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风电场集电线路的保护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gang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风电场集电线路是风力发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是否稳定可靠直接影响风电场的发电效率与发电总量。然而存在多方面因素会导致风电场集电线路突发故障并难以切除,因此如何快速,准确的切除故障,对风电场稳定运行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现阶段集电线路的保护研究方向,并从集电线路的反时限过电流保护原理和利用神经网络进行故障预测两方面分析了集电线路的保护发展前景,给风电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风电场集电线路;保护现状;发展前景;反时限过电流保护;神经网络
  1 引言
  风能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发电规模呈逐年增长趋势。而风电场集电线路作为电能输送的通道,主要分为架空线和直埋电缆两种,其系统运行参数复杂,加上所处的地理环境复杂,容易受到暴风、覆冰、雷击、线路老化等因素影响,导致线路突发跳闸、短路、断路等故障,造成重大的电力故障和经济损失,因此如何确保集电线路的安全稳定对风电场及电网的平稳运行有着重要意义。
  2 风电场集电线路的保护研究现状
  风电场集电线路系系统运行参数复杂统主要由风机机组、箱变、熔断器、电缆及架空导线等设备组成,系统运行参数复杂,容易受到暴风、覆冰、雷击、线路老化等因素影响,现有的保护整定方法及配置都不在适应,因此许多学者针对风电场集电线路的故障特征及保护配置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这些方法主要归类为以下三个方向:
  (1)基于集电线路故障特征的保护整定方法
  通过分析风电场集电线的拓扑结构与故障特征,结合风机低穿约束条件和风机出力情况,进行三段式过电流保护整定,用以保护集电线路,快速切除故障,但此类整定方法,对电网提供的短路电流、风机出力的随机性及熔断器反时限特性上未充分考虑,因此在保护可靠性上有所欠缺。
  (2)基于网络通讯技术的集电线路保护方法
  此类方案采用了GOOSE网络并结合电流差动保护方式,具有选择性联锁跳闸的功能,能快速切断故障点,但此方案需要在箱变高压侧安装断路器以及通讯功能,用以实现保护上下级的联锁。由于方案改造成本过高,山地通讯存在延时、断线等问题,并不适合现有的风电场运行环境,故此方案需要辅以限时过电流保护作为后备,所以现阶段无法做到独立可靠运行。
  (3)基于智能算法的自适应保护方法
  此类方案基于配网自动化,通过对不确定系统进行自适应辨识,采用多Agent的方式进行保护。虽然通过多个Agent(包括电流方向、自适应过电流、保护动作时限等Agent)协作的方式,可以实现定值动态调整,使保护装置在最佳状态,弥补了现有过流保护的缺点,但它对通讯可靠性有很高的要求,并不适合现有的风电场运行环境。
  综上所述,在进行集电线路保护配置时,需要考虑风机提供的短路电流大小、熔断器动作曲线、风机低电压穿越約束条件、区内外故障特征等因素,是以现有的集电线路保护方法及整定方式都不再适应,需要一种更先进的保护方法,相关文献也提出了一些新的保护方向,如网络通讯技术与继电保护原理结合的方法、智能算法与自适应电流保护结合的方法等,这些方法或多或少有不成熟、需要改进的方面,但是这些方法思路值得借鉴。
  3 风电场集电线路的保护发展前景分析
  3.1反时限过电流保护
  反时限过电流保护可表示为在同一条线路上,随着故障位置的不同,故障电流值会增大或减小,此时保护延时跳闸时间也会相应改变并呈反时限性。它的通用数学式如下:
  式中,I—故障电流;
  IP—启动电流;
  R—系数(一般取值在0-2之间);
  k—动作时间常数。
  由式(1-1)可以看出, 不大于1时,保护不出口; 大于1时,保护出口时间t随着 的变大而变短,呈现出反时限特征。同时IEC又将此保护分为三种类型:正常反时限(r=0.02)、非常反时限(r=1)、极端反时限(r=2),它们的区别是r值越大,曲线越陡。
  根据其特征描述,反时限过流保护可用于需要上下级元件配合的环境,如:电动机、分布式电源、箱变以及中低压配电网,用以实现保护选择性的功能。同时它在特殊条件下也具备三段式过电流保护的作用,因此能适合于风电场集电线路的运行环境,但反时限过流保护是基于熔断器理想熔断曲线来整定,而理想曲线与实际运行曲线存在误差,因此在进行整定时留有裕度,故其保护出口时间往往长于熔断器的熔断时间,这将导致当熔断器出现拒动时,反时限过流保护不能迅速地消除故障,从而使故障扩大化。
  3.2基于神经网络的集电线路故障分析
  集电线路运行参数复杂,故障参数难以辨识,反时限过流保护在整定时留有裕度。当熔断器出现拒动时,反时限过流保护不能更快切断故障,因此需要在反时限过流保护的速动性上进行改进。
  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由许多基本计算单元互联构成的非线性、自适应数据处理系统,它的主要特点为:
  a.能够任意对复杂的非线性数据进行拟合;
  b.采取分布式并行处理方式,能够迅速的进行批量计算;
  c.可辨识和自适应未知或不确定的系统;
  由于人工神经网络具有如上特征,故可以选取人工神经网络进行集电线路故障特征的辨识,通过对反时限过流保护运行特征的模拟,用以预测跳闸动作时限,这种方法克服了反时限过流保护动作精度不高、速动性不足的弊端。
  其主要步骤如下:
  (1)将全电流量写完为正序与负序分量之和的形式,并进行 变换,在正序dq轴上提取瞬时正序故障电流分量;
  (2)将瞬时正序故障电流分量作为网络输入层特征量,以熔断器实际动作时限与风机低电压穿越约束时限作为期望输出,构造RBF神经网络;
  (3)采用故障特征信息来训练RBF神经网络,然后将训练好的网络根据瞬时正序故障电流分量来预测动作时限,实现保护跳闸功能。
  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容错性,随着训练数据的不断增加,利用神经网络模型对集电线路进行故障特征的辨识将变得精确可靠,更能接近上下级保护元件的动作曲线,很好的解决了三段式过电流保护选择性不足、反时限过流保护动作精度低等问题,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4 小结
  运行安全稳定的集电线路是风电场正常工作的前提,本文主要针对集电线路运行参数复杂,所处地理条件恶劣等因素,分析总结了集电线路保护研究现状的适应性。同时,本文从反时限过电流保护原理和利用神经网络进行故障预测两方面分析了集电线路的保护发展前景,给风电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平怡,王宝华.风电场集电线路电流速断保护整定研究[A].电子设计工程,2015,23(20):158-165.
  [2]赵忠立.提高风电场集电线路保护选择性的方案探讨[B].内蒙古电力技术,2012,30(4):35-38.
  [3]黄景光,郑淑文,林湘宁.基于多端差动的风电场集电线路保护新原理[A].电网与清洁能源,2016,32(9):102-106.
  [4]杨利水,杨旭,徐岩.基于多Agent技术的自适应过电流保护的研究[A].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9,36(6):34-38.
  [5]陈少华,张辉.基于BRF神经网络的电电流保护[A].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1,18(3):17-21.
  [6]安艳秋,高厚磊.正序故障分量及其在继电保护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3,15(4):76-78.
其他文献
摘要:在当前电力及发展下,随着电力能源经济效益的不断增长,电力发展下,多种违法行为层出不穷,其中主要一切电行为的产生最为严重,会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造成极大伤害。为有效解决该问题,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通过大数据技术的使用,对电力企业中大量的客户档案进行数据分析,通过对其以往用电数据与实际用电特性进行分析之后,通过有效的大数据技术使用,对用户可能产生窃电行为的概率进行研究以此作为窃电行为的排查证据
期刊
摘要:随着“互联网+”在各个行业的大力推广,“互联网+会计”也即云计算与会计的结合成为以后大部分企业改革的重点,云会计的出现,为企业实行财务共享、提高会计管理效率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在选择应用何种云服务决策时、数据信息、系统操作等方面存在诸多风险,本文对其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云会计;风险管理;数据信息  随着大数据的大规模应用、财务处理环境的變化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到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电网行业也得到显著的发展和壮大。通常情况下,电网系统中常含有高次谐波,这将可能导致变压器设备中铁心饱和,使其产生的噪声提高,铁心突然发烫,对整个设备的运行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鉴于此,文章重点就高次谐波过电压对牵引变电设备的影响及控制对策进行研究分析,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次谐波;过电压;变电设备;影响  在电网系统中,一般会存在高次谐波分量,这将在很大程度上
期刊
摘要:高低压配电是电力系统运行维护重要工作,其不仅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对电力安全事故防控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以南部战区75840部队高低压配电设备为研究目标,阐述了现阶段该地高低压配电设备关键点。从高低压配电设备日常运行维护、定期维护、故障处理三个方面,对高电压配电设备运行维护作业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以期为整体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高低压配电设备;运行;维护  前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多元化及其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关于跨学科之间的融合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与焦点。近年来,在科学技术哲学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科学技术哲学的相关理论、方法、指导思想等,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其他学科体系中。例如,在通信工程发展中,科学技术哲学也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对通信工程的良好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新时期,推进通信工程与科学技术哲学的大力融合,促进科学技术哲学的有效发展,有助于推进通信
期刊
摘要:通常来讲,在采矿的所有工艺环节当中,铲装工艺为露天矿山生产的一中心环节,而电铲则是此生产环节当中的重点设备。电铲挖掘效率的高低与否与矿床的开采强度息息相关,并且,其也对矿山的生产能力及最终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鉴于此,本文对电铲挖掘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着重的分析,并且总结了提升电铲挖掘效率的几点建议,希望为业界同仁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铲装工序;电铲挖掘效率;影响因素;提升措施  0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配电网建设规模的不断增大。配电网运行中能源损耗过多,导致经济效益逐渐降低。在配电网中,通过线损理论,计算方法的使用能够实现节能降损目的。再配电网技术管理工作中,加强线损管理是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本文对当前配电网中线损计算方法的使用现状展开分析,通过对其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针对性的改善措施。以此促进配电网中线损计算方法的更好使用。  关键词:配电网;线损;
期刊
摘要:众所周知的是,现在我国轨道交通行业已经是在蓬勃发展,全国多个城市都在开挖,有的城市规划中的地铁线路更是多的数不胜数,因而有人用“走到哪里都在挖”来形容那些飞速开发交通的城市。无论是哪一个行业,都会考虑到安全这个关乎企业正常运营的问题,地铁企业自然也不例外。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地铁的运营安全管理依然不够成熟,所以,地铁实际运营中的安全管理问题依然有待探讨,特别是其影响因素和相应对策需要着重研究
期刊
摘要:步法是乒乓球运动员的生命,因为它是衔接每一个技术动作的纽带,是熟练运用各种手法击球的前提,更是执行各项技术的有力保证。本论文从不同方面阐述乒乓球步法对技术掌握的影响研究,希望为研究兵乓球步法和技术的专家和学者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兵乓球步法;技术;影响  乒乓球的技术问题,一是手法,二是步法,二者密切相连缺一不可。步法及时准确地使用是衔接各项技术动作的枢纽,也是执行各项战术的有力保证
期刊
摘要:基于AIS(船舶自动识别)的数字航标是一种借助数字信息技术、GPS定位技术等现代科技的新型航标技术。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可大幅提升航标的工作效率,增强实效性。为有效改进传统航标存在的弊端,以下本文就以基于AIS的数字航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技术原理与AIS数字航标的优化设计展开较为深入的解析。  关键词:AIS;数字航标;优化设计  电子通信技术、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航标设计有了全新的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