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人们的思想、生活和工作发生的巨大的变化,本文通过分析传统地方政府在治理中存在的问题,集合大数据的发展,政府部门可充分利用大数据所带来的价值,有逐步完善地方政府管理体制,转变政府思维观念,推动科学决策信息资源共享,打造透明政府,促使我国地方政府向服务性政府转型。
关键词:大数据 地方政府 现代化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影响着我们的工作、生活和思维方式。大数据最开始在美国兴起,随后,世界各国对大数据也越来越重视,在利用大数据发展经济、提升政府服务能力、促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促使政府向服务性政府转变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效。我国在现代社会的治理中,也应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充分利用大数据的思维和技术促进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大数据的含义
大数据是指:“所涉及的数据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人工,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截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人类索恩能够解读的信息”。大数据的“大”,不仅仅是指数据的多,更包含了大数据通过分析和处理后的价值“大”,人们利用云计算对大数据的价值进行分析与挖掘,发现其数据背后的巨大信息量和意义。2008年,在H1N1流感爆发的前几周,谷歌公司的工程师们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谷歌预测流感传播的文章,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谷歌保存了多年来所有的搜索记录,通过观察人们的搜索记录来完成这个预测,利用大量数据的分析与预测,最终与官方公布的数据相似率达到97%以上,并且比官方公布的更加及时,更有利于人们预防。大数据带来了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变革。
2016年5月,中国大数据产业峰会暨中国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峰会在贵阳召开,国家领导人、大数据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家等都齐聚贵阳出席此次会议。大数据带来的不仅仅是商业的变革,更是政府治理能力的转变。政府部门比其它部门更能收集到众多的数据,在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与研究,能挖掘出其中的巨大价值,从而推动治理能力的提升。
二、传统的地方政府治理存在的问题
1. 地方政府管理体制不健全。地方政府管理体制不健全是我国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各自为政,对同一事务存在多头管理或谁都不管的现象。政府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信息共享程度不高,一方面导致对数据的利用率低,另一方面缺乏统一的系统进行数据交换与共享;每个部门都是一个信息孤岛,不了解其他部门的信息,也不共享自己的信息资源,导致了地方政府效率低下。
2. 决策主体意识不明确。随着大多数人的公民意识不断提高,公民的意见和建议对地方政府具有很大的影响,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地方政府的决策。但地方政府对决策主体的意识不明确,目前还是更多的将注意力放在部门的决策主体上,而并不是社会公众的身上,往往容易导致政府的决策不联系实际,政策实际效果不明显,以及不符合公众的需求等,影响了政策的执行效果。
3. 政府透明度低。我国政府行政部门一直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下,政策执行的过程不透明,地方政府把各部门内部文件作为一级政府重要的机密,地方政府内部与公民之间是一种封闭的状态,封闭的管理有利于政府官员或工作人员利用资源谋取自身利益,从而导致腐败行为的发生。在一些政府网站上,也会有“政务公开”专栏,但里面内容过于陈旧,有些甚至没有内容,内容更新缓慢,导致政府网站成了摆设,造成资源的浪费。
4. 人才的缺乏。贵州位于我国的西部地区,西部无论在经济还是政治上都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政府也缺乏专业性或综合性的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需要的是复合型的人才;在大数据的应用和分析上,我们需要的是专业型的人才。目前,地方政府在人员结构上,还是中老年人数居多,这些工作人员的思维比较固定,并且学习能力慢,一时很难以快速接受新技术和新思维,地方政府需要更多的复合型、专业型人才来提升地方治理能力,促进地方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大数据推动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及意义
1. 逐步完善地方政府管理体制。政府作为能掌握大量数据的主体之一,应当充分利用和挖掘这些数据的价值,打破部门间的壁垒,进行大部制改革,将政府机构进行合并与重组,实现各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可以在政府各部门之间建立统一的网络平台,对各部门内部的所有信息实行共享,减少数据资源浪费,提高政府制定政策的能力和水平。地方政府充分利用大數据带来的优势,有利于推进简政放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地位。政府可在政府网站上建立一站式窗口,各部门由直接面对公众转向后台,各部门联系更加紧密,实现资源共享,对各部门功能进行优化整合,有利于部门设置与行政科学化。
2. 转变政府思维观念,推动科学决策。大数据时代,地方政府应当拥有把公众作为制定政策实施的主体的思想观念,在制定政策时,充分考虑公众的需求与建议,政府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平台收集公众对政府制定的政策的建议,切实站在公众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运用云计算对大量数据及公众的建议进行分析,从中挖掘出有利用价值的信息,为科学管理决策提供支持。大数据带来的创新性源源不断,政府要应对大数据的挑战,应当不断以创新性思维推进治理工作,不断提升决策能力和水平,避免决策失败而带来的一系列损失。对大数据的挖掘和使用,能够使政府的决策者对所有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更加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信息,有助于提高决策的效率和质量,促进公共决策民主化、科学化与法制化。
3. 信息资源共享,打造透明政府。通过大数据的运用,在政府内部建立统一的网络共享平台,将有关部门的信息整合起来。未来人们不仅可以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实现与政府工作人员的沟通,还可以通过资源共享平台及时了解地方政府的相关信心,并进行监督,政府决策者也可以通过资源共享平台对政策的实施进行监督,实时接收民众的意见,促进地方政府实现真正的公开、透明。能够打造网络服务平台,企业或个人可以在网上申请办理所需的相关手续,不用再去窗口排队等待,随时可以查询已经处理到哪一步了,实现网上办理、审批等一体化,接收大众监督,让权力更加公开,减少贪污腐败的发生。
4. 引进和培养专业型技术人才,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行政工作人员是政府工作的核心,随着大数据对我们工作的影响,越来越需要对数据处理与分析的专业型人才,在地方政府可以专业设立大数据分析办公室,聘请专业人才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实现资源的利用。现在行政工作人员还仅仅是了解自己本职责内的工作,政府进行资源整合后,工作人员将需要接受更多的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将自身发展成为复合型人才。通过打破地方政府间的信息壁垒,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信息平台了解到除自身工作之外的其它信息,收集自身所需要的知识,也可以将自己所了解的领域通过平台传输给他人,真正的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从而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四、结语
我国地方政府在大数据应用方面仍出于起步阶段,还面临着种种困难,大数据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机遇,还是挑战,我们只有抓住机遇才能实现政府的转型,朝着服务型政府方向努力,同时,大数据给地方政府带来挑战,大量黑客攻击政府网站事件要求我们要加强网络安全建设。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大数据的发展与应用,有利于地方政府实现变革,促进地方政府实现治理能现代化,未来政府将是一个更加开放、更加透明、更加民主的政府。
参考文献:
[1] 赵国栋等.大数据时代的历史机遇:产生变革与数据科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21.
[2]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大数据时代[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
[3] 刘叶婷,唐斯斯.大数据对政府治理的影响及挑战[J].电子政务,2014(6):20-29.
[4] 倪考梦.大数据时代的政府治理之道[J].决策咨询,2013,(6):76-78.
作者简介:尹淑涵(1993—)女。贵州铜仁人。民族:侗族。贵州财经大学2015级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公共行政与地方政府管理。
关键词:大数据 地方政府 现代化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影响着我们的工作、生活和思维方式。大数据最开始在美国兴起,随后,世界各国对大数据也越来越重视,在利用大数据发展经济、提升政府服务能力、促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促使政府向服务性政府转变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效。我国在现代社会的治理中,也应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充分利用大数据的思维和技术促进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大数据的含义
大数据是指:“所涉及的数据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人工,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截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人类索恩能够解读的信息”。大数据的“大”,不仅仅是指数据的多,更包含了大数据通过分析和处理后的价值“大”,人们利用云计算对大数据的价值进行分析与挖掘,发现其数据背后的巨大信息量和意义。2008年,在H1N1流感爆发的前几周,谷歌公司的工程师们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谷歌预测流感传播的文章,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谷歌保存了多年来所有的搜索记录,通过观察人们的搜索记录来完成这个预测,利用大量数据的分析与预测,最终与官方公布的数据相似率达到97%以上,并且比官方公布的更加及时,更有利于人们预防。大数据带来了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变革。
2016年5月,中国大数据产业峰会暨中国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峰会在贵阳召开,国家领导人、大数据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家等都齐聚贵阳出席此次会议。大数据带来的不仅仅是商业的变革,更是政府治理能力的转变。政府部门比其它部门更能收集到众多的数据,在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与研究,能挖掘出其中的巨大价值,从而推动治理能力的提升。
二、传统的地方政府治理存在的问题
1. 地方政府管理体制不健全。地方政府管理体制不健全是我国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各自为政,对同一事务存在多头管理或谁都不管的现象。政府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信息共享程度不高,一方面导致对数据的利用率低,另一方面缺乏统一的系统进行数据交换与共享;每个部门都是一个信息孤岛,不了解其他部门的信息,也不共享自己的信息资源,导致了地方政府效率低下。
2. 决策主体意识不明确。随着大多数人的公民意识不断提高,公民的意见和建议对地方政府具有很大的影响,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地方政府的决策。但地方政府对决策主体的意识不明确,目前还是更多的将注意力放在部门的决策主体上,而并不是社会公众的身上,往往容易导致政府的决策不联系实际,政策实际效果不明显,以及不符合公众的需求等,影响了政策的执行效果。
3. 政府透明度低。我国政府行政部门一直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下,政策执行的过程不透明,地方政府把各部门内部文件作为一级政府重要的机密,地方政府内部与公民之间是一种封闭的状态,封闭的管理有利于政府官员或工作人员利用资源谋取自身利益,从而导致腐败行为的发生。在一些政府网站上,也会有“政务公开”专栏,但里面内容过于陈旧,有些甚至没有内容,内容更新缓慢,导致政府网站成了摆设,造成资源的浪费。
4. 人才的缺乏。贵州位于我国的西部地区,西部无论在经济还是政治上都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政府也缺乏专业性或综合性的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需要的是复合型的人才;在大数据的应用和分析上,我们需要的是专业型的人才。目前,地方政府在人员结构上,还是中老年人数居多,这些工作人员的思维比较固定,并且学习能力慢,一时很难以快速接受新技术和新思维,地方政府需要更多的复合型、专业型人才来提升地方治理能力,促进地方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大数据推动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及意义
1. 逐步完善地方政府管理体制。政府作为能掌握大量数据的主体之一,应当充分利用和挖掘这些数据的价值,打破部门间的壁垒,进行大部制改革,将政府机构进行合并与重组,实现各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可以在政府各部门之间建立统一的网络平台,对各部门内部的所有信息实行共享,减少数据资源浪费,提高政府制定政策的能力和水平。地方政府充分利用大數据带来的优势,有利于推进简政放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地位。政府可在政府网站上建立一站式窗口,各部门由直接面对公众转向后台,各部门联系更加紧密,实现资源共享,对各部门功能进行优化整合,有利于部门设置与行政科学化。
2. 转变政府思维观念,推动科学决策。大数据时代,地方政府应当拥有把公众作为制定政策实施的主体的思想观念,在制定政策时,充分考虑公众的需求与建议,政府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平台收集公众对政府制定的政策的建议,切实站在公众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运用云计算对大量数据及公众的建议进行分析,从中挖掘出有利用价值的信息,为科学管理决策提供支持。大数据带来的创新性源源不断,政府要应对大数据的挑战,应当不断以创新性思维推进治理工作,不断提升决策能力和水平,避免决策失败而带来的一系列损失。对大数据的挖掘和使用,能够使政府的决策者对所有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更加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信息,有助于提高决策的效率和质量,促进公共决策民主化、科学化与法制化。
3. 信息资源共享,打造透明政府。通过大数据的运用,在政府内部建立统一的网络共享平台,将有关部门的信息整合起来。未来人们不仅可以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实现与政府工作人员的沟通,还可以通过资源共享平台及时了解地方政府的相关信心,并进行监督,政府决策者也可以通过资源共享平台对政策的实施进行监督,实时接收民众的意见,促进地方政府实现真正的公开、透明。能够打造网络服务平台,企业或个人可以在网上申请办理所需的相关手续,不用再去窗口排队等待,随时可以查询已经处理到哪一步了,实现网上办理、审批等一体化,接收大众监督,让权力更加公开,减少贪污腐败的发生。
4. 引进和培养专业型技术人才,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行政工作人员是政府工作的核心,随着大数据对我们工作的影响,越来越需要对数据处理与分析的专业型人才,在地方政府可以专业设立大数据分析办公室,聘请专业人才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实现资源的利用。现在行政工作人员还仅仅是了解自己本职责内的工作,政府进行资源整合后,工作人员将需要接受更多的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将自身发展成为复合型人才。通过打破地方政府间的信息壁垒,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信息平台了解到除自身工作之外的其它信息,收集自身所需要的知识,也可以将自己所了解的领域通过平台传输给他人,真正的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从而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四、结语
我国地方政府在大数据应用方面仍出于起步阶段,还面临着种种困难,大数据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机遇,还是挑战,我们只有抓住机遇才能实现政府的转型,朝着服务型政府方向努力,同时,大数据给地方政府带来挑战,大量黑客攻击政府网站事件要求我们要加强网络安全建设。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大数据的发展与应用,有利于地方政府实现变革,促进地方政府实现治理能现代化,未来政府将是一个更加开放、更加透明、更加民主的政府。
参考文献:
[1] 赵国栋等.大数据时代的历史机遇:产生变革与数据科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21.
[2]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大数据时代[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
[3] 刘叶婷,唐斯斯.大数据对政府治理的影响及挑战[J].电子政务,2014(6):20-29.
[4] 倪考梦.大数据时代的政府治理之道[J].决策咨询,2013,(6):76-78.
作者简介:尹淑涵(1993—)女。贵州铜仁人。民族:侗族。贵州财经大学2015级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公共行政与地方政府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