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合作探究”是新的课程改革教学所大力倡导的教学方式。近年来,几乎全国各地的高中政治教学都在探索和应用这种教学方式。本文就结合全国优质课比赛比赛的课例,从探究的本质、意义、问题设计、形式创新四个方面,对两次比赛的“合作探究”教学进行对比,从中寻找我们的进步及存在的差距,以期能对今后我市的政治教学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政治教学 合作探究 全国优质课
“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标准》理念所倡导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在编写体例、结构和内容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突出的表现之一就是新课程更加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加突出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更加注重激发学生在知识生成、能力达成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上的自主和自觉。在当前的高中政治课堂中,特别是一些对政治教学具有导向作用的政治教学比赛课堂中,“合作探究”学习越来多成为教师和评委们关注的焦点,也成为了一堂比赛课成败的关键,2012年在珠海进行的高中政治全国优质课也不例外。我就以这些课为例,谈谈高中政治教学中如何更好运用“合作探究教学法”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1、准确把握“合作探究”的本质。
“合作探究”学习中,“合作”和“探”都是教学的方式和手段,最终的落脚点则在于“究”上,即学生通过合作和探讨,达成对某个问题较深层次的认识和启发。但是现在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会走入一个误区,过于强调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很重视让学生去“合作”去“探讨”,但是对“探”了之后的究却是一带而过,教师缺少必要的归纳和生成。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发言替代不了教师的讲解,因为学生的发现及汇报多是散乱的、浅层次的,教师的及时总结及理论升华便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一点上,来自浙江台州的徐菊红老师的课是做得比较到位的,她在《价值与价值观》这一内容的教学中,围绕歌手从飞的例子,设计了几个探究问题,而在学生的回答过程中,她非常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并对学生的观点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整理和引导,让其他学生更好理解和领悟。纵观本堂课,学生的参与积极且有序,较好到达到了探究的目的。相反的有些课堂上,老师缺少归纳和生成,师生之间有对话,但是没交流,教师只需要学生的声音而不需要学生的内容,探究仅流于“探”而无究,没有把握住探究的本质。在最后评课环节中,来自北京的特级老师董晨就强调:“听孩子们说话,是你要学的!”
2、明确探究的意义:为教学服务,解惑释疑,提高学生的能力。
课堂活动的设计就在于对书本知识点的动态处理,使之成为学生课堂探究的活动内容。探究活动的设计要合理、适当,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合作探究”再怎么精彩,它也只是教学的一种手段,必须要为教学服务,才能显示出它的意义,要让学生在探究与合作中解决个体无法独立解决的问题,在合作探究中提升自己的理解和参与能力。华东师大二附中的苏百泉老师在讲解“效率与公平关系”这一难点知识时,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并且能用图示的形式把两者关系直观的表示出来。他这一设计形式并不新颖,但是却很有针对性,对于学生更加深刻直观地理解难点知识有着很大的帮助,真正抓住了探究的意义。
3、精心设计探究问题,实现目标
一个好的设问,胜过十个完美的答案。合作是从问题开始的,又是以问题的解决而结束。合作问题如果不具有挑战性和实践性,将无法调动学生的合作欲望,不能激发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合作目标如果不明确,学生将会无的放矢。因此,问题设计是否合理,是合作学习的关键。
(1)贴近生活实际,设计带有体验性的问题
正如点评的董晨老师所说的,教学和探究要“接地气”,即根据世情、国情、学情来设计让学生有体验感,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贴近生活,能点燃学生的“兴奋点,避免由教师的单纯讲解而导致枯燥乏味的说教,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一次的优质课比赛上,我们看到了许多生动的例子。比如四川雅安中学的孙静老师在介绍“中华文化”时,结合老师本人与珠海学生实际,跟学生一起展示开“四川话”与“粤语”的对比体验,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还有珠海二中代宇翔老师的“格力空调”,宁夏李琴老师的“宁夏枸杞”价格的探究等,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把握学情,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
学生受能力的限制,对探究的宏观把握能力是比较弱的,他们更多的是关注细节,所以要达到探究的目标,必须在问题设计中给予学生比较明确的要求,才不至于让学生进行无效的探究。在这点上,海南中学的陈淳老师做的是比较到位的。他在上《投资理财的选择》这一内容时,整堂课就是以学生对投资理财方案的探究设计为主。他在探究的一开始就明确提出了探究的四个步骤,即分组设计、小组展示、小组评价、归纳总结,让学生有序开展,较好地达到了探究的目标。
4、探究的形式要多样化、灵活化,突破传统模式。
现在的政治课堂的探究活动,模式总体上都是比较传统的小组合作模式,即教师设计探究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得出结论四个阶段。这种模式有其优点,但是也存在不足,比如学生缺乏参与感、兴趣不高、形式化比较严重等问题。而本次优质课比赛在探究形式上出现了很多新的形式突破,让人感觉耳目一新。印象最深的是江苏姜堰二中的徐蕾老师的ipad进课堂的教学模式,让所有听课老师感到震惊。她通过ipad作为教学工具,设计探究问题,让学生合作用ipad上网查找资料,合作归纳并通过课堂微博的形式让学生自由参与和发表意见,互动性非常强,学生兴趣浓厚,代表了未来政治教学的方向,得到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还有北京二十二中的唐敏老师在讲“价格影响生产”这一内容时,采用全体学生参与,按轮次举牌淘汰的活动方式也取得好非常好的效果。通过这种多样化、灵活化的活动,打破传统单一的分组讨论的探究模式,让政治课堂真正活了起来。
有效的合作探究学习,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继续进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实践研究,以期进一步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政治教学 合作探究 全国优质课
“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标准》理念所倡导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在编写体例、结构和内容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突出的表现之一就是新课程更加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加突出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更加注重激发学生在知识生成、能力达成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上的自主和自觉。在当前的高中政治课堂中,特别是一些对政治教学具有导向作用的政治教学比赛课堂中,“合作探究”学习越来多成为教师和评委们关注的焦点,也成为了一堂比赛课成败的关键,2012年在珠海进行的高中政治全国优质课也不例外。我就以这些课为例,谈谈高中政治教学中如何更好运用“合作探究教学法”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1、准确把握“合作探究”的本质。
“合作探究”学习中,“合作”和“探”都是教学的方式和手段,最终的落脚点则在于“究”上,即学生通过合作和探讨,达成对某个问题较深层次的认识和启发。但是现在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会走入一个误区,过于强调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很重视让学生去“合作”去“探讨”,但是对“探”了之后的究却是一带而过,教师缺少必要的归纳和生成。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发言替代不了教师的讲解,因为学生的发现及汇报多是散乱的、浅层次的,教师的及时总结及理论升华便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一点上,来自浙江台州的徐菊红老师的课是做得比较到位的,她在《价值与价值观》这一内容的教学中,围绕歌手从飞的例子,设计了几个探究问题,而在学生的回答过程中,她非常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并对学生的观点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整理和引导,让其他学生更好理解和领悟。纵观本堂课,学生的参与积极且有序,较好到达到了探究的目的。相反的有些课堂上,老师缺少归纳和生成,师生之间有对话,但是没交流,教师只需要学生的声音而不需要学生的内容,探究仅流于“探”而无究,没有把握住探究的本质。在最后评课环节中,来自北京的特级老师董晨就强调:“听孩子们说话,是你要学的!”
2、明确探究的意义:为教学服务,解惑释疑,提高学生的能力。
课堂活动的设计就在于对书本知识点的动态处理,使之成为学生课堂探究的活动内容。探究活动的设计要合理、适当,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合作探究”再怎么精彩,它也只是教学的一种手段,必须要为教学服务,才能显示出它的意义,要让学生在探究与合作中解决个体无法独立解决的问题,在合作探究中提升自己的理解和参与能力。华东师大二附中的苏百泉老师在讲解“效率与公平关系”这一难点知识时,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并且能用图示的形式把两者关系直观的表示出来。他这一设计形式并不新颖,但是却很有针对性,对于学生更加深刻直观地理解难点知识有着很大的帮助,真正抓住了探究的意义。
3、精心设计探究问题,实现目标
一个好的设问,胜过十个完美的答案。合作是从问题开始的,又是以问题的解决而结束。合作问题如果不具有挑战性和实践性,将无法调动学生的合作欲望,不能激发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合作目标如果不明确,学生将会无的放矢。因此,问题设计是否合理,是合作学习的关键。
(1)贴近生活实际,设计带有体验性的问题
正如点评的董晨老师所说的,教学和探究要“接地气”,即根据世情、国情、学情来设计让学生有体验感,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贴近生活,能点燃学生的“兴奋点,避免由教师的单纯讲解而导致枯燥乏味的说教,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一次的优质课比赛上,我们看到了许多生动的例子。比如四川雅安中学的孙静老师在介绍“中华文化”时,结合老师本人与珠海学生实际,跟学生一起展示开“四川话”与“粤语”的对比体验,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还有珠海二中代宇翔老师的“格力空调”,宁夏李琴老师的“宁夏枸杞”价格的探究等,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把握学情,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
学生受能力的限制,对探究的宏观把握能力是比较弱的,他们更多的是关注细节,所以要达到探究的目标,必须在问题设计中给予学生比较明确的要求,才不至于让学生进行无效的探究。在这点上,海南中学的陈淳老师做的是比较到位的。他在上《投资理财的选择》这一内容时,整堂课就是以学生对投资理财方案的探究设计为主。他在探究的一开始就明确提出了探究的四个步骤,即分组设计、小组展示、小组评价、归纳总结,让学生有序开展,较好地达到了探究的目标。
4、探究的形式要多样化、灵活化,突破传统模式。
现在的政治课堂的探究活动,模式总体上都是比较传统的小组合作模式,即教师设计探究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得出结论四个阶段。这种模式有其优点,但是也存在不足,比如学生缺乏参与感、兴趣不高、形式化比较严重等问题。而本次优质课比赛在探究形式上出现了很多新的形式突破,让人感觉耳目一新。印象最深的是江苏姜堰二中的徐蕾老师的ipad进课堂的教学模式,让所有听课老师感到震惊。她通过ipad作为教学工具,设计探究问题,让学生合作用ipad上网查找资料,合作归纳并通过课堂微博的形式让学生自由参与和发表意见,互动性非常强,学生兴趣浓厚,代表了未来政治教学的方向,得到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还有北京二十二中的唐敏老师在讲“价格影响生产”这一内容时,采用全体学生参与,按轮次举牌淘汰的活动方式也取得好非常好的效果。通过这种多样化、灵活化的活动,打破传统单一的分组讨论的探究模式,让政治课堂真正活了起来。
有效的合作探究学习,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继续进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实践研究,以期进一步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