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良好氛围的小学语文课堂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vf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永安路小学
  【摘 要】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强调,要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那么怎样的课堂教学结构才能构建出这样的学习氛围呢?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谈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小学 语文 课堂气氛
  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达到非常好的教学目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老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如何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呢?从课堂教学过程来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教学开始前
  上课开始,老师可以带领孩子们唱唱歌、背背诗,这样,不仅让学生从课间的活动中进入学习状态,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学习作好铺垫。如果是借班上课,可以和学生课前谈话,如问学生“你今天都做了哪些有趣的游戏”、“老师给你们讲个笑话”、“你喜欢唱歌吗”等一些轻松活泼的话题,这样便能在极短时间内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为新授课做情感铺垫。
  二、让学生动手操作调动课堂气氛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的意思是儿童多动手操作会促进智力的发展。从脑的结构看,人的大脑皮层的各种感觉和运动部位中,管手的部位所占面积很大,所以手的运动能使大脑的很大区域得到训练。动手操作的过程,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参与,手脑结合。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发展的起点,激发了学生对操作活动的兴趣。动手操作建立学生的表象思维,是学生的直观学习,把书本内容生动化,让语文学习更加形象,课堂学习气氛不再是讲与听的形式。比如,学生在课外进行剪报活动,把用到的知识、语句剪下来,增加了记忆,将学习变成了一种布满情趣的活动课。
  三、老师多微笑,让学生感受到亲切和蔼的老师形象
  在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中,充满微笑地去授课,这是一种简单易行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当然,这种微笑是发自内心的,是对学生的一种关爱,是一种与学生心理上的交流,而非一种矫揉造作、虚假的表情。学生在洋溢着微笑的课堂中,会感到老师可亲可敬。有些老师在授课时,总是板着脸,处处想着在学生中树立威严感,这就在无形中扼杀学生对你的亲切感。那样的话,试问:“学生还愿意和你交流问题吗?”其实,老师的威严不是建立在严厉的表情基础上的,而是来自于你的学问和修养。微笑着面对学生,其实是一种自信,一种认为自己的魅力可以征服学生的自信;而板起脸去说教,往往是因为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征服学生,而运用一种外来的压力去迫使学生去做。我想,这似乎会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往往不能持久。因此,小学语文老师要想使学生在一种欢悦、畅快的课堂气氛中去追求知识,那就要首先自己充满这种情绪,用自己欢悦的情绪去感染学生。
  四、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情趣和学习的兴趣
  利用多媒体教学成为了现代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形式和教学方式变得灵活多样,彻底改變了过去单凋死板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多媒体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环节有机结合,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例如,教学《黄山》时,为了让学生真实地感受黄山的美景。我找了一些黄山的图片,再配上适合的背影音乐,制作成幻灯片,從而让学生真实、生动地感受黄山的美。通过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感染学生,更重要的是可以使课堂教学活动生动有趣,调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喜欢语文学习,爱上语文,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和学习兴趣。
  五、创设悬念引发课堂气氛
  由于长期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老师不愿活跃课堂气氛,也不知怎样活跃课堂气氛,惟恐一发而不可收,形成了灌输式的教育,学生在听话地听老师讲课,整节课下来,老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课堂上老师在唱独角戏,下面的学生好似无言的看客,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沉闷,导致了教与学被割裂开,处于对立面,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老师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建立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带有挑战意味的、悬念式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课堂气氛活泼起来。学生在悬念下产生认知矛盾,对疑问有了探究的欲望,自觉地去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老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大胆发言,组织讨论学习,课堂气氛活跃,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灵感的火花。
  六、要提高老师本身的教学艺术
  教学艺术是老师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方法、技巧和创造能力的综合表现,它主要表现在老师对教学过程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在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气氛的诸因素中,老师的教学艺术是一个重要因素。首先应从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入手,应积极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同时,老师要善于用自己的态度、语言和技巧创设一种宽松、和谐和进取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此时,老师也不需担心教学效果如何。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老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好学上进、互助互爱的集体气氛。创设课堂气氛的方式、途径多种多样,老师要结合语文学科特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因素,灵活地采取适合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政治课程的开设是培养中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渠道,对中学生的价值趋向、人格完善起到促进作用。然而,传统概念下的教学,多数采用了强迫记忆的方式,使得学生对课程的认识停留在一个抽象、乏味、难以接受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认知程度便可想而知了。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呢?  【关键词】初中 思想政治课堂 激发兴趣 教学方式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新型师生关
目的评价流式细胞仪检测孕妇外周血中胎儿红细胞比例对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产前诊断价值。方法对27例丈夫为A型、B型或AB型的0型血孕妇,初次产前检查时抽取外周血,应用流式细胞仪
在实际教学之中,都存在着许多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后进生,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落实“人人成才”的目标,重点就在后进生转化上。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工作要有所突破,难点也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如何帮助这些后进生逐渐培养他们对英语产生兴趣,提高学习成绩,掌握好基础知识,已成为当前每位英语教师面临的首要任务和追求的教学目标。这些年来,实际教学中,在深入总结教学经验和对教学进
学校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校长要团结领导班子成员,规划学校发展大计,认真研究提高办学质量的方法和措施,不断优化学校管理。运用科学发展观的管理手段,对学校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和协调。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就如何搞好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和大家进行探讨。  管理从思想上来说是哲学的,从理论上来说是科学的,从操作上来说是艺术的。现如今,学校管理活动已经
【摘 要】中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正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成型的阶段,身体各项指标也都处于发育成长期。在体育课中如何让孩子健康快乐的学习,养成健康的锻炼习惯,是作为体育教师的我们必须要把握的重要任务。体育游戏是体育教学中的一种能使学生放松、快乐学习的方法,在体育教学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体育游戏也是体育活动综合性最强的一种特殊的体育手段之一、也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它是
目的探讨改良根治性/根治性子宫切除在降低Ⅰ期子宫内膜样腺癌局部复发中的价值。方法对1996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本院行改良根治性/根治性子宫切除的Ⅰ期子宫内膜样腺癌临床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精神,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构建“自主的学习课堂”呢?这是我们共同关注的问题。当前,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其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教学手段的变化,同
【摘 要】一直以来,藏区的汉语言教育和汉语口语能力的培养效果都不是很理想,藏族地区的学生受本族传统语言的影响很大,对于学习汉语他们没有很高的学习积极性,这也导致了藏族地区学生汉语表达能力的普遍低下。本文将就如何提高藏区小学生汉语表达能力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汉语文 表达能力 探讨  新课标提出:“口语交际是一种综合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