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互联网+”在各个行业的大力推广,“互联网+会计”也即云计算与会计的结合成为以后大部分企业改革的重点,云会计的出现,为企业实行财务共享、提高会计管理效率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在选择应用何种云服务决策时、数据信息、系统操作等方面存在诸多风险,本文对其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云会计;风险管理;数据信息
随着大数据的大规模应用、财务处理环境的變化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会计”成为最近财务领域一个很热的研究话题。由此而诞生的云会计服务能够使企业从冗繁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单位核心业务开发和人性化管理上来。但是云会计应用中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风险问题的挑战,企业在选择云平台以及实际使用过程中应做好规划,针对各类风险做好防控,让云会计在企业会计信息化中得到有效应用。
一、云会计及其风险
关于云会计的概念,国内最早是由程平教授在2011年提出来的,他将其定义为一种虚拟会计信息系统,随后有很多专家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云会计的概念,但是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本文所研究的云会计的定义是:云计算技术与会计技术结合下,企业或者分支机构将信息通过网络传输至资源池,在资源池中根据用户需求将信息进行加工,随后再通过网络反馈给企业的按需付费的一种会计处理模式,主要有租用外包软件服务和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两种模式。子公司或者单个企业租用云服务平台,能够把实物和空间及服务等资源根据企业要求适时分配,顺应不同的单位对于财务信息处理的要求。
对于云会计风险,根据云会计概念与风险的定义,可以把云会计风险定为企业或者机构对使用云会计预期和实际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会使企业经营目标无法实现或者有较大偏差,导致企业的成本、费用、信息安全受到影响,最终使服务对象不能采纳,从而使企业决定放弃使用云会计平台的可能性。云会计风险伴随云会计的选择及应用的全部阶段,也即从了解、比较、选择一直到停止租用云平台整个过程中都面临着风险。云会计风险是主客观风险并存,客观风险来源于互联网环境、计算机条件及政策法律等宏观方面;主观风险来自应用企业的管理人员及员工对风险的认识、抗击风险的能力,以及因企业存在侥幸心理对于法律未明确说明的中间区域。
二、云会计风险的种类
(一)应用云服务决策风险
应用云服务决策风险主要是指在是否选择应用云服务以及决策后的选择平台过程中面临的风险。企业在选择应用何种云会计服务模式之前,首先应该对同类型的企业进行调研,明确单位需求,针对不同的企业与行业特点,选择不同的云会计服务模式,在这个过程中面临的风险主要有:(1)企业是否应用云服务决策风险,即放弃连续使用的财务软件和服务的沉没成本高。(2)资金投入风险,即未进行充分预测分析,成本效益超过预期。(3)对云计算及其相关服务缺乏了解和认识,风险认识不足,租用云平台直接使用,不考虑服务质量,对风险管控力度不够。(4)模式与目标选择不合理,即企业没有根据自身需要选择云会计模式,规划不足,使企业不能完成经营目标。
(二)数据信息风险
数据信息风险是指企业使用云平台处理得到的会计数据及信息在资源池中存放、通过互联网传递和在用户实际操作的一系列过程中都可能存在数据丢失毁损的问题;因为数据都在同一个资源池中,其他企业员工有可能会获取相关财务数据、病毒入侵数据库导致数据泄漏、出现软硬件配套基础设施和网络服务故障时数据丢失、云服务商破产倒闭后数据的保存和销毁等方面使企业面临风险,出现以上情况,企业迅速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不在自己手上,很难迅速亡羊补牢。该过程中主要面临的风险有:(1)会计信息存储方式改变,会计数据面临黑客攻击的风险。(2)系统登陆风险:身份认证和数据加密技术存在安全隐患,面临被其他同级别人员窃取数据风险。(3)病毒非法入侵风险:云会计系统存在病毒侵入的风险。
(三)系统操作风险
系统操作风险是指人为的或者是外部因素造成的系统违规操作给企业带来的风险,主要是人员越权操作和单位监管力度不够。主要风险内容如下。(1)用户操作水平更新不足:操作平台进行了更新,用户不能及时更新,仍按原来流程工作,给企业带来被动工作的风险。(2)风险管理责任不明确,假冒合法用户使用系统:冒用他人账号登陆并操作系统,或者以级别较高人的权限登陆修改个人权限,给企业造成损失的风险。(3)业务中断和市场失灵风险:操作用户过多,导致服务器运行缓慢,不能及时处理业务,造成效率低下的风险。
三、云会计风险的应对措施
(一)选择决策方面
(1)增强风险意识,谨慎决策。企业对风险的关注与否直接影响其发生的可能性,单位决策者务必要提升风险意识,做好计划准备工作,并按照自身资金状况,人员素质全面评估云平台供应商的服务。同时,在做出决策之前要制定合理的计划,比如,在正式使用云平台之前先与云平台供应商协商进行试用,同时继续使用传统的会计信息化软件,通过两种方式并行使用,发现该平台是否符合企业的预期,为正式使用奠定基础。(2)在选择云平台服务之前要“知彼知己”。既要全面了解拟合作云服务商的技术、声誉等方面的真实情况,又要吃透企业自身应用云会计的内部环境。在选择方面要遵循“只选对的不选贵的”的原则,真正把企业自身主营业务的需求,与云平台的服务特性紧密结合起来决策,最终选定最适宜企业发展的云服务。
(二)数据信息风险防控对策
首先通过技术手段加强数据安全保护云计算本身作为一种计算机技术,安全防护首先要考虑的自然是技术手段,其核心是借助不同方式和功能来保护数据安全性,包括对会计信息访问权限进行设置、设置电脑对来历不明的软件拒绝安装以及定期数据备份,从而预防信息被泄漏或非法使用。其次,对资源池中的数据要时时监控,既要通过云安全体系对识别出的异常程序进行隔离,也要对业务处理过程进行监督,一旦发现异常,将情况反映给技术人员,方便及时处理。
(三)系统操作风险防控对策
对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在互联网时代各种数据信息更新非常快,云会计平台也在不断根据会计准则和企业需求的变化进行调整,企业人员如果没有发现系统进行了更新仍然按原来的方式进行账务处理,可能会产生偏差,甚至错误,因此,云平台供应商要及时将系统更新的通知发放给企业,并可以采用远程培训和现场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同时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企业在对岗位进行设计和分工时,对于相互制约岗位的权限分配必须有所区别,对于会计信息的修改,要有严格的审批程序,以避免多人同时修改同一数据造成的混乱。
参考文献:
[1]唐箭.云计算研究综述[N].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第二版.
[2]刘爽,谢武.云会计在企业会计信息化中的应用研究[J].新会计.2012(5).
[3]蔡立新,王垒垒.云会计服务的SWOT分析[J].商业会计,2015,(3):10-13.
作者简介:金秀(1993—),女,山西忻州人,山西财经大学2016(会计学)学术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会计制度设计.
关键词:云会计;风险管理;数据信息
随着大数据的大规模应用、财务处理环境的變化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会计”成为最近财务领域一个很热的研究话题。由此而诞生的云会计服务能够使企业从冗繁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单位核心业务开发和人性化管理上来。但是云会计应用中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风险问题的挑战,企业在选择云平台以及实际使用过程中应做好规划,针对各类风险做好防控,让云会计在企业会计信息化中得到有效应用。
一、云会计及其风险
关于云会计的概念,国内最早是由程平教授在2011年提出来的,他将其定义为一种虚拟会计信息系统,随后有很多专家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云会计的概念,但是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本文所研究的云会计的定义是:云计算技术与会计技术结合下,企业或者分支机构将信息通过网络传输至资源池,在资源池中根据用户需求将信息进行加工,随后再通过网络反馈给企业的按需付费的一种会计处理模式,主要有租用外包软件服务和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两种模式。子公司或者单个企业租用云服务平台,能够把实物和空间及服务等资源根据企业要求适时分配,顺应不同的单位对于财务信息处理的要求。
对于云会计风险,根据云会计概念与风险的定义,可以把云会计风险定为企业或者机构对使用云会计预期和实际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会使企业经营目标无法实现或者有较大偏差,导致企业的成本、费用、信息安全受到影响,最终使服务对象不能采纳,从而使企业决定放弃使用云会计平台的可能性。云会计风险伴随云会计的选择及应用的全部阶段,也即从了解、比较、选择一直到停止租用云平台整个过程中都面临着风险。云会计风险是主客观风险并存,客观风险来源于互联网环境、计算机条件及政策法律等宏观方面;主观风险来自应用企业的管理人员及员工对风险的认识、抗击风险的能力,以及因企业存在侥幸心理对于法律未明确说明的中间区域。
二、云会计风险的种类
(一)应用云服务决策风险
应用云服务决策风险主要是指在是否选择应用云服务以及决策后的选择平台过程中面临的风险。企业在选择应用何种云会计服务模式之前,首先应该对同类型的企业进行调研,明确单位需求,针对不同的企业与行业特点,选择不同的云会计服务模式,在这个过程中面临的风险主要有:(1)企业是否应用云服务决策风险,即放弃连续使用的财务软件和服务的沉没成本高。(2)资金投入风险,即未进行充分预测分析,成本效益超过预期。(3)对云计算及其相关服务缺乏了解和认识,风险认识不足,租用云平台直接使用,不考虑服务质量,对风险管控力度不够。(4)模式与目标选择不合理,即企业没有根据自身需要选择云会计模式,规划不足,使企业不能完成经营目标。
(二)数据信息风险
数据信息风险是指企业使用云平台处理得到的会计数据及信息在资源池中存放、通过互联网传递和在用户实际操作的一系列过程中都可能存在数据丢失毁损的问题;因为数据都在同一个资源池中,其他企业员工有可能会获取相关财务数据、病毒入侵数据库导致数据泄漏、出现软硬件配套基础设施和网络服务故障时数据丢失、云服务商破产倒闭后数据的保存和销毁等方面使企业面临风险,出现以上情况,企业迅速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不在自己手上,很难迅速亡羊补牢。该过程中主要面临的风险有:(1)会计信息存储方式改变,会计数据面临黑客攻击的风险。(2)系统登陆风险:身份认证和数据加密技术存在安全隐患,面临被其他同级别人员窃取数据风险。(3)病毒非法入侵风险:云会计系统存在病毒侵入的风险。
(三)系统操作风险
系统操作风险是指人为的或者是外部因素造成的系统违规操作给企业带来的风险,主要是人员越权操作和单位监管力度不够。主要风险内容如下。(1)用户操作水平更新不足:操作平台进行了更新,用户不能及时更新,仍按原来流程工作,给企业带来被动工作的风险。(2)风险管理责任不明确,假冒合法用户使用系统:冒用他人账号登陆并操作系统,或者以级别较高人的权限登陆修改个人权限,给企业造成损失的风险。(3)业务中断和市场失灵风险:操作用户过多,导致服务器运行缓慢,不能及时处理业务,造成效率低下的风险。
三、云会计风险的应对措施
(一)选择决策方面
(1)增强风险意识,谨慎决策。企业对风险的关注与否直接影响其发生的可能性,单位决策者务必要提升风险意识,做好计划准备工作,并按照自身资金状况,人员素质全面评估云平台供应商的服务。同时,在做出决策之前要制定合理的计划,比如,在正式使用云平台之前先与云平台供应商协商进行试用,同时继续使用传统的会计信息化软件,通过两种方式并行使用,发现该平台是否符合企业的预期,为正式使用奠定基础。(2)在选择云平台服务之前要“知彼知己”。既要全面了解拟合作云服务商的技术、声誉等方面的真实情况,又要吃透企业自身应用云会计的内部环境。在选择方面要遵循“只选对的不选贵的”的原则,真正把企业自身主营业务的需求,与云平台的服务特性紧密结合起来决策,最终选定最适宜企业发展的云服务。
(二)数据信息风险防控对策
首先通过技术手段加强数据安全保护云计算本身作为一种计算机技术,安全防护首先要考虑的自然是技术手段,其核心是借助不同方式和功能来保护数据安全性,包括对会计信息访问权限进行设置、设置电脑对来历不明的软件拒绝安装以及定期数据备份,从而预防信息被泄漏或非法使用。其次,对资源池中的数据要时时监控,既要通过云安全体系对识别出的异常程序进行隔离,也要对业务处理过程进行监督,一旦发现异常,将情况反映给技术人员,方便及时处理。
(三)系统操作风险防控对策
对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在互联网时代各种数据信息更新非常快,云会计平台也在不断根据会计准则和企业需求的变化进行调整,企业人员如果没有发现系统进行了更新仍然按原来的方式进行账务处理,可能会产生偏差,甚至错误,因此,云平台供应商要及时将系统更新的通知发放给企业,并可以采用远程培训和现场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同时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企业在对岗位进行设计和分工时,对于相互制约岗位的权限分配必须有所区别,对于会计信息的修改,要有严格的审批程序,以避免多人同时修改同一数据造成的混乱。
参考文献:
[1]唐箭.云计算研究综述[N].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第二版.
[2]刘爽,谢武.云会计在企业会计信息化中的应用研究[J].新会计.2012(5).
[3]蔡立新,王垒垒.云会计服务的SWOT分析[J].商业会计,2015,(3):10-13.
作者简介:金秀(1993—),女,山西忻州人,山西财经大学2016(会计学)学术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会计制度设计.