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启发式教学是教师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学习的客观规律,灵活运用各种具体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探索知识,发展智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式的这种性质、作用、特点,正是教学方法的性质、特点及其传授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能力和发展个性等基本功能的表现,因而它是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的主要方法。为了把课上得生动有趣,富有吸引力,我经常在教学实践中巧用启发式教学,激活课堂,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一、 直观启发
广泛利用实物、图画、动作、多媒体等直观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并促使学生把英语和客观事物直接联系起来,增强运用语言连贯表达思想的能力。
例1、教学生容易混淆的语法“宾语、宾语补足语”和“直接宾语、间接宾语”的区别时,我采用以下的例句和图示加以说明:
Lin Tao gave me a nice pen yesterday .
说明:两个箭号都是从同一个起点“gave” 发出的,表示人的为间接宾语,表示物的为直接宾语。
My teacher asked me to help Lin Tao yesterday.
说明:这两个箭号的特点是一浪推一浪的形状。老师叫我→发出一个箭号;我帮助林涛→发出另一个箭号。这两个箭号所指的就是宾语和宾语补足语。这种简明扼要、生动形象的讲解独具特色,很有吸引力。
例2.上下午第一节课时,学生往往疲倦,反应慢。为让学生做到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我采用多媒体教学、课前听几分钟欢快的音乐、英美背景知识介绍、讲故事、听力测试等方法振作学生的精神,激活学生的思维,既完成教学任务,又拓宽了知识面。
例3.用简笔画教英语介词或介词词组in, on, over, below, under, through, into, out of, near, beside, in the middle of, among, between, in front of, behind 等,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eg : Box B is between Box A and Box C.Box A is behind Box B.
Box C is in front of Box B.Box B is the biggest among the three.
直观启发教学范围很广,除了以上的几个例子外,教师还可借助图片、卡片、教具、实物等进行教学。通过演示动作和脸部表情来达到直观教学的目的,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英语的感觉比单独听或从书本上学更深刻,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讨论启发
教师在课堂上成为活动的一员,鼓励全体学生相互之间开拓交流渠道,从而适当调剂学生大脑的兴奋灶,使学生都有时间、有机会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在交际中增长知识,锻炼胆量,增强言语表达能力,使学生变被动为学习为主动学习,在团结、紧张、活泼的气氛中学习。通过讨论启发,教师还可从中得到教学效果的反馈,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因人施教,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美国心理学家亨利•林格伦提出的包括教师在内的全体成员之间的双向交际式的讨论启发,具有借鉴意义。如图:
例如:分组讨论sports的关联词群:
go swimming/sailing/skating/horse-riding/hunting
sportsplay tennis/basketball/volleyball/football/table tennis
I prefer football to volleyball.
这些简单的单词,通过学生的充分讨论,找出了一定数量的关联词群,这当中有:合成词、反义词、对称词、词组和重要的句型。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也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智慧的力量和创造的快乐。
三、 对比启发
教师在课堂上尽力启发学生去找出英语中音与音、词与词、句与句以及汉、英两种语言之间的关系和联系,使学生形成接近联想或对比联想,建立起英语要领体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并使学生从大量的陌生的语言材料中找出多种联系,加深理解和巩固记忆。
例1、 在教学生记忆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时对出现的几种变化规律进行对比、归纳:
A-A-A型:let—let—letA-B-A型:run—ran—run
A-B-B型:bring—brought—brought A-B-C型:throw—threw—thrown
例2、 汉、英对比翻译带有介词短语的定语:
the shop near our school the best team in the league
我们学校附近的商店 联赛中 最强的队
在很多句子中,英语语序和汉语语序不同,甚至相反。每当碰到这种情况时,就给学生指出两种语言的异同之处,避免学生按中文的顺序翻译。
四、 提问启发
提问是师生在课堂里互相交流的一种学习策略;对教师来说,提问是一种教学技能。教师通过提出问题来检查和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鼓励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复习、巩固、运用所学到的语言知识。在教学中,提问主要是针对缺乏信息或者需要信息时作出的发问。提问启发学生学习可以达到多种目的,如获取信息、引起注意、对某问题产生兴趣与好奇、分析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表达对学生的关心、了解学生的观点和态度、评估学生的语言掌握情况、鼓励学生用语言思考问题等。
五、 练习启发
练习是学生掌握所学语言知识的必要手段,也是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运用所学语言的捷径。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我让他们多接触一些新颖又实用的短文,体验学习语言的成功和乐趣。如做阅读理解题:
Find Centre of a Given Cirle
Put a corner of square piece of paper on the circumference (圆周) of a given circle, and you will see the two sides of the piece od paper meet the circle. And then you will get two points on the circumference. You may name then Point A and Point B. You may be sure that Point A and B are the two ends of diametre(直径). Draw a straight line through the two points A and B. Then do the same thing a second time in a different place to get another diametre. You will find the centre at once. The two lines cross at a point and this point is just the centre of the circle.
做完题后,请每位学生根据短文内容画图、找圆心、写步骤:
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的主渠道,更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培养创新能力,给学生锻炼思维的地方。根据实际采用灵活的教学法,激活课堂,不断提高教学效率,一直是教师和学生所追求的。
地址: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第三中学,邮编812100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一、 直观启发
广泛利用实物、图画、动作、多媒体等直观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并促使学生把英语和客观事物直接联系起来,增强运用语言连贯表达思想的能力。
例1、教学生容易混淆的语法“宾语、宾语补足语”和“直接宾语、间接宾语”的区别时,我采用以下的例句和图示加以说明:
Lin Tao gave me a nice pen yesterday .
说明:两个箭号都是从同一个起点“gave” 发出的,表示人的为间接宾语,表示物的为直接宾语。
My teacher asked me to help Lin Tao yesterday.
说明:这两个箭号的特点是一浪推一浪的形状。老师叫我→发出一个箭号;我帮助林涛→发出另一个箭号。这两个箭号所指的就是宾语和宾语补足语。这种简明扼要、生动形象的讲解独具特色,很有吸引力。
例2.上下午第一节课时,学生往往疲倦,反应慢。为让学生做到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我采用多媒体教学、课前听几分钟欢快的音乐、英美背景知识介绍、讲故事、听力测试等方法振作学生的精神,激活学生的思维,既完成教学任务,又拓宽了知识面。
例3.用简笔画教英语介词或介词词组in, on, over, below, under, through, into, out of, near, beside, in the middle of, among, between, in front of, behind 等,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eg : Box B is between Box A and Box C.Box A is behind Box B.
Box C is in front of Box B.Box B is the biggest among the three.
直观启发教学范围很广,除了以上的几个例子外,教师还可借助图片、卡片、教具、实物等进行教学。通过演示动作和脸部表情来达到直观教学的目的,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英语的感觉比单独听或从书本上学更深刻,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讨论启发
教师在课堂上成为活动的一员,鼓励全体学生相互之间开拓交流渠道,从而适当调剂学生大脑的兴奋灶,使学生都有时间、有机会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在交际中增长知识,锻炼胆量,增强言语表达能力,使学生变被动为学习为主动学习,在团结、紧张、活泼的气氛中学习。通过讨论启发,教师还可从中得到教学效果的反馈,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因人施教,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美国心理学家亨利•林格伦提出的包括教师在内的全体成员之间的双向交际式的讨论启发,具有借鉴意义。如图:
例如:分组讨论sports的关联词群:
go swimming/sailing/skating/horse-riding/hunting
sportsplay tennis/basketball/volleyball/football/table tennis
I prefer football to volleyball.
这些简单的单词,通过学生的充分讨论,找出了一定数量的关联词群,这当中有:合成词、反义词、对称词、词组和重要的句型。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也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智慧的力量和创造的快乐。
三、 对比启发
教师在课堂上尽力启发学生去找出英语中音与音、词与词、句与句以及汉、英两种语言之间的关系和联系,使学生形成接近联想或对比联想,建立起英语要领体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并使学生从大量的陌生的语言材料中找出多种联系,加深理解和巩固记忆。
例1、 在教学生记忆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时对出现的几种变化规律进行对比、归纳:
A-A-A型:let—let—letA-B-A型:run—ran—run
A-B-B型:bring—brought—brought A-B-C型:throw—threw—thrown
例2、 汉、英对比翻译带有介词短语的定语:
the shop near our school the best team in the league
我们学校附近的商店 联赛中 最强的队
在很多句子中,英语语序和汉语语序不同,甚至相反。每当碰到这种情况时,就给学生指出两种语言的异同之处,避免学生按中文的顺序翻译。
四、 提问启发
提问是师生在课堂里互相交流的一种学习策略;对教师来说,提问是一种教学技能。教师通过提出问题来检查和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鼓励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复习、巩固、运用所学到的语言知识。在教学中,提问主要是针对缺乏信息或者需要信息时作出的发问。提问启发学生学习可以达到多种目的,如获取信息、引起注意、对某问题产生兴趣与好奇、分析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表达对学生的关心、了解学生的观点和态度、评估学生的语言掌握情况、鼓励学生用语言思考问题等。
五、 练习启发
练习是学生掌握所学语言知识的必要手段,也是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运用所学语言的捷径。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我让他们多接触一些新颖又实用的短文,体验学习语言的成功和乐趣。如做阅读理解题:
Find Centre of a Given Cirle
Put a corner of square piece of paper on the circumference (圆周) of a given circle, and you will see the two sides of the piece od paper meet the circle. And then you will get two points on the circumference. You may name then Point A and Point B. You may be sure that Point A and B are the two ends of diametre(直径). Draw a straight line through the two points A and B. Then do the same thing a second time in a different place to get another diametre. You will find the centre at once. The two lines cross at a point and this point is just the centre of the circle.
做完题后,请每位学生根据短文内容画图、找圆心、写步骤:
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的主渠道,更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培养创新能力,给学生锻炼思维的地方。根据实际采用灵活的教学法,激活课堂,不断提高教学效率,一直是教师和学生所追求的。
地址: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第三中学,邮编812100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