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表象 深化理解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ong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余数除法”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是“表内除法”的延伸和发展,是学生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教材内容抽象、概念性强,学生刚学过表内除法,已经习惯用乘法口诀求商,不容易理解“余数”概念,对于除法不能直接从乘法口诀求商有许多困惑。因此,如何让学生获得鲜明的表象,建立“余数”的概念,通过数形结合等方式体验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并在试商、调商计算技能方面获得一定的基础?笔者对此进行了有效的教学尝试。
  【教学过程】
  一、 摆几个正方形?多几根?
  师(出示一捆小棒):4根小棒能搭一个正方形,用老师手中的小棒搭独立的小正方形,会有怎样的结果?
  生:摆了几个正方形后,会多几根。
  生:摆了几个后会少几根。
  生:也可能会正好摆几个正方形。
  师:你能举例来说明刚才的想法吗?
  生:如果是8根正好搭2个正方形,算式是8÷4=2(个)。(师用小棒演示后写算式)
  生:24根正好搭6个正方形,算式是24÷4=6(个)。
  师:你能举一个多几根的例子吗?
  生:5根摆1个多1根。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个正方形是4根,多1根。
  生:9根也是多1根。
  师:哦?怎么想的?
  生:2个是8根,9-8=1。
  师:老师用小棒搭出来看看。(演示)
  生:13根也是多1根。
  师:怎么想的?
  生:9根多1根,13比9多4,正好多搭1个。
  生:我补充,搭3个用12根,那么13根就多1根。
  师:13根小棒搭正方形是这个结果,那么你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生:3×4=12(根),13-12=1(根)。
  生:我是这样想出来的:3×4 1=13(根)。
  生:我是算出来的:(13-1)÷4=3(个)。
  生:我是算出来的:13÷4=3(个)……1(根)。
  师:同学们,你能看懂这里的算式吗?你能说说每个算式的意义吗?
  生:前3个算式能看懂,最后的算式看不懂。
  师: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其实与前边的大致一样,就是有13根小棒,每4根正好搭1个正方形,能搭3个还多1根,这里多出来的“1”就是余数。
  (评析:从开放式的问题入手,让学生感受到有余数除法只是平均分中的一种特殊情况。学生在用4根小棒搭1个正方形的活动过程中,初步获得了“余数”概念的表象支撑,为抽象出“余数”概念埋下了伏笔。)
  二、 你会直接列式吗?
  师:我们再来想,18根又能搭几个正方形呢?你是怎么得到的?会列式的可直接列算式,不会的可先用小棒摆一摆,再列式。
  生:我是想出来的:4×4=16,18-16=2,所以18÷4=4(个)……2(根)。
  师:真好,其他同学能说说吗?(同桌互说)
  师:23根小棒能摆几个?用算式表示。
  生:23÷4=5(个)……3(根)。
  师:怎么想的?
  生:4×5=20,23-20=3。
  教师出示下列算式,学生汇报。
  14÷4= 19÷4= 25÷4=
  (评析:摆小棒是一个方法,但更多的是通过“乘、减”两步得到的,这里其实已经涉及到了“试商”这一层的意思了。由于前期小棒的操作对感知余数有了一定的基础,试商这个难点也变得水到渠成。)
  三、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师:同学们,你能在脑中用9根到20根的小棒独立搭正方形吗?分别有怎样的结果?能用算式表示吗?(生思考并写算式)
  生汇报: 9÷4=2(个)……1(根)
  10÷4=2(个)……2(根)
  11÷4=2(个)……3(根)
  12÷4=3(个)
  13÷4=3(个)……1(根)
  14÷4=3(个)……2(根)
  15÷4=3(个)……3(根)
  16÷4=4(个)
  17÷4=4(个)……1(根)
  18÷4=4(个)……2(根)
  19÷4=4(个)……3(根)
  20÷4=5(个)
  师:观察上面的商和余数,你有什么想法?
  生:12÷4=3(个),可以看成是余0根。
  生:余数是1、2、3,1、2、3重复。
  师:为什么余数只出现1、2、3,不出现4、5呢?
  生:因为余1、2、3根的话,不够搭正方形了,多4根的话,还可以搭1个正方形,多5根的话,还可以用其中的4根搭1个正方形,还多1根。
  师:余数和除数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生:余数不能比除数大。
  生:余数要比除数小。
  ……
  (评析:脑中搭正方形在内容上与操作相似,但体现了不同的思维水平,加深了学生对余数意义的理解。从小棒的实际操作到数学算式,学生经历了横向数学化的过程,通过摆“9根、10根……20根小棒”,学生经历了纵向数学化的学习过程。从实物小棒图到头脑小棒图,不管是多1根、多2根、多3根,都不够搭1个正方形。学生逐步建构起了“余数要比除数小”的概念。)
  【总评】
  “余数”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在教学中,教师艺术化地处理了这部分知识的教学,通过建构直观、形象的心智图像,使抽象问题具体化,隐性问题显性化。很好地利用了学生的认知差异和思维惯性引起的矛盾冲突,诱导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产生一种顿悟与反思。
  例如,用小棒搭正方形是学生熟悉并喜欢的活动,用4根小棒可以搭成1个正方形,5根小棒搭完1个正方形后多了1根,6根小棒搭完1个正方形后就多了2根,……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自然获得了“余数”概念的表象支撑,建立了余数的初步模型。又如,在第三部分“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中,教师提出要求“观察上面的商和余数,你有什么想法”,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知道了“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有效地突破了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数学知识的特点和儿童的年龄特点,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具展示、学具操作等形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从而构建起新的知识体系。同时,通过心智图像合理建构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直观“透视”能力和想象能力,进而提高其形象思维能力,为接下来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教学埋下伏笔。
  (浙江省桐乡市龙翔小学 314504)
其他文献
【摘要】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等级评定问卷》,对甘肃省3个地区8个县市9所乡村幼儿园的159名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乡村幼儿园教师整体专业能力相对较低,专业能力结构不均衡且存在内部差异。研究者据此深入分析了促进乡村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6个助力点:教育研究、活动组织、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环境创设与利用、幼儿评价、成长反思。研究者进一步提出,可以让促进者和乡村幼儿园教师成为专业发
【摘要】研究者运用口述史研究方法,对一名在幼儿园从事学前融合教育工作17年的资深教师进行了个案研究,以了解其职业发展状况。研究发现,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学前融合教育工作的教师,W既积极服从领导安排,又消极依赖制度支持;W在开展融合教育的过程中面临资源短缺、与利益相关者沟通不畅、得不到专业认可、行政支持不足四类问题,其中沟通不畅和得不到专业认可是其最感失落的方面;W的专业发展周期受政府影响较大,有时也受
【摘要】教学观摩活动对新教师的专业成长有着积极的作用与意义。组织教学观摩活动需要勇气。“教学勇气”的出现需要教师有自我认识、自我实现的能力和愿望,需要其他教师的支持与帮助,需要所在教师群体的对话与共生,还需要一个积极有效的制度化园所环境以及开放、包容、鼓励、坦诚的园所文化心理氛围。这些都是影响新教师专业成长的相关因素。  【关键词】教学勇气;观摩活动;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
【摘要】通过不同年龄、学历、职称的幼儿园教师对继续教育课程的期望与现状进行调查发现,教师对继续教育课程的内容、教学方法、师资的期望与当前继续教育的现状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年龄、学历、职称的教师对继续教育课程的期望也存在差异。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计和实施要深入了解教师的实际需求,应针对不同类型的教师提供不同类型的培训。  【关键词】继续教育;继续教育课程;期望;幼儿园教师  【中图分类号】G615
【摘要】英国0~3岁婴幼儿早期有效学习项目将评价过程与教育过程相融合,制定了多元、完善的评估体系。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充分关注和尊重儿童,聚焦儿童与教师在活动中的状态和相互作用,对提升托幼机构教育质量和促进儿童发展很有帮助。  【关键词】英国;早期有效学习项目;评价;托幼机构;儿童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9)05-0053-03    
【摘要】政府应该为农村儿童提供幼儿教育服务,但是具体的服务供给方式值得商榷。在农村地区,通过建立大量幼教机构为儿童提供幼儿教育服务的方式存在无法克服的质量、监管难题。我们可以尝试由政府制定服务菜单,由现有的县、乡幼教机构按照菜单为农村儿童提供流动性服务,从而建构起“电影放映队式”农村幼儿教育服务模式。  【关键词】服务供给方式;政府;农村幼儿教育;服务基准化;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0 【
有这样一道练习题:“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驶165千米,已经行驶了12小时,离乙地还有380千米。问:甲地到乙地共有多少千米?”小学四年级学生“阿仔”给出的答案不是数字,而是一句话:“此车超速并疲劳驾驶,违反交通法规。”阿仔的妈妈将题和答案贴上了微博,这条微博一经发出,就被广州市交警官方微博转发并评论:完全正确!答题前,我们应该先解决超速和疲劳驾驶的问题……  课程改革以来,“数学生活化
2017年7月7~8日,由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教师发展专业委员会高校分会、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系主办,大理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师范学院)协办的“环境与学前儿童发展高峰论坛暨中国学前教育专业高校联谊会”在大理大学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97所高校、15所幼儿园、13家出版传媒机构的3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圍绕建设和维护学前儿童健康发展生态环境主题,会议从文化环境、政策环境、互动环境、电子环境和
冬天的一个早上,乖乖兔一拉开门,哇,下雪了,地上已经变得白茫茫的,天空中还在飘着雪花。   它一下子跳到院子里,高兴地哇哇大叫起来,甚至还在地上打了个滚儿,沾的满身是雪。它拍了拍身上的雪,这时一片雪花落在了它的长睫毛上,它静静地看着雪花发现雪花竟然有角。它想,雪花不是圆圆的没有角吗?怎么会这个样子呢,真是太奇怪了!它又好奇的接住两片雪花,可是雪花立刻变成了两颗小水珠。   这可怎么辦呢?还是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