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年轻幼儿教师处理语言教材能力的策略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1230982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新纲要》提出的幼儿语言教育的方向为指南,从培养年轻幼儿教师处理语言教材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入手,在教研的实践中提出培养年轻教师处理语言教材能力的策略,不断激励年轻教师专业化成长,有效地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
  关键词:年轻幼儿教师;处理;语言教材;能力;策略
  
  传统的幼儿语言教育重视知识技能的学习,特别是对语言教材的主要内容、重点词句的复述和理解。而《新纲要》倡导幼儿语言教育要重视幼儿对文学作品的感悟,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愿意说的语言环境。根据这样的方向,幼儿语言教育必须充分重视培养幼儿教师处理语言教材的能力,使幼儿在熏陶中学会如何去感悟作品。
  一、处理语言教材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1.选择使用语言教材的能力
  (1)结合幼儿的年龄、心理特点。选择易被幼儿理解、幼儿感兴趣的内容以提高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
  (2)结合幼儿园语言教育领域的要求。以《幼儿园指导纲要》中的语言领域要求为标准,尽力与其同步,使教材知识难度大体与幼儿园语言活动知识难度相当。
  (3)结合语言发展的特点。从发音、词汇、句子、段落等因素来考虑教材编写的顺序,减轻幼儿学习语言的难度。
  (4) 结合幼儿日常生活。贴近幼儿日常生活自然就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因为生活中的问题对幼儿有很强的吸引力。
  2.深刻理解语言教材的能力
  深刻理解语言教材是指对幼儿语言教材中所体现的思想、语言美感、知识重难点的理解。新教材中语言载体多以故事、诗歌为主,注重语言的优美流畅,带给孩子无限的遐想。
  作为幼儿教师,对幼儿文学作品的教学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字、词、句、意的理解和道德品质的教育上,要以一颗童心去感受作品独具的美学特质,把提高幼儿对文学艺术的审美能力作为培养重点。年轻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儿童文学素养,以自身对文学美的理解去感染幼儿的情绪,激发幼儿对作品的兴趣。
  3.选择有效活动形式的能力
  活动形式包括听故事、唱歌、角色表演、做游戏、看图说话、调查访谈、填表、画图、做动作、听指令做手工等。形式是为实现目标而服务的,不是把什么方法都用上活动就会好。什么方法能快速解决问题,让幼儿迅速理解才是有效的形式。比如,有位教师在上诗歌教学时一会儿让幼儿看碟片,一会儿请幼儿听磁带,还让幼儿表演诗歌,形式丰富多彩,幼儿忙得不亦乐乎。这首诗歌很美,也不难,但一个教学活动下来,大多数孩子没能学会。什么原因?主要是教师没有对诗歌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帮助幼儿理解。所以,尽管活动让人眼花缭乱,但教学并没有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
  4.反思提升的能力
   教学活动后,能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做出客观的反思分析是每个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记得有位专家说过:写两年的教学反思随笔,其专业化水平胜过写三年的论文。教师可以从目标制定、重难点突破、幼儿活动表现几方面进行反思分析,改进教法,积累有益经验,提升自己处理语言教材的能力。
  二、培养处理语言教材能力的有效途径
  1.在实践中选择语言教材
  如果把教育活动比作生命,那么准确选材则是赋予生命体的灵魂。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在使用语言教材上,我们不妨可以给教师更多的自由选择空间,鼓励他们对教材内容进行有目的的选择或改编,选取一些幼儿喜爱的优秀幼儿读物充实幼儿的语言教育内容,这实际上也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于他们学会选择,学会应用,学会创造。比如幼儿在班里经常讨论《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情节,有一位大班的教师充满智慧地把这一老少皆宜的动画片搬到语言教学中,开展了主题教学。在美工活动中,幼儿以大组为单位,按照动画片中的角色制作纸偶;在自由活动中,教师启发幼儿以大组为单位共同创编《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故事;在区角活动中鼓励幼儿分工合作,大胆表演创编的故事;在语言活动中每组幼儿表演创编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故事。最终,全班幼儿选出一个最有趣的故事,由教师记录下来,并指导该组幼儿共同制作出一本大图书,供全班幼儿阅读。整个活动每位幼儿始终饶有兴趣地参与,主动性、积极性空前高涨,在故事创编活动中也表现出令人惊喜的创作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抓住幼儿心理动态,不露痕迹地引导,给予幼儿自由的空间,才能吸引幼儿的兴趣,使教学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多读勤写,提高理解能力
  做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要以理解为前提,用童心去理解作品,感受作品独具的美学特质,以自身的感染力影响幼儿,提高幼儿对文学艺术的审美能力。现代人心里浮躁,往往静不下心细细读书,通过教研活动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引领教师自然地走进童心世界。通过“看—写—读—赛”推荐教师每学期阅读几本儿童文学作品。“看”即为广泛的阅读,每月推荐两篇儿童文学作品,要求教师阅读。“写”即撰写读书笔记。优秀读书笔记定期刊登在园报上。“读”即组织诵读儿童文学作品活动,邀请电台播音员指导教师学习朗读文学作品的技巧,在反复诵读中慢慢体味作品的韵味,提高教师对文学作品的把握能力。“赛”即组织教师进行文学作品诵读比赛。
  3.千方百计,突破重点难点
  理解语言教材需要在教学实践中紧紧抓住教材和幼儿的需要来确定目标和重难点。有的教师由于不能透彻理解教材,对制定目标常常感到棘手,以至于教学法不能灵活运用;还有的教师不论什么教材都按照固定的模式处理。如:小班故事《粉红鸭》主要是要让孩子体会与人交往的快乐情感,克服自身的害羞心理。一位教师在公开教学中却把重点定在故事的学习上(注重知识和技能培养),把目标定为让幼儿知道故事题目和角色,通过提问使幼儿初步了解故事内容,却不注重对幼儿情感的培养。我们对该教学提出改进意见,教师第二次公开教学,增加了以音乐游戏《找朋友》为引子,启发幼儿谈论与同伴交往中快乐与忧愁之事的环节。教师总结经验,告诉幼儿与同伴交往的原则:与同伴交往要自信、热情、乐于助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拥有更多的朋友,才能享受友谊带给我们的快乐。并以实例教给幼儿几个解决人际矛盾的方法。
   4.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教材
  为更好提高教师理解、运用语言教材的能力,我们还采用了举一反三发散式培训方式。即对同一教材不同年龄段幼儿制定不同的目标,根据目标确定不同的重难点。如诗歌《我们的祖国真大》如何在中、大班幼儿中进行教学?根据中班幼儿的学习能力,我们把重点定为感知诗歌内容,学会有感情地朗诵。教师把为什么“东南西北中的孩子,在同一个时候,有的滑雪,有的游泳,有的围着火炉吃西瓜”作为难点来突破。而大班幼儿语言发展水平较好,又具备一定的知识积累,单纯的诗歌诵读显得过于简单,根据大班幼儿表现出的探索欲望,就应把了解祖国在地图上的地理方位和表现祖国“大”的句子作为重难点加以突破。
  5.努力追求个性化的语言教学风格
  教无定法。语言教学中我们积极鼓励教师突破陈旧语言教学方式的束缚,努力追求个性化的教学风格。有位教师在小班诗歌《月亮星星太阳》教学时采用绘画形式展开,全班幼儿一起在大纸上一边描绘白天与夜晚的天空,一边学习诗歌,由于幼儿很兴奋,常规纪律显得比较乱,对完成教学目标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有教师在研讨活动中否定她的教学方式,使她对自己的教学风格失去了信心。通过纲要的学习,教研组教师达成共识,认为通过探索的方式来帮助幼儿完成语言教学任务突破了语言教学的旧模式,这种形式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心理需要,于是积极鼓励她大胆尝试,有经验的老教师还教给她一些常规管理的好方法。通过反复实践、改进,她的教学常规管理做到了放而不乱,教学风格也逐渐凸现,在幼教中心举行的公开教学评比中,她是最年轻的一位参赛教师,并荣获第三名。
  (作者单位:浙江省衢州市巨化幼教中心)
其他文献
摘 要:“第一课时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师应该有明确的课时观,必须遵循阅读教学的一般规律,多角度,多层次地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科学确定“第一课时阅读教学”的教学目标。“第一课时阅读教学”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唤起阅读期待;有效初读,整体感知课文;学习字词,打好基础;切入重点,设置悬念等教学程序实现。  关键词:第一课时;阅读教学;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阅读教学”是对学生进行读写
《语文新课程标准》在“识字与写字”方面对七至九年级的学生明确提出了如下要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要求会写。字词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考试评价的重点要素。但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经常会为学生作文中的错别字而犯愁,为学生默写中的低级错误面迷惑。不少初中生靠着吃小学阶段的老本,越到后来错别字越多,甚至在中考做最基础的字词题时,一部分学生也不得分。究其原因,主要是初中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竭的动力,是当今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形成创新能力?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探索出一些方法和途径,这里作简
摘 要:本文分析了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实行分层教学的必要性,探讨了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教学;课堂教学  新课改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要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部分学生因为知识接受能力比较差,并不能够很好地理解初数学中的相关知识,从而也影响了自身的综合发展。分层教学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全新的学习条件及学习机会,从各个方面提高学生的能力。  一、
校本培圳.必须把握以校为本的实质.从学校发展出发,从学校和教师的实际出发,确定培训目标,落实培训内容.选择培训手段和方法.抓好组织和管理.予以经费保障,切实促进学校的发展和教师的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是说,学习和思考相结合才有成效。在当今这个图像信息满目的读图时代,受伤害最深的是幼儿。研究表明,早期阅读是儿童成为成功阅读者的基础,如果学前儿童过多关注视觉信息,忽略文学阅读中的感受、想象、审美,阅读将成为浅阅读,造成幼儿语言感受能力、文学理解及口语表达能力的退化。如何唤起幼儿的阅读兴趣,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可以采用。  一、合理选材  图画书是幼儿早期
一、教学前奏一天,当教师兴致勃勃地走进教室时,突然发现值日生没擦黑板,不由得一股火气直冒。但理智让教师及时地克制住想当场发火的冲动,但脸色很不好看。教师沉默了一会,突然想
只有护患之间充分的沟通,才能够让患者及家属对医护工作有一个很好的理解,从根本上减少医患纠纷的产生。从ICU护患关系存在的特殊性、ICU护士与患者家属沟通障碍分析以及护理
一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语文素质的高低、学习成绩的好坏,与是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密切相关,评点法是提高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好方法。如脂砚斋评点《红梦楼》,金圣叹评点《水浒传》,毛宗岗评点《三国演义》等。作为传统而有效的读书方法,它符合素质教育要求,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  1.评点法促进了学生与文本、作者和编者的交流  学生在阅读时,随时记下自己的体会,勾画出精彩词语、句子、段落、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