幼保健院副主任医师马仲秋    胎动次数多少为正常?  附件囊肿,羊水偏少,可以顺产吗?  乙肝病毒携带者可以怀孕吗?  先天性心脏病怎样选择生产方式?  怀孕多长时间可以用试纸测知?  剖宫产会留下后遗症吗?  怀孕了还能泡脚吗?    胎动次数多少为正常?  Q:我怀孕16周左右开始感觉到胎动。现在满20周了,但是胎动一直不太规律,有时候动得很多,有时一天却只动几下。我很担心,不知道
蔡辰梅,广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教育伦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德育论专业委员会理事。  谈“做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灵关怀者”这个话题,需回到一个根源性的问题,即大学何为?大学老师何为?传统文化中有对学校使命的经典论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那么,当大学走进了21世纪,社会发生了巨大变迁,我们作为大学老师如何回归千年之前已声明的学校使命,如何帮助学生经由知识的
摘 要  在当下的教学实践中,学科德育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多数教师对学科德育的内涵缺乏应有的理解,不能从学科课程中发掘德育要素,整合有效的德育内容,以致出现学科教学与德育“两张皮”的现象。笔者认为,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学科德育的实效性,关键在于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科德育的内涵,挖掘各学科的德育资源,并且树立大德育观,不断增强在学科中育德的自觉性。  关 键 词  学科德育;德育内容;大德育观  “教学如
在成长的过程中,每个孩子都会经历从“无律”到“他律”再到“自律”的转变过程。当进入他律阶段后,孩子开始关注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往往以他人的标准评判自己的行为。在校园中,作为重要他人的教师给予的教育评价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要进行积极正确的评价。那怎样的评价才是积极正确的呢?我认为是能让孩子感受到温暖的评价。  一、激励性评价  有人说,教学的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政策导向,要求“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育人是教师的神圣天职,更是教师的价值所在。然而,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一些教师只教书不育人,不注重对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为此,有必要强调教师育人能力的重要性以及育人的责任,进而促进教师更好地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摘 要  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与
重新解读过敏:    过去,我们认为过敏是一种疾病;现在,我们认为过敏其实是一种现象。它有众多特点:0~1岁婴儿,过敏是以皮肤和胃肠道表现为主,如湿疹、腹泻、呕吐等;1~3岁儿童是以上呼吸道表现为主,比如反复的鼻炎、中耳炎、腺样体肥大、结膜炎等;3岁以后以下呼吸道表现为主,就是进入了典型的哮喘阶段。  现在已经有很多办法对不同的过敏疾病进行治疗,但效果都很有限。应对过敏,应该从早期的预防开始。  
近日,日本文部科学省发布幼儿教育无偿化的推进状况,并决定从2019年10月1日起日本提高消费税的同时,免除所有3—5岁儿童在幼儿园、保育所以及認定幼儿园托育的一切费用。日本文部科学省发布的说明资料中指出,幼儿时期是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并且减轻幼儿教育的费用负担也有利于缓解日本少子化的状况,因此有必要实施幼儿教育的无偿化。此外,文部科学省发布的说明资料中还给出了享受免除幼儿教育费用的四类儿童,分别是
回想起童年,和小伙伴之间的“恩怨情仇”,总能让人止不住扬起嘴角。但是如果主角换成你的宝贝,事情往往就轻松不起来了。看看这个发生在幼儿园的小型“纠纷”,没有了大人们的“断后”,会朝哪个方向发展?    地点:某幼儿园。  人物:虫虫,4 岁,中1 班孩子;壮壮,4 岁,中2 班孩子。  背景:适逢暑假,中1 班和中2 班合班管理。    图1:虫虫不干:“你给我搞好!”  图2:虫虫开始嚎啕大哭。 
出场家庭小档案:  妈妈陈莹,儿子陈嘉宁  宝宝出生时间:2006年11月2日  宝宝出生时身高48cm,体重2.9kg    “在手术签字之后,我又在待产室等了1个多小时。此间,每一次听到由远及近的脚步声,我的精神都为之振奋。这时候我才深刻地感觉到,希望对于一个痛苦中的人是怎样一种信念!”    一进产房    2006年11月1日,怀孕整38周的那天晚上8点,我突然破水了。在一通慌乱之后,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