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和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小学的教学活动逐渐得到重视和改进。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针对传统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评价中存在的弊端,引入生命化教育的概念,强调要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运用生命教学评价的理念,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关键词: 生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12-0100-02
生命化的课堂教学评价,强调学生的生命特征,要求教师在尊重和赏识生命的基础上开展各项教学活动,尊重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特征和发展规律,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创建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学习环境。在这一基础上,教师要积极探索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法,将生命化教学理念同教学活动进行充分结合。
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生命课堂教学评价的背景
1.1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生命评价严重缺失: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本人往往只关注学习成绩,在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和心理健康方面关注得比较少,教师在课堂教学评价中也非常不重视,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积极的、全面的教学评价,以至于很多学生没有对自己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表现形成正确的认识,也不利于學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并且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课堂教学评价的理念得到重视和推广之后,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评价中没有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出现了一些过度、夸张的积极评价,没有充分体现课堂教学的原则,没有体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没有做到全面、客观等,这些情况的存在也表明目前小学教学在生命课堂教学评价方面仍然很不完善的现状。
1.2 时代发展的要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更加注重对生命本身意义和价值的思考,进而引起了社会各个方面的反思,在教育领域就表现为对教育方式和理念改革的要求。在当下的教育中,人们更加注重追求身心的健康成长,在追求知识方面的收获的同时,更加强调在生命的层次上能够得到成长和满足,这种成长具体而言就表现为学生在性格养成、心灵的充实、个性的发展以及情感的满足等方面的发展和收获,而这些要求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是难以实现的。
2 基于生命的课堂评价方法
2.1 要坚持以人为本:
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各项教学活动时,都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感受,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本人才是学习的主人,生命化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在各方面的综合成长和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应该在设置各项教学任务时,充分满足学生在各方面成长的需求,致力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课堂教学评价方面,教师应该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与学生之间进行充分有质量的交流,并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这一过程中,只有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才能够发挥出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以平等、友好、真诚的态度与学生交流,把学生当作一个平等的主体来看待,主动拉进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给予他们充分的鼓励和认可。小学语文教学不仅是一个知识传传授的过程,教师更应该承担起生命化教学和人文意识培养的责任,帮助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收获更多的成长。
2.2 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小学阶段学生的性格特征逐渐明显,这也是学生自主个性养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具体表现为在学习能力、学习方式以及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差异,因此教師应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采取差异化的教学方式,在开展课堂教学评价时也要从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出发,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差,或者性格内向、积极性不高的学生,教师应该多多鼓励他们,认可他们的努力和优点,帮助他们逐步树立起在学生、生活等各个方面的信心和兴趣。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强、各方面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教师应该在充分认可的基础上,鼓励他们继续努力,不断创新,这样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2.3 教师要持之以恒,注重评价的长期性:
要想真正实现生命课堂教学评价的效果,仅靠一次两次的努力是不够的,教育本身就是一个系统、长期、持续的过程,教师要增强自己的耐性,将生命化课堂评价的理念贯穿于平时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定期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评价,这样能够符合学生学习和成长的特点。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不同学生评价的总结和记录,然后要将不同时期的课堂评价进行对比分析,这样一方面能够真正做到从生命的理念出发来对学生展开全面系统的评价,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教师根据长期的评价结果来调整教学方式,进而实现更好的课堂教学评价效果。
3 小结
基于生命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旨在从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出发,发挥出课堂教学评价中生命价值的内涵。这一方面是新时期小学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是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需要,应该在小学教学中逐步得到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林莘.回归童真:小学语文理想课堂之本[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30(12):38-43.
[2] 肖升碧.寻觅亮丽的生态风景——例谈生命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2015,(6):46-46.
[3] 焦依平,朱成科.当前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生命价值的缺失及重构[J].现代教育科学,2017,(1):95-98,155.
关键词: 生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12-0100-02
生命化的课堂教学评价,强调学生的生命特征,要求教师在尊重和赏识生命的基础上开展各项教学活动,尊重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特征和发展规律,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创建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学习环境。在这一基础上,教师要积极探索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法,将生命化教学理念同教学活动进行充分结合。
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生命课堂教学评价的背景
1.1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生命评价严重缺失: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本人往往只关注学习成绩,在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和心理健康方面关注得比较少,教师在课堂教学评价中也非常不重视,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积极的、全面的教学评价,以至于很多学生没有对自己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表现形成正确的认识,也不利于學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并且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课堂教学评价的理念得到重视和推广之后,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评价中没有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出现了一些过度、夸张的积极评价,没有充分体现课堂教学的原则,没有体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没有做到全面、客观等,这些情况的存在也表明目前小学教学在生命课堂教学评价方面仍然很不完善的现状。
1.2 时代发展的要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更加注重对生命本身意义和价值的思考,进而引起了社会各个方面的反思,在教育领域就表现为对教育方式和理念改革的要求。在当下的教育中,人们更加注重追求身心的健康成长,在追求知识方面的收获的同时,更加强调在生命的层次上能够得到成长和满足,这种成长具体而言就表现为学生在性格养成、心灵的充实、个性的发展以及情感的满足等方面的发展和收获,而这些要求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是难以实现的。
2 基于生命的课堂评价方法
2.1 要坚持以人为本:
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各项教学活动时,都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感受,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本人才是学习的主人,生命化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在各方面的综合成长和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应该在设置各项教学任务时,充分满足学生在各方面成长的需求,致力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课堂教学评价方面,教师应该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与学生之间进行充分有质量的交流,并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这一过程中,只有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才能够发挥出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以平等、友好、真诚的态度与学生交流,把学生当作一个平等的主体来看待,主动拉进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给予他们充分的鼓励和认可。小学语文教学不仅是一个知识传传授的过程,教师更应该承担起生命化教学和人文意识培养的责任,帮助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收获更多的成长。
2.2 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小学阶段学生的性格特征逐渐明显,这也是学生自主个性养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具体表现为在学习能力、学习方式以及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差异,因此教師应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采取差异化的教学方式,在开展课堂教学评价时也要从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出发,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差,或者性格内向、积极性不高的学生,教师应该多多鼓励他们,认可他们的努力和优点,帮助他们逐步树立起在学生、生活等各个方面的信心和兴趣。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强、各方面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教师应该在充分认可的基础上,鼓励他们继续努力,不断创新,这样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2.3 教师要持之以恒,注重评价的长期性:
要想真正实现生命课堂教学评价的效果,仅靠一次两次的努力是不够的,教育本身就是一个系统、长期、持续的过程,教师要增强自己的耐性,将生命化课堂评价的理念贯穿于平时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定期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评价,这样能够符合学生学习和成长的特点。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不同学生评价的总结和记录,然后要将不同时期的课堂评价进行对比分析,这样一方面能够真正做到从生命的理念出发来对学生展开全面系统的评价,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教师根据长期的评价结果来调整教学方式,进而实现更好的课堂教学评价效果。
3 小结
基于生命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旨在从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出发,发挥出课堂教学评价中生命价值的内涵。这一方面是新时期小学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是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需要,应该在小学教学中逐步得到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林莘.回归童真:小学语文理想课堂之本[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30(12):38-43.
[2] 肖升碧.寻觅亮丽的生态风景——例谈生命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2015,(6):46-46.
[3] 焦依平,朱成科.当前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生命价值的缺失及重构[J].现代教育科学,2017,(1):95-98,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