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移动:基层管理模式新变革

来源 :企业文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_fly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广东移动公司围绕集团公司“正德厚生 臻于至善”的核心价值观和“从优秀到卓越”的新跨越战略,深入推进“活力100”卓越班组管理工程,以卓越班组建设为切入点,促进集团公司铸造卓越组织和团队的愿景落地,进而推进广东公司从优秀到卓越的根本性跨越,因而形成了《基于战略与文化管理落地的基层班组管理模式》的管理成果。
  
  应势而为的选择
  
  开展“活力100”卓越班组建设,是集团企业文化和战略管理落地的必然要求。在集团公司总体战略和企业文化的指导下,广东公司形成了较为全面和完善的管理体系,包括战略管理体系、基础管理体系、基层管理体系三个组成部分(见下图),通过近年来构建TL9000、ISO14000和OHSAS18000综合管理体系,导入卓越绩效模式(PEM),荣获了全国质量奖,打通了企业发展的主动脉。
  然而,如何让集团战略文化和主动脉工程落地,尤其是落到班组这个执行层,以促进企业发展,这是摆在广东公司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班组是卓越绩效的基本承担者,班组管理是企业基础管理金字塔的塔基。企业战略与文化的落地、各项管理工作的落实推进,都必须以加强班组管理为落脚点。因此,要促进企业管理微循环,就需要我们将管理深化的视角延伸至基层班组管理。
  开展“活力100”卓越班组建设,是分形组织管理的必然要求。1992年,德国的瓦内克提出了分形公司(Fractal Company)的概念,它借用分形几何中局部与整体相似,系统是部分按某种规律组合的基本思想,将企业系统中的子系统或各个部门、甚至每个员工都视为一个分形元;认为复杂的制造系统可以划分成简单的分形单元,这些分形单元的结构和功能与整体的结构与功能具有自相似和自组织特性。
  具体到广东公司,那就是“班组强则公司强,班组优则公司优”,基层班组就像企业的草根阶层,看似平凡却拥有顽强的生命力,只要活力被激发,只要有阳光、水、土壤和大树,就能共同奏响和谐的生态乐章,企业这颗大树会因为草根的滋养而变得更加青翠、繁茂,草根也将在大树的掩映下茁壮成长。
  针对全公司3000个基层班组,公司提出了“文化到员工、管理到班组”的总体原则,希望能够将管理深化的视角延伸至基层班组管理,将各种班组管理的理念和管理方法落实到班组,通过打造卓越的班组打造卓越的公司。
  开展“活力100”卓越班组建设,是软化组织的必然要求。随着企业迅猛发展,管理的环节与层级增多、管理的跨度与难度增大、管理的内涵与流程越来越复杂,企业也逐步成长为一头庞大的恐龙,过去单纯依靠从上至下、逐层传达的传统管理方式,已经严重阻碍了企业前进的步伐。
  扫清企业发展障碍,软化企业组织,改变管理模式,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而软化企业组织,就需要推动上下互动、左右联动和企业横向网络化与纵向扁平化管理,需要加强班组管理,充分发挥基层班组的创造性。
  开展“活力100”卓越班组建设,是互联网运营管理转型的必然要求。互联网成为整个时代的大背景,是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扁平化的最基本的动力。特别是在Web2.0时代,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消费者(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它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互联网企业成为通信企业的新型竞争对手,竞争格局重新塑造,市场游戏规则正在改变,对企业内部运作和基层管理提出了新要求,要求公司吸纳互联网文化与精神,实现企业管理的“开放、参与、公平、共享”,把公司打造为信息化的先进用户,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管理的全员参与和分享。
  进入新世纪,80后员工正在成为公司员工的主体,他们有知识、有想法、有激情,需要公司将管理方式由说教式转化为参与式、互动式,即要突破从上至下、命令传达式的管理方式,确立基层在企业的主角地位;既有自上而下的执行,又有自下而上的互动,充分发挥基层班组的创造性。我们通过班组建设,就是要改变班组传统管理模式的随意性和松散性,将国际化管理理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充分传播出去,实现班组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优化,发挥全省3000个班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发掘和培养基层管理人才,不断推动企业发展和进步。
  
  因地制宜的实践
  
  鉴于以上背景,广东公司立足于提升基层班组管理水平,以公司战略与文化落地为目标,通过构建班组管理规范、推广班组管理方法、建设博客交流平台、实施班组积分体系、组织班组自评提升、促进知识协同管理,实现“文化到员工、管理到班组”,让员工激情工作、快乐生活,推动班组高绩效管理。
  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班组建立十大制度,推动公司管理体系全面落实。通过班组计划管理,使班组年度计划承接公司、部门年度计划,实现战略从公司到班组的层层分解。通过班组文化管理,以“口号、图腾、文化墙”等方式,将公司核心价值观落地到班组。通过班组沟通、激励、创新等管理活动,实现公司管理体系的全面贯彻和落实。
  普及以“五个一”为重点的百大管理方法,提升班组自我管理能力。公司编写了班组建设卓越指南,重点介绍了 “创新提案、QC小组、信息化体验、学习互动会、兴趣小组”等百大管理方法。班组结合实际情况,在指南的指引下,自主构建了班组十大制度,为班组自我管理提供了规范保障。
  组建班组博客,推动公司信息互联和情感互联。班组将制定的十大制度及其执行情况、班组管理案例、学习心得与工作情况,展示在自己的博客上,从而实现班组成员对管理的即时参与、全省班组之间的即时分享。公司管理层可以跨越时空,通过电子穿越博客,了解班组情况。博客已成为中高层与基层互动的虚拟现场,受到全体员工的高度欢迎,已经成为全省最大的电子应用平台。开通一年来,登陆人次超过1000万,发表博文240多万篇。
  设计积分体系,量化班组建设过程及其成果。全省前后台班组的管理水平和绩效水平,有了统一标尺,让“3000个班组管理看得见、说得清”,推动了班组的标杆学习。同时,比照货币发行,将积分兑换为班组活动经费,为班组开展各项活动提供了保障和激励。
  参照全国质量奖评奖标准即卓越绩效模式评价准则(PEM),总结提炼了班组层面的卓越绩效管理模式-GPEM模式,分七个核心问题为班组提供了自评改进的工具。同时,公司根据GPEM标准,评选卓越班组,为全省班组的改进提供榜样和模版,推动班组十大制度的改进与管理的落实。
  创新全员知识协同管理模式,提高班组工作效率。通过有效的激励和制度手段,使员工愿意总结分享自己的知识;通过搜索、WIKI等手段,使员工对内部知识能够有效检索与定制;通过主题攻关,形成了知识的主题关联。
  
  因文化优的硕果
  
  经过近两年的实践,班组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拉近了中高管理层和班组间、班组与班组间、战略任务与班组间、模范班组和普通班组间的距离,有力地推动了战略与文化的落地,营造了优质的微观人文环境,初步实现了班组“自主、自动、自发”的高绩效管理。
  经济效益明显。班组管理改进了网络质量,提高了服务水平,推动了员工创新执行能力的提升,保证了公司战略任务的完成和企业持续发展。2007年全员创新提案高达6万多条,优秀创新提案110个,成立QC小组2500多个,形成350多个科技项目研究,取得多项优异科技成果,在各级单位获得相关荣誉。如:长短信研发、SIM卡池等成果在集团公司奖项。
  管理质量提升。基层管理模式变革普及了先进的互联网文化理念,推动了基层班组管理模式从命令下达、说教式到上下互动、参与式的转变,促进了中高层及全员的情感互联和信息互联;形成了GPEM管理模式,评选了百大卓越班组和班组长,形成了卓越班组管理标杆;员工敬业度有效提升,已从46%提升至58%。
  同时,推动了基层班组活力曲线的平移,实现了班组“激情工作”、“快乐生活”的有效平衡。
  企业软实力增强。广东公司班组管理模式与实践,荣获 “全国十佳企业管理案例奖”。GPEM模式建设成果在 “全国卓越绩效模式交流大会”进行交流,GPEM模式即将列为中国质量协会的内部标准,并将逐步推向全国。
  在广东公司21个市公司、6大客户服务中心、3000多个班组、30000多基层员工、1000多位中高层管理者积极努力下,班级管理模式实践受到了社会青睐,200多家单位“走进中国移动”进行交流学习;北京、辽宁、湖南、福建等兄弟公司也前来学习取经。北京公司罗玉芝副书记高度评价广东公司班组建设:“丰硕的成果令人震撼,班组产生了势不可挡的活力。”
  (责任编辑:李万全)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中国企业文化建设至今已走过了25年不平凡的历程,其中有波峰也有低谷,总体来说是向前向上的,在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中国化的企业文化理论体系,并结出了丰硕的实践之果。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国门刚向世界开启,对于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当时人们怀着新奇之心,如饥似渴地阅读和模仿着国外各种“先进”的管理经验,于是企业文化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并且持续发展
期刊
盛夏8月,激情飞扬。为总结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理论研究与实践推广的成就,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企业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在改革开放30年、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成立20周年之际,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协办的“改革开放30年:中国企业文化实践理论创新论坛”在风景如画的黄山脚下胜利召开并取得圆满成功!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王瑞祥、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名誉理事长王大明,在本次论坛上发表重要讲话
期刊
改革开放30年来,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由搞好所有国有企业到搞好国有经济的再认识。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绩效考核作为引导国企改革的“指路牌”和评价国企改革效果的标尺,也经历了由生产经营指标、资产运营指标、对股东贡献指标为核心的几个阶段,其共同点是依据企业“财务绩效”、“追求经济增长”的业绩考核。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的企业绩效考核体系,为国有企业改革指明了方向,也对国企改革的效果给予了客观的、必要的财务评价。
期刊
奔腾不息的嘉陵江、渠江、涪江,汇流到华蓥山麓的古城合川,在这儿养孕了一群军工战士,他们曾用自己的呐喊成就了一次次成功的爆炸。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成都陵川特种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就诞生在这里。他们曾从战火纷飞的太行山上一路硝烟走来,伴着“三江”的脚步,一浪又一浪,一年又一年……    拥抱大山  ——山的品质玉树临风 山的追求风雨如磐    历史的沿革常常在一条不规则的线路中蜿蜒,正是因为有了这种“不
期刊
2008年初,在辽宁省大连市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和个人评比中,市属国企中12家企业和3名个人荣获年度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称号,分别占省文明企业的1/4,占市文明企业的3/4。2007年大连市属国企国有资产总量位列全省14个城市之首,占全省的1/4;与2004年度相比较实现利润额增长279.4%,上交税金额增长88.5%。数字凝结着改革发展的成果,荣誉昭示着社会责任感的回归。曾经是城市长子的市属国企重新展
期刊
生活中一些精彩的“段子”,其实就像个瓶子,装什么有什么,看你怎么用。骗子用它漫天行骗,搞笑者用它娱乐消遣,然而,如果把它用来搞宣传,就有利于人与人之间沟通,促进企业和谐。北京住总集团就是这样取得一定效果的。    走进企业的“段子”    2006年底,北京住总集团联系企业和谐构建实际,利用手机传递快捷方便的短信,在企业内广泛开展了“住总段子大家编,和谐住总大家建”为主题的段子编发大赛系列活动。活
期刊
今年以来,国内国际宏观经济形势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变化,主要是资源价格上涨、人民币加速升值、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国内金融形势趋紧,再加上自然灾害以及行业内产品结构变动等因素,使公司的经营环境日益困难。  据初步测算,2008年我们受经营环境变化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原材料价格上涨将使生产成本增加1亿多元,能源价格上涨将使全年总成本增加300余万元,人民币升值将使外贸出口减少利润约6000万元,从紧的货币
期刊
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关键在于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始终坚持“做我所说,说我所做”,达到“知行统一”的境界。兴隆台采油厂党委贯彻公司党委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部署,积极探索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立足于传统与现实相联系、认识与行动相统一、物质形态与意识形态相融合,以38年艰苦创业的历程为土壤,以员工的认同行动为根系,以说到做到的丰富实践为主干,以衍生的企业多元文化为枝叶,构建了知行统一的企业文化体系,为
期刊
武钢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是中央和国务院国资委直管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中国重要的板材生产基地。武钢与鄂钢、柳钢、昆钢实施联合重组后,已成为生产规模近3000万吨的特大型企业集团。  多年来,武钢坚持把企业文化建设融入到企业管理、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在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兼容中外优秀企业文化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企业文化建设战略,以人本管理为核心,以促进发展为宗旨
期刊
在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射击队勇夺5枚金牌,不仅书写了连续三届领跑奥运射击排行榜的传奇,而且创下中国射击队在一届奥运会上夺金的最高纪录。喜讯传来,人们无不为中国射击队的出色表现拍手称快;喜讯传来,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上下感到无比自豪:中国射击队的骄人战绩,有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的辛勤耕耘、出色服务。  故事还得从头说起——    主动请缨 科技奥运显风采    中国射击队是一支英雄的团队。比赛场上,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