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生命教育 激活语文课堂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edog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看过一篇文章,里面介绍了一部影片,其中有个场景让人无法忘怀:一个赛车手问一个寡妇:“一位雕刻家问,如果博物馆失火了,里面有一幅名画和一只猫,你会先去救哪一个?”寡妇反问道:“那位雕刻家怎么说?”赛车手告诉她说:“雕刻家说,当然要先救那只猫。”寡妇甚是不解:“为什么要先救那只猫呢?”赛车手平静地告诉那个寡妇:“因为雕刻家认为猫是生命。”
  当我看到这个小小的情节的时候,我不禁想起了媒体大量报道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漠视生命的残酷事实:有对自身生命的漠视,卫生部门公布的数字显示,在中国15岁至34岁年龄段的青壮年中,自杀更是死因首位,约占死亡人数的26.04%。这其中有对他人生命的轻视:云南大学马加爵杀人案,浙江金华中学生徐力杀母案,湖南衡阳一名初三学生李毅(化名)毒杀全家案……也有对异类生命的摧残:清华学子刘海洋硫酸泼熊事件,踩猫、踩狗事件,中小学生残忍伤害小动物等等。面对这些,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我深深地感到:必须对学生实施生命教育,以期通过进行生命教育表达对生命状态的关注,使学生更好地体验和感悟生命的意义,进而珍惜生命、敬畏生命。
  
  一、生命教育内涵的解读
  
  生命是人的最高利益,因为:生命是人享有权利的基础,没有了生命,一切权利无从谈起,也失去了意义;生命只有一次,一旦丧失,没有挽回的余地;人的生命存在,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我认为生命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关于生命的教育。狭义的生命教育指的是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包括个人与他人的生命,进而扩展到一切自然生命;而广义的生命教育则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
  课堂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中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而且要把学生作为一个生命的整体来看待,也就是说,课堂教学不能仅仅满足学生认知的培养,还要使学生的技能、情感得到发展;就教师来说,不再是只见书不见人,人围着书转的“教书匠”,而是一个关注学生生命成长,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能为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提供必要条件,能促使课堂中多向、多种类型信息交流、反馈,能保证学生主动积极学习的教育艺术家。在这样的课堂里,师生全身心投入,他们不只是在教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享受着创造的喜悦与满足,品味着人性的灿烂与魅力。这样的课堂就是关注着“生命”的活的课堂。
  
  二、多角度挖掘生命教育素材,全方位激活语文课堂
  
  首先,教师面对教材时必须是一个“情种”,要用激情之火去点燃学生的情感之“灯”,教师先活起来。我们当教师的,上课应带来两样东西,即一把扇子和一顶帽子,把学生勤学的欲望扇得旺旺的,给乐于上进的学生戴上高高的帽子,想方设法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将个体体验、思考与文本连接起来,让他们的心走进文本。一位德国教育家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即教学重在激趣、激情、激志,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
  我在教《故乡的榕树》的时候设计了这样的模式:整体感知——感悟品味——运思创意。在第一环节,我用了这样方法导入,在《思乡曲》的伴奏下,由远及近缓缓地推出画面——两棵枝繁叶茂的老榕树,一群孩子在“驼背”的树上“划船”。接着依次推出三幅画面“一棵榕树”(眼前)、“两棵榕树”(回忆)、“一棵榕树”(眼前),然后漫漫淡化为背景,暗示出本文的行文思路。之后展示教学目标:体念思乡之情;学习辐射方法。这样做可以引导学生以社会化的人的眼光来观照和审视自身,可以在情、智、理、趣等方面平衡与协调他们的个性心理和智能结构,促进良好心智建立,追求个性精神和人格的完善。
  其次,走进活源头,寻求和谐共振,感悟生命活力,让文本活起来。语文是一种知识,但更是我们生命的营养,一旦缺乏,生命就会苍白;它是我们生命健康的一种元素,削弱了它,我们就会缺乏活力。人是生活在言语之中;人是言语的存在。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是学生“立人”之本和“立言”之源。教学应将时代的活水引入课堂,让“迅哥儿”们走出“三味书屋”,投身到生机勃勃、充满竞争的改革开放的社会大课堂中去。鲁迅先生曾提倡青年“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要让他们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而时下的学生却被“应试”所禁锢,不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除了关心分数高低、衣食住行之外,很少问及其余。学生的生活只有读书、考试和分数。语文教学应致力于语文和生活这两个世界的交往与开放,把“破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相结合,让“有字书”与“无字书”相参照,使“阅读生活”与“人性完善”一体化,寻求对文本和自然、社会的共鸣,不断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激活他们的生活积淀,参悟生活真谛,让学生不断吸收、内化,充实和优化他们的精神世界,形成强烈的表达欲。
  其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放大学生的“自得”,缩小教师的“外加”,使教学做到真正的“目中有人”(发展学生这个主体),让学生活起来。语文的学习无非就是获得知识和养成习惯。要养成习惯,就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阅读的过程就是学生思考、讨论和切磋的过程,也是学生互相开启心智的过程,更是学生锻炼思维、提高言语能力的机会,做教师的一定要耐着性子,多指点津梁,少越俎代庖;多铺垫导引,少强加硬塞;多历练熏陶,少架空图解。让他们能披文入境、入境染情、体察涵泳。我们应该彻底摒弃由教师嚼烂攫碎,一口口地喂给学生的做法。叶老有一番话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语文教师不是只给学生讲书的。语文教师是引导学生读书的。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地看懂,可是深奥的地方,隐藏在字里背后的意义,他们就未必能够领会。老师必须在这些场合给学生指点一下,只要三言两语,不要罗里罗索,能使他们开窍就行,老师经常这样做,学生看书的能力自然会提高。”这样做会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智力水平,也许离“新人塑造”就更近了。这恐怕才是语文教学的目的。
  其四,减负释压,让教师能轻轻松松地教,让学生也能轻轻松松地学,让学习的目的活起来。这是一个不轻松的话题。它关系到千千万万的青少年、无数家庭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学校、教师和地方的利益和声誉。上至政府的主管部门,下至学校、教师、学生、家长,都知应试教育不妥,但无法回避,只好违心地去做。以致中学狂热的应试备考恶性发展的势头有增无减,素质教育还远远停留在研究所或报刊杂志上。要彻底根治这一顽症,必须内外施治,标本兼治。一方面,改革招生政策,考试内容、方式;另一方面,转变观念,改革评价体制,保持清醒的头脑,放弃短视行为,按大纲和教材扎扎实实地进行教学,使备考、应考、教学顺应教学规律,使学生获得点金的指头,学生必能如鱼得水,出神入化,应对千变万化的考试。
  其五,语文教师要用规范、简洁、严密、优雅动人、回肠荡气的语言,让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语言环境中,受到熏陶和感染。特别是一堂课的开始和高潮处,需要教师以其丰富的感情积累和知识底蕴来纵情渲染,恣意铺陈,让学生始终沉浸在活的课堂里。语言大师闻一多在教授《诗经·周南·芣苜》时以他诗人的想象和学者的渊博极力铺陈道:“……那是一个夏天,芣苜都结子了,满山谷是采芣苜的妇女,满山谷响着歌声。这边人群中有一个新嫁的少妇,正捻着那希望的玑珠出神,羞涩忽然潮上她的靥辅……”(《闻一多传》)短短几句,被闻先生洋洋洒洒,铺张扬厉成几百字的华美篇章。古文被他赋予了新的生命,学生想象的骏马也开始飞腾起来。完美的教学语言应该是有诗歌语言的精美、小说语言的生动、散文语言的优美、戏剧语言的传神、相声语言的风趣和演讲语言的雄辩。它能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也能紧紧吸引学生的心,更能不时地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总之,语文教学要面对现实,要面对学生,要让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要着眼于学生一辈子独自看书作文,如脱离了生活,脱离了人的思想感情,那语文教学将如同断源之水、折本求花。教师要用自己生命之火去点燃学生的智慧之灯和生命之光,为他们打下坚实的基础,须知,“不是锤的击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河中的鹅卵石至于圆熟。”泰戈尔的这句诗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其他文献
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要做好主导和组织,让互联网教学优势得以展现,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使学生在小学阶段建立良好的语文学习基础.在将各种先进信息技术应用到小学语文课
随着当前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高中阶段所开展的数学教学而言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时,不仅需要为学生传授基础的知识内容,同时也需要教会学生掌握
中学文言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份额,在中考中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中学文言文的教学质量一直不令人乐观。在新课改的有利形势下,如何提高中学文言文的教学质量?我在多年的中学语文教学生涯中,几经曲折,几度探索,认为文言教学应提倡“四法”,做到“四忌”。  其一,提倡诵读,忌心口分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古人崇尚诵读的佳话。《礼记·文王世子》说:“春诵,夏弦,大师诏之。”孔夫子时代“诵《诗
分别用Fe3+和戊二醛作为交联剂对海藻酸钠(SA)阳离子交换膜和壳聚糖(CS)阴离子交换膜进行改性,制备了四磺酸基铜酞菁(CuTsPc)-海藻酸钠/改性壳聚糖双极膜(CuTsPc-SA/mCSBPM).
摘要: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会计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出的学生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案例教学能培养学生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能力,但这种方法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对高校会计案例教学课堂实施的基本步骤、目前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案例教学 会计 教学    会计案例教学旨在配合课堂理论教学的内容和进度,通过教师讲授会计与理财的理论知识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学生们对于文章的学习都是在阅读中实现的.而想要更加深入的体会文章内涵,需按照文章中深层次的含义就需要对文章进行细读.通过细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