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蛟龙”探海的生物专家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jkkc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邱建文,香港浸会大学生物系副教授,因随载人潜水器蛟龙号赴南海,参与了为期40天的深海科考,并成为首位乘坐蛟龙号下潜的香港科学家。7月18日,他在香港出席了记者会,与传媒分享下潜经验和展示部分在深海取得的样本,超过30家香港媒体机构派员采访。
  向往深海的研究者
  “当初通知我有一个随‘蛟龙’下潜南海的机会,我抱着试试看的想法递交申请。”邱建文在下潜之后回忆说,“没有觉得自己一定能被选中,所以当得到通知去无锡培训的时候,我挺兴奋的,有机会可以目睹和体验深海生态系统的景象。”
  邱建文登上“蛟龙”母船后,他在香港浸会大学的同事才得知消息,并且发来祝贺。邱建文这次行程,是他趁着大学暑假没课程的机会,自己掏腰包来参加的,并非用了学校或课题的经费。有意思的是,几乎所有的香港媒体都通过学校来联系他。邱建文为难之后,只在电话里跟两家媒体聊了聊,就关掉了手机。
  邱建文的研究兴趣很广泛。一方面,他是“多毛类”的专家,“多毛类”是一类普通人感到不比蚯蚓高级的小虫子,但在生物学家看起来是很复杂的大型动物。而国内精于这项研究只有寥寥几人。另一方面,邱建文主要研究的是海洋生态保护。近几年来,他的课题多少都与此相关。而“蛟龙”在南海海底的考察,正好用得上这方面的学问。
  “我们做研究的意义。首先就是得知海洋底下有什么东西。”邱建文有那种博物学家的好奇心,也正是这一点吸引他来到南海科考队伍。
  邱建文说,“一般来说,海底生物的种类会有双壳类的贻贝。蛤蜊、蚶子、虾蟹、管虫、海胆、海星都是常见底栖生物。在它们的里面或者表面还会共生一些生物。”
  “但深海的底栖生物我还没有做过。”邱建文说,“海底一般地方的生物量很低。但特殊的地方,比如冷泉,热泉,因为有甲烷和硫化氢,提供给了微生物食物,微生物会和其它生物共生,比如管虫,贻贝和一些蚶子。这些地方的生物丰度就很高。”
  果不其然,南海冷泉区的视频里出现大片密集的贻贝和毛瓷蟹,这让邱建文感到很兴奋。这跟他所熟悉的浅海区生物很不一样。最终,先他下潜的周怀阳在南海冷泉区取上许多生物样本,他得以第一时间接触这些纯白的甲壳动物以及棕褐色贝壳。第二天他自己下潜也取得了更多的毛瓷蟹和贻贝,还抓上了蜘蛛蟹、柳珊瑚和石笋状的玻璃海绵,成为当天的热点新闻。
  “对于南海矿产资源的探索比较多,但生物多样性的探索比较少。”邱建文在船上介绍说,在别的地方,冷泉热泉的研究都有,从墨西哥湾开始,大西洋,日本沿岸,太平洋东部,都有很多研究点。世界海洋图上一点点都满上了。但南海基本上是空白。
  邱建文说,他希望在冷泉区采到一些生物,看看跟别的地区有什么不同。“比如南海的生物和日本生物有没有联系。冷泉区生物跟大西洋,太平洋东岸的冷泉区生物有什么不一样。跟新西兰,澳洲有什么不一样。如果同一种,有没有分化,基因差别了多少。”
  邱建文说,如果找到一些海底地区是生物多样性比较高的,就值得研究和保护起来。而南海的冷泉区,正是他开展研究的好地方。他也希望,回去以后能跟自己的学生分享心得。
  带来乐趣的想象力
  “有机会参加深海研究,对我自己是很大突破。”邱建文说,“我自己研究主要在近岸,集中在浅海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浅海渔业资源的管理。深海我还很陌生。”
  邱建文希望开创出一条路子,让学生多接触点深海的东西。对此,他说,“我教书的时候,也常把自己的见闻向学生介绍,让他们知道中国深海研究的一些情况。”
  邱建文是思维活跃的那类科学家,他的研究不会只限定在先前熟悉的领域,而是让兴趣带着自己远航。“香港大学这方面还是蛮自由的,你可以做你想做的研究,没有什么论文指标的压力。”邱建文说。
  邱建文在香港的一项常规考察活动,是在近海进行海底拖网,捕获上来底栖生物分析群落构成。有趣的是,邱建文的学生会穿上潜水服,去海底获取海胆。这种考察可能是他的科研中最有旅游味儿的了。
  而另一项工作,似乎与上面的研究无大关系。邱建文的研究团队在香港野外的湿地里常年工作,他们在水域里圈定几块区域,研究生物构成随着时间的变化,以观察人类开发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由于从事生态保护,邱建文偶然接触到福寿螺这个课题,也让他兴致勃勃,钻之弥深。福寿螺来源于南美雨林,在华南属于入侵物种。这位海洋生物学家对于淡水动物福寿螺的研究,却做到了世界最前沿。
  “它其实是很漂亮的一种动物。‘苹果螺’类的,外形都很好看。”邱建文饶有兴致地跟笔者说起他的新宠:福寿螺不光能够适应各种污浊环境,而且还有保护下一代的绝招——它粉红色的卵群很显眼,到处都能看到黏在墙壁上,却没有生物来吃。因为这种卵是有毒的,只有南美火蚁才敢尝试。
  而邱建文的团队已经分析出福寿螺卵里包含的神经毒素,以及对应的基因。他们的工作得到了《科学》杂志的网站的关注。
  邱建文总是能从发现未知中得到灵感。在整理南海冷泉区的生物样品时,邱建文发现相对浅海的近亲,冷泉区贻贝的腮很大,消化系统很小。邱建文认为,这可能是为了利用硫化氢能量的演化形态。因此,他反复提及,要分析跟贻贝共生的菌类,探索菌类是如何帮助贻贝营养的。
  更有意思的,是邱建文打开一个贻贝后,发现了他所熟悉的多毛类。他给笔者看了照片,那是一个黑色的,迷你海参似的形体,对于小小的贻贝来说,个头可是够大的。
  “这个多毛类跟贻贝是什么关系?”只有亲眼见证才能发掘出的自然难题,让邱建文为之兴奋。
  以苦为乐的科研人
  在南海上漂浮的日子里,大家不免聊聊陆地上好吃的东西。邱建文说起香港有名的档铺,都很熟悉。大家一问才知道,他经常请自己的学生们出去吃东西。“平时科研很辛苦嘛,请他们吃点东西是应该的。”他说。
  随“蛟龙”出海,科学家们在船上要分担一些苦力活的,比如在吊装科学仪器下海,他们要在现场值班。邱建文总是很踏实地待在他的岗位上,就算无聊也还是坚持着。   当船上的喇叭通知科学家们干活,邱建文总是很快起身跑去,好像晚一些就会耽误别人的工作似的。
  有一次将要入夜时,笔者看到船边深蓝的海面上,汇入了船上流下的黄色泥水,颇为漂亮,于是就站在那里拍了半个小时。后来走到下层甲板,发现是邱建文在那里清洗海底抓斗取上来的样品。他端着大水龙,反复冲洗筛箱,直到甲壳之类的海底生物清晰地露出来。邱建文一直弯着腰,这个不舒服的姿势坚持了几十分钟。他坚持戴着安全帽,因此频繁擦汗,更像一个工人而非教授。
  还有一次,邱建文穿着短袖T恤在甲板上工作,一干就忘记了时间。三四个小时后回来,才发现胳膊晒红了,很快就开始刺痒。后来自然是变黑和大片蜕皮。对于经常出海的人,晒成这样肯定是一大疏忽,而他露出满意的微笑,似乎这是他努力工作的见证。
  “向阳红”船刚驶出码头的几天,刚出海的人担心的是晕船。自然会交流晕船经。而邱建文就很乐观。他回忆说,在香港,他和学生一般是雇渔民的小艇出海。在小渔船上,晃动更加厉害。当难受的时候,船上的人情愿躺在甲板上避免摇晃。但往往是摆成一个“大”字也无效。与之相比,“向阳红”已经是很稳当的船了。尽管邱建文的水瓶有时会从桌子晃荡下来。
  “向阳红”船上的日常生活免不了有枯燥的一面,但邱建文经常说,他在船上感到愉快。这固然是因为他在船上有了灵感,想到不少新的研究方向,也部分是因为他所具备的的勤奋特质和充沛精力。
  在船上他想到的总是工作。他带到船上的,是一个巨大的沉重的行李箱。里面装着带了显微镜和一堆保存标本的试剂。他还是很遗憾船上没有离心机,没有负八十度的冰箱,很难保存容易降解的RNA。
  每次提及工作,邱建文总是露出轻松的微笑,并且从不吝于跟他人分享自己的心得和愉快。他坐下来聊本行,总是能说很长时间,而且愿意回答每一个问题。
  当船靠近岸边的时候,邱建文的思虑更多,他应该怎样把标本尽快送到实验室中去。从南海深处取上来的螃蟹和贻贝等生物样品,他早就整理好了,放在船上的冰箱里。这位海洋生物学家在电话里告诉厦门的同事,船一靠岸就运来干冰。
  7月13日“向阳红”停泊码头,邱建文很快带着样品飞回了工作单位。“后续工作,比如基因测序,应该越快越好。”邱建文说,按照此次计划,几位随船科学家应该在年底还要碰头,汇报各自的研究进展。而他希望在近几个月能做出成果。
其他文献
在冰天雪地的俄罗斯感受人性的温暖、在高福利社会加拿大遭遇高学费困境、从东京闯荡到北京、在美国为了绿卡不择手段……在世界各国的大学里,来自中国的留学生经历着在国内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的生活,留学的经历反过来也决定了他们今天所过的日子。《教育》旬刊记者采访了几位留学生,请他们讲述自己留学的故事。  留学俄罗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在北京西四环外田村路上的四季川菜馆,《教育》旬刊记者采访到了老板娘的妹妹
价值观教育是一个永葆青春的课题,在每一个国家、每一种社会形态中,只要存在对人的教育,必包含对人的价值观的教育。伴随着社会发展和客观情况的变化,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及形式都会有所调整和变化,因此其又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课题。当代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的建设者和主力军,其价值观的取向直接关系到我国的未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前途,因此,加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迫在眉睫。传统的价值观教育载体相对较单一,主要是通
专业素养来源于德育实效  《教育》旬刊:当前高校辅导员专业化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檀传宝:辅导员专业化属于教师专业化的一个方面,而教师专业化包括学科的专业化和教育专业的专业化,更重要的是教育专业的专业化。对辅导员来说,要着重培养他们的教育专业素养。  高校重视辅导员队伍的培养与建设,重在方法上。辅导员培训只注重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制约了教学效率和德育实效的提高,也没有鼓励辅导员加强自身学习的机
撤销训诫书  2020年3月19日,国家监委调查组发布了《关于群众反映的涉及李文亮医生有关情况调查的通报》。《通报》称:由于武汉市公安局武昌区分局中南路街中南路派出所出具训诫书不当,执法程序不规范,调查组已建议湖北省武汉市监察机关对此事进行监督纠正,督促公安机关撤销训诫书并追究有关人员责任。随后,武汉市公安局发布情况通报,决定撤销对李文亮医生出具的训诫书,并就此错误向当事人家属郑重道歉,且对相关责
在2012年,中国的教育经费投入已上升到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为提高教师投入提供了可能,而将更多的公共经费投向教师,由外延发展转向内涵发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关键和紧迫任务。如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发达国家的经验值得借鉴。  芬兰 芬兰教师队伍培养和建设的经费来源基本上是国家和地方财政。芬兰大学实行免费教育,高校学生的一切费用由政府买单,高等学校中的教师教育也
前段时间,湖北武昌实验小学六(A)班,实行了类似知名游戏《大富翁》的班级管理制度:班级管理实行“工资制”,如教室门窗管理员每月“工资”25元、英语课代表每月“工资”20元等。  笔者对这种“游戏管理”并不赞同。首先,班级管理不是游戏,班级工作是实实在在的:地应该扫,玻璃应该擦,灯应该按时开关,作业应有人收发,不是不想做就可以不做,而是必须要做。班级管理是一种现实而非游戏,用“游戏化”的方式代替现实
高等学校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不同的地方,生活习惯、民俗风情会不同。作为独立的个体,大学生有自己的思想和看法,遇到问题的处理方式也会不同。长达四年左右的时间在一起学习、生活,他们之间难免会出现摩擦和冲突,造成关系紧张。现在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由于他们在家庭中地位的特殊性,没有与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经验。再加上个别家长不正确的引导及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缺乏责任感
观点一:建立终身体育教学理念  高校作为学校教育的最后阶段,必须在遵循人才可持续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体育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将教育观念转变到有利于人才的可持续发展上来。  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提出,体育课程应突出“健康第一”的教学指导思想,确立终身体育的教学理念。终身体育是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核心内容是通过在校期间的体育教育活
目前,洛阳市学前教育学位不足、师资薄弱、质量不高,“上公办幼儿园难、上民办幼儿园贵”问题突出,学前教育是该市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针对这一问题,洛阳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柳身日前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关于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意见》,并对城区住宅建设项目无偿配建幼儿园工作进行部署。  《意见》制定了洛阳市学前教育发展目标:到2015年年底,全市基本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超过85%,
大学精神实际上是一种非实体性的文化氛围,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渐积淀下来、被全体大学人所认同的一种群体意识和学校气氛。这种文化是通过学校成员共同的实践活动,并经历史的选择、积聚、传承、发展而成的。作为一所大学的核心价值取向和信仰,大学精神是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的精髓,它也是大学德育的终极追求。笔者认为,凝练大学精神表述方式的基本策略可从几方面着手。  大学精神的历史传承  大学精神的产生和发展源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